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6599发布日期:2019-09-21 02:2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前置仓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物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置仓。



背景技术:

快递和外卖的配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配送快递和外卖时,工作人员需要在接到订单后进行备货(准备好订单上的货物以供配送人员配送),订单上的产品往往分布于多个区域或货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分类指引找到各个区域或货架上的相应产品进行备货。但是,工作人员在各个区域或货架间拣选货物花费的时间较长,降低了快递或外卖的配送效率,与行业内追求更高配送效率和更短配送时间的发展方向相违背,有的订单需要多名工作人员合作完成,花费的人力较多,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前置仓,用以解决人工备货花费时间长、人力多的问题。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前置仓,包括:

货道装置,其包括货道和货道驱动组件,所述货道用于承载货物,所述货道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货道上的货物运动,以使货物掉落出货道;

货架,其用于承载货道装置;

取货装置,其设置在货架上,用于接收货道上掉落的货物并运输至中转装置处卸货;

中转装置,其用于接收取货装置卸下的货物并运输至取货仓处卸货;

取货仓,其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内具有容纳腔体,所述仓体开设有与容纳腔体连通的接货口和取货口,所述接货口用于接收中转装置卸下的货物,所述取货口用于实现仓体内货物的取出;

以及控制系统,其接收到需要取出的货物信息后,控制货道装置、取货装置和中转装置工作,将需要取出的货物从货道上取出并运输至取货仓内。

作为所述前置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货装置包括取货车、取货车驱动装置和第一翻转装置;

所述取货车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一支座,所述第一车体用于装载货物,所述第一支座用于承载车体,所述第一车体具有第一出货口,所述第一车体的一侧与第一支座铰接,所述第一车体能够绕铰接处翻转,以使第一车体上的货物从第一出货口滑落;

所述取货车驱动装置与取货车连接,用于驱动取货车在货架上运动;

所述第一翻转装置设置在第一车体和第一支座之间,用于驱动第一车体在第一支座上转动;

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需要取出的货物信息后,向取货装置发送取货信号和货道的坐标信息,向中转装置发送接货信号,所述取货装置接收到取货信号后,所述取货车驱动装置驱动取货车运动至货物所在的货道接收货物,接收到货物后,所述取货车驱动装置驱动取货车运动至中转装置处,所述中转装置接收到接货信号后进行接货准备工作,所述中转装置完成接货准备工作后向控制系统发送准备完成信号,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准备完成信号后,控制第一翻转装置工作,以驱动第一车体在第一支座上转动,使取货车内的货物从第一出货口滑落。

作为所述前置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第一推动组件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第一推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车体的活动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组件与第一支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杆运动,以带动第一车体绕铰接处翻转运动。

作为所述前置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货车还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一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门体与第一车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门体能够绕铰接处转动,以实现第一出货口的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一锁紧组件设置在第一门体和/或第一车体上,用于锁紧第一门体,以限制第一门体的转动。

作为所述前置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装置包括中转车、中转车驱动装置和第二翻转装置;

所述中转车包括第二车体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二车体用于装载货物,所述第二支座用于承载第二车体,所述第二车体具有第二出货口,所述第二车体的一侧与第二支座铰接,所述第二车体能够绕铰接处翻转,以使第二车体上的货物从第二出货口滑落;

所述中转车驱动装置与中转车连接,用于驱动中转车在各个货架和取货仓间运动;

所述第二翻转装置设置在第二车体和第二支座之间,用于驱动第二车体在第二支座上转动;

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需要取出的货物信息后,向中转装置发送接货信号,所述中转装置接收到接货信号后,所述中转车驱动装置驱动中转车运动至相应的货架并向控制系统发送准备完成信号,接收到取货装置卸下的货物后,所述中转车驱动装置驱动中转车运动至取货仓处,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翻转装置工作,驱动第二车体在第二支座上转动,使中转车内的货物从第二出货口落入取货仓。

作为所述前置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第二推动组件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与第二推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车体的活动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组件与第二支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推杆运动,以带动第二车体绕铰接处翻转运动。

作为所述前置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车驱动装置包括中转滑轨、中转驱动电机和中转传动结构,所述中转滑轨沿货架排列方向延伸,所述中转车与中转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中转驱动电机和中转传动结构用于驱动中转车在中转滑轨上滑动。

作为所述前置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货仓还包括仓盖和仓盖驱动组件,所述仓盖滑动式装配在仓体的顶部,所述仓盖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仓盖向接货口或取货口滑动,所述仓盖滑动至接货口时,将接货口封闭并打开取货口,所述仓盖滑动至取货口时,将取货口封闭并打开接货口。

作为所述前置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货口设有防夹传感器,所述防夹传感器检测到取货口有物体时产生感应信号。

作为所述前置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置仓包括常温区、冷藏区和/或冷冻区。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当需要从货架上取出订单包含的货物时,取货装置做好接收相应货道上货物的准备,货道驱动组件驱动相应货道上的货物运动,以使货物掉落出货道并被取货装置接收,取货装置将货物运输至中转装置处卸货,中转装置接收取货装置卸下的货物并将货物运输至取货仓处卸货,货物从接货口落入仓体内,配送人员可以通过取货口取出仓体内的货物。通过货道装置、取货装置和中转装置的配合将需要的货物从货道上取出并运输至取货仓内,解决了人工备货花费时间长、人力多的问题,提升了备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前置仓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前置仓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取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取货车和第一翻转装置与纵向滑轨的装配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取货车和第一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中转车和第二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取货仓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取货仓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0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仓盖与仓体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0、货道装置;

2000、货架;

3000、取货装置;

3100、取货车;

3110、第一车体;3120、第一支座;3121、第一板体;3122、第二板体;3130、第一门体;3140、第二电机;3150、第一锁紧板;3160、第一导向板;3170、第一光电传感器;3200、取货车驱动装置;3210、纵向滑轨;3220、纵向驱动电机;3230、横向滑轨;3240、横向驱动电机;3300、第一翻转装置;3310、第一推杆;3320、第一电机;3330、第一带轮;3340、第二带轮;3350、第一同步带;3360、第一连接件;

4000、中转装置;

4100、中转车;4110、第二车体;4120、第二支座;4130、第二门体;4140、第四电机;4150、第二锁紧板;4200、中转车驱动装置;4210、中转滑轨;4220、中转驱动电机;4300、第二翻转装置;4310、第二推杆;4320、第三电机;4330、第三带轮;4340、第四带轮;4350、第二同步带;4360、第二连接件;

5000、取货仓;

5100、仓体;5110、接货口;5120、取货口;5200、仓盖;5300、仓盖驱动组件;5310、仓盖驱动电机;5320、第三同步带;5330、第三连接件;5400、电子锁;5500、卡钩;5600、防夹传感器;5700、货物传感器;

6000、常温区;

7000、冷藏区;

8000、冷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前置仓。

请参考图1和2,该前置仓包括货道装置1000、货架2000、取货装置3000、中转装置4000、取货仓5000和控制系统。

货道装置1000包括货道和货道驱动组件,货道用于承载货物,货道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货道上的货物运动,以使货物掉落出货道。具体地,货道包括传送带,货物放置在传送带上,货道驱动组件包括货道驱动电机和货道带轮,货道驱动电机驱动货道带轮转动,带动传动带和传动带上的货物运动,实现对货道上货物的驱动。

货架2000用于承载货道装置1000。请参考图1和2,货道装置1000承载于货架2000,货架2000的每一层都可以设置多个货道装置1000。

取货装置3000设置在货架2000上,用于接收货道上掉落的货物并运输至中转装置4000处卸货。

中转装置4000用于接收取货装置3000卸下的货物并运输至取货仓5000处卸货。

取货仓5000包括仓体5100,仓体5100内具有容纳腔体,仓体5100开设有与容纳腔体连通的接货口5110和取货口5120,接货口5110用于接收中转装置4000卸下的货物,取货口5120用于实现仓体5100内货物的取出。

控制系统接收到需要取出的货物信息后,控制货道装置1000、取货装置3000和中转装置4000工作,将需要取出的货物从货道上取出并运输至取货仓5000内。

当需要从货架2000上取出订单包含的货物时,取货装置3000做好接收相应货道上货物的准备,货道驱动组件驱动相应货道上的货物运动,以使货物掉落出货道并被取货装置3000接收,取货装置3000将货物运输至中转装置4000处卸货,中转装置4000接收取货装置3000卸下的货物并将货物运输至取货仓5000处卸货,货物从接货口5110落入仓体5100内,配送人员可以通过取货口5120取出仓体5100内的货物。通过货道装置1000、取货装置3000和中转装置4000的配合将需要的货物从货道上取出并运输至取货仓5000内,解决了人工备货花费时间长、人力多的问题,提升了备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请参考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取货装置3000包括取货车3100、取货车驱动装置3200和第一翻转装置3300;

取货车3100包括第一车体3110和第一支座3120,第一车体3110用于装载货物,第一支座3120用于承载车体,第一车体3110具有第一出货口,第一车体3110的一侧与第一支座3120铰接,第一车体3110能够绕铰接处翻转,以使第一车体3110上的货物从第一出货口滑落;

取货车驱动装置3200与取货车3100连接,用于驱动取货车3100在货架2000上运动;

第一翻转装置3300设置在第一车体3110和第一支座3120之间,用于驱动第一车体3110在第一支座3120上转动;

控制系统接收到需要取出的货物信息后,向取货装置3000发送取货信号和货道的坐标信息,向中转装置4000发送接货信号,取货装置3000接收到取货信号后,取货车驱动装置3200驱动取货车3100运动至货物所在的货道接收货物,接收到货物后,取货车3100驱动装置驱动取货车3100运动至中转装置4000处,中转装置4000接收到接货信号后进行接货准备工作,中转装置4000完成接货准备工作后向控制系统发送准备完成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准备完成信号后,控制第一翻转装置3300工作,以驱动第一车体3110在第一支座3120上转动,使取货车3100内的货物从第一出货口滑落。

请参考图4和5,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翻转装置3300包括第一推动组件和第一推杆3310,第一推杆3310的一端与第一推动组件转动连接,第一推杆3310的另一端与第一车体3110的活动侧转动连接,第一推动组件与第一支座312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推杆3310运动,以带动第一车体3110绕铰接处翻转运动。第一车体3110与第一支座3120铰接的一侧为铰接侧,第一车体3110上与铰接侧相对的一侧为活动侧。

当需要推动第一车体3110翻转时,通过第一推动组件驱动第一推杆3310运动,通过第一推杆3310带动第一车体3110绕铰接处转动,实现第一车体3110的翻转。

请参考图4和5,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推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3320、第一带轮3330、第二带轮3340、第一同步带3350和第一连接件3360,第一电机3320与第一支座3120连接,第一带轮3330和第二带轮334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带轮3330与第一电机332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一带轮3330和第二带轮3340间通过第一同步带3350传动,第一连接件3360与第一同步带3350固接,第一推杆3310与第一连接件3360转动连接。

当需要推动第一推杆3310时,通过第一电机3320驱动第一带轮3330转动,带动第一同步带3350和第二带轮334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件3360沿竖直方向运动,通过第一连接件3360推动第一推杆3310,实现对第一推杆3310的驱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气缸或其他合适的驱动结构驱动第一推杆3310运动。例如,当采用气缸推动第一推杆3310时,气缸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第一支座3120固接,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推杆3310的一端铰接。

请参考图4和5,在一种实施例中,取货车3100还包括第一门体3130和第一锁紧组件,第一门体3130与第一车体3110转动连接,第一门体3130能够绕铰接处转动,以实现第一出货口的开启或封闭,第一锁紧组件设置在第一门体3130和/或第一车体3110上,用于锁紧第一门体3130,以限制第一门体3130的转动。

当第一车体3110翻转至与第一支座3120成倾斜角度时,第一门体3130在重力作用下绕铰接处转动并开启,露出第一出货口供货物通过,当第一车体3110翻转至与第一支座3120贴合时,第一门体3130在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转动并封闭第一出货口,再通过第一锁紧组件将第一门体3130锁紧,阻止货物通过第一出货口。

请参考图4和5,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二电机3140和第一锁紧板3150,第一锁紧板3150与第一车体3110转动连接,第一锁紧板3150能够转动至与第一门体3130贴合,以阻碍第一门体3130开启,第二电机3140与第一车体311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锁紧板3150转动。

当第一车体3110翻转至与第一支座3120贴合时,第一门体3130在重力作用下将第一出货口封闭,此时通过第二电机3140驱动第一锁紧板3150转动,使第一锁紧板3150与第一门体3130的外侧贴合,第二电机3140自锁,阻碍第一门体3130向外转动打开,实现对第一门体3130的锁紧。当需要解除锁紧时,通过第二电机3140驱动第一锁紧板3150转动,使第一锁紧板3150远离第一门体3130的转动路径,解除对第一门体3130的锁紧。具体地,第一锁紧板3150设置在第一车体3110的底部,第二电机3140固设于第一车体3110的底部的两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紧组件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锁紧,例如,在第一车体3110上固接第一电磁铁,第一门体3130与第一电磁铁接触的部分能够被第一电磁铁吸附,通过第一电磁铁的磁吸力锁紧第一门体3130,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铁断电或通电实现对第一门体3130的锁紧或解除锁紧。

请参考图4和5,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车体3110朝向货道的一侧具有第一入货口,用于供货物落入第一车体3110内,第一车体3110靠近货道的一侧具有第一导向板3160,用于对货物落入第一车体3110内的运动起导向作用。

在接收货物时,第一车体3110运动至相应的货道处,第一入货口朝向货道,货道上排出的货物从第一入货口掉落到第一导向板3160上并沿第一导向板3160滑入第一车体3110内,实现取货车3100对货道上货物的接收。

第一车体3110还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3170,第一光电传感器3170设置在第一入货口处,用于在货物通过第一入货口时产生第一光电信号。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第一光电信号得知货道上的货物已落入取货车3100。

请参考图4和5,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座312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3121和第二板体3122,第一板体3121与第一车体3110转动连接,第二板体3122与第一驱动组件连接。

通过第一板体3121承载第一车体3110,通过第二板体3122实现第一车体3110与取货车驱动装置3200的连接,使得取货车驱动装置3200能够驱动第一车体3110在货架2000上运动。第一支座3120整体成“L”形,与第一推动组件和第一车体3110安装的相对位置相适应,有利于实现第一车体3110和第一推动组件在第一支座3120上的稳定安装。

请参考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取货车驱动装置3200包括横向驱动组件和纵向驱动组件,纵向驱动组件件包括纵向滑轨3210、纵向驱动电机3220和纵向传动结构,取货车3100与纵向滑轨3210滑动连接,纵向驱动电机3220和纵向传动结构用于驱动取货车3100在纵向滑轨3210上滑动;

横向驱动组件包括横向滑轨3230、横向驱动电机3240和横向传动结构,纵向驱动组件与横向滑轨3230滑动连接,横向驱动电机3240和横向传动结构用于驱动纵向驱动组件和取货车3100在横向滑轨3230上滑动;

横向传动结构和纵向传动结构采用丝杠传动结构、带传动结构、链传动结构和齿轮传动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当需要驱动取货车3100运动至相应货道处时,通过纵向电机驱动取货车3100在纵向滑轨3210上运动,通过横向驱动电机3240驱动纵向滑轨3210和取货车3100在横向滑轨3230上运动,使得取货车3100能够运动至相应货道处。

请参考图1和6,在一种实施例中,中转装置4000包括中转车4100、中转车驱动装置4200和第二翻转装置4300;

中转车4100包括第二车体4110和第二支座4120,第二车体4110用于装载货物,第二支座4120用于承载第二车体4110,第二车体4110具有第二出货口,第二车体4110的一侧与第二支座4120铰接,第二车体4110能够绕铰接处翻转,以使第二车体4110上的货物从第二出货口滑落;

中转车驱动装置4200与中转车4100连接,用于驱动中转车4100在各个货架2000和取货仓5000间运动;

第二翻转装置4300设置在第二车体4110和第二支座4120之间,用于驱动第二车体4110在第二支座4120上转动;

控制系统接收到需要取出的货物信息后,向中转装置4000发送接货信号,中转装置4000接收到接货信号后,中转车驱动装置4200驱动中转车4100运动至相应的货架2000并向控制系统发送准备完成信号,接收到取货装置3000卸下的货物后,中转车驱动装置4200驱动中转车4100运动至取货仓5000处,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翻转装置4300工作,驱动第二车体4110在第二支座4120上转动,使中转车4100内的货物从第二出货口落入取货仓5000。

请参考图7,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翻转装置4300包括第二推动组件和第二推杆4310,第二推杆4310的一端与第二推动组件转动连接,第二推杆4310的另一端与第二车体4110的活动侧转动连接,第二推动组件与第二支座412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推杆4310运动,以带动第二车体4110绕铰接处翻转运动。第二车体4110与第二支座4120铰接的一侧为铰接侧,第二车体4110上与铰接侧相对的一侧为活动侧。

当需要推动第二车体4110翻转时,通过第二推动组件驱动第二推杆4310运动,通过第二推杆4310带动第二车体4110绕铰接处转动,实现第二车体4110的翻转。

请参考图7,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推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4320、第三带轮4330、第四带轮4340、第二同步带4350和第二连接件4360,第三电机4320与第二支座4120连接,第三带轮4330和第四带轮434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三带轮4330与第三电机432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三带轮4330和第四带轮4340间通过第二同步带4350传动,第二连接件4360与第二同步带4350固接,第二推杆4310与第二连接件4360转动连接。

当需要推动第二推杆4310时,通过第三电机4320驱动第三带轮4330转动,带动第二同步带4350和第四带轮434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件4360沿竖直方向运动,通过第二连接件4360推动第二推杆4310,实现对第二推杆4310的驱动。

请参考图7,在一种实施例中,中转车4100还包括第二门体4130和第二锁紧组件,第二门体4130与第二车体4110转动连接,第二门体4130能够绕铰接处转动,以实现第二出货口的开启或封闭,第二锁紧组件设置在第二门体4130和/或第二车体4110上,用于锁紧第二门体4130,以限制第二门体4130的转动。

当第二车体4110翻转至与第二支座4120成倾斜角度时,第二门体4130在重力作用下绕铰接处转动并开启,露出第二出货口供货物通过,当第二车体4110翻转至与第二支座4120贴合时,第二门体4130在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转动并封闭第二出货口,再通过第二锁紧组件将第二门体4130锁紧,阻止货物通过第二出货口。

请参考图7,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四电机4140和第二锁紧板4150,第二锁紧板4150与第二车体4110转动连接,第二锁紧板4150能够转动至与第二门体4130贴合,以阻碍第二门体4130开启,第四电机4140与第二车体4110连接,用于驱动第二锁紧板4150转动。

当第二车体4110翻转至与第二支座4120贴合时,第二门体4130在重力作用下将第二出货口封闭,此时通过第四电机4140驱动第二锁紧板4150转动,使第二锁紧板4150与第二门体4130的外侧贴合,第四电机4140自锁,阻碍第二门体4130向外转动打开,实现对第二门体4130的锁紧。当需要解除锁紧时,通过第四电机4140驱动第二锁紧板4150转动,使第二锁紧板4150远离第二门体4130的转动路径,解除对第二门体4130的锁紧。具体地,第二锁紧板4150设置在第二车体4110的底部,第四电机4140固设于第二车体4110的底部的两侧。

请参考图1和6,在一种实施例中,中转车驱动装置4200包括中转滑轨4210、中转驱动电机4220和中转传动结构,中转滑轨4210沿货架2000排列方向延伸,中转车4100与中转滑轨4210滑动连接,中转驱动电机4220和中转传动结构用于驱动中转车4100在中转滑轨4210上滑动。具体地,第二支座4120与中转滑轨4210滑动连接,中转传动结构采用丝杠传动结构、带传动结构、链传动结构和齿轮传动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请参考图8-10,在一种实施例中,取货仓5000还包括仓盖5200和仓盖驱动组件5300,仓盖5200滑动式装配在仓体5100的顶部,仓盖驱动组件5300用于驱动仓盖5200向接货口5110或取货口5120滑动,仓盖5200滑动至接货口5110时,将接货口5110封闭并打开取货口5120,仓盖5200滑动至取货口5120时,将取货口5120封闭并打开接货口5110。

当需要接收中转车4100卸下的货物时,仓盖驱动组件5300驱动仓盖5200滑动至取货口5120,使得接货口5110打开,通过接货口5110接收中转车4100卸下的货物。当需要取出取货仓5000内的货物时,仓盖驱动组件5300驱动仓盖5200滑动至接货口5110,使得取货口5120打开,取货人员可以从取货口5120取货,同时仓盖5200将接货口5110封闭,防止取货人员将手从接货口5110伸出。

请参考图8-10,在一种实施例中,仓盖驱动组件5300包括仓盖驱动电机5310和仓盖传动结构,仓盖传动结构采用带传动结构,仓盖传动结构包括第三同步带5320,仓盖5200通过第三连接件5330与第三同步带5320连接。当需要驱动仓盖5200滑动时,通过仓盖驱动电机5310驱动第三同步带5320运动,带动第三连接件5330和仓盖5200滑动。

请参考图8-10,在一种实施例中,取货仓5000还包括第三锁紧组件,所述第三锁紧组件用于将仓盖5200锁紧,以限制仓盖5200的滑动。

请继续参考图8-10,在一种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锁紧组件包括电子锁5400和卡钩5500,电子锁5400固定在仓体5100的一侧,卡钩5500与第三同步带5320固接,以通过第三同步带5320带动卡钩5500靠近或远离电子锁5400运动。当需要将仓盖5200锁紧时,第三同步带5320带动仓盖5200运动至取货口5120,带动卡钩5500运动至与电子锁5400接触,此时电子锁5400与卡钩5500锁紧,使得取货口5120被仓盖5200封闭并锁紧,防止他人从外界打开取货口5120取走货物。

请继续参考图8-10,仓体5100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同步带5320,仓盖驱动电机5310与仓体5100一侧的第三同步带5320传动连接,卡钩5500与仓体5100另一侧的第三同步带5320固接。

请参考图8-10,在一种实施例中,取货口5120设有防夹传感器5600,防夹传感器5600检测到取货口5120有物体时产生感应信号。控制系统能够通过防夹传感器5600的感应信号得知取货口5120有物体,防止仓盖5200向取货口5120滑动时夹到取货人员的手。具体地,防夹传感器5600可以采用红外传感器或其他合适的传感器。

请参考图8-10,在一种实施例中,仓体5100的底部设有货物传感器5700,货物传感器5700检测到仓体5100内承载有货物时产生感应信号。控制系统能够通过货物传感器5700的感应信号得知仓体5100内有货物,以便于在取货人员未取走仓体5100内全部货物时向取货人员发送提醒信息。

请参考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前置仓包括常温区6000、冷藏区7000和/或冷冻区8000。具体地,常温区6000、冷藏区7000和冷冻区8000间通过墙体隔开,每个区域内均放置有货架2000和取货装置3000,用于承载和运输货物,以满足不同种类货物对储放环境的需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