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购穿梭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2332发布日期:2019-06-13 11:0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购穿梭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助售货领域的采购穿梭车。



背景技术:

目前商店零售业以大型超市和便利店为主,日常的收货、上货、整理、清洁、检查、防损和收银等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人力成本成为零售行业沉重的负担之一。导致零售业的利润越来越低,已经成为制约零售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针对自助便利商店内的无人化取货系统,穿梭式装置尤为重要。传统的穿梭装置多采用轨道式穿梭板,需要在仓储空间内搭建复杂的穿梭轨道框架实现穿梭车的运行,造成货物的存取路线较长,包括穿梭车的水平运输路线以及升降梯的垂直运输路线,并且在需要同时存取不同层货架上的货物时会受到升降梯或者堆垛机的数量的制约,所以存取货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动作灵活、控制简便、取货效率高的采购穿梭车。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采购穿梭车,包括穿梭车本体和固定导轨,所述穿梭车本体包括前后贯通的矩形外箱体和通过伸缩机构及铰链机构安装在外箱体内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前侧开有出货口,后壁开有取货口,外箱体后壁边沿安装有万向导轮和移动轮组,万向导轮嵌入固定导轨内。

进一步地,万向导轮安装在穿梭车后壁四角,与穿梭车通过拉伸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内箱体为纵截面为扇形的柱箱结构,其弧面开口,内箱体的一侧面通过伸缩机构与外箱体底面连接,沿内箱体扇形柱轴线安装有与外箱体底边连接的铰链机构。

进一步地,内箱体的纵截面扇形的角度为70°~100°。

进一步地,内箱体的纵截面扇形的角度为80°。

进一步地,内箱体的竖直侧面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地,外箱体表面四周安装有接近传感器。

进一步地,固定导轨的内横截面为中空的“凸”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箱体结构的穿梭车使得取货空间更宽敞,满足大数量货品订单的取货需求,减少同一订单的出货次数。该穿梭车利用万向导轮嵌入固定导轨中,利用移动轮组的转动可实现竖直方向上的爬墙式取货。货物从外箱体的后侧开口处推送入货物,内箱体通过伸缩机构和铰链机构与外箱体连接,可在外箱体内翻转,通过内箱体的角度翻转,实现从外箱体的前侧取货。外箱体起支持和安装各驱动及检测部件的作用,内箱体用于直接盛放货品。内箱体通过伸缩机构和铰链机构与外箱体连接,通过伸缩机构的推杆伸缩实现内箱体的翻转。

为实现穿梭车能够沿固定导轨移动,通过穿梭车后壁的万向导轮嵌入固定导轨中,为防止穿梭车由于竖向的重力作用滑脱坠落,利用万向导轮利用拉伸机构前后轴向的拉伸力将穿梭车与固定导轨夹紧,增加摩擦力,防止穿梭车由于重力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穿梭车通过固定导轨实现爬墙式移动,大大简化了自助售货流程的机械设备,降低了人力和空间成本,极大提高了商店的坪效利用率;穿梭车的独立智能化控制,精确了货品的质量和出入,使用户采购过程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中,1、穿梭车本体;11、外箱体;111、出货口;112、取货口;12、伸缩机构;13、铰链机构;14、内箱体;15、万向导轮;16、移动轮组;161、横向轮组;162、纵向轮组;17、拉伸机构;18、接近传感器;2、固定导轨;21、第一导轨;22、第二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购穿梭车,包括穿梭车本体1和固定导轨2,穿梭车本体1包括前后贯通的矩形外箱体11和通过伸缩机构12及铰链机构13安装在外箱体内的内箱体14;外箱体11的前侧开有出货口111,后壁开有取货口112,外箱体11后壁边沿安装有万向导轮15和移动轮组16,万向导轮15嵌入固定导轨2内。优选地,固定导轨2的内横截面为中空的“凸”字形。万向导轮15装嵌在固定导轨2的“凸”字形空间内,移动轮组16滑动安装的“凸”字形顶部,为穿梭车的移动提供移动导轨。固定导轨2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可以为沿横向水平方向,则第二导轨可以沿竖直方向,由此连接形成竖直的十字架式导轨机构,用于穿梭车在竖直平面上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结构的穿梭车本体1使得取货空间更宽敞,满足大数量货品订单的取货需求,减少同一订单的出货次数。该穿梭车本体1利用万向导轮15嵌入固定导轨2中,再利用移动轮组16的转动可实现竖直方向上的爬墙式取货。货物从外箱体11的后侧开口处推送入货物,内箱体14通过伸缩机构12和铰链机构13与外箱体11连接,可在外箱体11内翻转,通过内箱体14的角度翻转,实现从外箱体11的前侧取货。外箱体11起支持和安装各驱动及检测部件的作用,内箱体14用于直接盛放货品。内箱体14通过伸缩机构12和铰链机构13与外箱体11连接,通过伸缩机构12的推杆伸缩实现内箱体14的翻转。

优选地,万向导轮15安装在穿梭车的外箱体11后壁四角,与穿梭车的外箱体11通过拉伸机构17连接。为实现穿梭车能够沿固定导轨2移动,通过穿梭车后壁的万向导轮15嵌入固定导轨2中,为防止穿梭车由于竖向的重力作用滑脱坠落,利用万向导轮利用拉伸机构前后轴向的拉伸力将穿梭车与固定导轨夹紧,增加摩擦力,防止穿梭车由于重力滑脱。

穿梭车通过电机驱动移动轮组16实现穿梭车的前进,为使穿梭车在竖向移动时不会由于表面光滑或因重力作用出现滑落、倒退或跌落的状况,利用电机自身的停机制动和移动轮组16上的防滑装置,避免因货柜与移动轮接触面光滑出现滑落的情况。

优选地,内箱体14为纵截面为扇形的柱箱结构,其弧面开口,内箱体14的一侧面通过伸缩机构12与外箱体11底面连接,沿内箱体14扇形柱轴线安装有与外箱体11底边连接的铰链机构13。

优选地,内箱体14的纵截面扇形的角度为70°~100°,优选地,扇形角度为80°。内箱体14通过翻转改变穿梭车开放口,实现后壁取货和前壁出货两种状态。取货状态时,内箱体的弧面开口朝向后侧与取货口112对应,并与货柜前壁对接,内箱体14的一柱面与外箱体11的底面通过伸缩机构12连接,拉伸机构17收缩,实现取货,同时内箱体14前壁呈竖直状态,与出货口111对应,避免货品从穿梭车的前壁露出,优选地,内箱体14的竖直侧面为透明材质,使出货口111可作为观察口,用于用户实时观察穿梭车的取货状态。取货完毕后,穿梭车行至出货口处,伸缩机构12伸出,推动内箱体14翻转一定角度,便于用户从穿梭车的前壁的出货口111取出。

优选地,外箱体11表面四周安装有接近传感器18。接近传感器18用于监测多台穿梭车同时运行时两车之间距离情况,当距离过近时,穿梭车通过统一控制连接的中控系统进行路线重新规划。

优选地,穿梭车的内箱体14内安装有扫描装置,用于扫描当前穿梭车内箱体内的载货情况。

移动轮组16变换方向的方式也可以为:穿梭车横向转换纵向时,穿梭车利用横向轮组161沿第一导轨横向行进至十字节点时,检测节点信号坐标并停靠,纵向轮组162着陆,横向轮组161再收起,穿梭车沿纵向的第二导轨启动运行;纵向转换横向时,穿梭车利用纵向轮组162沿第二导轨纵向行进至十字节点时,检测节点信号坐标并停靠,横向轮组161着陆,纵向轮组162再收起,穿梭车沿横向的第一导轨启动,继续行进。穿梭车在换向或取货的稳定静止状态时,横向轮组161和纵向轮组162均为着陆状态,使得穿梭车稳定在固定导轨2上。即静止时利用横向轮组161和纵向轮组162同时贴合在固定导轨2上,增大穿梭车与固定导轨2直接的摩擦力,如通过仅能实现横向转动的横向轮组161稳定后可增大纵向即竖直方向上的摩擦力,避免穿梭车因重力滑脱,通过仅能实现纵向转动的纵向轮组162稳定后可避免穿梭车外定时横向的左右摇摆所谓情况发生,由此保证穿梭车换向或取货时能够稳定在固定导轨2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