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拉伸降噪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8360发布日期:2020-05-06 22:5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拉伸降噪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噪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拉伸降噪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制造业中,工件料道传输过程中的碰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常都是以传动料道作为载体对工件进行搬运,某些料道出现倾斜向上安装的情况,工序料道连接处出现巨大的高度落差,导致工件从料道口直接掉落到下一工序料道时,工件与料道间出现严重的碰撞,这对工件及料道均产生极大的冲击。同时频繁的碰撞导致工件出现大量的磕碰伤,料道也会在反复的撞击过程中出现损坏。另一方面,工件与料道挡板间的频繁碰撞也会产生较强烈的噪音污染,对作业人员的听觉产生危害,使作业人员更易出现听觉疲劳,降低作业效率,存在作业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拉伸降噪机构,该自拉伸降噪机构能降低工件落在其上时所产生的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拉伸降噪机构,包括链条组件、链轮组件、配重组件、及固定组件,所述链条组件包括多个链条,且全部链条的一端均与固定组件相连接,全部链条的另一端均由链轮组件的上方绕过、并与配重组件相连接,且所述链轮组件包括多个链轮,全部链轮分别与全部链条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链轮组件还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支撑轴,全部链轮均安装在支撑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轴的端部插在安装孔中,且所述支架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通的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中安装有顶丝,所述顶丝与支撑轴的端部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有两个,所述支撑轴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个支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长腰孔。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组件包括多个配重条,所述配重条的数量与链条的数量相等,全部配重条分别与全部链条的另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条上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与链条的另一端挂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条上设有通孔,所述配重组件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穿过全部配重条的通孔,且所述螺杆的两端均安装有限位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有两个,所述配重条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螺杆分别穿设在配重条上的两个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长腰孔。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拉伸降噪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工件由上一个料道等落在本自拉伸降噪机构上时,工件与链条间产生碰撞,且工件给链条施加向下的力,结合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关系,链条带动链轮反向转动,且链条及链条组件将产生向下凹陷的形变,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链条与工件之间形成较大的瞬时冲击力,从而有效减轻两者间的碰撞,并降低两者间因碰撞而产生的噪音,随后,配重组件在其重力作用下,带动链条的另一端向下移动,链条带动链轮正向转动,链条及链条组件恢复形变,配重组件将链条及链条组件拉伸至伸展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自拉伸降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链条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链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链轮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链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轴的左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配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配重组件的左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配重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配重条的俯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的俯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焊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中焊接板的俯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中焊接补增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中焊接补增板的俯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中链条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中链条拉板的俯视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俯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中链条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中链条固定板的左视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中链条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中落料过渡自滑料道的正视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中落料过渡自滑料道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链条组件33螺杆

11链条34限位螺母

2链轮组件4固定组件

21链轮41导流板

22支架42焊接板

221安装孔43焊接补增板

223顶丝44链条拉板

224连接孔45卡扣

23支撑轴46链条固定板

3配重组件5落料过渡自滑料道

31配重条51支座

311通孔52导料板

3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拉伸降噪机构,包括链条组件1、链轮组件2、配重组件3、及固定组件4,链条组件1包括多个链条11,且全部链条11的一端均与固定组件4相连接,全部链条11的另一端均由链轮组件2的上方绕过、并与配重组件3相连接,且链轮组件2包括多个链轮21,全部链轮21分别与全部链条11相啮合。当工件由上一个料道等落在本自拉伸降噪机构上时,工件与链条11间产生碰撞,且工件给链条11施加向下的力,结合链条11与链轮21的啮合关系,链条11带动链轮21反向转动,且链条11及链条组件1将产生向下凹陷的形变,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链条11与工件之间形成较大的瞬时冲击力,从而有效减轻两者间的碰撞,并降低两者间因碰撞而产生的噪音,随后,配重组件3在其重力作用下,带动链条11的另一端向下移动,链条11带动链轮21正向转动,链条11及链条组件1恢复形变,配重组件3将链条11及链条组件1拉伸至伸展状态。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链轮组件2还包括支架22、及安装在支架22上的支撑轴23,全部链轮21均安装在支撑轴23上。支架22通过支撑轴23给链轮21提供向上支撑力,链轮21再给链条11提供向上的支撑力,结合固定组件4给链条11的一端提供的固定力、及配重组件3给链条11的另一端提供向下的拉力,使链条11及链条组件1呈伸展状态,并能承载起工作。同时,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架22上设有安装孔221,支撑轴23的端部插在安装孔221中,且支架22上设有与安装孔221相通的锁紧孔,锁紧孔中安装有顶丝223,顶丝223与支撑轴23的端部相抵靠,即顶丝223与支撑轴23的端部紧紧接触,以利用顶丝223将支撑轴23的端部固定在安装孔221中,防止支撑轴23的端部从安装孔221中脱出。本实施例中支架22有两个,支撑轴23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个支架22相连接。另外,本实施例中支架22上设有连接孔224,连接孔224为长腰孔;可通过将螺栓等连接件穿过该连接孔224,从而将支架22与厂房中相应的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同时连接孔224为长腰孔,以便于根据需要调整支架22与其它装置的连接位置。

如图14至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配重组件3包括多个配重条31,配重条31的数量与链条11的数量相等,全部配重条31分别与全部链条11的另一端相连接。配重条31利用其重力给链条11的另一端施加拉力,在链条11产生弯曲形变后,能将链条11拉伸至伸展状态。本实施例中配重条31上安装有挂钩32,挂钩32与链条11的另一端挂接。同时,本实施例中配重条31上设有通孔311,配重组件3还包括螺杆33,螺杆33穿过全部配重条31的通孔311,且螺杆33的两端均安装有限位螺母34,以利用螺杆33及限位螺母34将全部配重条31固定在一起,保持配重装置的稳定。另外,本实施例中螺杆33有两个,配重条31上设有两个通孔311,两个螺杆33分别穿设在配重条31上的两个通孔311中。且本实施例中通孔311为长腰孔,以便于根据需要调整螺杆33在通孔311中的位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链条11与固定组件4相连接的一端高于其与链轮21相啮合部位。全部链条11相互平行。如图20至图32所示,固定组件4也称作固定结,包括导流板41、焊接板42、焊接补增板43、链条拉板44、卡扣45、及链条固定板46。本实施例中链轮21具体采用链轮16a-1,且链轮21有11个;顶丝223有两组,且规格为m12×16。链轮组件2还包括22个直径为25mm的a型轴用挡圈。配重组件3包括11条配重条31、11个挂钩32、2个螺杆33、及6个限位螺母34;其中2个限位螺母34为六角法兰面螺母m12,4个限位螺母34为六面螺母m12。支架22上的连接孔224有两个。支撑轴23也可称作转轴。

工件从上一个料道下落至本自拉伸降噪机构上时,由链条组件1构成的缓冲料道承接,缓冲掉落冲击力,然后通过工件自身的重力作用顺着链条组件1形成的料道滑落到下一工序的料道,降低了工作在料道中产生磕碰伤,链条11的缓冲作用能够降低碰撞所带来的噪音污染。本实施例中自拉伸降噪机构降低了工件与料道间的碰撞冲击力,延长了料道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工件的磕碰伤,降低了车间噪音污染,降低了作业人员听觉损伤等职业健康隐患,提升了员工的劳动效率,改善了员工对作业环境的满意度。

本自拉伸降噪机构铺设有上述链条11,并利用焊接板42、焊接补增板43、链条拉板44等对链条11进行固定。链条组件1也称作料道。链条11的主要功能是为工件下落提供一个缓冲作用,减少工件与料道及本自拉伸降噪机构的撞击,链条拉板44、焊接补增板43等均为链条11的上端提供固定作用力,以将链条11的上端固定住。同时,链轮组件2通过支撑轴23将链轮21串联在链条11中;链轮21沿其圆周方向具有自由度,即链轮21能沿其圆周方向自由转动,在链条11受到工件冲击力的瞬间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降低冲击带来的噪音。支撑轴23与每一条链条11连接在一起,将条状的链条11变成具有类似网状结构的装置,在工件的反复撞击过程中,将点受力变成整个面受力,缓解链条11在长期使用中出现被撞击拉伸的现象。配重条31用挂钩32固定在链条11的尾部,并使链条11受到冲击后迅速复位,保持绷紧状态,使料道保持平整,防止工件堆积、卡料。

本自拉伸降噪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工件下落到链条形式的料道上,被具有一定弹性缓冲的链条11吸收了一部分动能,有效降低了工件与料道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支撑轴23与链条11垂直,且该支撑轴23为链条11提供横向的支撑,防止长期的反复碰撞导致的链条11伸长不一致,并出现局部塌陷的问题。该自拉伸降噪机构不仅有效的缓解料道损坏、工件磕碰,更有效的降低了车间的噪音污染问题,为员工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还大大的提高了员工工作安全性,体现出公司创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打造人性的工作环境。

如图33和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自拉伸降噪机构还包括落料过渡自滑料道5,该落料过渡自滑料道5包括支座51和安装在支座51上的导料板52。

本实施例中自拉伸降噪机构为一种能够降低车间加工工件碰撞所产生的噪音、避免碰撞造成磕碰伤的机构,可缓解链式料道由于工件的长期反复碰撞所造成的结构塌陷,可适用于所有涉及到工件加工碰撞产生磕碰伤、料道损坏及噪音污染的各个行业工作性质。且本实施例中自拉伸降噪机构为一种投资小、通用性高、并结合现场作业特点的运输载体的辅助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