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饼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0121发布日期:2019-06-14 22:4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叠饼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饼干叠层传送机械,尤其叠饼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叠饼装置一般构件多结构复杂,而且占有空间大,饼干从水平方向翻转成垂直方面需要多次转向才能完成,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饼轮装置,其通过轮盘传动原理,饼干沿轮盘旋转使饼干从水平方向变成垂直方向,而且可按工艺的不同调整需要叠层的饼干数量,其实用性强,使用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饼轮装置,包括:轮盘、轨道座、连杆以及连接有动力源的动力轴,其特征在于:动力轴至少传动连接一个轮盘,轮盘至少连接一条连杆,轮盘绕动力轴的中心轴自转,轮盘带动连杆绕动力轴的中心轴公转;

轨道座设有轨道槽,轨道槽内有旋转端子,旋转端子沿轨道槽滑行;

连杆杆体安装有叠饼齿,连杆一端与轮盘轴性连接,连杆另一端通过一连板与旋转端子连接,旋转端子传动连板绕连杆的中心轴旋转;

连杆绕动力轴的中心轴公转时,带动旋转端子沿轨道槽滑行,旋转端子滑行时带动连板绕连杆的中心轴旋转,连板旋转时带动连杆绕连杆的中心轴自转,连杆带动叠饼齿绕连杆的中心轴旋转。

其技术效果:前工序水平方向推送饼干,叠饼齿承接饼干,连杆带动叠饼齿绕连杆中心轴自转且绕动力轴的中心轴公转,叠饼齿通过自转和公转带动饼干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翻转且传送至下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有左轮盘和右轮盘,轨道座有左轨道座和右轨道座,左轨道座和右轨道座分别置于左轮盘和右轮盘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轴与左轮盘和右轮盘贯通连接,轨道座为轴承座,动力轴一端与左轨道座轴性连接,动力轴另一端与右轨道座轴性连接,动力轴且穿过右轨道座连接动力源;轨道座支承动力轴通过动力源带动,传动左轮盘和右轮盘同步自转。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形状呈带颈法兰状,轮盘中部与动力轴轴性连接,轮盘的盘体边沿均匀设有连杆通孔,连杆通孔内设有轴承,连杆连接左轮盘和右轮盘的连杆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与轨道座之间设有轴承套筒,轴承套筒安装于轮盘一侧,连杆平行交错式与左轨道座或右轨道座连接;前侧的连杆与左轨道座连接时,与其相邻后侧的连杆与右轨道座。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一端穿过左轮盘的连杆通孔向右轮盘的连杆通孔延伸,连杆未端与右轮盘的连杆通孔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穿过轴承套筒且通过连板和旋转端子与左轨道座连接;

与其相邻的另一连杆一端穿过右轮盘的连杆通孔且向左轮盘的连杆通孔延伸,连杆未端与左轮盘的连杆通孔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穿过轴承套筒且通过连板和旋转端子与右轨道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板一端与连杆连接,连板另一端与旋转端子连接,连板两端中心轴延长线与叠饼齿横截面中心延长线形成夹角,夹角有夹角a或夹角b;连板同时绕旋转端子和连杆的中心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槽置于轨道座与轮盘相对的侧壁面,轨道槽由直轨和弧形轨构成为半圆状的闭合环形,直轨和弧形轨的交接处有第一变向端和第二变向端。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端子于第一变向端和第二变向端带动连杆作正向自转或反向自转;旋转端子在弧形轨段内滑行时,连板两端中心轴延长线与叠饼齿横截面中心延长线的夹角为夹角a,夹角a在弧形轨段内夹角不变;

旋转端子到达第一变向端时,旋转端子带动连板使连杆使反向自转,叠饼齿和连板向连杆靠拢,夹角a的内夹角变小,旋转端子到达直轨时夹角a变成夹角b,夹角b在直轨段内夹角不变;

旋转端子到达第一变向端时,旋转端子带动连板使连杆使正向自转,叠饼齿和连板远离连杆,夹角b的内夹角变大,旋转端子到达弧形轨时夹角b变成夹角a。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杆体连接有两个叠饼齿,连杆上方设有与叠饼齿相对应的传送轨,叠饼齿伸出传送轨且沿传送轨运动;前工序水平传送饼干到叠饼轮装置,叠饼齿承接饼干,轮盘自转作用下叠饼齿沿传送轨运动,叠饼齿把饼干从水平向垂直方向翻转,叠饼齿把饼干放置到传送轨上传送至下一工序。

以上各进一步均为一个示例,各个示例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实施例,也可以在保证不矛盾的前提下,各示例任意组合构成组合式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俯视剥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槽轨迹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叠饼齿翻转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叠饼轮装置,包括轮盘1、轨道座2、连杆3以及连接有动力源的动力轴5,动力轴5至少传动连接一个轮盘1,轮盘1至少连接一条连杆3,轮盘1绕动力轴5的中心轴自转,轮盘1带动连杆3绕动力轴5的中心轴公转;轨道座2设有轨道槽2.1,轨道槽2.1内有旋转端子7,旋转端子7沿轨道槽2.1滑行;连杆3杆体安装有叠饼齿4,连杆3一端与轮盘1轴性连接,连杆3另一端通过一连板8与旋转端子7连接,旋转端子7传动连板8绕连杆3的中心轴旋转;连杆3绕动力轴5的中心轴公转时,带动旋转端子7沿轨道槽2.1滑行,旋转端子7滑行时带动连板8绕连杆3的中心轴旋转,连板8旋转时带动连杆3绕连杆3的中心轴自转,连杆3带动叠饼齿4绕连杆3的中心轴旋转;轮盘1有左轮盘1.1和右轮盘1.2,轨道座2有左轨道座21和右轨道座22,左轨道座21和右轨道座22分别置于左轮盘1.1和右轮盘1.2的外侧;动力轴5与左轮盘1.1和右轮盘1.2贯通连接,轨道座2为轴承座,动力轴5一端与左轨道座21轴性连接,动力轴5另一端与右轨道座22轴性连接,动力轴5且穿过右轨道座22连接动力源;轮盘1形状呈带颈法兰状,轮盘1中部与动力轴5轴性连接,轮盘1的盘体边沿均匀设有连杆通孔11,连杆通孔11内设有轴承,连杆3连接左轮盘1.1和右轮盘1.2的连杆通孔11;轮盘1与轨道座2之间设有轴承套筒6,轴承套筒6安装于轮盘1一侧,连杆3平行交错式与左轨道座21或右轨道座22连接;连杆3一端穿过左轮盘1.1的连杆通孔11向右轮盘1.2的连杆通孔11延伸,连杆3未端与右轮盘1.2的连杆通孔11连接;连杆3的另一端穿过轴承套筒6且通过连板8和旋转端子7与左轨道座21连接;与其相邻的另一连杆3一端穿过右轮盘1.2的连杆通孔11且向左轮盘1.1的连杆通孔11延伸,连杆3未端与左轮盘1.1的连杆通孔11连接;连杆3的另一端穿过轴承套筒6且通过连板8和旋转端子7与右轨道座22连接。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板8一端与连杆3连接,连板8另一端与旋转端子7连接,连板8两端中心轴延长线与叠饼齿4横截面中心延长线形成夹角,夹角有夹角a或夹角b;轨道槽2.1置于轨道座2与轮盘1相对的侧壁面,轨道槽2.1由直轨2.11和弧形轨2.12构成为半圆状的闭合环形,直轨2.11和弧形轨2.12的交接处有第一变向端2.21和第二变向端2.22;旋转端子7于第一变向端2.21和第二变向端2.22带动连杆3作正向自转或反向自转。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杆3杆体连接有两个叠饼齿4,连杆3上方设有与叠饼齿4相对应的传送轨9,叠饼齿4伸出传送轨9且沿传送轨9运动。

本实施例的前工序水平传送饼干到叠饼轮装置,叠饼齿4承接饼干,动力轴5传动左轮盘1.1和右轮盘1.2同步自转,左轮盘1.1和右轮盘1.2之间的连杆3和叠饼齿4绕动力轴5公转,连杆3公转时带动旋转端子7沿轨道槽2.1滑行,

旋转端子7在弧形轨2.12段内滑行时,连板8两端中心轴延长线与叠饼齿4横截面中心延长线的夹角为夹角a,夹角a在弧形轨2.12段内夹角不变;

旋转端子7到达第一变向端2.21时,旋转端子7带动连板8使连杆3使反向自转,叠饼齿4和连板8向连杆3靠拢,夹角a的内夹角变小,旋转端子7到达直轨2.11时夹角a变成夹角b,夹角b在直轨2.11段内夹角不变;

叠饼齿4随轮盘1自转,叠饼齿4把饼干从水平向垂直方向翻转,当旋转端子7进入直轨2.11后,由于轨道槽2.1的内径圆弧度缩短,而且夹角b内夹角度偏小,轮盘1上前后叠饼齿4之间的相对距离缩短,旋转端子7在直轨2.11的叠饼齿4呈排列状态,从而使饼干排列式放置到传送轨9上传送至下一工序;

旋转端子7到达第一变向端2.21时,旋转端子7带动连板8使连杆3使正向自转,叠饼齿4和连板8远离连杆3,夹角b的内夹角变大,旋转端子7到达弧形轨2.12时夹角b变成夹角a。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