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2168发布日期:2019-07-10 11:1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牵引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是一种一根牵引绳,通过滑轮来实现恒力牵引,张紧和牵引依靠直线执行机构的位移来完成的装置,其使用方便,已得到广泛使用,但随着时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使用过程中,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可完成以下形式的操作:通过一根牵引绳,通过中间滑轮导向来实现恒力牵引,张紧和牵引依靠直线执行机构或牵引装置的整体移动来完成。

现有的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功能单一,现有的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牵引绳无法机械收起,工作环境杂乱且增加劳动强度,具有一定的不便,现有的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牵引绳的长度可调范围很小,不同机型要更换不同长度的牵引绳,增加了管理和劳动强度,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现有的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在使用时因为张紧和牵引依靠直线执行机构来完成,使得牵引距离受到直线执行机构行程的约束,同一台牵引车可适用机型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收绳的等力牵引(张紧)牵引绳牵引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一号驱动器,所述一号驱动器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离合器,所述一号离合器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牵引绳滚筒,所述一号牵引绳滚筒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离合器,所述二号离合器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传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一号牵引绳滚筒的后端设置有一号辅助限位导向装置,所述一号辅助限位导向装置的后端设置有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所述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的后端设置有一号拉力传感器,所述一号拉力传感器的后端设置有一号后置限位导向装置,所述一号后置限位导向装置的后端设置有一号限位限位导向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四号离合器,所述四号离合器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牵引绳滚筒,所述二号牵引绳滚筒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三号离合器,所述三号离合器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驱动器,所述传动装置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牵引车车身。

优选的,所述二号牵引绳滚筒的后端设置有二号辅助限位导向装置,所述二号辅助限位导向装置的后端设置有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所述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的后端设置有二号拉力传感器,所述二号拉力传感器的后端设置有二号后置限位导向装置,所述二号后置限位导向装置的后端设置有二号限位限位导向装置。

优选的,所述一号驱动器与二号驱动器的结构、型号等均相同,所述二号牵引绳滚筒与一号牵引绳滚筒的型号、结构等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与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的结构、型号等均相同,所述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与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均由三组牵引导向装置组成。

优选的,所述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三号离合器与四号离合器的结构、型号等均相同,所述一号离合器与二号离合器以一号牵引绳滚筒对称安装,所述三号离合器与四号离合器与二号牵引绳滚筒对称安装。

优选的,所述牵引车车身与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安装螺钉,所述牵引车车身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安装螺钉与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牵引车车身与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安装螺钉,所述牵引车车身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安装螺钉与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一号牵引绳滚筒与二号牵引绳滚筒,在使用时来实现收绳和放绳,极大的拓展了牵引绳的可适用范围。

2、本发明通过一号拉力传感器与二号拉力传感器,在工作时可以控制两滚筒的收放量和牵引力,实现两端恒力牵引。

3、本发明通过离合器动作与传动装置,来实现张紧和牵引后,牵引绳的等长收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视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件连接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7的单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号驱动器1、一号离合器2、一号牵引绳滚筒3与二号离合器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驱动器;2、一号离合器;3、一号牵引绳滚筒;4、二号离合器;5、传动装置;6、一号拉力传感器;7、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8、一号辅助限位导向装置;9、牵引车车身;10、二号驱动器;11、三号离合器;12、二号牵引绳滚筒;13、四号离合器;14、二号拉力传感器;15、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16、二号辅助限位导向装置;17、二号限位限位导向装置;18、二号后置限位导向装置;19、一号限位限位导向装置;20、一号后置限位导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一号驱动器1,一号驱动器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离合器2,一号离合器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牵引绳滚筒3,一号牵引绳滚筒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离合器4,二号离合器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传动装置5。

以实现平衡牵引,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一号牵引绳滚筒3的后端设置有一号辅助限位导向装置8,一号辅助限位导向装置8的后端设置有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7,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7的后端设置有一号拉力传感器6,一号拉力传感器6的后端设置有一号后置限位导向装置20,一号后置限位导向装置20的后端设置有一号限位限位导向装置19,传动装置5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四号离合器13,四号离合器1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牵引绳滚筒12,二号牵引绳滚筒1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三号离合器11,三号离合器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驱动器10,传动装置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牵引车车身9。

保证牵引绳的牵引方向准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二号牵引绳滚筒12的后端设置有二号辅助限位导向装置16,二号辅助限位导向装置16的后端设置有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15,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15的后端设置有二号拉力传感器14,二号拉力传感器14的后端设置有二号后置限位导向装置18,二号后置限位导向装置18的后端设置有二号限位限位导向装置17。

以实现调整时的一致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一号驱动器1与二号驱动器10的结构、型号等均相同,二号牵引绳滚筒12与一号牵引绳滚筒3的型号、结构等均相同。

以便于控制牵引绳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7与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15的结构、型号等均相同,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7与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15均由三组牵引导向装置组成。

以保证本装置的平衡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一号离合器2、二号离合器4、三号离合器11与四号离合器13的结构、型号等均相同,一号离合器2与二号离合器4以一号牵引绳滚筒3对称安装,三号离合器11与四号离合器13与二号牵引绳滚筒12对称安装。

以保证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7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牵引车车身9与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7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安装螺钉,牵引车车身9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安装螺钉与一号限位导向装置组7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以保证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15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牵引车车身9与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15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安装螺钉,牵引车车身9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安装螺钉与二号限位导向装置组15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人们在使用本装置各个工作步骤的流程为:放绳阶段、一号牵引绳滚筒3/二号牵引绳滚筒12两端的一号离合器2/三号离合器11和二号离合器4/四号离合器13断开状态,可手工牵引牵引绳到需要位置;张紧和牵引阶段、一号离合器2/三号离合器11结合状态,二号离合器4/四号离合器13断开状态,两端一号驱动器1与二号牵引绳滚筒12(电机、液压马达等)带动一号牵引绳滚筒3与二号牵引绳滚筒12同时旋转收紧牵引绳,牵引绳收紧过程中,通过一号拉力传感器6/二号拉力传感器14,检测各边牵引绳的张力,通过调整两端一号驱动器1与二号牵引绳滚筒12的转速,来保证两端牵引张力保持一致;等长收放阶段、当牵引物被牵引到指定位置后,一号驱动器1/二号牵引绳滚筒12(电机、液压马达等)停止,二号离合器4/四号离合器13结合状态,一号离合器2/三号离合器11断开状态。此时,如果某一段因牵引物位置变化,导致张力下降,牵引绳借助较大张力一端牵引绳带动同侧一号牵引绳滚筒3旋转,而该一号牵引绳滚筒3通过二号离合器4和中间传动装置5带动另一侧二号牵引绳滚筒12反向旋转,直至两端牵引绳张力一致,即实现两端牵引绳的等长收放来,保证两端牵引绳张力保持一致;收绳阶段、二号离合器4/四号离合器13断开,牵引绳人工脱离牵引物后,一号离合器2/三号离合器11结合,一号驱动器1/二号牵引绳滚筒12电机、液压马达等带动一号牵引绳滚筒3/二号牵引绳滚筒12旋转,将牵引绳收起,收起后,一号驱动器1与二号牵引绳滚筒12(电机、液压马达等)停止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