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棒料仓半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5842发布日期:2020-01-31 14:01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滤棒料仓半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珠滤棒检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棒料仓半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目前的爆珠滤棒检测系统的料仓上料部分,当料仓内装满料棒,经过底部下料后料棒面下降到一个固定的水平面时,箱装滤棒由人工手动翻转上料,人工手动上料技术难度高,且经常导致一箱料棒上料后在料仓里混合或个别料棒遗落,如果达不到人工翻转上料的要求,则采用手捧上料来完成上料过程,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现有的上料手段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过高,上料的效率低下,寻求一种快捷、低要求、低成本的上料装置已经成为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滤棒料仓半自动上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滤棒料仓半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翻转上料的翻板,滤棒放置在翻板上,翻板可转动连接于料仓处。

可选地,翻板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料仓的下端。

可选地,料仓下端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第一端与料仓下端固定,限位杆的第二端抵住翻板的下侧面,翻板面与料仓平面夹角为135°~150°。

可选地,翻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滤棒滑落的挡块。

可选地,翻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使滤棒居中于翻板的限位块。

可选地,翻板的下侧面上靠近翻板下端处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棒料仓半自动上料装置,上料装置的翻板在翻动前向上与料仓平面形成135°~150°的区域,将一箱滤棒放在翻板上,翻板下面有挡块,把整箱滤棒挡住不下滑,限位块使整箱滤棒在翻板上居中,当料仓下降到规定的高度时,工作人员抓住翻板下的把手,将翻板和整箱滤棒顺铰链向上翻起,翻板和料仓平行。翻动过程要保持力道均衡,匀速翻转,翻转速度不要过慢滤棒容易掉出。滤棒箱子的上方开口是敞开的,翻上去后开口向下,滤棒重力落下到滤棒面,把箱子去掉,翻板翻下,即完成一次上料过程。利用本上料装置上料快速整齐,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降低,一次完成,上料效率高,降低了乱棒掉棒的几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滤棒料仓半自动上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滤棒料仓半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料仓,2-铰链,3-翻板,4-滤棒,5-挡块,6-把手,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进行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1所示的图面方向并结合相应零部件在其他附图中的位置关系。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棒料仓半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翻转上料的翻板3,滤棒4放置在翻板3上,翻板3可转动连接于料仓1处。

滤棒4为整箱的滤棒4,滤棒4连带箱体放置于翻板3上,将箱体的上盖打开,翻动翻板3使翻板3相对于料仓1转动,翻板3上的滤棒4连带箱体则随着翻板3一同翻覆在料仓1上,滤棒4箱夹在翻板3与料仓1之间,滤棒4箱的上方开口是敞开的,翻上去后滤棒4箱的开口向下,滤棒4受重力落到料仓1,然后重新将翻板3翻下,将滤棒4箱拿掉,即完成一次滤棒4的上料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方式对工作人员的要求降低,降低了操作难度,且使滤棒4上料快速整齐,提高上料的效率,降低了乱棒掉棒的几率。

实施例2,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翻板3的上端通过铰链2连接在料仓1的下端。

铰链2连接于翻板3的上端和料仓1的下端之间,使翻板3可相对于料仓1转动,且翻板3与料仓1一直处于连接状态,避免翻板3掉落或脱离,提高上料装置的安全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料仓1下端设置有限位杆7,限位杆7的第一端与料仓1下端固定,限位杆7的第二端抵住翻板3的下侧面,翻板3面与料仓1平面夹角为135°~150°。

由于料仓1是竖直设置的,限位杆7的设置使翻转前的翻板3与料仓1之间保持一定的角度,翻板3不至于完全竖直设置,继而使翻板3上的滤棒4不至于从翻板3上掉落,保证翻转前滤棒4的安全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翻板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滤棒4滑落的挡块5。

由于重力原因,放置在翻板3上的滤棒4箱会朝翻板3的下端滑落,翻板3的下端设置有挡板,挡板抵住滑落的滤棒4箱,使放置在翻板3上的滤棒4箱不至于完全掉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翻板3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使滤棒4居中于翻板3的限位块。

限位块的设置使滤棒4箱居中,继而使翻转的滤棒4能够准确落入料仓1,且使滤棒4的落料位置位于料仓1的中间,限位块的设置位置依翻板3相对于料仓1的位置的来确定。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翻板3的下侧面上靠近翻板3下端处设置有把手6。

工作人员把住把手6翻转翻板3,把手6的设置有利于操作的便利性,把手6尽可能靠近翻板3的下端,使翻转杠杆的长度尽可能的长,继而使操作尽可能省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棒4料仓1半自动上料装置,上料装置的翻板3在翻动前向上与料仓1平面形成135°~150°的区域,将一箱滤棒4放在翻板3上,翻板3下面有挡块5,把整箱滤棒4挡住不下滑,限位块使整箱滤棒4在翻板3上居中,当料仓1下降到规定的高度时,工作人员抓住翻板3下的把手6,将翻板3和整箱滤棒4顺铰链2向上翻起,翻板3和料仓1平行。翻动过程要保持力道均衡,匀速翻转,翻转速度不要过慢滤棒4容易掉出。滤棒4箱子的上方开口是敞开的,翻上去后开口向下,滤棒4重力落下到滤棒4面,把箱子去掉,翻板3翻下,即完成一次上料过程。利用本上料装置上料快速整齐,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降低,一次完成,上料效率高,降低了乱棒掉棒的几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