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1311发布日期:2019-11-12 22:0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容器,特别涉及一种折叠盒。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包装盒大多由多个纸板通过粘贴方式拼连而成,其制作工艺比较繁琐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而且制成的包装盒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占用较大的空间,增加了储运成本。近年来,折叠盒逐渐得到推广应用,折叠盒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具有若干预定折痕的纸板经折叠、粘贴后所形成,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可展开后叠放,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降低储运成本。然而这种折叠盒由于需借助胶水粘贴固定,因此上述折叠盒的制作工艺仍较为繁琐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而且胶水的使用会影响其卫生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盒,这种折叠盒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及储运成本低,且结构牢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包括底板、盒体左侧壁、盒体右侧壁、盒体前侧壁和盒体后侧壁,盒体左侧壁、盒体右侧壁、盒体前侧壁和盒体后侧壁分别设于底板的左边缘、右边缘、前边缘和后边缘,盒盖包括盖板、盒盖左侧壁、盒盖右侧壁、盒盖前侧壁和盒盖后侧壁,盒盖左侧壁、盒盖右侧壁、盒盖前侧壁和盒盖后侧壁分别设于盖板的左边缘、右边缘、前边缘和后边缘,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左侧壁包括盒体左外侧板、盒体左上侧板和盒体左内侧板,所述盒体右侧壁包括盒体右外侧板、盒体右上侧板和盒体右内侧板,所述盒体前侧壁包括盒体前外侧板、盒体前上侧板和盒体前内侧板,所述盒体后侧壁包括盒体后外侧板、盒体后上侧板和盒体后内侧板;底板左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外侧板下边缘,盒体左外侧板上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上侧板外侧边缘,盒体左上侧板内侧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内侧板上边缘;底板右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外侧板下边缘,盒体右外侧板上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上侧板外侧边缘,盒体右上侧板内侧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内侧板上边缘;底板前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前外侧板下边缘,盒体前外侧板上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前上侧板外侧边缘,盒体前上侧板内侧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前内侧板上边缘;底板后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后外侧板下边缘,盒体后外侧板上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后上侧板外侧边缘,盒体后上侧板内侧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后内侧板上边缘;所述盒体还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内侧板的前边缘,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内侧板的前边缘,所述第三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内侧板的后边缘,所述第四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内侧板的后边缘;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卡接口,第二连接片上设有与第一卡接口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口;第三连接片上设有第三卡接口,第四连接片上设有与第三卡接口相配合的第四卡接口。

上述盒体左侧壁上端、盒体右侧壁上端、盒体前侧壁上端和盒体后侧壁上端围成盒体上开口;盒盖左侧壁下端、盒盖右侧壁下端、盒盖前侧壁下端和盒盖后侧壁下端围成盒盖下开口。

上述盒体由具有若干折痕的预制板(通常为纸板)折叠而成。折叠成型时,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均处在盒体前外侧板与盒体前内侧板之间,第一连接片通过第一卡接口和第二卡接口的配合与第二连接片插接,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通常与盒体前外侧板高度一致,从而对盒体前上侧板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均处在盒体后外侧板与盒体后内侧板之间,第三连接片通过第三卡接口与第四卡接口的配合与第四连接片插接,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通常与盒体后外侧板高度一致,从而对盒体后上侧板起到支撑作用,使盒体折叠后,侧壁的强度更高。折叠成型后,盒体左侧壁、盒体右侧壁、盒体前侧壁和盒体后侧壁均为双层加厚结构,具有更好的强度。

优选方案中,所述盒体前外侧板左端与盒体左外侧板前端之间设有第五连接片,盒体前外侧板右端与盒体右外侧板前端之间设有第六连接片,所述盒体后外侧板左端与盒体左外侧板后端之间设有第七连接片,盒体后外侧板右端与盒体右外侧板后端设有第八连接片。

一种更优选方案中,所述盒体前外侧板左端、盒体左外侧板前端分别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片,第五连接片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五连接片上的折痕处在盒体前外侧板左边缘与盒体左外侧板前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体前外侧板右端、盒体右外侧板前端分别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片,第六连接片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六连接片上的折痕处在盒体前外侧板右边缘与盒体右外侧板前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体后外侧板左端、盒体左外侧板后端分别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七连接片,第七连接片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七连接片上的折痕处在盒体后外侧板左边缘与盒体左外侧板后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体后外侧板右端、盒体右外侧板后端分别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八连接片,第八连接片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八连接片上的折痕处在盒体后外侧板右边缘与盒体右外侧板后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另一种更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五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外侧板前端(第五连接片与盒体前外侧板左端之间没有连接),第五连接片与盒体前内侧板高度一致;所述第六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外侧板前端(第六连接片与盒体前外侧板右端之间没有连接),第六连接片与盒体前内侧板高度一致;所述第七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外侧板后端(第七连接片与盒盖后外侧板左端之间没有连接),第七连接片与盒盖后内侧板高度一致;所述第八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外侧板后端(第八连接片与盒盖后外侧板右端之间没有连接),第八连接片与盒盖右内侧板高度一致。

优选方案中,所述盒体还包括第一压合片、第二压合片、第三压合片和第四压合片,所述第一压合片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内侧板的下边缘,所述第二压合片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内侧板的下边缘,所述第三压合片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前内侧板的下边缘,所述第四压合片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后内侧板的下边缘;第一压合片、第二压合片、第三压合片和第四压合片均压合在底板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一压合片和第二压合片的两端分别将第三压合片和第四压合片的两端压紧。通过设置上述压合片,使盒体结构更加牢固,不易松散。

优选方案中,所述盒体前上侧板和盒体后上侧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凸部。盒体折叠成型时,盒体前上侧板和盒体后上侧板的凸部分别将盒体左上侧板与盒体右上侧板压住,从而使盒体更加牢固,不易松散。

优选方案中,所述盒盖左侧壁包括盒盖左外侧板和盒盖左内侧板,盒盖右侧壁包括盒盖右外侧板和盒盖右内侧板,盒盖前侧壁包括盒盖前外侧板和盒盖前内侧板,盒盖后侧壁包括盒盖后外侧板和盒盖后内侧板,盖板左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外侧板上边缘,盒盖左外侧板下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内侧板下边缘,盖板右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外侧板上边缘,盒盖右外侧板下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内侧板下边缘,盖板前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前外侧板上边缘,盒盖前外侧板下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前内侧板下边缘;盖板后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后外侧板上边缘,盒盖后外侧板下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后内侧板下边缘;所述盒盖还包括第九连接片、第十连接片、第十一连接片、第十二连接片、第五压合片、第六压合片、第七压合片和第八压合片,第九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内侧板的前边缘,第十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内侧板的前边缘,第十一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内侧板的后边缘,第十二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内侧板的后边缘,第五压合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内侧板的上边缘,第六压合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内侧板的上边缘,第七压合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前内侧板的上边缘,第八压合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后内侧板的上边缘。

上述盒盖由具有若干折痕的预制板(通常为纸板)折叠而成。上述盒盖通过各条折痕折叠成型,第九连接片和第十连接片均处在盒盖前外侧板与盒盖前内侧板之间,第九连接片和第十连接片通常与盒盖前外侧板高度一致;第十一连接片和第十二连接片均处在盒盖后外侧板与盒盖后内侧板之间,第十一连接片和第十二连接片通常与盒盖后外侧板高度一致,使盒盖折叠后,侧壁的强度更高。

通常,所述第五压合片、第六压合片、第七压合片和第八压合片均压合在盖板的下表面上,并且第五压合片和第六压合片的两端分别将第七压合片和第八压合片的两端压紧。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盒盖左外侧板前端设有第十三连接片,盒盖右外侧板前端设有第十四连接片,所述盒盖左外侧板后端设有第十五连接片,盒盖右外侧板后端设有第十六连接片。

更进一步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盒盖前外侧板左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三连接片,第十三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外侧板前端,第十三连接片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十三连接片上的折痕处在盒盖前外侧板左边缘与盒盖左外侧板前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盖前外侧板右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四连接片,第十四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外侧板前端,第十四连接片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十四连接片上的折痕处在盒盖前外侧板右边缘与盒盖右外侧板前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盖后外侧板左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片,第十五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外侧板后端,第十五连接片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十五连接片上的折痕处在盒盖后外侧板左边缘与盒盖左外侧板后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盖后外侧板右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六连接片,第十六连接片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外侧板后端,第十六连接片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十六连接片上的折痕处在盒盖后外侧板右边缘与盒盖右外侧板后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更进一步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盒盖左外侧板前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三连接片(第十三连接片与盒盖前外侧板左端之间没有连接),第十三连接片与盒盖前内侧板高度一致;所述盒盖右外侧板前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四连接片(第十四连接片与盒盖前外侧板右端之间没有连接),第十四连接片与盒盖前内侧板高度一致;所述盒盖左外侧板后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片(第十五连接片与盒盖后外侧板左端之间没有连接),第十五连接片与盒盖后内侧板高度一致;所述盒盖右外侧板后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六连接片(第十六连接片与盒盖后外侧板右端之间没有连接),第十六连接片与盒盖后内侧板高度一致。

通常,上述底板、盒体左外侧板、盒体左上侧板、盒体左内侧板、盒体右外侧板、盒体右上侧板、盒体右内侧板、盒体前外侧板、盒体前上侧板、盒体前内侧板、盒体后外侧板、盒体后上侧板、盒体后内侧板、盖板、盒盖左外侧板、盒盖左内侧板、盒盖右外侧板、盒盖右内侧板、盒盖前外侧板、盒盖前内侧板、盒盖后外侧板和盒盖后内侧板均为四边形(优选矩形)。通常盒体左内侧板长度小于盒体左外侧板长度,盒体右内侧板长度小于盒体右外侧板长度,盒体前内侧板长度小于盒体前外侧板长度,盒体后内侧板长度小于盒体后外侧板长度,盒盖左内侧板长度小于盒盖左外侧板长度,盒盖右内侧板长度小于盒盖右外侧板长度,盒盖前内侧板长度小于盒盖前外侧板长度,盒盖后内侧板长度小于盒盖后外侧板长度。

上述各部件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位置,是以在折叠成型后作为参照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折叠盒可分别由两个形成有若干折痕的预制板(通常为纸板)折叠成盒体和盒盖,折叠后无需再借助胶水粘贴固定,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可展开后叠放,占用空间较小,储运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折叠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折叠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盖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盖折叠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盖折叠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6所示的一种折叠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盒体包括底板101、盒体左外侧板102、盒体左上侧板103、盒体左内侧板104、盒体右外侧板105、盒体右上侧板106、盒体右内侧板107、盒体前外侧板108、盒体前上侧板109、盒体前内侧板110、盒体后外侧板111、盒体后上侧板112、盒体后内侧板113;底板101左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外侧板102下边缘,盒体左外侧板102上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上侧板103外侧边缘,盒体左上侧板103内侧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内侧板104上边缘;底板101右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外侧板105下边缘,盒体右外侧板105上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上侧板106外侧边缘,盒体右上侧板106内侧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内侧板107上边缘;底板101前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前外侧板108下边缘,盒体前外侧板108上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前上侧板109外侧边缘,盒体前上侧板109内侧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前内侧板110上边缘;底板101后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后外侧板111下边缘,盒体后外侧板111上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后上侧板112外侧边缘,盒体后上侧板112内侧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后内侧板113上边缘;所述盒体还包括第一连接片114、第二连接片115、第三连接片116和第四连接片117,所述第一连接片114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内侧板104的前边缘,所述第二连接片115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内侧板107的前边缘,所述第三连接片116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内侧板104的后边缘,所述第四连接片117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内侧板107的后边缘;所述第一连接片114上设有第一卡接口118,第二连接片115上设有与第一卡接口118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口119;第三连接片116上设有第三卡接口120,第四连接片117上设有与第三卡接口120相配合的第四卡接口121。

上述盒体由具有若干折痕的预制板(通常为纸板)折叠而成。折叠成型时,第一连接片114和第二连接片115均处在盒体前外侧板108与盒体前内侧板110之间,第一连接片114通过第一卡接口118和第二卡接口119的配合与第二连接片115插接,第一连接片114和第二连接片115通常与盒体前外侧板108高度一致,从而对盒体前上侧板109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连接片116和第四连接片117均处在盒体后外侧板111与盒体后内侧板113之间,第三连接片116通过第三卡接口120与第四卡接口121的配合与第四连接片117插接,第三连接片116和第四连接片117通常与盒体后外侧板111高度一致,从而对盒体后上侧板112起到支撑作用,使盒体折叠后,侧壁的强度更高。折叠成型后,盒体的四周侧壁均为双层加厚结构,具有更好的强度。

所述盒体前外侧板108左端与盒体左外侧板102前端之间设有第五连接片122,盒体前外侧板108右端与盒体右外侧板105前端之间设有第六连接片123,所述盒体后外侧板111左端与盒体左外侧板102后端之间设有第七连接片124,盒体后外侧板111右端与盒体右外侧板105后端设有第八连接片125;所述盒体前外侧板108左端、盒体左外侧板102前端分别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片122,第五连接片122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五连接片122上的折痕处在盒体前外侧板108左边缘与盒体左外侧板102前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体前外侧板108右端、盒体右外侧板105前端分别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片123,第六连接片123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六连接片123上的折痕处在盒体前外侧板108右边缘与盒体右外侧板105前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体后外侧板111左端、盒体左外侧板102后端分别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七连接片124,第七连接片124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七连接片124上的折痕处在盒体后外侧板111左边缘与盒体左外侧板102后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体后外侧板111右端、盒体右外侧板105后端分别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八连接片125,第八连接片125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八连接片125上的折痕处在盒体后外侧板111右边缘与盒体右外侧板105后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所述盒体1还包括第一压合片126、第二压合片127、第三压合片128和第四压合片129,所述第一压合片126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左内侧板104的下边缘,所述第二压合片127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右内侧板107的下边缘,所述第三压合片128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前内侧板110的下边缘,所述第四压合片129通过折痕连接盒体后内侧板113的下边缘;第一压合片126、第二压合片127、第三压合片128和第四压合片129均压合在底板101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一压合片126和第二压合片127的两端分别将第三压合片128和第四压合片129的两端压紧。通过设置上述压合片,使盒体结构更加牢固,不易松散。

所述盒体前上侧板109和盒体后上侧板11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凸部。盒体折叠成型时,盒体前上侧板109和盒体后上侧板112的凸部分别将盒体左上侧板103与盒体右上侧板106压住,从而使盒体更加牢固,不易松散。

所述盒盖2包括盖板201、盒盖左外侧板202、盒盖左内侧板203、盒盖右外侧板204、盒盖右内侧板205、盒盖前外侧板206、盒盖前内侧板207、盒盖后外侧板208和盒盖后内侧板209,盖板201左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外侧板202上边缘,盒盖左外侧板202下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内侧板203下边缘,盖板201右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外侧板204上边缘,盒盖右外侧板204下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内侧板205下边缘,盖板201前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前外侧板206上边缘,盒盖前外侧板206下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前内侧板207下边缘;盖板201后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后外侧板208上边缘,盒盖后外侧板208下边缘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后内侧板209下边缘;所述盒盖还包括第九连接片210、第十连接片211、第十一连接片212、第十二连接片213、第五压合片214、第六压合片215、第七压合片216和第八压合片217,第九连接片210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内侧板203的前边缘,第十连接片211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内侧板205的前边缘,第十一连接片212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内侧板203的后边缘,第十二连接片213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内侧板205的后边缘,第五压合片214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内侧板203的上边缘,第六压合片215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内侧板205的上边缘,第七压合片216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前内侧板207的上边缘,第八压合片217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后内侧板209的上边缘。

上述盒盖2由具有若干折痕的预制板(通常为纸板)折叠而成。上述盒盖通过各条折痕折叠成型,第九连接片210和第十连接片211均处在盒盖前外侧板206与盒盖前内侧板207之间,第九连接片210和第十连接片211通常与盒盖前外侧板206高度一致;第十一连接片212和第十二连接片213均处在盒盖后外侧板208与盒盖后内侧板209之间,第十一连接片212和第十二连接片213通常与盒盖后外侧板208高度一致,使盒盖折叠后,侧壁的强度更高。

通常,所述第五压合片214、第六压合片215、第七压合片216和第八压合片217均压合在盖板201的下表面上,并且第五压合片214和第六压合片215的两端分别将第七压合片216和第八压合片217的两端压紧。

所述盒盖左外侧板202前端设有第十三连接片218,盒盖右外侧板204前端设有第十四连接片219,所述盒盖左外侧板202后端设有第十五连接片220,盒盖右外侧板204后端设有第十六连接片221;所述盒盖前外侧板206左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三连接片218,第十三连接片218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外侧板202前端,第十三连接片218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十三连接片218上的折痕处在盒盖前外侧板206左边缘与盒盖左外侧板202前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盖前外侧板206右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四连接片219,第十四连接片219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外侧板204前端,第十四连接片219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十四连接片219上的折痕处在盒盖前外侧板206右边缘与盒盖右外侧板204前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盖后外侧板208左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片220,第十五连接片220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左外侧板202后端,第十五连接片220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十五连接片220上的折痕处在盒盖后外侧板208左边缘与盒盖左外侧板202后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盒盖后外侧板208右端通过折痕连接所述第十六连接片221,第十六连接片221通过折痕连接盒盖右外侧板204后端,第十六连接片221上设有折痕(通常,在折叠盒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第十六连接片221上的折痕处在盒盖后外侧板208右边缘与盒盖右外侧板204后边缘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通常,上述底板101、盒体左外侧板102、盒体左上侧板103、盒体左内侧板104、盒体右外侧板105、盒体右上侧板106、盒体右内侧板107、盒体前外侧板108、盒体前上侧板109、盒体前内侧板110、盒体后外侧板111、盒体后上侧板112、盒体后内侧板113、盖板201、盒盖左外侧板202、盒盖左内侧板203、盒盖右外侧板204、盒盖右内侧板205、盒盖前外侧板206、盒盖前内侧板207、盒盖后外侧板208和盒盖后内侧板209均为四边形(优选矩形)。通常盒体左内侧板104长度小于盒体左外侧板102长度,盒体右内侧板107长度小于盒体右外侧板105长度,盒体前内侧板110长度小于盒体前外侧板108长度,盒体后内侧板113长度小于盒体后外侧板111长度,盒盖左内侧板203长度小于盒盖左外侧板202长度,盒盖右内侧板205长度小于盒盖右外侧板204长度,盒盖前内侧板207长度小于盒盖前外侧板206长度,盒盖后内侧板209长度小于盒盖后外侧板208长度。

上述各部件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位置,是以在折叠成型后作为参照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