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灌装封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378发布日期:2019-08-16 22:1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灌装封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软管灌装封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化妆品生产厂商对包材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对包材的成本要求确越来越低,因此包材软管供应商的生产技术随之进行了变革更新,从工艺角度上分析,软管包材大致经历了从挤出管到铝塑管,再到镀铝管,材质为LDPE,包材的外观因生产工艺变更,而出现侧面带焊缝粘合层的结果,并在包材外层使用了高亮的涂层。新包材的特点是管材材质变薄,使用原软管封尾机生产出的成品,封尾外观异常较多如封尾处有裂痕,类似鱼眼状未封焊、光标无法校正等问题,对化妆品成品外观与功能性较大影响。

现有的设备在灌装流水线中,需要人工喂管,将软管以特定方向摆放到指定位置,还会出现软管在定位转盘中不牢固发生倾倒等问题,在封尾操作中多采用热封,但热封会导致软管内部乳液被加热,使得乳液变质,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软管灌装封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软管灌装封尾装置,包括上管组件,设置在上管组件侧面且自身可转动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布置有多个放置待加工软管的定位杯座,还包括依次对软管进行加工的压管组件、除尘组件、灌装组件、软管加热组件、封尾打码组件、切尾组件和成品顶出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为圆形转盘,所述工作台上沿圆周均布有12个定位杯座,所述定位杯座包括自外向内的外壳、垫片和内衬,所述外壳底部有孔,定位杯座的大小与软管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组件包括沿软管移动方向的用于内置软管的喂管箱,以及上端连接喂管箱出管口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下端设置有将软管放置在定位杯座内的翻板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翻板器包括仅能放置一个软管的软管放置槽、设置在软管放置槽下部在翻转时能够挡住其他软管的挡板,以及控制软管放置槽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软管放置槽下部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升降移动的丝杆,丝杆上升带动软管放置槽绕转轴转动90°,将软管放入定位杯座,同时挡板挡住倾斜板滑下的其他软管。

更进一步的,在喂管箱上方开口处设置有将软管输送至喂管箱中的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上均匀设置用于放置软管的凹槽,所述输送皮带侧面沿输送皮带运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检测软管方向的传感器和调整软管方向的机械手。预设输送皮带的运输速度,使其在传感器发出信号到机械手启动时运行的距离与传感器和机械手之间的距离相同,当传感器检测到软管开口方向与预设方向相反时,机械手启动夹住软管旋转180°后,放置在输送皮带上,避免人工喂管带来的人力消耗和喂管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压管组件包括压管支架,以及固定在压管支架上将软管压入定位杯座底部的压管端头,所述压管支架和压管端头之间安装有伸缩杆,把软管固定在杯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组件包括除尘支架,以及安装在除尘支架上的风机喷嘴和吸罩,所述风机喷嘴安装在吸罩内部,所述吸罩内径大于软管外径,所述除尘支架通过升降杆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中心轴上。除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向下插入软管中;第二阶段是吹吸同时除去灰尘,通过内部吹气管吹压缩空气,形成旋流,然后通过外罩吸走灰尘。

进一步的,所述灌装组件包括三通阀、灌装活塞泵,以及灌装机头和灌装头,所述三通阀连接灌装机头、灌装头和灌装活塞泵,所述灌装机头上部连接料斗。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加热组件包括正对软管尾部的加热头,所述加热头连接吹气风机,所述加热头内部设有将空气加热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将吹入的压缩空气加热产生加热空气,通过加热头将加热空气吹入软管内表面需要加热的部分,通过加热头将加热空气吹入软管内表面需要加热的部分,加热头的设计可很好的控制热空气的流向和流量,避免加热空气与灌装膏体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夹尾组件包括夹尾支架,以及安装在夹尾支架上的前夹尾板和后夹尾板。

进一步的,所述切尾组件包括切尾支架,以及安装在切尾支架上的正切刀和反切刀。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顶出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下方的顶杆,以及固定安装在中心轴上的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为弧形,所述导向挡板正对引导软管运动的软管顶出溜槽,所述软管顶出溜槽外套设顶出通道。所述顶杆将软管从定位杯座中顶出,触碰到导向挡板,继续向上顶,软管翻入软管顶出溜槽,进入顶出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顶出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下方的顶杆,以及固定安装在中心轴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转动安装有转向通道,所述转向通道的内径大于软管外径,所述软管侧面设置有引导软管运动软管顶出溜槽,所述软管顶出溜槽外套设顶出通道。所述顶杆将软管从定位杯座中顶出进入转向通道,转向通道迅速旋转将软管送入软管顶出溜槽,此时软管的管盖朝前,进入顶出通道。

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软管放置在输送皮带上,经过传感器时,接近开关判断软管的开口方向,如方向与设定的不同,传感器发出信号,机械手启动,夹住软管翻转180°,沿输送皮带进入喂管箱,软管继续进入倾斜板,水平放置在倾斜板上的软管,通过翻板器,旋转90°变为垂直位置,在重力的作用下,软管进入定位杯座,转盘顺时针旋转,进入定位杯座的软管到达下一个工位,压管支架下降,压管端头将软管压入定位杯座;转盘继续顺时针旋转到下一工位,除尘支架下降,吸罩套设在软管外部,喷嘴吹入压缩空气,吸罩吸走灰尘;继续顺时针旋转到下一工位,进行灌装,首先三通阀充填灌装活塞泵,灌装机头与灌装头之间被隔开,定位杯座最低位,然后三通阀将灌装活塞泵与料斗隔开,灌装机头与灌装头接通,灌装泵活塞位于最低位,定位杯座抬升到最高位,接着灌装活塞泵上推,将膏体挤入软管内,同时定位杯座下降,最后三通阀回到初始位置,灌装完成。转盘顺时针旋转到下一工位,加热头对软管尾部进行加热,进入下一工位,前夹尾板和后夹尾板将软管尾部封住,同时加盖钢印,完成夹尾之后,由切尾工位的正切刀和反切刀配合将软管尾部毛边切除,完成后进入下一工位,将软管顶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喂管采用全自动装置,并可以进行检测,减少人工,提高效率,降低错误率;

2、加装压管组件,保证软管在定位杯座中稳定放置,避免灌装过程中倾倒;

3、采用转盘式安装,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工作效率;

4、灌装组件拆卸容易,便于清洗检修;

5、灌装头、定位杯座、除尘组件等均可以根据软管大小调整,适应不同大小的软管灌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灌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成品顶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成品顶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压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封尾打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切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

1、上管组件,2、压管组件,3、除尘组件,4、灌装组件,5、软管加热组件, 6、封尾打码组件,7、切尾组件,8、成品顶出组件,9、工作台,10、中心轴,11、输送皮带,12、传感器,13、机械手,14、喂管箱,15、倾斜板,16、翻板器,161、软管放置槽,162、挡板,163、转轴,164、丝杆,21、压管支架,22、伸缩杆, 23、压管端头,31、除尘支架,32、喷嘴,33、吸罩,34、升降杆,41、料斗,42、灌装头,43、灌装活塞泵,44、灌装机头,61、夹尾支架,62、前夹尾板,63、后夹尾板,71、切尾支架,72、正切刀,73、反切刀,81、顶杆,82、导向挡板,83、转向通道,84、软管顶出溜槽,85、顶出通道,91、定位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软管灌装封尾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管组件1,设置在上管组件1侧面且自身可转动的工作台9,所述工作台上布置有多个放置待加工软管的定位杯座 91,还包括依次对软管进行加工的压管组件2、除尘组件3、灌装组件4、软管加热组件5、封尾打码组件6、切尾组件7和成品顶出组件8。

工作台9为圆形转盘,工作台9上沿圆周均布有12个定位杯座91,定位杯座 91包括自外向内的外壳、垫片和内衬,外壳底部有孔,定位杯座91的大小与软管相适应。

上管组件1包括沿软管移动方向的输送皮带11、喂管箱14和倾斜板15。输送皮带11安装在喂管箱14上方开口处,输送皮带11侧面安装有检测软管方向的传感器12和调整软管方向的机械手13,如图2所示,当传感器12检测到软管开口方向与预设方向相反时,机械手13启动夹住软管旋转180°后,放置在输送皮带 11上,避免人工喂管带来的人力消耗和喂管误差。倾斜板15的上管处设置有翻板器16,如图3所示,翻板器16与倾斜板15相承接,包括仅能放置一个软管的软管放置槽161、设置在软管放置槽161下部在翻转时能够挡住其他软管的挡板162,以及控制软管放置槽161转动的驱动件,软管放置槽161下方安装有转轴163,转轴163连接升降移动的丝杆164,丝杆164上升带动翻板器16绕转轴转动90°,将软管放入定位杯座91。

压管组件2如图7所示,包括压管支架21,以及固定在压管支架21上将软管压入定位杯座91底部的压管端头23,压管支架21和压管端头23之间安装有伸缩杆22,把软管固定在杯座内。

除尘组件3如图8所示,包括除尘支架31,以及安装在除尘支架31上的风机喷嘴32和吸罩33,风机喷嘴32安装在吸罩33内部,吸罩33内径大于软管外径,除尘支架31通过升降杆34安装在工作台9的中心轴10上。除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向下插入软管中;第二阶段是吹吸同时除去灰尘,通过内部吹气管吹压缩空气,形成旋流,然后通过外罩吸走灰尘。

灌装组件4如图4所示,包括三通阀、灌装活塞泵43,以及灌装机头44和灌装头42,三通阀连接灌装机头44、灌装头42和灌装活塞泵43,灌装机头44上部连接料斗41。

软管加热组件5包括加热头,加热头连接吹气风机,且内部设有将空气加热的电阻丝,电阻丝将吹入的压缩空气加热产生加热空气,通过加热头将加热空气吹入软管内表面需要加热的部分,通过加热头将加热空气吹入软管内表面需要加热的部分,加热头的设计可很好的控制热空气的流向和流量,避免加热空气与灌装膏体相接触。

夹尾组件如图9所示,包括夹尾支架61,以及安装在夹尾支架61上的前夹尾板62和后夹尾板63。

切尾组件如图10所示,包括切尾支架71,以及安装在切尾支架71上的正切刀72和反切刀73。

如图5所示,成品顶出组件8包括安装在工作台9下方的顶杆81,以及固定安装在中心轴10上的导向挡板82,导向挡板82为弧形,导向挡板82正对软管顶出溜槽84,软管顶出溜槽84外套设顶出通道85。顶杆81将软管从定位杯座91 中顶出,触碰到导向挡板82,继续向上顶,软管翻入软管顶出溜槽84,进入顶出通道85。

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软管放置在输送皮带11上,经过传感器12时,接近开关判断软管的开口方向,如方向与设定的不同,传感器12发出信号,机械手13 启动,夹住软管翻转180°,沿输送皮带11进入喂管箱14,软管继续进入倾斜板 15,水平放置在倾斜板15上的软管,通过翻板器16,旋转90°变为垂直位置,在重力的作用下,软管进入定位杯座91,转盘顺时针旋转,进入定位杯座91的软管到达下一个工位,压管支架21下降,压管端头23将软管压入定位杯座91;转盘继续顺时针旋转到下一工位,除尘支架31下降,吸罩33套设在软管外部,喷嘴 32吹入压缩空气,吸罩33吸走灰尘;继续顺时针旋转到下一工位,进行灌装,首先三通阀充填灌装活塞泵43,灌装机头44与灌装头42之间被隔开,定位杯座91 最低位,然后三通阀将灌装活塞泵43与料斗41隔开,灌装机头44与灌装头42 接通,灌装泵活塞位于最低位,定位杯座91抬升到最高位,接着灌装活塞泵43 上推,将膏体挤入软管内,同时定位杯座91下降,最后三通阀回到初始位置,灌装完成。转盘顺时针旋转到下一工位,加热头对软管尾部进行加热,进入下一工位,前夹尾板62和后夹尾板63将软管尾部封住,同时加盖钢印,完成夹尾之后,由切尾工位的正切刀72和反切刀73配合将软管尾部毛边切除,完成后进入下一工位,将软管顶出。

实施例2

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成品顶出组件8如图6所示,包括安装在转盘下方的顶杆81,以及固定安装在中心轴10上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转动安装有转向通道83,转向通道83的内径大于软管外径,软管侧面设置有软管顶出溜槽84,软管顶出溜槽84外套设顶出通道85。顶杆81将软管从定位杯座91中顶出进入转向通道83,转向通道83迅速旋转将软管送入软管顶出溜槽84,此时软管的管盖朝前,进入顶出通道85。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