一种PCF墙板运输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3109发布日期:2019-04-13 01:3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PCF墙板运输货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F墙板运输货架。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并且为了有效整治施工粉尘以及建筑垃圾,国家对于室外建筑施工的规范越来越严格,鉴于预制PCF墙板能够通过工厂采用钢模机械化施工,预制墙板的质量得到极大保障,同时预制结构厂内一般安装有粉尘处理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外粉尘和建筑垃圾,所以在建筑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PCF墙板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预制完成的PCF墙板从工厂通过货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过程中,一般PCF墙板并排放置在普通货车的后斗里,由于PCF板一般比较薄,并且长度较大,在运输的过程中,并排的PCF板可能会相互错位,从而边角容易挤压损坏,因此如何能够能够使不同尺寸的PCF板在运输过程中不挤压损坏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护PCF墙板不损坏的PCF墙板运输货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PCF墙板运输货架,包括底板、与底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立柱、与立柱顶端固定连接的上横杆、与相邻立柱交叉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以及与上横杆滑动连接的移动梁,底板包括两根下横杆以及多根与下横杆垂直固定连接的下纵杆,立柱的底部与下横杆和下纵杆固定连接,上横杆的中部开设有用于锁紧移动梁的矩形通孔,移动梁包括移动梁主体以及与移动梁主体的两端固定一体的滑动板,滑动板的上部设有用于锁紧移动梁的快拆装置,滑动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套接快拆装置的螺孔,快拆装置包括套接在移动梁的螺孔内的拉杆、与拉杆铰接连接的凸轮以及与凸轮固定一体的手柄,拉杆穿过上横杆的矩形通孔,拉杆远离凸轮的一端设有用于锁紧上横杆的锁紧螺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下纵杆的上部包裹有弹性垫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移动梁主体的横截面为矩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上横杆中部的矩形通孔的两端均为光滑的圆弧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上横杆为空心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梁通过快拆的拉杆可以在上横杆上根据PCF墙板的尺寸进行滑动调整,并且利用快拆装置将移动梁锁紧在上横杆上,从而使得PCF墙板能够锁定在运输货架上,极大的减少了PCF墙板因相互错位造成的混凝土结构边角损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移动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立柱,3.上横杆,4.连接杆,5.移动梁,6.下横杆,7.下纵杆,8.矩形通孔,9.移动梁主体,10.滑动板,11.快拆装置,12.螺孔,13.拉杆,14.凸轮,15.手柄,16.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F墙板运输货架,包括底板1与底板1垂直固定连接的立柱2与立柱2顶端固定连接的上横杆3与相邻立柱2交叉固定连接的连接杆4以及与上横杆3滑动连接的移动梁5,底板1包括两根下横杆6以及多根与下横杆6垂直固定连接的下纵杆7,立柱2的底部与下横杆6和下纵杆7固定连接,上横杆3的中部开设有用于锁紧移动梁5的矩形通孔8,移动梁5包括移动梁主体9以及与移动梁主体9的两端固定一体的滑动板10,滑动板10的上部设有用于锁紧移动梁5的快拆装置11,滑动板10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套接快拆装置11的螺孔12,快拆装置11包括套接在移动梁5的螺孔12内的拉杆13、与拉杆13铰接连接的凸轮14以及与凸轮14固定一体的手柄15,拉杆13穿过上横杆3的矩形通孔8,拉杆13远离凸轮14的一端设有用于锁紧上横杆3的锁紧螺母16。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下纵杆7的上部包裹有弹性垫片。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移动梁主体9的横截面为矩形。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上横杆3中部的矩形通孔的两端均为光滑的圆弧形。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上横杆3为空心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梁通过快拆的拉杆可以在上横杆上根据PCF墙板的尺寸进行滑动调整,并且利用快拆装置将移动梁锁紧在上横杆上,从而使得PCF墙板能够锁定在运输货架上,极大的减少了PCF墙板因相互错位造成的混凝土结构边角损坏;本实用新型的下纵杆的上部包裹有弹性垫片,可以增大PCF墙板与运输货架的摩擦阻力;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梁主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可以有效增大PCF墙板与移动梁主体的接触面积,减弱PCF墙板对于移动梁主体的冲击力;本实用新型的上横杆中部的矩形通孔的两端均为光滑的圆弧形可以减弱快拆滑动到端头的冲击力,延长快拆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