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用移动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7185发布日期:2019-08-16 22:33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用移动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用移动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铸造,是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其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即静模)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在铸造的过程中,需要将静模安装在平台上进行操作,且有时要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静模距离液体金属出料口的距离这就需要用到升降平台。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用于安装静模的升降平台,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在升降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不平稳的情况出现,这将可能造成静模的安装位置出现偏差,综上,现有的用于安装静模的升降平台大多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铸造用移动升降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用移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电动升降架,且四个电动升降架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中心位置开有矩形槽,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开有四个插接孔,且四个插接孔分别位于靠近顶板的四个拐角处,四个所述插接孔内均插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一侧外壁开有卡条,四个所述插接孔的内壁均开有条形槽,且四个卡条分别插接在四个条形槽内,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四个插接座,且四个插接座的顶端均开有凹槽,四个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分别螺纹连接在四个凹槽内,四个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均螺纹连接有套座,且四个套座的顶端均焊接有圆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外壁分别焊接有推柄和拉柄,且推柄和拉柄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均粘接有橡胶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固定板,且四个固定板分别位于靠近底板的四个拐角处,四个固定板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设有八个固定装置,且八个固定装置两两分布于靠近顶板的四侧边缘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端焊接在顶板的顶部外壁上,支撑板的一侧外壁靠近顶部位置开有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抵杆,且抵杆的外壁从左至右开有螺纹,抵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焊接有旋柄。

进一步的,所述抵杆远离旋柄的一端焊接有夹板,且夹板的主视结构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电动升降架和顶板,在使用时,将静模安装在顶板上的矩形槽内,接着将电动升降架与外界电源连接,电动升降架得电启动,当电动升降架带动顶板上的静模升高到合适的高度时,停止运行电动升降架即可,上述实现了对平台高度的调节。

2.通过设置插接孔和导向杆,在电动升降架带动顶板升降的过程中,由于顶板上开有插接孔,而导向杆插接在插接孔内,故而顶板将沿着导向杆进行升降,导向杆给顶板的升降一个导向和牵引功能,进而让顶板及静模的升降更加平稳。

3.通过设置条形槽和卡条,在升降的过程中,卡条插接在条形槽内,这将再次让顶板的升降是严格沿着导向杆和卡条进行,再次提高了升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造用移动升降平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造用移动升降平台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造用移动升降平台的顶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轮、2-推柄、3-插接座、4-橡胶防滑套、5-卡条、6-旋柄、7-导向杆、8-圆板、9-套座、10-支撑板、11-夹板、12-顶板、13-抵杆、14-底板、15-电动升降架、16-固定板、17-拉柄、18-矩形槽、19-插接孔、20-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铸造用移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4,底板14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电动升降架15,且四个电动升降架1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顶板12,顶板12的顶部外壁中心位置开有矩形槽18,顶板12的顶部外壁开有四个插接孔19,且四个插接孔19分别位于靠近顶板12的四个拐角处,四个插接孔19内均插接有导向杆7,且导向杆7的一侧外壁开有卡条5,四个插接孔19的内壁均开有条形槽20,且四个卡条5分别插接在四个条形槽20内,在电动升降架15带动顶板12升降的过程中,由于顶板12上开有插接孔19,而导向杆7插接在插接孔19内,故而顶板12将沿着导向杆7进行升降,导向杆7给顶板12的升降一个导向和牵引功能,在升降的过程中,卡条5插接在条形槽20内,这让顶板12的升降是严格沿着导向杆7和卡条5进行,底板14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四个插接座3,且四个插接座3的顶端均开有凹槽,四个导向杆7的底端分别螺纹连接在四个凹槽内,四个导向杆7的顶端均螺纹连接有套座9,且四个套座9的顶端均焊接有圆板8。

本实用新型中,底板14的两侧外壁分别焊接有推柄2和拉柄17,且推柄2和拉柄17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均粘接有橡胶防滑套4,底板14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固定板16,且四个固定板16分别位于靠近底板14的四个拐角处,四个固定板16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滚轮1,顶板12的顶部外壁设有八个固定装置,且八个固定装置两两分布于靠近顶板12的四侧边缘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10,且支撑板10的底端焊接在顶板12的顶部外壁上,支撑板10的一侧外壁靠近顶部位置开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抵杆13,且抵杆13的外壁从左至右开有螺纹,抵杆13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焊接有旋柄6,抵杆13远离旋柄6的一端焊接有夹板11,且夹板11的主视结构为圆形。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静模安装在顶板12上的矩形槽20内,手握旋柄6带动抵杆13旋转,抵杆13与支撑板10螺纹连接,故而抵杆13将带着夹板11边旋转边向着静模的方向移动,当夹板11与静模贴合时,停止转动旋柄6,如此重复操作将其他的夹板11,接着将电动升降架15与外界电源连接,电动升降架15得电启动,当电动升降架15带动顶板12上的静模升高到合适的高度时,停止运行电动升降架15即可,在电动升降架15带动顶板12升降的过程中,由于顶板12上开有插接孔19,而导向杆7插接在插接孔19内,故而顶板12将沿着导向杆7进行升降,导向杆7给顶板12的升降一个导向和牵引功能,进而让顶板12及静模的升降更加平稳,且在升降的过程中,卡条5插接在条形槽20内,这将再次让顶板12的升降是严格沿着导向杆7和卡条5进行,再次提高了升降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