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7808发布日期:2020-06-16 23:5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



背景技术:

起重机又称行车、吊车、龙门吊、天车,是工厂不可缺少的吊装设备。在使用中,起重机横梁的跨度不能太大,否则,横梁容易弯曲。随着科技的发展,厂房跨度越建越大,这就要求起重机的跨度增加。起重机跨度增加,起重机横梁的纵向截面需相应增大,保证起重机横梁强度。如果横梁跨度增加,不将横梁纵向截面加大,在起重机吊起重物时会使横梁下沉,严重的会导致起重机横梁变形甚至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能够有效提高起重机横梁的强度。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斜拉预应力加强结构式起重机横梁,具有横梁梁体(1),其特征在于:横梁梁体(1)内设有1组、2组或多组预应力加强结构,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由3个预应力加强结构组成,位于横梁梁体的横截面上,其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斜向对称设置,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横向设置,位于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之间,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的两端与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下端固定;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上端分别与横梁梁体(1)侧面的上部固定;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与横梁梁体(1)底部固定。

进一步地,各组预应力加强结构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的上端通过预应力拉紧装置与横梁梁体(1)侧面的上部固定,横梁梁体(1)侧面的上部相应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为一体,预应力加强结构穿过第一拉板(6)和第二拉板(7),折成v字形,折起的两边形成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和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第一拉板(6)和第二拉板(7)之间的横边形成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拉板(6)、第二拉板(7)与横梁梁体底部固定,相应地,横梁梁体底部下方设有垫板,第一拉板(6)或第二拉板(7)、横梁梁体底部、垫板通过预应力拉紧装置固定,第一拉板(6)或第二拉板(7)、横梁梁体底部、垫板相应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为一体,预应力加强结构穿过第一拉板(6)和第二拉板(7),折成v字形,折起的两边形成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和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第一拉板(6)和第二拉板(7)之间的横边形成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拉板(6)、第二拉板(7)与横梁梁体底部固定,第一拉板(6)或第二拉板(7)、横梁梁体底部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预应力加强结构为预应力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预应力拉紧装置为拉紧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拉板为高拉板或矮拉板;高拉板的顶部与横梁梁体内侧的顶部相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横梁梁体内设有1组、2组或多组预应力加强结构,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由3个预应力加强结构组成,位于横梁梁体的横截面上,其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斜向对称设置,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横向设置,位于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之间,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的两端与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下端固定;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上端分别与横梁梁体侧面的上部固定;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与横梁梁体底部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梁体内斜向对称设置预应力加强结构,并在斜向对称设置的预应力加强结构之间设置横向预应力加强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横梁梁体的强度,在增加横梁跨度时,不需增大横梁纵向截面,横梁梁体仍能满足强度要求,方便横梁改造,有效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为一体,预应力加强结构穿过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折成v字形,折起的两边形成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和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之间的横边形成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拉板、第二拉板与横梁梁体底部固定,相应地,横梁梁体底部下方设有垫板,第一拉板或第二拉板、横梁梁体底部、垫板通过预应力拉紧装置固定或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固定结构,保证了预应力加强结构与横梁梁体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有效保证横梁梁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横梁梁体1内设有1组预应力加强结构,实施时,预应力加强结构采用预应力加强筋,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由3个预应力加强筋组成,位于横梁梁体的横截面上(即,图示的截面上),其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斜向对称设置,第三预应力加强筋33横向设置,位于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之间,第三预应力加强筋33的两端与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下端固定;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上端分别与横梁梁体1侧面的上部固定;第三预应力加强筋33与横梁梁体1底部固定。

每组预应力加强筋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的上端通过螺栓2与横梁梁体1侧面的上部固定,横梁梁体1侧面的上部相应设有连接孔。

每组预应力加强筋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第三预应力加强筋33为一体(即,是由一个预应力加强筋形成),预应力加强筋穿过第一拉板6和第二拉板7,折成v字形,折起的两边形成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和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第一拉板6和第二拉板7之间的横边形成第三预应力加强筋33;第三预应力加强筋3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拉板6、第二拉板7与横梁梁体底部固定,相应地,横梁梁体底部下方设有垫板4,第一拉板6或第二拉板7、横梁梁体底部、垫板通过拉紧螺栓5固定或者通过焊接固定,第一拉板6或第二拉板7、横梁梁体底部、垫板4相应设有连接孔。所述拉板为高拉板或矮拉板;高拉板的顶部与横梁梁体内侧的顶部相接。本实施例中,采用矮拉板。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横梁梁体1内设有2组预应力加结构,2组预应力加强结构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其余结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一。



技术特征:

1.一种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具有横梁梁体(1),其特征在于:横梁梁体(1)内设有1组、2组或多组预应力加强结构,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由3个预应力加强结构组成,位于横梁梁体的横截面上,其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斜向对称设置,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横向设置,位于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之间,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的两端与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下端固定;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上端分别与横梁梁体(1)侧面的上部固定;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与横梁梁体(1)底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其特征在于:各组预应力加强结构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其特征在于: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的上端通过预应力拉紧装置与横梁梁体(1)侧面的上部固定,横梁梁体(1)侧面的上部相应设有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其特征在于: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为一体,预应力加强结构穿过第一拉板(6)和第二拉板(7),折成v字形,折起的两边形成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和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第一拉板(6)和第二拉板(7)之间的横边形成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拉板(6)、第二拉板(7)与横梁梁体底部固定,相应地,横梁梁体底部下方设有垫板,第一拉板(6)或第二拉板(7)、横梁梁体底部、垫板通过预应力拉紧装置固定,第一拉板(6)或第二拉板(7)、横梁梁体底部、垫板相应设有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其特征在于:每组预应力加强结构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为一体,预应力加强结构穿过第一拉板(6)和第二拉板(7),折成v字形,折起的两边形成第一预应力加强结构(31)和第二预应力加强结构(32),第一拉板(6)和第二拉板(7)之间的横边形成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第三预应力加强结构(3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拉板(6)、第二拉板(7)与横梁梁体底部固定,第一拉板(6)或第二拉板(7)、横梁梁体底部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所述的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加强结构为预应力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拉紧装置为拉紧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为高拉板或矮拉板;高拉板的顶部与横梁梁体内侧的顶部相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拉预应力加强筋式起重机横梁,具有横梁梁体(1),其特征在于:横梁梁体(1)内设有1组、2组或多组预应力加强筋,每组预应力加强筋由3个预应力加强筋组成,位于横梁梁体的横截面上,其中,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斜向对称设置,第三预应力加强筋(33)横向设置,位于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之间,第三预应力加强筋(33)的两端与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下端固定;第一预应力加强筋(31)、第二预应力加强筋(32)上端分别与横梁梁体(1)侧面的上部固定;第三预应力加强筋(33)与横梁梁体(1)底部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杨双来;孙赫;赵海鹏;杨杰斯;梁荣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双来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