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货物装卸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171发布日期:2019-10-19 03:37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集装货物装卸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集装货物装卸平台。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讯猛发展,以高铁快运、铁路行李车、铁路货运班列的新型运力相应而生,全国既有的铁路站台原始装卸工艺设备已不能满足新产品的发展,受限于现有列车与站台间的衔接不畅、集装化运输操作难以实行,尤其对于现场操而言,具体存在如下问题:

火车门内车厢地板与火车门外月台相平,没有高差,装载货物的集装器无法上到500mm高的牵引托斗车平台上面。

集装器中的货物需要一件一件掏出来码放在托斗车中驳运。

铁路仓库的站台面积较大,原使用叉车单个的将集装器整体叉运到公路装车卡位装车的方法效率较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装货物装卸平台,能够方便且高效地进行站台内的集装器转运。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装货物装卸平台,包括站台,所述站台上设有驳接通道,所述驳接通道与站台的高度不一致,所述驳接通道之间设有运输通道,所述运输通道与站台的高度一致,所述运输通道与所述驳接通道之间设有升降平台。

优选地,所述驳接通道与短程运输设备的高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驳接通道是万向球滚珠台。

优选地,所述万向球滚珠台包括设置于站台上的平台以及镶嵌在所述平台上的万向球。

优选地,所述运输通道是滚轮台。

优选地,所述滚轮台预埋在所述站台上。

优选地,所述驳接通道的一侧设有车辆停泊位,所述车辆停泊位与所述驳接通道之间设有升降平台。

优选地,所述驳接通道的一侧设有短程运输设备停靠位。

优选地,所述驳接通道与所述运输通道围合成方形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装货物装卸平台,通过设置与短程运输设备的高度一致驳接通道,能够方便且省力地将集装器驳接到短程运输设备上;通过设置运输通道和升降平台,能够使货物从一个驳接通道转移至另外的驳接通道上,从而同时进行更多货物的驳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集装货物装卸平台的平面布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装货物装卸平台的平面布局图。

图中:1.火车;2.铁路站台;3.公共通道;4.铁路站台仓库门;

10.铁路集装货物装卸平台;11.站台;12.车辆停泊位;13.驳接通道;14.运输通道;15.升降平台;20.短程运输设备;21.第一短程运输设备;22.第二短程运输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现有技术中集装货物装卸平台的平面布局图。

在图1中,将靠近火车1的一侧称为内侧,将远离火车1的一侧称为外侧。整个装卸平台长约350米,宽30米,因此,在图1中仅表示出装卸平台的一部分。

该装卸平台大致呈长方形,火车1紧贴装卸平台内侧,端部叉车坡道5设置在装卸平台外侧,用于使叉车从地面开上装卸平台。装卸平台的边缘设有公共通道3,在装卸平台内侧和外侧隔着公共通道3设置铁路站台仓库门4,铁路站台仓库门4内部是包含了站台和仓库的铁路站台2,外部是公共通道3,公路装货、卸货卡车停靠泊位设置在铁路站台2的仓库内。

使用该装卸平台转运集装器时,需要先将叉车从端部叉车坡道5推至公共通道3,移动到火车1的车门处,再将火车1上的集装器卸载至叉车上,通过叉车将集装器转运至铁路站台2内的仓库,再装载至仓库内的公路装货、卸货卡车停靠泊位处停靠的公路汽车上。或者,叉车将集装器运回到端部叉车坡道5,再将集装器装载至端部叉车坡道5处的公路汽车上。使用现有技术的装卸平台,需要通过叉车转运集装器,非常繁琐。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装货物装卸平台的平面布局图。

图如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装货物装卸平台10包括站台11,站台11上设有驳接通道13,在本实施方式中,站台11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上各设有一条驳接通道13,驳接通道13与站台11的高度不一致,驳接通道13之间设有运输通道14,运输通道14与站台11的高度一致,运输通道14与驳接通道13之间设有升降平台15。

具体而言,站台11大致呈长方形,火车1停靠在站台11的内侧。站台11的外侧边缘和内侧边缘上各设置一条驳接通道13,两条驳接通道13之间设置两条运输通道14,两条驳接通道13与两条运输通道14围合成方形的形状,在该方形的4个顶点处各设置一个升降平台15。火车1紧贴内侧边缘的驳接通道13。在驳接通道13之间,有用于短拨运输的短程运输设备20(通常是托斗车)。由于运输通道14与站台11的高度一致,所以,短程运输设备20可以在驳接通道13之间的站台11内随意开行。驳接通道13与站台11的高度不一致,所以,在将货物从火车1驳接至短程运输设备20时,可以弥补火车1与短程运输设备20之间的高度差。驳接通道13优选与短程运输设备20的高度一致,能够实现更加方便省力地进行货物驳接。

当然,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驳接通道13与运输通道14的数量不限于2条,也可以设置2条以上的驳接通道13和运输通道14,形成复杂的网格状结构,方便同时驳接更多的集装器。此外,也可以仅设置一条运输通道14来连接各个驳接通道13。总之,驳接通道13、运输通道14和升降平台15的设置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形状来设置,保证驳接通道13之间均设有运输通道14,以及通过升降平台15衔接驳接通道13与运输通道14的连接部位即可,也就是说,能保证任意一个驳接通道13上的集装器都可以转移到其它的驳接通道13上即可。

此外,还可以在驳接通道的一侧设置车辆停泊位12,停靠在此处的公路车辆可以直接从驳接通道13驳接货物,而不需要再经过短程运输设备20的转运。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车辆停泊位12设置在外侧的驳接通道13的外侧。从火车1到车辆停泊位12处的近距离运输通过驳接通道13和运输通道14进行,从火车1到其它位置的远距离运输通过短程运输设备20进行。

下面,对近距离运输(即,从火车1到车辆停泊位12处)进行说明。

火车1停靠后,车门对准内侧驳接通道13旁的升降平台15,车门打开后,集装器被工作人员从火车1推至该对准的升降平台15上。由于运输通道14与站台11的高度一致,所以,运输通道14低于驳接通道13,集装器需要经升降平台15调节高度后再进入运输通道14。即,使升降平台15下降至与站台11的高度一致,再将集装器推至运输通道14上。运输通道14优选为滚轮台且具有动力装置(例如马达),集装器进入运输通道14后,由运输通道14将集装器带到下一个升降平台15(即外侧驳接通道13旁的升降平台15)上。然后,使升降平台15上升至与外侧的驳接通道13的高度一致,将集装器推至外侧的驳接通道13上,再推至与车辆停泊位12对应的位置,将集装器转移至相应的公路车辆上即可。驳接通道13优选为万向球滚珠台,能够使集装器更容易被推动。万向球滚珠台包括设置于站台上的平台以及镶嵌在平台上的万向球。万向球的滚动灵活,使在其上运行的物体能非常灵活的滑移,从而大大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公路车辆通常会高于驳接通道13的高度,不方便转移,因此,在车辆停泊位12与外侧的驳接通道13之间也设置多个升降平台15,将集装器推至该升降平台15后,该升降平台15上升至与公路车辆载货位相同的高度后,将集装器推至公路车辆上。

下面,对远距离运输(即,从火车1到短程运输设备20处)进行说明。

驳接通道13的一侧设有短程运输设备停靠位,具体地,内侧驳接通道13的外侧设有第一运输设备停靠位,第一短程运输设备21在此处停靠。外侧驳接通道13的内侧设有第二运输设备停靠位,第二短程运输设备22在此处停靠。

第一短程运输设备21距离火车1很近,仅相隔内侧驳接通道13,因此,火车1停靠后,车门对准内侧驳接通道13旁的升降平台15,车门打开后,集装器被工作人员从火车1推至该对准的升降平台15上。随后,将集装器从升降平台15推至内侧的驳接通道13上。集装器可以在驳接通道13上暂存,第一短程运输设备21停靠在第一运输设备停靠位时,再进行转移。由于驳接通道13与短程运输设备20的高度一致,因此,集装器可以容易地被推到短程运输设备20上。

第二短程运输设备22距离火车1较远,因此,火车1停靠后,车门对准内侧驳接通道13旁的升降平台15,车门打开后,集装器被工作人员从火车1推至该对准的升降平台15上。然后,使升降平台15下降至与站台11的高度一致,再将集装器推至运输通道14上,运输通道14将集装器带到下一个升降平台15上,此时,使升降平台15上升至与外侧的驳接通道13的高度一致,将集装器推至外侧的驳接通道13上,最后,将集装器推至停靠在第二运输设备停靠位处的第二短程运输设备22上。

根据以上所述,能够使近距离运输与远距离运输分开运行互不干扰,并且,通过驳接通道、运输通道和升降平台的设置,能够大大减少人工劳动,提高效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火车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装货物装卸平台也可以用于水运、空运及其它运输方式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