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用液压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7657发布日期:2020-01-07 12:1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军用液压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货物搬运辅助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军用液压搬运车。



背景技术:

部队在进行演习或者物资的跨区域运输时,需要对沉重的弹药箱进行搬运转移,运输时通常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将弹药箱放置在传统的液压搬运车上,在通过推动液压搬运车至运输车辆或火车上的方式进行运输,弹药箱直接放置在较不平稳的液压运输车上进行转运,在车辆的行进过程中造成的颠簸容易使弹药箱发生碰撞并且有掉落的可能,实际搬运过程中较不稳定,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搬运过程中较为稳定的军用液压搬运车。

一种军用液压搬运车,包括一个用于放置货物的机架、用于支撑机架的固定于机架前部两端的两前支撑柱、用于支撑机架的固定于机架后部两端的两后支撑柱,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相对于机架向下延伸且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的下端处于同一平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部下方设置有前轮,机架的后部下方设置有后轮,所述前轮位于两个前支撑柱之间,所述后轮位于两个后支撑柱之间所述机架的前部和前轮、后轮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机架和前轮、后轮之间相对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前转动件与后转动件,所述前转动件与后转动件的中部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动件的一端与后轮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前转动件朝向后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转动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安装板,所述前轮设置在该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顶杆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千斤顶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顶杆升降的踏板,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前转动件、后转动件与机架连接处平面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后轮、前轮、前转动件、后转动件及连接杆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单个后轮、前轮、前转动件、后转动件及连接杆为一组,所述两组后轮、前轮、前转动件、后转动件及连接杆对称设置在机架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后轮包括两个固定板及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的转动轮,所述后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侧壁的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后转动件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向机架方向延伸,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后轮绕后转动件转动的路径上,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后轮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前轮为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固定轴,上述两个前转动件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开设有一个通孔,空心管套设在固定轴外周,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轴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沿机架长度方向上固定设置在机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靠近前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沿机架高度方向上延伸的限位板。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一个铁链,所述铁链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铁链的极限长度小于前轮绕前支撑架转动的竖直高度。

本发明通过较为稳固的机架对货物进行支撑移动,通过可以同步升降的前轮、后轮实现支架的升降,升降较为平稳,并且能够对机架的升降高度进行限制,避免顶升高度过高使调节机构与机架发生碰撞造成调节机构的损坏,机架上固定设置的限位杆与货物底部的凹槽向配合,运输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3是前轮的结构视图;

图4是后轮的结构视图。

图中:1、机架;2、前轮;3、后轮;4、调节机构;5、前支撑柱;6、后支撑柱;7、前转动件;8、后转动件;9、连接杆;10、安装板;11、千斤顶;12、顶杆;13、踏板;14、固定板;15、转动轮;16、支撑板;17、挡板;18、固定轴;19、空心管;20、限位杆;21、限位板;22、铁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军用液压搬运车,包括一个用于放置货物的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前轮2、后轮3及用于调节机架1与前轮2、后轮3之间相对高度的调节机构4,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机架1的前支撑柱5与后支撑柱6,前支撑柱5与后支撑柱6位于同一平面上,前支撑柱5与后支撑柱6分别位于机架1的两端,所述前轮2位于两个前支撑柱5之间,所述后轮3位于两个后支撑柱6之间,所述后轮3、前轮2、前转动件7、后转动件8及连接杆9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单个后轮3、前轮2、前转动件7、后转动件8及连接杆9为一组,所述两组后轮3、前轮2、前转动件7、后转动件8及连接杆9对称设置在机架1两侧。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前轮2、后轮3与机架1之间的高度实现机架1的升降,货物放置时,前轮2、后轮3分别位于前支撑柱5与后支撑柱6之间,前轮2与后轮3不与底面接触依靠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前支撑、后支撑架对货物与机架1进行支撑,且两个前支撑与两个后支撑柱6位于同一平面上,支撑较为稳固能在运输过程中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晃动,前支撑柱5、后支撑柱6与底面完全贴合对搬运车实现锁定的功能,避免运输过程中车身滑动。

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沿机架1长度方向上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靠近前轮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沿机架1高度方向上延伸的限位板21。通过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限位杆20与限位板21,对放置在机架1上货物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堆放的货物较为稳定。

如图3和4所示,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前转动件7与后转动件8,所述前转动件7与后转动件8的中部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动件8的一端与后轮3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前转动件7朝向后转动件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转动件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安装板10,所述前轮2设置在该安装板10上,所述安装板10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千斤顶11,所述千斤顶11的顶杆12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千斤顶11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顶杆12升降的踏板13,所述连接杆9的两端分别位于前转动件7、后转动件8与机架1连接处平面的两端。放置时,前轮2与后轮3位于机架1内,前轮2、后轮3最底部与前支撑柱5、后支撑柱6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运输时,通过踩动踏板13使千斤顶11的顶杆12驱动机架1顶升,前转动件7绕连接处向后轮3转动,推动连接杆9向后轮3移动,驱动后转动件8向后轮3转动,带动后轮3向前轮2移动,实现前轮2与后轮3的同步移动并且对机架1实现顶升,各个机构较为简单实用,结构较为简单可靠。

所述前轮2为万向轮,通过万向轮调节搬运车的方向,调节方式较为简单有效。

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固定轴18,上述两个前转动件7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空心管19,所述空心管19内开设有一个通孔,空心管19套设在固定轴18外周,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轴18的直径。通过固定轴18限制前转动件7沿固定轴18轴向上的移动,并且通过将空心管19套设在固定轴18上转动的方式能够使固定设置在空心管19两端的前转动件7转动时更加顺畅。

所述后轮3包括两个固定板14及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板14之间的转动轮15,所述后转动件8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板14侧壁的中部。通过设置的两个转动轮15保证后轮3对机架1的稳固支撑,且能够保证两个转动轮15所处的平面与机架1平行。

所述后转动件8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向机架1方向延伸,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挡板17,所述挡板17位于后轮3绕后转动件8转动的路径上,所述挡板17的长度大于后轮3的长度。对后轮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避免后轮3转动的角度过大使后转动件8与机架1或连接杆9发生碰撞导致零件损坏。

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一个铁链22,所述铁链2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上。所述铁链22的极限长度小于前轮2绕前支撑架转动的竖直高度。通过长度较长的铁链22连接机架1与安装板10,对安装板10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避免安装板10的转动角度过大,对调节机构4实现双重保护,安全性较高。

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