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方法以及卷扬机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41411发布日期:2021-06-11 22:0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方法以及卷扬机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方法以及卷扬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卷扬机具备作为用于防止因为过载引起的事故的发生或者电动机(起重电动机)的损坏等的安全装置的过载限制装置(overloadlimiter)。oll包括:通过以规定的过载使离合器滑转(clutchslip)而停止提升的机械式oll、或者根据电动机电流的值检测出过载,并以电气方式停止提升的电子式oll等。还存在设有机械式oll和电子式oll两者的卷扬机,在这种卷扬机中,通常构成为:电子式oll先进行工作,机械式oll进行补充(辅助)(电子式oll的阈值设定在额定负荷和机械式oll设定值之间)。

对于电子式oll,例如要求:直至额定负荷(w)的1.1倍为止可靠地进行提升或下降动作,当为额定负荷的1.25倍时,可靠地停止提升动作。因此,用于判断是否使电子式oll工作的、基于电动机电流值的过载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在卷扬机出厂前,进行用于初始设定使提升动作停止的过载阈值的出厂前检查。此时,有时因为卷扬机的个体差,需要调整过载阈值的设定。

另外,还存在如下情况:借了卷扬机或购买卷扬机的客户自身希望将初始设定的过载阈值变更为更加安全的阈值的情况、或者根据卷扬机的设置场所的电源情况(伴随配电的电压降低等),希望变更过载阈值的情况。

现有技术下,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有关起重电动机的过载检测的发明。在该发明中,以直线使起重电动机(电动机)的电源电压-输入电力特性近似而检测过载,其在能够以某种程度的精度简单地检测出过载这一点上是非常出色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259327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存在如下要求,即:通过使初始设定相比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更加近似于实际的过载(阈值),希望进一步地提高过载的判定精度(检测精度)。另外,还希望即使变更了过载阈值,也能够继续使判定精度维持在较高的精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判定精度判定过载,并且,即使变更了过载阈值,也能够继续以高判定精度判定过载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方法以及卷扬机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判定起重电动机的过载的过载判定方法具有如下特征。

该过载判定方法,包括:

a步骤,其对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施加成为基准的过载,并测量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关系;b步骤,其根据该测量值,导出由以输入电压(v)的二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准则函数所表示的、且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c步骤,其决定是否变更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d步骤,当不变更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时,根据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当变更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时,根据由校正了上述准则函数的截距的二次式所表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判定上述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

在此,在本发明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方法中,优选:

当在上述c步骤中变更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时,基于第一负荷曲线和第二负荷曲线的各上述输入电压下的电流值之差,并根据由校正了上述准则函数的系数和截距的二次式所表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判定上述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上述第一负荷曲线是根据上述a步骤中测量出的且第一负荷时的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上述输入电压下的电流的测量值计算出的曲线,其中,该第一负荷被设定为:确保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提升动作的下限负荷;上述第二负荷曲线是根据上述a步骤中测量出的且第二负荷时的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上述输入电压下的电流的测量值计算出的曲线,其中,该第二负荷被设定为:确保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提升停止的下限负荷。

另外,在本发明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方法中,优选:

将判定上述过载的输入电压区分为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和电压比上述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高的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在上述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通过包括上述a步骤、上述b步骤、上述c步骤以及上述d步骤的方法判定过载;在上述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包括:上述a步骤;b2步骤,其根据上述电流的测量值,代替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而导出由以输入电压(v)的一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准则函数所表示的、且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基准过载阈值直线;c2步骤,其决定是否变更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d2步骤,当不变更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时,根据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当变更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时,根据校正了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判定上述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具备起重电动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并且,具有利用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上述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的功能的卷扬机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特征。

该卷扬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安装步骤,其将如下功能安装于微型电子计算机,该功能是指:根据在对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施加各种负荷的状态下,预先测量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得出的测量值,导出以输入电压(v)的二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且是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功能;c步骤,其决定是否变更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步骤,当变更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时,将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为由校正了上述准则函数的截距的二次式所表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并安装于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

在此,在本发明的卷扬机的制造方法中,优选:

上述变更步骤中的上述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是根据第一负荷曲线和第二负荷曲线的各上述输入电压下的电流值之差,将上述准则函数的系数和截距校正后形成的曲线;上述第一负荷曲线是根据第一负荷时的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上述输入电压下的电流的测量值计算出的曲线,其中,该第一负荷被设定为:确保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提升动作的下限负荷,该测量值是对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施加各种负荷并测量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得出;上述第二负荷曲线是根据第二负荷时的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上述输入电压下的电流的测量值计算出的曲线,其中,该第二负荷被设定为:确保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提升停止的下限负荷,该测量值是对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施加各种负荷并测量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得出。

另外,在本发明的卷扬机的制造方法中,优选:

上述安装步骤包括低电压侧安装步骤和高电压侧安装步骤;在上述低电压侧安装步骤中,将导出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功能安装于微型电子计算机;在与上述低电压侧安装步骤相比,判定上述过载的输入电压区为高电压侧的上述高电压侧安装步骤中,代替导出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功能,而将导出以输入电压(v)的一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基准过载阈值直线且是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上述基准过载阈值直线的功能,安装于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上述变更步骤包括低电压侧变更步骤和高电压侧变更步骤;在上述低电压侧变更步骤中,将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为上述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并安装于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在与上述低电压侧变更步骤相比,判定上述过载的输入电压区为高电压侧的上述高电压侧变更步骤中,将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为校正了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并安装于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方法以及卷扬机的制造方法,能够以高精度进行过载判定。而且,即使发生了变更过载阈值的情况,也能够继续以高精度进行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表示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装置(卷扬机)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表示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装置的功能块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表示各种负荷时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与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导出相关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对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流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与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变更相关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对与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变更相关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与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相关的说明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表示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装置的功能块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判定方法以及卷扬机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附图是模式图,并非一定严密地反映实际的结构、外观等。

【实施方式一】

图1~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

首先,对卷扬机21的整体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中使用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判定装置24(卷扬机21)的硬件结构的图。需要说明的是,起重电动机22是指被组装到卷扬机21中的状态下的电动机。

在此,“过载”(overload)是指起重电动机22许用负荷以上的负荷。关于将多大的负荷作为过载,并非一定是单一地决定,而是由起重电动机22(卷扬机21)的生产厂家或用户综合判断安全性或使用性等后决定。因此,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有时将“负荷○○%”原封不动地作为“负荷○○%”,或者有时将“负荷○○%”作为“过载○○%”。需要说明的是,“负荷”是指使起重电动机22的旋转轴(轴)旋转的力或者欲使轴的旋转停止的力,其主要是载荷。以下,例如,将额定负荷(w)作为负荷100%,将额定负荷(w)的1.1倍作为负荷110%。

卷扬机21是电动链式葫芦。卷扬机21具备起重电动机(电动机)22,通过使经由减速机构与起重电动机22连接的负载滑轮(loadsheave)绕轴旋转而卷绕链条,由此提升货物等的负荷51。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卷扬机21,其也可以是使卷筒旋转而卷绕钢索的绳索式起重机或绞车(winch)。

卷扬机21具备操作起重电动机22的提升、下降的操作开关25、判断负荷51是否为过载的过载判定装置24、以及对起重电动机22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26。作为制动装置26,例如为吸引转子式的制动器,该吸引转子式的制动器通过接通或断开电源52和起重电动机22之间的电路,切断对起重电动机22的供电,从而进行制动。

操作开关25是按钮开关。当按下提升按钮开关时,从电源52向起重电动机22供给电力,从而提升负荷51。当放开提升开关时,切断对于起重电动机22的电力供给,从而使提升动作停止。

过载判定装置24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29、rom(readonlymemory)31、存储器30以及传感器23。

cpu29被组装到微型电子计算机(microcomputer)中,其读入记录有对cpu29的命令(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软件)并运行该程序。

程序被预先存储于rom31或ram(randomaccessmemory)32。

存储器30具备rom31和ram32。cpu29、rom31、ram32以及传感器23利用总线(bus)连接,且构成微型电子计算机(microcomputer)。

图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表示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判定装置24的功能块的图。

过载判定装置24具备:传感器23、存储器30、过载判定手段61、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2、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判断手段63、以及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4。

传感器23具备输入电压检测器53和电流检测器54,其中,对于从电源52向卷扬机21供给的电力,输入电压检测器53检测卷扬机21(起重电动机22)的输入电压,电流检测器54检测起重电动机22中流动的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过载判定手段”61是指:读入程序,且执行判定过载功能的微型电子计算机。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2是指:读入程序,且执行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功能的微型电子计算机。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判断手段”63是指:读入程序,且执行判断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变更的功能的微型电子计算机。

“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4是指:读入程序,且执行导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功能的微型电子计算机。

存储器30存储起重电动机22的规定的(过)负荷时的输入电压和电流值。

制动装置26具备对起重电动机22发出制动指令的制动指令手段71和接受制动指令后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261。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

对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进行说明。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表示基准负荷时的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22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图,而且,该图还是表示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图。其他附图也是相同。

在此,“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是指成为测量等的依据的起重电动机。“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是指成为过载判定对象的起重电动机。例如,当存在有多个相同型号的起重电动机时,将其中的平均性的、或者成为模型(model)的起重电动机作为“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对其预先测量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并预先求出起重电动机的特性。将成为反映该测量结果而在出厂前检查等中进行过载判定时的对象的起重电动机作为“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这是因为:对于相同型号的起重电动机22等的同种的起重电动机22,无需对每一个都进行测量,而是可以根据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22的测量而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然后对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进行判定。

在包括实施方式一在内的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关于“起重电动机22”,并没有严密地区分“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和“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

图3中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表示规定负荷时的、起重电动机22的输入电压和起重电动机22中流动的电流(值)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输入电压(v)、纵轴表示电流(i)。

可使用范围的输入电压为340v(伏特)~460v。该范围的输入电压为起重电动机22的使用允许范围。额定电压为400v。

符号1的曲线是表示成为基准的负荷117.5%时的各输入电压(340v、360v、380v、400v、420v、440v、460v)和电流的关系的曲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曲线作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即,将负荷117.5%作为阈值,负荷117.5%以上的负荷则作为过载。

在此,“阈值”是指成为过载的最小值,其也被称为门限值或者临界值。之所以将阈值设为117.5%,是因为:通过取得应严格禁止提升从而确保安全的负荷125%和允许提升的负荷110%的中间值,从而更加注重安全性。将出厂时的过载阈值设为负荷117.5%,是本发明申请人的出厂标准。但是,负荷117.5%只是阈值的大致标准,只要负荷110%以下时不会停止提升,并且,在负荷110%至负荷125%的范围内停止提升即可,无需严密地设定为117.5%的负荷时停止提升。

另外,在图3中,除了负荷117.5%(符号1的曲线)之外,还分别以符号100的曲线和符号125的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分别示出负荷100%、125%时的输入电压和电流(实测值)的关系。由各曲线可以看出各负荷时的输入电压-电流的增减倾向(电动机特性)。

实际上,预先求出负荷117.5%的二次曲线,并且,实际测量负荷100%、125%时的至少输入电压340v、400v以及460v的电流值,并将其存储于存储器30。由此,可以根据需要画出负荷100%、125%时的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22的电动机特性的概略曲线。然后,可以基于负荷100%、125%的概略曲线,并根据负荷100%和负荷117.5%之差的比例关系求出例如负荷110%时的任意的输入电压下的大致的电流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负荷117.5%设为基准负荷,但是,当将出厂时的基准负荷(过载阈值)设为例如负荷115%时,将与上述同样地根据实测值预先求出的负荷115%的二次曲线作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

[过载判定方法的处理流程]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处理流程的图。

在实施方式一的判定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的过载判定方法中,首先,对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22施加基准负荷5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75w(117.5%)),并预先测量输入电压和电流(值)的关系(步骤s1、a步骤)。

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的测量,是利用输入电压检测器53和电流检测器54进行。

测量结果被存储在存储器30。“测量”是以实际测量的方式进行。测量值是实测值。

接着,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2根据存储在存储器30的测量值,导出由以输入电压(v)的二次式限定(definition)了电流(i)的准则函数(criterionfunction)所表示的、且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近似曲线)(步骤s2、b步骤)。

在此,“二次式”是指:以输入电压的次数2的多项式表达了起重电动机22的电流的式。

接着,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判断手段63决定是否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步骤s3、c步骤)。需要说明的是,该决定是人为进行的决定,并不是由过载判定装置24自动地进行。当决定变更时,除了根据客户的要求,希望更加注重安全性时等,有意识地降低阈值的情况之外,还可以设想如下情况:由于卷扬机个体的偏差,即使将阈值设定为117.5%,负荷110%以下的情况下提升被停止时提高阈值的情况,或者,负荷110%~125%的范围内提升不被停止时,降低阈值的情况。

在步骤s4(d步骤)中,当不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过载阈值)时,根据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步骤s4-1)。

当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过载阈值)时,根据由将准则函数的截距(intercept)进行了校正的二次式所表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步骤s4-2)。

过载判定手段61根据由输入电压检测器5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和由电流检测器54检测出的电流值、以及由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2导出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进行上述的处理(过载判定)。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导出]

根据图5~图6对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导出进行说明。

将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设为117.5%。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导出,主要由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2进行。

如图5中所示,对于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22,作为基准负荷实际施加117.5%的负荷,并测量了起重电动机22的各输入电压和电流(值)的关系。具体而言,在输入电压340v~460v的范围内,从340v起每20v进行一次测量。121是各测量值。该测量值121存储于存储器30。

然后,符号1表示根据多个测量值121利用最小二乘法等的数学手法求出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近似曲线)。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对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流程进行说明的图。

首先,决定基准过载阈值。在此,将基准过载阈值决定为117.5%(步骤s21)。

接着,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2,准备如下的二次式(1)(步骤s22)。

i=a·v2+b·v+c…(1)

i:电流(值)、v:输入电压(值)

a(系数、≠0)、b(系数)、c(截距):常数

这是以输入电压(v)的二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准则函数,其表示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

接着,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2从存储器30读取基准过载阈值(117.5%)时的输入电压和电流值的测量值121(步骤s23)。

接着,在步骤24中,将基准过载阈值(117.5%)时的各输入电压、电流值的多个组合代入到上述的常数未定的二次式中,求出该近似曲线的常数a(系数)、b(系数)以及c(截距),从而作成二次式(步骤25)。

然后,根据由如上述式(1)所示那样、以输入电压(v)的二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准则函数所表示的(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具体而言,当欲在规定的电源电压下提升负荷51时,起重电动机22中流动的电流值暂时急剧地上升后稍微减少,然后稳定在大致固定的电流值。当该固定的电流值超过该基准阈值时判定为过载,此时,切断电力的供给,并使起重电动机22停止。由此,即使在使用范围内的任意的输入电压下进行使用,与现有技术文献中所记载的根据基于近似直线的阈值判定过载时相比,能够以更高的判定精度判定过载。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变更]

根据图7~图9对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与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变更相关的说明图。

在上述中,根据图5~图6说明了将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设为117.5%,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情况。

但是,假设如下情况:根据客户的想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的要求,例如,出厂后将基准阈值变更(校正)为115%的情况。该情况下,是根据基准阈值(负荷)为115%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2-115)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

图7中示出将基准阈值设为117.5%时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和将基准阈值设为115%时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2-115)。

关于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2-115),基本上是如下的曲线,即:如图7中所示,以从负荷115%且额定电压(400v)时的电流值通过的方式,使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沿纵轴(y轴)方向平行移动后的曲线。需要说明的是,负荷115%(z%)时的额定输入电压下的电流值,是根据预先存储于存储器30中的负荷100%的电流值和负荷117.5%的电流值的比例关系求出。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更加详细地说明与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变更相关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与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相关的说明图。

需要说明的是,变更(校正)了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的导出,是由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4进行。过载判定由过载判定手段61进行。

根据图8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判断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过载117.5%)的过载117.5%和所要求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的过载z%(变更后的过载%)的判定阈值之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例如,5%以内)(步骤s41)。

当为“是(yes)”时,进入步骤42。例如,当将规定范围设为5%时,若z=115(过载115%),则117.5-115=2.5(%),由于是5%以内,所以为“是(yes)”。

在步骤42中,以从过载z%且额定电压(400v)时的测量电流值通过的方式,将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沿y轴方向(纵向)进行平行移动(变更截距c)。

然后,将使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平行移动后的曲线作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过载115%时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115)(步骤43)。图7是表示上述处理的图,已在上面说明。

当为“否(no)”时(差不在规定范围内时),进入步骤44。例如,当将规定范围设为5%时,若z=110(过载110%),则117.5-110=7.5(%),由于是超过5%,所以为“否(no)”。

在步骤44中,在曲线1(过载117.5%)和曲线100(额定负荷100%)之间,画出将两者的y轴方向的间隔按照(117.5-z):(z-100)进行比例分配后的曲线(从比例分配的点通过的曲线)。

然后,将上述比例分配的曲线作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过载110%时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110)。

图9是“否(no)”时候(差不在规定范围内)的说明图。所要求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2-110)的过载为110%,其与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过载117.5%之间的差超过5%。

该情况下,在曲线1(过载117.5%)和曲线100(额定负荷100%)之间,画出将两者的y轴方向的间隔按照(117.5-110):(110-100)=7.5:10进行比例分配的曲线(从比例分配的点通过的曲线)。在图9中,形成为如下曲线:在输入电压340v、400v以及460v处,从将两个曲线1、100的间隔按照7.5:10比例分配的点通过的曲线。

然后,将上述比例分配的曲线作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过载110%时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110)。

由于进行如上所述的处理,因此,即使变更了过载阈值,也可以继续以高判定精度进行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判定。

另外,制造能够利用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如上所述的过载判定的卷扬机21的制造方法如下。

即,将以下功能安装在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安装步骤),该功能是指:根据在上述a步骤(步骤s1)中预先测量的测量值,导出如在上述b步骤(步骤s2)中所说明那样的、以输入电压的二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且是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功能。

另外,如上述的c步骤(步骤s3)那样、决定是否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

然后,当在上述c步骤(步骤s3)中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时,将该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为如上述步骤s4-2中所说明那样的、由校正了准侧函数的截距的二次式所表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并安装于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变更步骤)。

另外,当在上述c步骤(步骤s3)中不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时,保持安装有上述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状态不变。

如此,能够良好地制造如上所述那样可以以高判定精度进行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判定的卷扬机21。尤其是,可以在卷扬机21的出厂前,将过载判定用的曲线从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因此,能够以良好地吸收了产品的个体偏差的状态使卷扬机21出厂,由此,能够实现质量稳定化。

【实施方式二】

根据图10~图12对实施方式二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二的过载判定方法,是在实施方式一中所说明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基础上,将判定过载的输入电压区分为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和电压比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高的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并且,在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通过包括a步骤、b步骤、c步骤以及d步骤的方法判定过载,在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包括:a步骤;b2步骤,在该b2步骤中,根据电流的测量值,代替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而导出由以输入电压(v)的一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准则函数所表示的、且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基准过载阈值直线;c2步骤,在该c2步骤中,决定是否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d2步骤,在该d2步骤中,当不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时,根据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当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时,根据校正了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

在输入电压区中的输入电压较高的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有时存在如下情况:由于起重电动机22的磁饱和的开始等,即使变更了负荷,起重电动机22中流动的电流值的变化程度也较少。因此,将判定过载的输入电压区分为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和电压比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高的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并且,在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根据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而在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取代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而是根据基准过载阈值直线判定过载。如此,能够降低过载误判定的风险。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且是表示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判定装置24的功能块的图。

与图2的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说明图(表示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判定装置22的功能块的图)的不同之处在于:过载判定装置24除了具备传感器23、存储器30、过载判定手段61、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2、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判断手段63、以及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4之外,还具备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65、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变更判断手段66、以及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67。除此之外,在图10所示的构成中,具备产生规定声音的发声装置27、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而进行信息的发送或接收的接口(interface)28这一点上,也与图2中所示的构成不同。

在此,“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65是指:读入程序,且执行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的功能的微型电子计算机。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变更判断手段”66是指:读入读程序,且决定是否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的微型电子计算机。

“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67是指:读入程序,且执行导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4的功能的微型电子计算机。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处理流程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

首先,决定是否分割输入电压区(步骤s51)。例如,可以规定为:当电源电压为420v以上时,一律分割输入电压区。

当分割输入电压区时(步骤s51中,是否分割:“是”),分割为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和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步骤s52)。

在实施方式二中,如图12中所示,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为340v~420v,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为420v~460v。这是因为:即使变更了负荷,起重电动机22中流动的电流值的变化程度也较少的情况,是从420v左右开始发生。

接着,将输入电压区分为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和电压比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高的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步骤s53),且使处理流程分别不同。

在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进行步骤s54~步骤s57的处理。

在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进行步骤s58~步骤s61的处理。

在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首先,利用传感器23测量起重电动机22的一定的负荷51时的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步骤s54、a步骤)。

接着,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2根据电流的测量值121,导出由以输入电压(v)的二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准则函数所表示的、且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过载117.5%)(b步骤)。

接着,根据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的变更指令等,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判断手段63决定是否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步骤s56、c步骤)。

接着,当不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时,过载判定手段61根据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步骤s571、d步骤)。

当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时,根据由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4导出的、由校正了准则函数的截距的二次式所表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步骤s57-2)。

例如,当将过载判定阈值从117.5%变更为112.5%时,117.5%-112.5%=5%,其为5%以内,因此,根据将曲线1(过载117.5%)以从额定输入电压400v且过载112.5%时的电流值通过的方式,沿y轴方向平行移动后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2-112.5)进行判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2中以符号100所示的是,额定负荷(100%)时的负荷曲线。

过载判定手段61根据由输入电压检测器5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和由电流检测器54检测出的电流值、以及由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2导出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进行上述的处理。

在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中,首先,利用传感器23测量起重电动机22的一定的负荷51时的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步骤s58、a2步骤)。

接着,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65根据电流的测量值121,导出由以输入电压(v)的一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准则函数所表示的、且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步骤s58、b2步骤)。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的导出]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的导出,是由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65进行。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是由以输入电压(v)的一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准侧函数所表示的、且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基准过载阈值直线,其以下式表达。

i=d·v+e

其中,d(系数、≠0)、e(截距):(将d、e统称为常数)。

需要说明的是,“一次式”是指:以输入电压的次数1的多项式表达起重电动机22的电流的式。

由于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是直线,因此,与作为曲线的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相比,能够容易地导出。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和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均为负荷117.5%,因此,构成为:作为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340v~420v)和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420v~460v)之边界的输入电压420v处的电流值相同,且两者必须相连。因此,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是从该点通过的直线。

当另一点被确定时,可以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通过确定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420v~460v)的最高电压(460v)处的电流值,可以决定另一点。是考虑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420v~460v)的电流值特性而决定。在此,设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输入电压460v处的电流值以上的电流值。

当不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时,过载判定手段61根据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步骤s61-1、d2步骤)。

当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时,根据由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67进行校正了的(由其导出的)、由一次式所表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4,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步骤s61-2、d2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以符号100所示的是,额定负荷(100%)时的负荷曲线。

[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的变更]

接着,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变更判断手段66随着基准阈值的变更等,决定是否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步骤s60、c2步骤)。

当基准阈值被变更,且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被校正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时,大多数情况下,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也被校正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4。

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负荷117.5%)被校正为将曲线1以从额定电压400v且负荷112.5%时的测量电流值通过的方式沿y轴方向平行移动后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2-112.5、负荷112.5%),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负荷117.5%)也被校正为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4(负荷112.5%)。

由于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4是直线,因此,与作为曲线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相比,能够容易地导出。

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4和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均为负荷112.5%,因此,构成为:作为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340v~420v)和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420v~460v)之边界的输入电压420v处的电流值相同,且两者必须相连。因此,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4是从该点通过的直线。

当另一点也被确定时,可以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3。通过确定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420v~460v)的最高电压(460v)处的电流值,可以决定另一点。是考虑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420v~460v)的电流值特性而决定。在此,设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输入电压460v处的电流值以上的电流值。

过载判定手段61根据由输入电压检测器5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和由电流检测器54检测出的电流值、以及由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65导出的直线3、或者由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67导出的直线4来判定是否为过载。

当不分割输入电压区时(步骤s51中,是否分割:“否”),进行图4的处理。

由于进行如上所述的处理,因此,能够以高判定精度进行更加近似于实际过载的过载判定,而且,即使过载阈值发生变更,也能够继续以高判定精度进行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判定。

另外,将输入电压区分为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和高电压的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且分别根据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和基准过载阈值直线来判定过载,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过载误判定的风险。

另外,制造能够利用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这样的过载判定的卷扬机21的制造方法如下。

即,进行上述实施方式一中所说明那样的安装步骤、c步骤、变更步骤。在此,在实施方式二中,上述的安装步骤包括低电压侧安装步骤和高电压侧安装步骤。

然后,在低电压侧安装步骤中,将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功能安装于微型电子计算机。

另一方面,在与低电压侧安装步骤相比,上述判定过载的输入电压区成为高电压侧的高电压侧安装步骤中,代替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的功能,而将导出如上所述那样以输入电压(v)的一次式限定了电流(i)的基准过载阈值直线且是作为过载判定用的基准阈值的基准过载阈值直线的功能安装于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

另外,在实施方式二中,上述的变更步骤包括低电压侧变更步骤和高电压侧变更步骤。

然后,在低电压侧变更步骤中,将上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为上述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并安装于微型电子计算机。

另一方面,在与低电压侧变更步骤相比,判定过载的输入电压区为高电压侧的高电压侧变更步骤中,将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为将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进行校正后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并安装于微型电子计算机。

该情况下,可以制造出能够以高判定精度进行更加近似于实际过载的过载判定,而且,即使变更了过载阈值,也能够继续以高判定精度进行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判定的卷扬机21。而且,所制造的卷扬机21,在输入电压区为低电压侧输入电压区时,根据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判定过载。另一方面,在输入电压区为高电压侧输入电压区时,根据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判定过载。因此,能够制造出进一步降低了过载误判定的风险的卷扬机21。

【实施方式三】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涉及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图。

实施方式三的过载判定方法是在实施方式一中所说明的过载判定方法的基础上,变更了导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的方法。

即,在实施方式三中,当在c步骤中变更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时,根据a步骤中测量出的且第一负荷和第二负荷时的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各输入电压下的电流的测量值,求出第一负荷曲线和第二负荷曲线,并且,基于两个曲线的各输入电压下的电流值之差,并根据由校正了准则函数的系数和截距的二次式所表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判定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的过载,其中,上述第一负荷被设定为:确保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提升动作的下限负荷,上述第二负荷被设定为:确保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提升停止的下限负荷。

图13中以符号13所示的是,被设定为确保起重电动机22的提升停止的下限负荷的第一负荷(负荷125%)时的第一负荷曲线。当电流值为该曲线以上的电流值时,必须停止提升动作。

以符号14所示的是,被设定为确保起重电动机22的提升动作的下限负荷的第二负荷(负荷112.5%)时的第二负荷曲线。负荷112.5%时确保提升动作,起重电动机22必须进行提升动作(不能停止)。

这些第一负荷曲线13和第二负荷曲线14是根据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22的各输入电压下的电流的测量值121求出的曲线。

这些曲线是利用实施方式一中根据图5~图6所说明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求出。

在实施方式三中,根据两个曲线13、14的各输入电压下的电流值之差,导出由校正了上述准则函数的系数和截距的二次式所表示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并且,根据该曲线,判定上述成为对象的起重电动机22的过载。

如图13中所示,曲线13和曲线14之间存在有差。因此,导出从这些曲线13和曲线14之间通过的任意的曲线1a,并将其作为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负荷110%·125%之间)。

如此,能够容易地作成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负荷110%·125%之间)1a。另外,由于该曲线1a是曲线13(负荷125%)·曲线14(负荷110%)之间的曲线,因此,负荷110%时确保动作,负荷125%时停止动作。

另外,制造能够利用上述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如上所述的过载判定的卷扬机21的制造方法如下。

即,进行如上述实施方式一中所说明那样的安装步骤、c步骤、变更步骤。在此,在实施方式三中,上述变更步骤中的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是根据第一负荷曲线和第二负荷曲线的各上述输入电压下的电流值之差,将准则函数的系数和截距进行校正后形成的曲线。

另外,第一负荷曲线(图13中以符号13所示的曲线)是根据第一负荷时的、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上述输入电压下的电流的测量值计算出的曲线,其中,该测量值是对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施加各种负荷并测量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得出,上述第一负荷被设定为:确保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提升动作的下限负荷。

另外,上述第二负荷曲线是根据第二负荷时的、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上述输入电压下的电流的测量值计算出的曲线,其中,该测量值是对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施加各种负荷并测量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得出,上述第二负荷被设定为:确保上述成为基准的起重电动机的提升停止的下限负荷。

如此,如上所述,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负荷110%·125%之间)1a是曲线13(负荷125%)·曲线14(负荷110%)之间的曲线。因此,可以制造出负荷110%时确保动作、负荷125%时停止动作的卷扬机21。

【实施方式四】

在图13中,将曲线13形成为与实施方式三相同的负荷125%的负荷曲线(需要绝对停止的负荷),曲线14则形成为负荷115%的负荷曲线。负荷115%是确保提升动作的负荷110%以上的负荷,且是可以使起重电动机22的提升动作停止的负荷。该负荷主要由起重电动机22(卷扬机21)的制造者或者用户考虑卷扬机21的便利性、安全性等后决定。

除了变更了曲线14之外,其他与实施方式三相同,将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a作为负荷125%的曲线13和负荷110%的曲线14之间的曲线。

可以使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a的一部分与曲线13或曲线14重叠。

如此,能够容易地作成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b。

能够容易地应对用户的如下请求:根据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1a进行的过载判定,并非严密地在负荷117.5%时进行,也可以在负荷110%和负荷125%之间的任意一个负荷时进行。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

(符号说明)

1…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负荷117.5%)、1a…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负荷110%·125%之间)、2…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2-110…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过载110%)、2-112.5…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过载112.5%)、2-115…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过载115%)、3…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过载117.5%)、4…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负荷112.5%)、13…第一负荷曲线(负荷125%)、14…第二负荷曲线(负荷110%)、21…卷扬机、22…起重电动机、23…传感器、24…过载判定装置、25…操作开关、26…制动装置、29…cpu、30…存储器、31…rom、32…ram、51…负荷、52…电源、53…输入电压检测器、54…电流检测器、61…过载判定手段、62…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3…基准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变更判断手段、64…校正过载判定阈值曲线导出手段、65…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66…基准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变更判断手段、67…校正过载判定阈值直线导出手段、71…制动指令手段、100…负荷曲线(额定负荷100%)、121…测量值(实测值)、125…过载判定阈值直线(过载125%)、261…制动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