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导叶生产的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14116发布日期:2020-03-17 19:3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导叶生产的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导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导叶生产的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导叶是离心泵的转能装置,它的作用是把叶轮甩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使液体的流速降低,把部分速度能头转变为压力能头后,再均匀地引入下一级或者经过扩散管排出。

一个成品导叶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其中包括口环盖、口环、口环座,口环盖在装配时,需要将口环盖扣在口环座,口环盖侧壁上设有开口,在安装时需要使开口以指定的位置装在口环座上,若采用机械手的方式无法对口环盖的位置进行控制,而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导叶的加工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调整口环盖的用于导叶生产的输送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导叶生产的输送设备,包括第一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下方的第二安装板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底部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底部设有吸盘,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设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在对口环盖搬运时,第一安装板移动至口环盖上方,第一安装板往下运动,使吸盘与口环盖顶面相接触,将吸盘固定在口环盖上,使第一安装板移动时带动口环盖一同移动,以便对口环盖做搬运;当口环盖固定在吸盘底部后,第一安装板带动口环盖移动,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安装板转动,口环盖与第二安装板一同转动,红外线传感器照射出红外线,将红外线照射至口环盖上,当口环盖上的缺口转动至红外线传感器下方后,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对口环盖起定位作用,保证口环盖以指定位置输送至下一个加工设备上,完成导叶的加工操作;通过输送设备对口环盖做搬运,提升导叶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导叶加工效率;在驱动电机作用下,使口环盖在输送过程中即可完成位置调整操作,将两个工序合并在一起,进一步的提升导叶加工效率;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对口环盖做定位,提升口环盖位置调整的准确率,以便使口环盖的加工正常进行。

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底部设有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环上;在第一限位板与第二活动槽的相互配合下,提升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的连接效果,减轻驱动电机输出轴负担,对驱动电机输出轴起保护作用,以便对口环盖起输送作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连接环的螺纹配合,可方便的将第一连接管从第一安装板上拆下,以便对第一连接管和吸盘做维护,降低输送设备的维护难度。

所述第一连接管底部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底部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吸盘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所述第一连接管底部设有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二连接管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二限位板;在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活动腔的相互配合下,为第二连接管的移动提供预留空间,使第二连接管可相对第一连接管正常往上运动;在连接套作用下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在一起,对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以便在吸盘内部形成真空环境,将口环盖固定在吸盘底部,使第一安装块运动时带动口环盖一同移动,对口环盖做输送操作;在连接弹簧下,与第二连接管的重力相抵消,避免连接套长期处于拉伸状态,对连接套起保护作用;当第一安装板移动至口环盖上方时,第一安装板往下运动,使吸盘与口环盖顶面相接触,随后第一安装板继续往下运动,第二连接管相对第一连接管往上运动,使第一连接板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在连接弹簧作用下,保证吸盘完全形变与口环盖形成配合,提升吸盘与口环盖的配合效果,保证口环盖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设备使用的可靠性。

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下方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底部设有第一通孔,顶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活动块,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电磁铁,所述活动块侧壁上设有限位弹簧;当吸盘压在口环盖上后,电磁铁通电,在磁力作用下吸引活动块往电磁铁方向移动,活动块从第一通孔上方经过,将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的连接隔断,在第二空腔内形成真空环境,提升吸盘对口环盖的固定效果;当口环盖被输送至指定位置后,电磁铁断电,活动块在限位弹簧弹力下往第一活动腔一端移动,活动块从第一通孔上方经过,空气从第二通孔进入到第一空腔内,第一空腔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第二空腔内,使吸盘内部的气压与外界保持一致,吸盘失去对口环盖的固定效果,将口环盖从吸盘上取下,完成口环盖的自动输送操作,提升导叶加工效率。

所述活动块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两端设有设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一通腔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限位板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错开设置,所述挡板侧壁上设有密封弹簧,所述密封弹簧另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当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时,挡板处于第一通腔中部位置,第一空腔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一通腔内,第一通腔内的空气通过第三通孔运动至挡板另一侧,使空气进入到活动块另一侧,使活动块两侧的气压保持一致,以便在电磁铁作用下直接驱动活动块移动,保证活动块的正常移动;当电磁铁通电后,在磁力作用下驱动挡板移动,挡板带动活动块移动,使活动块移动至第一通孔另一侧,活动块在移动时,挡板逐渐往第一空腔一端移动,空气持续进入到第一通腔内,保证活动块的正常移动;随着活动块与电磁铁的距离缩小后,电磁铁对挡板产生的磁力影响增加,直至活动块与电磁铁相接触后,挡板与第三限位板侧壁相接触,在挡板与第三限位板的相互配合下,将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封闭,使空气无法继续进入到第一通腔内,防止空气进入到第二空腔内,保证吸盘对口环盖的固定效果。

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腔内,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电磁铁上设有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内壁上设有第四限位板;在第二通腔设置下,使从第二通孔内进入的空气能够流动至电磁铁另一侧,使空气在第一空腔内正常流动;在第三连接板作用下缩短电磁铁与挡板的距离,提升电磁铁对挡板的影响,以便在电磁铁作用下驱动挡板和活动块移动;当活动块与电磁铁相接触后,第三连接板插入到第二通腔内,使第三连接板与第四限位板相接触,在第三连接板与第四限位板的相互配合下,将第二通腔密封,防止空气从第二空腔内继续进入,保证第二空腔的密封性。

所述安装块底部设有安装腔,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腔内壁上;在对红外线传感器安装时将红外线传感器装于第一支撑板上,随后将第一支撑板转入到安装腔,完成第一支撑板与安装腔的连接配合,快速完成红外线传感器的安装,降低红外线传感器的安装难度,以便对红外线传感器做维护,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穿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侧壁上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三通腔,所述第二连接杆顶部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腔内;红外线传感器装入到安装腔内后,往上拉动推杆,推杆带动第二连接杆往上运动,第二连接杆绕连接点转动,第二连接杆移动带动第一滑块往第二活动腔内运动,以便直接将安装块装入到安装槽内;当安装块放入到安装槽内后,往下推动推杆,推杆往下运动推动第二连接杆绕连接点转动,使第二连接杆推动第一滑块往开口外侧运动,第一滑块插入到第一滑槽内,使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形成配合,对安装块起限位作用,防止安装块从安装槽内脱出;同时在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相互配合下,使安装块可在安装槽内移动,对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做调整,使红外线传感器对多种不同直径的口环盖做检测,提升输送设备的适用范围。

所述安装块上设有连接槽,所述推杆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穿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三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五限位板,所述第一推板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安装块装入到安装槽内后,往下推动第一推板,第一推板推动推杆往下运动,使第一滑块嵌入到第一滑槽内,第一推板置于连接槽内,转动第一推板,在螺纹配合下,使第一推板进一步下降,框第一推板固定在连接槽内,避免第一滑块从第一滑槽内脱出,提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的配合效果,从而提升安装块与安装槽的连接效果。

所述安装槽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块侧壁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安装块上套设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为环形结构,所述第四连接板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四连接板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对安装块起固定作用;当需要对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做调整时,往上推动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往上运动带动限位块往上运动,使限位块与限位槽脱开配合,以便直接推动安装块在安装槽内移动,降低对红外线传感器位置调整的难度;当安装块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往下推动第四连接板,使限位块嵌入到限位槽内,限位块与限位槽形成配合,将安装块固定,将红外线传感器固定在指定位置上,保证对口环盖位置调整的准确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输送设备对口环盖做搬运,提升导叶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导叶加工效率;在驱动电机作用下,使口环盖在输送过程中即可完成位置调整操作,将两个工序合并在一起,进一步的提升导叶加工效率;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对口环盖做定位,提升口环盖位置调整的准确率,以便使口环盖的加工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四。

图9为图8中的d处放大图。

图10为图9中的e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一种用于导叶生产的输送设备,包括第一安装板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下方的第二安装板2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底部的第一连接管25,所述第一连接管25底部设有吸盘27,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设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所述第二安装板2设于所述驱动电机11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在对口环盖搬运时,第一安装板移动至口环盖上方,第一安装板往下运动,使吸盘与口环盖顶面相接触,将吸盘固定在口环盖上,使第一安装板移动时带动口环盖一同移动,以便对口环盖做搬运;当口环盖固定在吸盘底部后,第一安装板带动口环盖移动,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安装板转动,口环盖与第二安装板一同转动,红外线传感器照射出红外线,将红外线照射至口环盖上,当口环盖上的缺口转动至红外线传感器下方后,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对口环盖起定位作用,保证口环盖以指定位置输送至下一个加工设备上,完成导叶的加工操作;通过输送设备对口环盖做搬运,提升导叶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导叶加工效率;在驱动电机作用下,使口环盖在输送过程中即可完成位置调整操作,将两个工序合并在一起,进一步的提升导叶加工效率;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对口环盖做定位,提升口环盖位置调整的准确率,以便使口环盖的加工正常进行。

所述第一安装板1底部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安装板2上设有第一连接板261,所述第一连接板26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安装板2底部设有连接环24,所述第一连接管25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环24上;在第一限位板与第二活动槽的相互配合下,提升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的连接效果,减轻驱动电机输出轴负担,对驱动电机输出轴起保护作用,以便对口环盖起输送作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连接环的螺纹配合,可方便的将第一连接管从第一安装板上拆下,以便对第一连接管和吸盘做维护,降低输送设备的维护难度。

所述第一连接管25底部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套底部设有第二连接管26,所述吸盘27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26上,所述第一连接管25底部设有连接弹簧262,所述第一连接管25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二连接管26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板261,所述第二连接板261顶部设有第二限位板;在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活动腔的相互配合下,为第二连接管的移动提供预留空间,使第二连接管可相对第一连接管正常往上运动;在连接套作用下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在一起,对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以便在吸盘内部形成真空环境,将口环盖固定在吸盘底部,使第一安装块运动时带动口环盖一同移动,对口环盖做输送操作;在连接弹簧下,与第二连接管的重力相抵消,避免连接套长期处于拉伸状态,对连接套起保护作用;当第一安装板移动至口环盖上方时,第一安装板往下运动,使吸盘与口环盖顶面相接触,随后第一安装板继续往下运动,第二连接管相对第一连接管往上运动,使第一连接板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在连接弹簧作用下,保证吸盘完全形变与口环盖形成配合,提升吸盘与口环盖的配合效果,保证口环盖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设备使用的可靠性。

所述第二安装板2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下方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底部设有第一通孔,顶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活动块22,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电磁铁23,所述活动块22侧壁上设有限位弹簧;当吸盘压在口环盖上后,电磁铁通电,在磁力作用下吸引活动块往电磁铁方向移动,活动块从第一通孔上方经过,将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的连接隔断,在第二空腔内形成真空环境,提升吸盘对口环盖的固定效果;当口环盖被输送至指定位置后,电磁铁断电,活动块在限位弹簧弹力下往第一活动腔一端移动,活动块从第一通孔上方经过,空气从第二通孔进入到第一空腔内,第一空腔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第二空腔内,使吸盘内部的气压与外界保持一致,吸盘失去对口环盖的固定效果,将口环盖从吸盘上取下,完成口环盖的自动输送操作,提升导叶加工效率。

所述活动块22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两端设有设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一通腔内设有挡板222,所述挡板222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限位板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错开设置,所述挡板222侧壁上设有密封弹簧221,所述密封弹簧221另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当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时,挡板处于第一通腔中部位置,第一空腔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一通腔内,第一通腔内的空气通过第三通孔运动至挡板另一侧,使空气进入到活动块另一侧,使活动块两侧的气压保持一致,以便在电磁铁作用下直接驱动活动块移动,保证活动块的正常移动;当电磁铁通电后,在磁力作用下驱动挡板移动,挡板带动活动块移动,使活动块移动至第一通孔另一侧,活动块在移动时,挡板逐渐往第一空腔一端移动,空气持续进入到第一通腔内,保证活动块的正常移动;随着活动块与电磁铁的距离缩小后,电磁铁对挡板产生的磁力影响增加,直至活动块与电磁铁相接触后,挡板与第三限位板侧壁相接触,在挡板与第三限位板的相互配合下,将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封闭,使空气无法继续进入到第一通腔内,防止空气进入到第二空腔内,保证吸盘对口环盖的固定效果。

所述挡板222上设有第一连接杆223,所述第一连接杆223穿设于所述第一通腔内,所述第一连接杆223一端设有第三连接板224,所述电磁铁23上设有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内壁上设有第四限位板;在第二通腔设置下,使从第二通孔内进入的空气能够流动至电磁铁另一侧,使空气在第一空腔内正常流动;在第三连接板作用下缩短电磁铁与挡板的距离,提升电磁铁对挡板的影响,以便在电磁铁作用下驱动挡板和活动块移动;当活动块与电磁铁相接触后,第三连接板插入到第二通腔内,使第三连接板与第四限位板相接触,在第三连接板与第四限位板的相互配合下,将第二通腔密封,防止空气从第二空腔内继续进入,保证第二空腔的密封性。

所述安装块3底部设有安装腔,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支撑板37,所述第一支撑板37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37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腔内壁上;在对红外线传感器安装时将红外线传感器装于第一支撑板上,随后将第一支撑板转入到安装腔,完成第一支撑板与安装腔的连接配合,快速完成红外线传感器的安装,降低红外线传感器的安装难度,以便对红外线传感器做维护,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安装块3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穿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31,所述第一滑块31侧壁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32,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三通腔,所述第二连接杆32顶部铰接有推杆33,所述推杆33穿设于所述第三通腔内;当安装块放入到安装槽内后,往下推动推杆,推杆往下运动推动第二连接杆绕连接点转动,使第二连接杆推动第一滑块往开口外侧运动,第一滑块插入到第一滑槽内,使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形成配合,对安装块起限位作用,防止安装块从安装槽内脱出;同时在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相互配合下,使安装块可在安装槽内移动,对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做调整,使红外线传感器对多种不同直径的口环盖做检测,提升输送设备的适用范围。

所述安装块3上设有连接槽,所述推杆33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穿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一推板34,所述第三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五限位板,所述第一推板34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安装块装入到安装槽内后,往下推动第一推板,第一推板推动推杆往下运动,使第一滑块嵌入到第一滑槽内,第一推板置于连接槽内,转动第一推板,在螺纹配合下,使第一推板进一步下降,框第一推板固定在连接槽内,避免第一滑块从第一滑槽内脱出,提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的配合效果,从而提升安装块与安装槽的连接效果。

所述安装槽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块3侧壁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安装块3上套设有第四连接板35,所述第四连接板35为环形结构,所述第四连接板35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四连接板35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对安装块起固定作用;当需要对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做调整时,往上推动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往上运动带动限位块往上运动,使限位块与限位槽脱开配合,以便直接推动安装块在安装槽内移动,降低对红外线传感器位置调整的难度;当安装块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往下推动第四连接板,使限位块嵌入到限位槽内,限位块与限位槽形成配合,将安装块固定,将红外线传感器固定在指定位置上,保证对口环盖位置调整的准确性。

第四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推板351,安装块侧壁上设有第三滑槽,安装块侧壁上设有第二支撑板36,第二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相配合的第三滑块,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凹槽,凹槽顶部设有限位杆362,凹槽内设有第六限位板361,第三滑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六限位板相配合的固定槽,第二支撑板底部设有支撑弹簧363,支撑弹簧置于第四连接板顶面;当将限位块从限位槽内拉出时,第四连接板与支撑弹簧相接触,使支撑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安装块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在支撑弹簧作用下推动第四连接板往下运动,使限位块嵌入到限位槽内,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对安装块起固定作用;在第二推板作用下以便对直接拉动第四连接板移动,降低对限位块的控制难度,可方便的对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做调整。

在对口环盖做搬运时,第一安装板移动至口环盖上方,随后第一安装板内往下运动,吸盘与口环盖顶面相接触,第一安装板继续下降,吸盘在口环盖压力作用下形变,第二连接管相对第一连接管往上运动,第一连接板插入往第一活动腔顶部运动,当第一连接板移动至第一活动腔顶部后,第一安装板停止往下运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在磁力作用下吸引第三连接板移动,第三连接板带动挡板移动,在密封弹簧作用下带动活动块移动,使活动块往电磁铁方向移动,活动块移动至移电磁铁侧壁相接触,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处于活动块两侧,在活动块作用下将第二空腔密封,在吸盘内部形成真空环境,提升吸盘对口环盖的固定效果,第一安装板移动带动口环盖移动,口环盖随第一安装板移动时,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安装板转动,第二安装板带动口环盖转动,口环盖在红外线传感器下方转动,在红外线传感器作用下对口环盖上的开口做检测,使口环盖上的开口位置转动至红外线传感器下方,完成口环盖的位置调整;第一安装板移动至指定位置后,电磁铁断电,活动块在限位弹簧作用下往回运动,空气从第一通孔内进入后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第二空腔内,使外界空气与吸盘内部相连通,吸盘失去对口环盖的固定效果,使吸盘上的口环盖落下,完成对口环盖的输送操作。

本申请附图中的驱动电机为示意图,其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结构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