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自动配餐装置和餐厅自动配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1749发布日期:2019-05-17 22:4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餐厅自动配餐装置和餐厅自动配餐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餐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餐厅自动配餐装置和餐厅自动配餐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餐饮行业,顾客点餐后,是由服务员到厨房进行配餐。具体配餐过程是,服务员根据菜单上的菜品清单,到各个对应的菜品取菜点取餐后,然后再送到厨房外部。然而,人工配餐显然存在速度慢、效率低、具有一定出错率以及卫生状况堪忧等弊端。此外,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人力高度集中,服务员的流动性较大,服务效果无法始终如一,且随着人力成本提升,经营成本也提升,人力成本也制约着餐饮行业提升服务能力。因此,传统的配餐方式存在着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配餐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餐厅自动配餐装置和餐厅自动配餐机,该餐厅自动配餐装置能够借助托件实现餐盘沿第一输送链传送,餐盘达到对应工位并经移送机构转至外部设备,添加相应的菜品,然后返回第一输送链且传送至下一个工位或完成配餐,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成本,提供配餐效率。

一种餐厅自动配餐装置,包括输送机构、移送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托件,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所述第一输送链设有多个工位,所述移送机构与所述工位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移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托件在所述第一输送链和外部设备之间传递,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的端部,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托件在所述第一输送链和所述第二输送链之间传递。

上述餐厅自动配餐装置中,托件用于盛放餐盘,托件放置在第一输送链上传送。餐盘沿第一输送链传送,达到对应工位时,经移送机构转至外部设备,人工或自动添加相应的菜品,然后返回第一输送链,传送至下一个工位或完成配餐。因此,上述餐厅自动配餐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成本,提供配餐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链上的顶升组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链一侧的对接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承载板、第一传送带、第一驱动件和顶升驱动件,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绕设在所述第一驱动件上,另一端绕设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顶起所述承载板,以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对接组件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安装板和第一安装架,所述承载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架自上而下依次分布设置,所述顶升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后与所述承载板套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有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带为两条,其中一条所述第一传送带分别绕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和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另一条所述第一传送带分别绕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和所述承载板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组件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输送链,另一端用于朝向外部设备,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二驱动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旋转,所述第二传送带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第三安装架和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架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升降台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台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链和所述第二输送链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导轨、滑块和连接支架,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架,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连接支架分别与所述滑块、所述升降台和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器。

一种餐厅自动配餐机,包括托件、食料供应装置和上述餐厅自动配餐装置,所述托件可在所述输送机构上传递,所述食料供应装置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侧部,所述移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托件在所述第一输送链和所述食料供应装置之间传递。

上述餐厅自动配餐机中,托件用于盛放餐盘,托件放置在第一输送链上传送。餐盘沿第一输送链传送,达到对应工位时,经移送机构转至食料供应装置。食料供应装置自动将相应的菜品添加到餐盘中。然后,餐盘经移送机构返回第一输送链,传送至下一个工位或完成配餐。因此,上述餐厅自动配餐机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成本,提供配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餐厅自动配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餐厅自动配餐装置的移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述移送机构的另一视角图;

图4为图1中所述餐厅自动配餐装置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述升降机构去除外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100、输送机构,110、第一输送链,120、第二输送链,200、移送机构,210、顶升组件,211、承载板,212、第一传送带,213、第一驱动件,214、顶升驱动件,215、安装板,216、第一安装架,217、连杆,218、传送轴,220、对接组件,221、第二传送带,222、第二驱动件,223、第二安装架,224、阻挡气缸,300、升降机构,310、升降台,320、第三安装架,330、第三驱动件,340、导轨,341、缓冲器,350、滑块,360、连接支架,370、外板,410、托件,411、定位缺口,420、餐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餐厅自动配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餐厅自动配餐装置的中部结构省略)。结合图1,一种餐厅自动配餐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00、移送机构200和升降机构300,输送机构100用于输送托件410,输送机构100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输送链110和第二输送链120。第一输送链110和第二输送链120的输送方向相反。第一输送链110设有多个工位。第一输送链110的工位旁放置有用于盛放食料的外部设备。移送机构200与工位一一对应设置,移送机构200用于将托件410在第一输送链110和外部设备之间传递,升降机构300设置于输送机构100的端部,升降机构300用于将托件410在第一输送链110和第二输送链120之间传递。

上述餐厅自动配餐装置中,托件410用于盛放餐盘420,托件410放置在第一输送链110上传送。托件410及餐盘420沿第一输送链110传送,达到对应工位时,经移送机构200转至外部设备,人工或自动添加相应的菜品,然后返回第一输送链110,传送至下一个工位或完成配餐。因此,上述餐厅自动配餐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成本,提供配餐效率。

此外,该餐厅自动配餐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控制器分别与输送机构100、移送机构200和升降机构300电性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托件410自动地在输送机构100、移送机构200和升降机构300上移动或转移。第一输送链110的起始端设置有烘干机构。托件410投放到第一输送链110的起始端,烘干机构用于对托件410上的餐盘420进行烘干及消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2和图3,移送机构200包括设置于第一输送链110上的顶升组件210和设置于第一输送链110一侧的对接组件220,顶升组件210包括承载板211、第一传送带212、第一驱动件213和顶升驱动件214,第一传送带212的一端绕设在第一驱动件213上,另一端绕设在承载板211上,顶升驱动件214用于顶起承载板211,以使承载板211与对接组件220平齐。可以理解,顶升驱动件214可以是气缸、油缸或电机等驱动结构。比如,顶升驱动件214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承载板211连接,从而能够顶起承载板211。

如此,当托件410沿着第一输送链110移动至对应的工位时,托件410位于承载板211上,顶升驱动件214顶起承载板211,以使承载板211与对接组件220平齐。绕设在承载板211上的第一传送带212的设置方向指向对接组件220。此时,第一驱动件213带动第一传送带212旋转,则托件410在第一传送带212的驱动离开第一输送链110,移动至对接组件220,进而对应工位的外部设备能够将食料盛放到餐盘420上。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顶升组件210还包括安装板215和第一安装架216,承载板211、安装板215和第一安装架216自上而下依次分布设置,顶升驱动件214安装于安装板215,更靠近承载板211,驱动承载板211的升降行程更短,反应更敏捷。第一驱动件213安装于第一安装架216。

进一步地,顶升组件210还包括连杆217,连杆21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架216,另一端穿过安装板215后与承载板211套接。连杆217将第一安装架216与安装板215连成一体,且与承载板211套接,使得承载板211能够在连杆217的导向下平稳地升降。

其中,第一驱动件213连接有传送轴218,第一传送带212为两条,其中一条第一传送带212分别绕设于传动轴的一端和承载板211的一端,另一条第一传送带212分别绕设于传动轴的另一端和承载板211的另一端。两条第一传送带212分布在承载板211及传动轴的两端,使得传动过程更加平稳有序,托件410在承载板211上移动平稳,不易出错,进而保证该餐厅自动配餐装置运行平稳。可以理解,第一驱动件213可以为电机、凸轮或气缸连杆机构。

具体地,结合图2和图3,对接组件220的一端朝向第一输送链110,另一端用于朝向外部设备,对接组件220包括第二传送带221、第二驱动件222和第二安装架223,第二驱动件222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221旋转,第二传送带221和第二驱动件222均安装于第二安装架223。如此,托件410达到对接组件220上,会自动随着第二传送带221移动至外部设备处,实现食料盛放到餐盘420中,接着,随第二传送带221返回,并移动至第一传送带212上,然后承载板211下降,托件410继续在第一输送链110上移动至下一个工位或完成配餐。

具体地,结合图3,第二安装架223上设置于阻挡气缸224。阻挡气缸224用于对位于第二传送带221的托件410进行阻挡及放行。阻挡气缸224阻挡托件410前行,能够根据需要,对托件410进行限流或调整,使得托件410的移动过程更加规范有序。

具体地,结合图3,托件410的底部设有定位缺口411,阻挡气缸224的阻挡块阻挡托件410,以使托件410的定位缺口411与阻挡块对正。如此,当托件410按预设的轨迹移动至第二传送带221上时,定位缺口411会正对阻挡块,阻挡块能够通过该定位缺口411,然后阻挡块收缩。如果托件410在第二传送带221上的位置出现偏差,则阻挡块会抵触到托件410,迫使托件410自动发生调整,直至定位缺口411正对该阻挡块。因此,阻挡气缸224能够调整托件410的位置,使其按照预设轨迹在第二传送带221上移动,进而准确地移动至食料供应机构或者准确地返回顶升组件210。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1、图4和图5,升降机构300包括升降台310、第三安装架320和安装于第三安装架320的第三驱动件330,第三驱动件330与升降台310连接,以驱动升降台310分别与第一输送链110和第二输送链120对接。当托件410从第一输送链110的起始端移动至终止端时,托件410上的餐盘420完成了配餐并被取走,或者,回收的餐盘420被放置到托件410上。此时,托件410在第一输送链110的终止端惯性地顺势移动至升降台310上,并在第三驱动件330的作用下,升降台310及托件410下降至第二输送链120的起始端,并移动至第二输送链120上,进行回收。可以理解,第三驱动件330可选为气缸、油缸或电机。

其中,升降台310设置有并排设置的滚筒,转动的滚筒能够驱动托件410从升降台310移动至第一输送链110或第二输送链120。

具体地,第三安装架320安装有外板370,从而该升降机构300形成一箱形结构。为便于观察该升降机构300的内部结构,图5中去掉了外板370的遮挡。

结合图1、图4和图5,升降机构300还包括导轨340、滑块350和连接支架360,导轨340安装于第三安装架320,滑块350滑动设置于导轨340上,连接支架360分别与滑块350、升降台310和第三驱动件330的输出端连接,使得滑块350、升降台310和第三驱动件330的输出端连成一体,从而升降台310能够沿导轨340平稳地升降,使得托件410升降过程更加平稳有序,不易出错,进而保证该餐厅自动配餐装置运行平稳。

具体地,参见图5,导轨340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器341。缓冲器341能够保证滑块350到达预设高度时移动速度平稳下降,使得托件410升降过程更加平稳有序,不易出错,进而保证该餐厅自动配餐装置运行平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餐厅自动配餐机的技术方案。该餐厅自动配餐机包括托件410、食料供应装置和上述餐厅自动配餐装置,托件410可在输送机构100上传递,食料供应装置位于输送机构100的侧部,移送机构200用于将托件410在第一输送链110和食料供应装置之间传递。其中,食料供应装置可选为自动煮面装置、自动切烧腊装置、自动煮虾装置等等。

上述餐厅自动配餐机中,托件410用于盛放餐盘420,托件410投放到第一输送链110的起始端,并沿第一输送链110的输送方向移动,达到对应工位时,经移送机构200转至食料供应装置。食料供应装置自动将相应的菜品添加到餐盘420中。然后,托件410及餐盘420经移送机构200返回第一输送链110,传送至下一个工位或完成配餐。空的托件410或放置有回收餐盘420的托件410在第一输送链110的终止端经升降机构300移动到第二输送链120上。因此,上述餐厅自动配餐机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成本,提供配餐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