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布自动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7500发布日期:2019-06-05 23:44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布自动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布收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雨布自动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雨布广泛用于车辆、船、厂矿企业货物的遮盖、野外旅游等多种用途,具有抗晒、抗冻、抗老化、防腐蚀、轻便、易折叠耐用等特点。雨布在收卷和展开时均采用人工操作,由于雨布尺寸较大,收卷和展开的操作都比较繁琐,例如在货车上加盖雨布,由于货车高度较高,人工操作比较困难,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布自动收放装置,能够有效实现对雨布收放的高效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基座、收放辊、驱动装置及夹持装置,所述收放辊一端与基座连接,所述基座上设置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收放辊绕自身轴线回转,所述收放辊上位于基座一侧的区段设有能够夹持雨布的夹持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基座上设有径向限位装置,径向限位装置包括垂直设于基座上的两块平行的立板,两块立板中央开设有同轴的的用于收放辊穿过的通孔,两块立板之间设有多根垂直于立板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在中央通孔外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限位轴上套设有能够与收放辊侧壁接触的第一滚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立板上的中央通孔外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腰型孔,每个腰型孔长度方向沿立板中央通孔径向设置,两块立板上的腰型孔一一对应,腰型孔的远离收放辊的一侧固设有一块带通孔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上套设两个第一螺母,所述限位轴设于两个对应的腰型孔内,限位轴两端侧壁各开设一个沿调节轴径向的螺纹孔,螺纹孔与对应的调节板上的螺栓连接,限位轴上位于两块立板之间的区段套设有轴承,所述第一滚轮套设在轴承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立板的中央通孔直径大于收放辊外径,所述调节板位于两块立板的相背的侧面,所述径向限位装置有两组,设于基座同同侧,每组径向限位装置上设置四根限位轴,靠近夹持装置一侧的径向限位装置为前端限位装置,另一组径向限位装置为末端限位装置,前端限位装置上的四根限位轴位于收放辊的45°、135°、225°及 315°方向,末端限位装置上的四根限位轴位于收放辊的0°、90°、180°及270°方向。。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基座上还设有轴向限位装置,轴向限位装置包括支座、设于支座上的第二滚轮及设于收放辊外壁的限位环,所述第二滚轮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限位环设于收放辊外壁与第二滚轮对应的位置,限位环与第二滚轮的环形凹槽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支座包括基板及垂直设于基板上的两块平行的支板,支座固定在基座上,支板上端开设一缺口,两块支板的缺口处搭设一根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位于两块支板之间的区段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套设第二滚轮,两块支板上相背的侧面各设有一个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一螺栓,螺栓上套设两个第二螺母,所述支板缺口处的调节轴两端各设有一沿调节轴径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分别与对应侧的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轴向限位装置有两组,设于两组径向限位装置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所述基座上设有L形安装支架,液压马达固定在L形安装支架上,所述L形安装支架上设有一纵向腰型孔,液压马达输出轴穿过腰型孔,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为一环形齿轮,固定套设于收放辊外壁与主动齿轮对应的位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收放辊为空心圆管结构,收放辊上位于基座一侧的区段开设有两处沿收放辊径向的通孔,两处通孔位于基座的同一侧,所述收放辊内的通孔处设有一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沿收放辊径向从通孔处向外伸出,活塞杆前端设有一块沿收放辊轴向的夹持板,两块所述夹持板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液压缸和夹持板组合形成所述夹持装置,所述收放辊上靠近基座的一端连接有液压旋转接头,所述液压缸的油管与液压旋转接头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雨布自动收放装置还包括一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与基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够实现对雨布的自动收卷和展开,有效提高对雨布收放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有效提高雨布铺设和回收的工作效率。

2、能够有效限制收放辊在轴向的位移和径向的偏移,提高收放辊回转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径向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端限位装置上四根限位轴在收放辊外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末端限位装置上四根限位轴在收放辊外的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轴向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叉车上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的雨布自动收放装置用于安装在行走装置上使用,所述行走装置如现有技术中的叉车或其他移动设备/平台,利用其能够行走和垂直升降的功能,用于对雨布的展开铺设和收卷回收。

以下以雨布自动收放装置安装在叉车上使用为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基座1、收放辊2、驱动装置3及夹持装置4,所述收放辊2一端与基座1连接,所述基座1上设置驱动装置3,用于带动收放辊2绕自身轴线回转,所述收放辊2上位于基座1一侧的区段设有能够夹持雨布的夹持装置4,基座 1通过叉车旋转器9与叉车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上设有径向限位装置,径向限位装置包括垂直设于基座1 上的两块平行的立板501,两块立板501中央开设有同轴的的用于收放辊2穿过的通孔,两块立板501之间设有多根垂直于立板501的限位轴505,所述限位轴505在中央通孔外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限位轴505上套设有能够与收放辊侧壁接触的第一滚轮5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板501上的中央通孔外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腰型孔506,腰型孔506长度方向沿立板501中央通孔径向,两块立板501上的腰型孔506一一对应,腰型孔506一端固设有一块带通孔的调节板503,所述调节板503的通孔内设有螺栓504,螺栓504上套设两个第一螺母,所述限位轴505设于两个对应的腰型孔506内,限位轴505 两端侧壁各开设一沿调节轴径向的螺纹孔,螺纹孔与对应的螺栓504连接,限位轴505上位于两块立板501之间的区段套设有轴承,所述第一滚轮502套设在轴承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板501的中央通孔直径大于收放辊2的外径,所述调节板503 位于两块立板501的相背的侧面,所述径向限位装置有两组,设于基座1同同侧。

所述立板501的中央通孔直径大于收放辊2外径,所述调节板503位于两块立板501 的相背的侧面,所述径向限位装置有两组,设于基座1同同侧,每组径向限位装置上设置四根限位轴,靠近夹持装置一侧的径向限位装置为前端限位装置51,另一组径向限位装置为末端限位装置52,前端限位装置51上的四根限位轴位于收放辊的45°、135°、225°及315°方向,末端限位装置52上的四根限位轴位于收放辊的0°、90°、180°及270°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上还设有轴向限位装置,轴向限位装置包括支座601、设于支座上的第二滚轮604及设于收放辊2外壁的限位环607,所述第二滚轮604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限位环607设于收放辊2外壁与第二滚轮604对应的位置,限位环607与第二滚轮604的环形凹槽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包括基板601及垂直设于基板601上的两块平行的支板602,支座固定在基座1上,支板602上端开设一缺口,两块支板602的缺口处搭设一根调节轴 603,所述调节轴603的位于两块支板602之间的区段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套设第二滚轮604,两块支板602上相背的侧面各设有一个凸台606,所述凸台606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一螺栓605,螺栓605上套设两个第二螺母,所述支板602缺口处的调节轴603两端各设有一沿调节轴径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分别与对应侧的螺栓60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限位装置有两组,设于两组径向限位装置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301、主动齿轮303及从动齿轮304,所述基座1上设有L形安装支架302,液压马达固定在L形安装支架302上,所述L形安装支架302上设有一纵向腰型孔,液压马达输出轴穿过腰型孔,与主动齿轮303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04为一环形齿轮,固定套设于收放辊2外壁与主动齿轮303对应的位置,主动齿轮303与从动齿轮304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放辊2为空心圆管结构,收放辊2外壁开设有两处轴向平行的通孔,两处通孔位于基座1的同一侧,所述收放辊2内的通孔处设有一液压缸401,液压缸401的活塞杆沿收放辊2径向从通孔处向外伸出,活塞杆前端设有一块沿收放辊2轴向的夹持板402,两块所述夹持板402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液压缸401和夹持板402组合形成所述夹持装置,所述收放辊2上靠近基座1的一端连接有液压旋转接头7,所述液压缸401的油管与液压旋转接头7连接。

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雨布收卷过程:通过操作夹持装置上的两组液压缸401,将处于展开状态的雨布的一侧边夹持在夹持板402和收放辊2之间并夹紧。然后使基座1上的液压马达启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收放辊2旋转,收放辊2的旋转即可使展开的雨布收卷到收放辊2上。

雨布展开过程:通过移动叉车使叉车到达雨布铺设的指定区域,然后使叉车向铺设雨布的方向移动,叉车前进过程中,基座1上的液压马达启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收放辊2 反转,使收卷在收放辊2上的雨布逐渐被释放至雨布的预铺设区域上。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叉车的升降设备将收放辊2送到雨布预铺设区域的高度。收放结束后,可以通过叉车旋转器使收放辊2旋转至纵向状态,有利于节省叉车两侧的停放空间。而且由于设置有轴向限位装置,使得收放辊2处于纵向放置状态时,不会从立板501中央通孔内滑出。

轴向限位装置上的第二滚轮604用于对收放辊2的轴向限位。轴向限位装置上还设置了调节螺栓,能够调节第二滚轮604与限位环的距离,保证限位环能够与第二滚轮604的侧面环形凹槽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径向限位装置除了对收放辊2进行径向限位之外,还起到对收放辊悬臂端调节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前端限位装置上的四根限位轴在立板上的分布方式为“×”形分布 (即限位轴位于收放辊的45°、135°、225°及315°方向,如图4所示),在使用本雨布自动收放装置时,基座连接在行走装置上,无论基座位于收放辊的左侧、右侧、上侧或者下侧,始终有两根限位轴位于收放辊的下方,且该两根限位轴相对于收放辊轴对称。该两根限位轴相当于两个支点,既起到对收放辊的限位作用,同时又起到对收放辊的支撑作用,收放辊上方的两根限位轴起到对收放辊的限位作用。

而后端限位装置上的四根限位轴在立板上的分布方式为“十”形分布(即限位轴位于收放辊的0°、90°、180°及270°方向,如图5所示),此时,仅有一根限位轴位于收放辊下方,对收放辊起到限位和支撑作用,另外三根限位轴位于收放辊的左、右及上方,起到限位作用。

由于收放辊在使用过程中前端处于悬臂状态,由于第一限位装置的初始安装误差,容易导致收放辊在自身回转的过程中发生悬臂端摆动的问题,而悬臂端摆动则容易造成对周边货物的划伤或者造成移动叉车(平台)的侧翻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悬臂端的摆动情况对收放辊进行调节。

收放辊悬臂端的偏离方向可以采用肉眼、标尺、标线等方式进行判断,判断出收放辊悬臂端的偏离方向后,调节末端限位装置的四根限位轴,由于末端限位装置的四根限位轴的分布方向与前端限位装置上四根限位轴的分布方向相互错位,而且第一滚轮502侧壁套设有一层具有一定弹性的聚氨酯材料,因此能够通过调节末端限位装置的限位轴使收放辊悬臂端向反方向一侧校正。

聚氨酯材料同时还能够起到对收放辊侧壁的保护作用。

同时通过对末端限位装置的限位轴的调节,还能够有效保证驱动装置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更好的啮合,提高传动效果,也能够有效避免收放辊悬臂端的摆动。

其次,还可以调节轴向限位装置,使限位环与第二滚轮侧面环形凹槽有效卡合,调节驱动马达的位置,使驱动马达输出端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更好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基座1上设置的L形安装支架,其腰型孔便于对液压马达安装高度的调节,使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能够更好的啮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