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1747发布日期:2020-02-07 22:04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先要将多股导线进行并丝处理,从而形成电缆的内部导线,然后在其外部包裹一层绝缘层从而完成电缆的生产。

现有技术中,在并丝过程一般将提供导线的多个放线盘统一放置在一水平面上,通过电机控制转轴从而控制放线盘进行匀速放线,然后通过多个导向轮将多股导线分别引入并丝机的进线口处进行并丝。由于导线在并丝过程中,容易发生导线张力不一致,导致导线断裂,因此,一般需要人工实时对导线的张力情况进行监控,并利用调节对应电机的转速从而对导线的张力进行调节。但上述过程,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因人工因素的存在,在调节过程中容易失误,导致导线断裂现象发生,生产过程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巧妙、能实现自动调节导线张力的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多个放线机构,每一放线机构包括:电机、旋转轴、放线轮、调速轮、固定板、安装板、调速弹簧、调节杆、第一导向轮以及第二导向轮;电机设置于机架上,其驱动端与旋转轴连接,放线轮以及调速轮套设于旋转轴上,固定板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调速轮的一侧,安装板通过调速弹簧与固定板连接,调节杆、第一导向轮以及第二导向轮依次设置于安装板上,其中调节杆的一端穿设固定板并抵接于调速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头,调节杆通过橡胶头抵接于调速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多个放线机构的第二导向轮位于同一纵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每一放线机构还包括:限速机构,用于控制固定板与安装板之间的最大间距,限速机构分别连接固定板以及安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限速机构包括:调节螺杆以及调节螺母,调节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设固定板、安装板以及调节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还包括:集线管,集线管设置于多个放线机构之间,集线管开设有多个进线通道以及同时与多个进线通道连通的出线通道,其中每一进线通道与一放线机构的第二导向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集线管还设置有多个第三导向轮,每一第三导向轮设置于一进线通道与出线通道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可实现多股导线同时放线,通过调速弹簧带动调节杆抵接调速轮的原理,实现对转轴进行刹车控制,从而控制电机驱动放线轮的放线速度,其中当导线张力变紧时,调节杆远离调速轮,放线轮放线速度加快缓解导线张力,当导线张力变松时,调节杆靠近调速轮,放线轮放线速度减慢增加导线张力,实现对导线张力的自动调节,减少导线断裂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线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线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其主要用于对多股导线进行并线时,对多股导线实现自动放线以及自动调节导线张力。其中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主要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多个放线机构2,每一放线机构2对一股导线进行放线,其中放线机构2为至少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其中多个放线机构2位于纵平面的同一圆周上。

每一放线机构2包括电机201、旋转轴202、放线轮203、调速轮204、固定板205、安装板206、调速弹簧207、调节杆208、第一导向轮209以及第二导向轮210。其中电机201设置于机架1上,其驱动端与旋转轴202连接,放线轮203以及调速轮204套设于旋转轴202上,电机201通过驱动旋转轴202旋转从而实现驱动放线轮203以及调速轮204旋转。固定板205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调速轮204的一侧,安装板206通过调速弹簧207与固定板205连接,调节杆208、第一导向轮209以及第二导向轮210依次设置于安装板206上,其中调节杆208的一端穿设固定板205并抵接于调速轮204。

导线由放线轮203进行放线,导线依次通过第一导向轮209以及第二导向轮210再输出至并线机的进线口处,其中,当导线张力过紧时,第二导向轮210在导线的作用下向下,带动安装板206朝向远离调速轮204的方向移动,继而带动调节杆208远离调速轮204,降低调节杆208对调速轮204的摩擦力,旋转轴202速度加快,使得放线轮203的放线速度加快,从而降低导线的张力,当导线张力过松时,安装板206在调速弹簧207的弹力作用下朝向靠近调速轮204的方向移动,继而带动调节杆208靠近调速轮204,加大调节杆208对调速轮204的摩擦作用,降低旋转轴202旋转速度,使得放线轮203的放线速度降低,从而提升导线的张力,通过上述工作方式,使得每一放线机构2的导线张力进行自动调节,保持导线张力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从而提升导线的并丝效果,减少导线断裂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调节杆208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头2081,调节杆208通过橡胶头2081抵接于调速轮204,利用橡胶头2081实现对调速轮204的降速控制,提高降速过程的稳定性,同样利用橡胶头2081实现缓冲,避免调节杆208的挤压对调速轮204造成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多个放线机构2的第二导向轮210位于同一纵平面上,如此一来,每一放线机构2的导线输出至并丝机距离相同,提高并丝机对各股导线的张力的统一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每一放线机构2还包括限速机构211,通过限速机构211控制固定板205与安装板206之间的最大间距,也就是说,通过限速机构211可调节安装板206相对于固定板205移动的最大间距,其中限速机构211分别连接固定板205以及安装板206。在另一实施例中,限速机构211包括调节螺杆2111以及调节螺母2112,其中调节螺杆2111的一端依次穿设固定板205、安装板206以及调节螺母2112,调节螺母2112位于安装板206远离固定板205的一侧,通过旋转调节螺母2112控制其位于调节螺杆2111上位置,从而限制固定板205与安装板206之间的最大间距,也就是说,通过限速机构211可控制导线的张力调节范围,使本实用新型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适用不同生产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至4所示,其中图3以及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线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以及集线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本实用新型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还包括集线管3,其中集线管3通过支架设置于多个放线机构2之间,尤其是位于多个放线机构2的共同中心处,集线管3主要用于对多股导线进行集线并将多股导线沿同一方向输出至并丝机处,集线管3开设有多个进线通道301以及同时与多个进线通道301连通的出线通道302,当放线机构2为两个时,集线管3整体形状可为t形,当放线机构2为三个时,集线管3整体形状为星叉状,其中每一进线通道301与一放线机构2的第二导向轮210对应,也就是说,由第二导向轮210引出的导线可由对应的进线通道301进入集线管3内,再由出线管302输出至并丝机处,保证每股导线输出至并丝机的角度一致,避免因导线进线角度不一致而导致导线张力不一致,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中导线在并丝过程中的张力一致性。

在又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图3以及图4所示,集线管3还设置有多个第三导向轮303,每一第三导向轮303设置于一进线通道301与出线通道302连接处,也就是说,导线由进线通道301进入后,通过第三导向轮303实现变向进入出线通道302,从而减少导线通过集线管3时的磨损,有效提高导线在并丝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时,每一第三导向轮303规格大小一致,并且多个第三导向轮302位于同一个与进线通道301截面平行的圆周上,如此一来,可进一步提升各股导线的输送至并丝机的进线角度的一致性,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股导线并丝放线装置可实现多股导线同时放线,通过调速弹簧带动调节杆抵接调速轮的原理,实现对转轴进行刹车控制,从而控制电机驱动放线轮的放线速度,其中当导线张力变紧时,调节杆远离调速轮,放线轮放线速度加快缓解导线张力,当导线张力变松时,调节杆靠近调速轮,放线轮放线速度减慢增加导线张力,实现对导线张力的自动调节,减少导线断裂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