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作业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613阅读:1141来源:国知局
工程作业爬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作业爬梯。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行业的预制构件装载于运输货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起吊安装,而在预制构件的安装时,需要借助于各种工装进行定位、连接和支撑。例如,阳台板或空调板等悬挑板都在建筑主体外侧,在安装支撑时,需要施工人员爬出去安装,尤其时在一些没有门洞或窗洞的位置,工装安装难度大。一般地,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人员挂设有安全绳和防坠器进行工装的安装,如此安装效率低,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施工人员挂设安全绳及防坠器进行工装的安装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工程作业爬梯。

一种工程作业爬梯,安装于预制墙板,所述工程作业爬梯包括:

挂梯,固接于所述预制墙板;

爬梯主体,绕一轴线枢转地连接于所述挂梯;

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爬梯主体,且一端抵接于所述预制墙板,以使所述爬梯主体相对所述预制墙板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

行走梯,安装于所述爬梯主体。

上述工程作业爬梯,通过挂梯即可实现将该工程作业爬梯挂设于预制墙板,施工人员爬设于爬梯主体或站在行走梯进行工装的安装,相比施工人员挂设安全绳、防坠器安装工装,使用便利且安全性较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挂梯包括固接于所述预制墙板的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挂梯扶手,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支撑件及连接于所述两支撑件之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挂梯通过所述固定孔固接于所述预制墙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杆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一侧,另一端自所述预制墙板顶部延伸至所述预制墙板的另一侧,所述爬梯主体枢转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挂梯扶手设置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预制墙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板固接于所述两个支撑杆设有所述连接杆的一侧,以将所述挂梯固定于所述预制墙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于两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加强横杆。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爬梯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立杆、沿所述立杆纵长方向间隔布设的若干爬梯横杆及分别固接于所述两立杆的爬梯扶手,所述立杆一端开设有转轴孔,所述爬梯主体通过所述转轴孔枢转地连接于所述挂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两所述立杆彼此背离的一侧分别设有朝远离所述预制墙板方向延伸的支耳,所述爬梯扶手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接于对应的所述支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爬梯主体还包括固定螺栓及固定螺母,所述支耳及所述安装板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设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固定螺母配合固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分别沿所述两立杆纵长方向间隔布设的支撑管、螺杆及至少一螺母,所述螺杆穿设并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管,且一端抵接于所述预制墙板,所述至少一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并抵接于所述支撑管一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梯包括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顶部的踏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且沿所述踏板相邻两侧设置的行走梯扶手,所述立杆沿其纵长方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架通过连接孔将所述行走梯固定于所述爬梯主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分别与所述两立杆固定连接的两固定杆、连接于所述两固定杆之间的连接横杆及两斜杆,所述踏板及所述行走梯扶手固接于所述两固定杆一侧,所述两斜杆分别固接于所述两固定杆远离所述踏板的一侧,且相对对应的固定杆呈角度设置,所述两固定杆及所述两斜杆分别固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工程作业爬梯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工程作业爬梯的挂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工程作业爬梯的爬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爬梯主体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工程作业爬梯的行走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工程作业爬梯10,安装于预制墙板20,该工程作业爬梯10包括挂梯12、爬梯主体14、支撑组件16及行走梯18。

该挂梯12固接于该预制墙板20,该爬梯主体14绕一轴线枢转地连接于该挂梯12。该支撑组件16安装于该爬梯主体14,一端抵接于该预制墙板20,以使该爬梯主体14相对该预制墙板20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行走梯18安装于爬梯主体14,用于施工人员水平的行走。

如此,通过挂梯12即可实现将该工程作业爬梯10挂设于预制墙板20,施工人员爬设于爬梯主体14或站在行走梯18进行工装的安装,相比施工人员挂设安全绳、防坠器安装工装,使用便利且安全性较高。

优选地,请参阅图2,该挂梯12包括固接于预制墙板20的支架122及设置于支架122顶部的挂梯扶手124,该支架1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支撑件1222及连接于两支撑件1222之间的固定板1224,该固定板1224开设有固定孔1225,该挂梯12通过该固定孔1225固接于该预制墙板20。本实施例中,该挂梯12通过自攻螺钉穿过该固定孔1225将挂梯12固定于预制墙板20。

优选地,该支撑件1222包括支撑杆1221及连接杆1223,该连接杆1223一端垂直连接于支撑杆1221一侧,另一端自预制墙板20顶部延伸至预制墙板20的另一侧,爬梯主体14枢转地连接于该连接杆1223远离支撑杆1221的该另一端。挂梯扶手124设置于连接杆1223远离预制墙板20的一侧,固定板1224固接于两个支撑杆1221设有连接杆1223的一侧,以将该挂梯12固定于该预制墙板20。本实施例中,该支撑杆1221及连接杆1223均为方钢,连接杆1223焊接于支撑杆1221的一侧,并延伸至预制墙板20的另一侧,从而使枢转于其的爬梯主体14位于预制墙板20的外侧,便于施工人员安装工装。固定板1224焊接于支撑杆1221焊接有连接杆1223的一侧,并位于连接杆1223的下方,立杆焊接于连接杆1223的一侧。

在安装该工程作业爬梯10时,将挂梯12置于预制墙板20的顶部,支撑杆1221位于预制墙板20的内侧,即位于建筑主体的内部,固定板1224抵接于预制墙板20,爬梯主体14及行走梯18位于预制墙板20的外侧。然后通过自攻螺钉穿设固定板1224的固定孔1225将固定板1224与预制墙板20固定连接,从而使挂梯12稳定挂设于预制墙板20。同时调整支撑组件16的长度,在支撑组件16的抵持力的作用下,使爬梯主体14相对预制墙板20呈预设角度设置,便于施工人员调整攀爬角度。

优选地,该支架122还包括连接于两连接杆1223之间的加强横杆1226。具体地,该加强横杆1226为圆钢,其两端焊接于连接杆1223相对的两侧,从而增加挂梯12的强度,保证该工程作业爬梯1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优选地,请参阅图3,该爬梯主体1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立杆142、沿立杆142纵长方向间隔布设的若干爬梯横杆144及分别固接于两立杆142的爬梯扶手146,立杆142一端开设有转轴孔1422,爬梯主体14通过该转轴孔1422枢转地连接于挂梯12。

本实施例中,立杆142为方钢,爬梯横杆144为圆钢,立杆142相对设置,爬梯横杆144的两端焊接于两立杆142相对的两侧,该转轴孔1422沿平行于爬梯横杆144的方向贯穿立杆142。也就是说,前述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爬梯主体14绕该轴线枢转,其另一端可相对预制墙板20远离或靠近,从而使爬梯主体14相对预制墙板20呈角度设置。具体地到本实施例中,该爬梯主体14还包括螺栓及螺母,螺栓穿设固定孔1225及连接杆1223并与螺母配合,使爬梯主体14以螺栓为轴不可分离枢转连接于连接杆1223。

应当理解的是,该螺母在此处起到的作用是防止螺栓从连接杆1223脱落限位的作用,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例如销轴转动连接,限位销进行限位,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请参阅图4,两立杆142彼此背离的一侧分别设有朝远离预制墙板20方向延伸的支耳1424,该爬梯扶手146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板1462,该安装板1462固接于对应的支耳1424。由于爬梯主体14相对预制墙板20呈角度设置,施工人员在攀爬过程中,爬梯扶手146承力较大,则其与立杆142的连接可靠性尤为重要。采用分体式的固定方式,设置支耳1424和安装板1462,并将二者固定连接,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该支耳1424为一矩形钢板,安装板1462也为一矩形钢板,支耳1424焊接于立杆142的外侧,并朝远离预制墙板20的方向延伸。爬梯扶手146包括扶手部1464及自扶手部1464两端弯折延伸的连接部1466,该连接部1466焊接于该安装板1462。

优选地,该爬梯主体14还包括固定螺栓148及固定螺母(图未标),该支耳1424及安装板1462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图未示),该固定螺栓148穿设该安装孔并与固定螺母配合固定。本实施例中,支耳1424及安装板1462上的安装孔均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排设,爬梯扶手146的连接部1466焊接于安装板1462的两个安装孔之间。

优选地,请再次参阅图3,该支撑组件16包括分别沿两立杆142纵长方向间隔布设的支撑管162、螺杆164及至少一锁紧螺母166,该螺杆164穿设并螺纹连接于支撑管162,且一端抵接于该预制墙板20,该至少一锁紧螺母166螺纹连接于该螺杆164并抵接于该支撑管162一端。本实施例中,锁紧螺母166为两个,则分别位于支撑管162的两端。如此,通过旋紧锁紧螺母166或旋松锁紧螺母166即可调节螺杆164距预制墙板20的距离,从而调节爬梯主体14相对预制墙板20的角度。

优选地,请参阅图3及图5,该行走梯18包括固定架182、设置于固定架182顶部的踏板184,以及固定于固定架182且沿踏板184相邻两侧设置的行走梯扶手186,该立杆142沿其纵长方向开设有连接孔1426,该固定架182通过连接孔1426将该行走梯18固定于爬梯主体14。应当理解的是,该固定架182一侧与爬梯主体14连接,也就是说,施工人员站在踏板184上,一侧由爬梯主体14保护,则该行走梯扶手186则沿相邻及相对爬梯主体14的踏板184两侧设置,如此,预留一侧便于施工人员通行。

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架182包括分别与两立杆142固定连接的两固定杆1824、连接于两固定杆1824之间的连接横杆(图未示)及两斜杆1826,该踏板184及行走梯扶手186固接于两固定杆1824一侧,该两斜杆1826分别固接于两固定杆1824远离踏板184的一侧,且相对对应的固定杆1824呈角度设置,该两固定杆1824及两斜杆1826分别固接于对应的连接孔1426。具体地,固定杆1824与立杆142的固定连接,以及斜杆1826与立杆142的固定连接均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固定。

如此,固定杆1824与斜杆1826配合支撑使行走梯18与爬梯主体14连接牢靠,提高了该工程作业爬梯1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上述工程作业爬梯10,通过挂梯12即可实现将该工程作业爬梯10挂设于预制墙板20,施工人员爬设于爬梯主体14或站在行走梯18进行工装的安装,相比施工人员挂设安全绳、防坠器安装工装,使用便利且安全性较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