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湿接缝施工的移动式吊装作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962发布日期:2020-05-22 21:1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桥面湿接缝施工的移动式吊装作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面湿接缝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面湿接缝施工的移动式吊装作业架。



背景技术:

湿接缝是指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分块预制,悬臂拼装成大跨度连续梁时,梁体间采用现浇混凝土把梁块连成整体的接缝。

目前,跨铁路桥梁桥面湿接缝多采用底部铺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部浇筑混凝土的方式。目前,桥面湿接缝在铺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时,多采用人工抬运或搭建简易固定作业架的方式进行铺设,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面湿接缝施工的移动式吊装作业架,其优点是:可以在桥面上连续吊装安装湿接缝预制板,省时省力,提高了桥面湿接缝施工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桥面湿接缝施工的移动式吊装作业架,包含架设在湿接缝两侧桥面上的作业架,所述作业架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的挂钩上绕设有线缆,所述线缆的两端分别固设有吊钩,所述作业架的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四个万向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架可通过四个万向轮在桥面上滚动的方式移动,工作人员可推动作业架带动横梁上的电动葫芦移动至预制板上方,启动电动葫芦将挂钩下放,使得两个吊钩受自身重力影响向下移动至预制板处,继而将两个吊钩分别勾在预制板上的两个吊环上,启动电动葫芦将挂钩向上拉,挂钩上的线缆会被拉紧继而带动线缆两端的吊钩向上移动,吊钩拉动吊环将预制板整体吊起,继而工作人员可推动作业架带动预制板移动到指定安装位置的上方,启动电动葫芦将预制板下放安装到该指定位置,将吊钩从吊环上取下,继而推动作业架进行下一个预制板的吊装安装,因此,工作人员可以推动作业架在桥面上移动实现连续吊装安装湿接缝预制板的效果,省时省力,提高了桥面湿接缝施工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上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两侧的开槽上开设有导轨槽,所述开槽内架设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电动轮,若干所述电动轮在导轨槽内移动,所述调节架上设有一端穿设过第一开孔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穿设过第一开孔的一端与横梁下方的电动葫芦螺栓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制板被作业架吊起移动到指定安装位置的上方后,工作人员可以启动若干电动轮带动调节架沿导轨槽方向移动,电动葫芦会随着调节架沿导轨槽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电动葫芦下方吊装的预制板沿导轨槽方向移动,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调整预制板的位置使之与湿接缝对齐,减少了预制板被吊装到预定位置后,与湿接缝的相对位置略有偏差,工作人员通过推动作业架进行调整对位的方式较为麻烦耗时,进而影响安装效率的可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桥面湿接缝施工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作业架底部分别设有四个连接管,四个所述连接管远离作业架的一端固设有用于封闭连接管管口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内穿设有与第二开孔相互配合的减震杆,所述减震杆位于连接管外的一端设有抵紧板,所述减震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挡板与抵紧板之间,所述抵紧板背离弹簧的面上设有固定板,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四个固定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架通过减震杆上的弹簧架设在万向轮上,当万向轮经过凹凸不平的桥面,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恢复力会抵消一部分万向轮突然上升或下落的冲势,从而减缓了作业架随万向轮上下抖动的情况,具有减震的效果,减少了经过凹凸不平的桥面时,作业架上下抖动幅度较大,导致预制板脱落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杆位于连接管内的端面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连接管内沿连接管移动,所述限位板的外周缘大于第二开孔的外周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单独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后,限位板会抵紧在连接管底部的挡板上,使得与限位板相连接的减震杆难以从第二开孔处脱离连接管,减少了作业架移动速度较快时碰到凸起路面突然向上弹起,连接管在作业架的带动下向上移动,使得减震杆从连接管的第二开孔处脱离,导致作业架难以继续正常工作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管壁上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穿设并螺纹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朝向桥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刹车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制板被作业架吊起移动到指定安装位置的上方后,工作人员可以向下转动螺纹轴,使得刹车块在螺纹轴的带动下被抵紧在桥面上,增加了作业架与桥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作业架难以继续移动,从而将作业架固定到该位置,减少了预制板下放过程中,作业架倒溜带动预制板发生移动,导致预制板安装位置发生偏移,影响施工效果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作业架与横梁垂直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安全杆和第二安全杆,所述第一安全杆上设有两根安全绳,两根所述安全绳远离第一安全杆的一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第二安全杆上分别设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挂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架在将预制板吊起后,工作人员可将第一安全杆上的两根安全绳分别通过挂钩挂接到第二安全杆的挂钩上,两根安全绳分别位于预制板的两侧下方位置,当预制板发生坠落情况时,两根安全绳会分别兜在预制板的两端,使得预制板难以继续坠落,减少了预制板坠落到桥面上,与桥面发生碰撞后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作业架与横梁平行的两端面上分别交叉设置有紧固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交叉设置的紧固板与作业架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提升了作业架的结构稳定性,减少了作业架受到重压,重心不平衡导致作业架向一侧倾斜散架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轴远离刹车块的一端设有转动盘,所述刹车块的底部设有防滑凸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用手抓住转动盘转动的方式较为轻松的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较为方便的将刹车块抵紧在桥面上;刹车块底部的防滑凸棱增加了刹车块底部的表面粗糙度,从而增加了刹车块与桥面之间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减少了作业架出现倒溜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移动式吊装作业架可以在桥面上连续吊装安装湿接缝预制板,省时省力,提高了桥面湿接缝施工的工作效率;

2.刹车块抵紧在桥面上,减少了作业架倒溜情况的发生;

3.安全绳具有防止预制板坠落的效果,减少了预制板坠落摔毁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减震杆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调节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安全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湿接缝;2、桥面;3、作业架;4、预制板;5、吊环;6、横梁;7、电动葫芦;8、线缆;9、吊钩;10、万向轮;11、开槽;12、第一开孔;13、导轨槽;14、调节架;15、电动轮;16、连接板;17、连接管;18、挡板;19、第二开孔;20、减震杆;21、抵紧板;22、弹簧;23、固定板;24、限位板;25、延伸板;26、螺纹轴;27、刹车块;28、第一安全杆;29、第二安全杆;30、安全绳;31、挂钩;32、挂环;33、紧固板;34、转动盘;35、防滑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桥面湿接缝施工的移动式吊装作业架,如图1和图2,包含架设在湿接缝1两侧桥面2上的作业架3,作业架3底部分别固设有四个连接管17,连接管17远离作业架3的一端固设有用于封闭连接管17管口的挡板18,挡板18上开设有圆形第二开孔19,第二开孔19内穿设有一根与第二开孔19相互匹配的减震杆20,减震杆20位于连接管17内的一端上固设有圆形限位板24,限位板24的大小被设置为:限位板24的外周缘大于第二开孔19的外周缘,位于连接管17内沿连接管17上下移动,减震杆20位于连接管17外的一端设有抵紧板21,减震杆20上套设有弹簧22,弹簧22被抵紧在挡板18与抵紧板21之间,抵紧板21背离弹簧22的面上设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上转动连接有万向轮10。因此,工作人员可以推动作业架3在桥面2上来回移动,四个万向轮10减少了作业架3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较为轻松的推动作业架3到桥面2的任意位置。

如图1和图2,当作业架3经过凹凸不平的桥面2时,作业架3会上下抖动,使得弹簧22不断被进一步压缩,弹簧22被压缩时的弹性恢复力会抵消一部分作业架3下落时的冲势,因此,弹簧22具有减震的效果,减缓了作业架3经过凹凸不平桥面2时的抖动程度,限位板24起到将减震杆20阻挡在连接管17内的作用,作业架3上下抖动幅度较大时,限位板24会抵紧在连接管17底部的挡板18上,使得减震管难以从第二开孔19处脱离;当施工完成后,作业架3被整体吊起时,挡板18会抵紧在限位板24上带动减震杆20和万向轮10一起被吊起,减少了作业架3被整体吊起时,减震杆20会从第二开孔19处从作业架3上脱离的可能。

如图2,连接管17的管壁上设有延伸板25,延伸板25上穿设并螺纹连接有螺纹轴26,螺纹轴26朝向桥面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刹车块27,另一端安装有转动盘34,刹车块27的底部设有防滑凸棱35。因此,工作人员可以用手抓住转动盘34转动,带动螺纹轴26转动,使得刹车块27在螺纹轴26的带动下被抵紧到桥面2上,加大了作业架3在桥面2上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作业架3难以继续移动,从而实现固定作业架3的效果,减少了作业架3沿桥面2倒溜的可能。防滑凸棱35进一步增加了作业架3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作业架3更加难以沿桥面2倒溜。

如图3和图4,作业架3上设有横梁6,预制板4上分别设有两个吊环5,横梁6的下方放置有电动葫芦7,横梁6上开设有开槽11,开槽1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孔12,第一开孔12两侧的开槽11上开设有导轨槽13,开槽11内架设有调节架14,调节架14上转动连接有四个在导轨槽13内移动的电动轮15,调节架14上固设有一端穿设过第一开孔12的连接板16,连接板16穿设过第一开孔12的一端与横梁6下方的电动葫芦7螺栓连接,电动葫芦7的挂钩31上绕设线缆8,线缆8的两端分别固设有与吊环5相匹配的吊钩9。因此,工作人员可将作业架3推到待吊装的预制板4的上方,启动电动葫芦7将挂钩31放下,两个吊钩9受自身重力影响也会落到预制板4上,用两个吊钩9分别勾住预制板4上的两个吊环5,之后启动电动葫芦7带动挂钩31向上移动,线缆8同时受到预制板4的拉力和挂钩31的拉力被拉紧,继而带动吊钩9上的预制板4随挂钩31一同向上移动,从而将预制板4吊起,之后推动作业架3带动预制板4移动到需要放置预制板4的湿接缝1的上方位置。

如图2和图3,工作人员可以转动螺纹轴26将作业架3固定到该位置,继而驱动调节架14是上的电动轮15,带动调节架14沿导轨槽13移动,调节架14下方的电动葫芦7和电动葫芦7上的预制板4会随调节架14移动,从而对预制板4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预制板4与湿接缝1的位置对齐,继而启动电动葫芦7将预制板4放下安装到湿接缝1内,取下预制板4上的吊钩9,之后推动作业架3进行下一块预制板4的吊装安装,因此,该移动式吊装作业架3可以在桥面2上连续吊装安装湿接缝1预制板4,省时省力,提高了桥面2湿接缝1施工的工作效率。

如图1,作业架3与横梁6平行的两端面上分别交叉设置有紧固板33。紧固板33交叉与作业架3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增强了作业架3的结构稳定性,减少了作业架3将预制板4吊起后,同时受到预制板4和电动葫芦7的重压,作业架3的重心向一侧偏移时,作业架3散架的可能。

如图4和图5,作业架3与横梁6垂直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安全杆28和第二安全杆29,第一安全杆28上固设有两根安全绳30,两根安全绳30远离第一安全杆28的一端分别设有挂钩31,第二安全杆29上设有与挂钩31相匹配的挂环32。因此,预制板4被电动葫芦7吊起后,工作人员可将两个安全绳30的挂钩31分别挂接在挂环32上,使得两根安全绳30分别位于预制板4两端的下方位置,作业架3移动过程中发生预制板4坠落的情况时,两根安全绳30会将预制板4兜住,阻止其继续坠落,减少了预制板4坠落到桥面2上,与桥面2撞击后损坏的可能。

操作过程:工作人员推动作业架3到待吊装安装的预制板4的上方,启动电动葫芦7将预制板4吊起,安装两根安全绳30将预制板4兜住,推动作业架3带动预制板4到湿接缝1安装位置的上方,驱动调节架14左右移动,带动预制板4左右移动调节预制板4的位置,使其与湿接缝1对齐,将两个安全绳30取下,驱动电动葫芦7将预制板4放下,继而将预制板4安装到湿接缝1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