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1276发布日期:2020-05-20 02:0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电梯是高层公寓一种必备的设备,电梯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乘坐电梯时停电后,人被困在电梯内,由于电梯内人数较多,虽然电梯存在通气口,但是,长时间困在电梯内依然会造成缺氧,需要将电梯的上端通风板打开,现有电梯的通风板都是从外部开启,导致被困人员无法打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通风板都是从外部开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包括电梯箱体,所述电梯箱体的内部上端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灯泡,所述电梯箱体的上端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梯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端,所述电梯箱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下表面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电梯箱体上,所述固定机构的下方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固定在所述电梯箱体上,所述转动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所述电梯箱体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电梯箱体上位于所述第一滑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电梯箱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滑轮的下方,所述电梯箱体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另一侧卡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耳上固定连接有钢绳,所述钢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二通孔,所述钢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机构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梯箱体上,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转动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转动板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挡罩,所述挡罩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电梯箱体上,所述挡罩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导气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防磨垫。

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电梯箱体上,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箱体的内部上端转动连接有挡板。

进一步的是,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通过转动杆转动拉紧钢绳,钢绳带动转动板转动,钢绳收缩一定程度时,通过挡板固定,保持转动板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电梯箱体的上端被打开,加快了电梯箱体内的气体更换,在电梯出现故障时,保证内部的气体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电梯箱体1、灯泡2、第一通孔3、通风机构4、转动板5、固定板6、弹簧7、挡罩8、导气孔9、固定耳10、第一滑轮11、钢绳12、第二滑轮13、第二通孔14、箱体15、封板16、固定座17、手柄18、挡板19、转动杆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包括电梯箱体1,电梯箱体1的内部上端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灯泡2,电梯箱体1的上端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3,电梯箱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机构4,通风机构4的作用是使电梯箱体1与外部的空气相连通,通风机构4位于第一通孔3的上端,电梯箱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转动板5的作用是打开后,增强电梯箱体1内气体的交换速度,转动板5的下表面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作用是固定转动板5,固定机构固定在电梯箱体1上。

固定机构的下方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固定在电梯箱体1上,防护机构包括挡罩8,挡罩8的一侧固定在电梯箱体1上,挡罩8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导气孔9,转动板5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耳10,固定耳10的作用是固定钢绳12,电梯箱体1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11,电梯箱体1上位于第一滑轮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13,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3改变钢绳12方向,使得钢绳12穿过第二通孔14,电梯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内设有防磨垫,防磨垫的作用是保护钢绳12,减小钢绳12受到的摩擦,第二通孔14位于第二滑轮13的下方。

电梯箱体1的内部位于第二通孔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15,箱体1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封板16,封板16的作用是密箱体15,封封板16的另一侧卡接在箱体15上,箱体15内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作用是调节钢绳12的松紧度,打开转动板5,固定耳10上固定连接有钢绳12,钢绳12的作用是拉动转动板5,加快电梯箱体1内气体的交换,钢绳12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3和第二通孔14,钢绳12的另一端固定在调节机构上。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一端固定在电梯箱体1上,固定板6位于转动板5的下方,固定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7,每个弹簧7的另一端均固定在转动板5上,通过弹簧7将转动板5固定,在气体交换后,由于弹簧7的弹性,拧松钢绳12后,转动板5恢复至初始位置。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17,固定座17固定在电梯箱体1上,固定座17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转动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8,手柄18上设有防滑套,箱体15的内部上端转动连接有挡板19,通过手柄18将转动杆20转动,钢绳12收缩,拉动转动板5,转动挡板19,手柄18在挡板19的隔挡下不发生转动,保持钢绳12的松紧度,加快电梯箱体1内气体的更换,避免缺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包括电梯箱体,所述电梯箱体的内部上端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箱体的上端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梯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端,所述电梯箱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下表面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电梯箱体上,所述固定机构的下方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固定在所述电梯箱体上,所述转动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所述电梯箱体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电梯箱体上位于所述第一滑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电梯箱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滑轮的下方,所述电梯箱体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封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的另一侧卡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耳上固定连接有钢绳,所述钢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二通孔,所述钢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机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梯箱体上,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转动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转动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挡罩,所述挡罩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电梯箱体上,所述挡罩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导气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防磨垫。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电梯箱体上,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箱体的内部上端转动连接有挡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内部开启的电梯轿厢,包括电梯箱体,电梯箱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下表面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下方设有防护机构,转动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耳,电梯箱体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电梯箱体上位于第一滑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电梯箱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电梯箱体的内部位于第二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封板,箱体内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固定耳上固定连接有钢绳,钢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二通孔,钢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调节机构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杨方明;钟平;杨志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克莱伯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6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