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炭运输系统的滚筒包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46505发布日期:2020-07-17 17:5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炭运输系统的滚筒包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炭运输系统的滚筒包胶结构。



背景技术:

煤炭,简称煤,是远古植物遗骸,埋在地层下,经过地壳隔绝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主要被人类开采用作燃料。煤炭对于现代化工业来说,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无论是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还是轻纺工业、食品工业、交通运输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工业部门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消耗一定量的煤炭,因此有人称煤炭是工业的“真正的粮食”。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的运输一般需要铁路和海路联运,在煤矿中先将煤炭挖掘,分拣后,经由铁路运到码头再经由货轮运送到各目的地。一般来说,煤炭码头会将煤炭堆放成一个个煤堆,再经由煤炭运输系统的装卸皮带进行输送。滚筒是煤炭运输系统中重要的零部件。滚筒为圆柱形的零件,分驱动和从动辊。广泛应用于如圆网印花机、数码打印机,输送设备,造纸和包装机械等各类传动输送系统中。通常采用无缝钢管制成,也有视不同工艺需要采用诸如铝合金6061t5,304l/316l不锈钢,2205双相不锈钢,铸钢件,实心锻打合金钢芯为材料的。滚筒的生产主要有辊体初车、初校静平衡、轴头过盈装配焊接、精车和精校动平衡等工序组成。若对行为公差如圆度、圆柱度和直线度等要求在0.2mm以下的,则在精车后需要上外圆磨床或轧辊磨床磨削加工。对表面硬度有要求的,则需要增加热处理工序。滚筒成型后,出于防锈防腐、耐磨和支撑的需要,还需要表面处理或包覆如喷漆、镀锌、teflon喷涂、包橡胶、镀铬、陶瓷喷涂和氧化等工序。包胶滚筒是皮带输送运输系统中重要部件和组成部分。滚筒的包胶能有效改善输送系统的运行状况,保护金属滚筒不被磨损,防止输送带的打滑,使滚筒与皮带同步运转,从而保证皮带高效的、大运量的运转.滚筒的包胶还能有效的防止滚筒与皮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减少滚筒表面的物料粘结,从而减小皮带的跑偏和磨损广泛用于:钢铁、冶金、煤炭、水泥、发电、化肥、粮库、港口等行业。

包胶滚筒技术分为两类,传统的包胶诸如热硫化包胶技术,主要通过硫化罐将其橡胶与滚筒硫化处理,以保证包胶面板与滚筒的粘接强度,第二种为冷硫化包胶技术,是采用特殊的冷硫化方式将其滚筒与包胶面板直接粘接,可以现场包胶井下包胶。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随着港口装卸量的增长,设备所需作业时间逐渐增加,装卸皮带线滚筒脱胶后包胶的停机时间过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炭运输系统的滚筒包胶结构,该结构有助于降低自身的磨损且提高煤炭运输的作业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煤炭运输系统的滚筒包胶结构:由滚筒主体、滚筒外层和橡胶层组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外壁设有2个以上凹槽,所述滚筒外层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部,所述滚筒外层通过所述凸起部可拆卸式嵌套在所述滚筒主体的外壁的凹槽中,所述橡胶层嵌套在所述滚筒外层外。

滚筒外层可拆卸,当包覆在滚筒外层的橡胶层出现严重磨损而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滚筒外层拆除,直接换上新的包覆了完好无缺的橡胶层的滚筒外层。

优选的,所述橡胶层为第一橡胶层,其外壁设有2个以上凹陷部,可以让含有与凹陷部相匹配的其他橡胶层插入其外壁。

更优选的,还包括嵌套在所述第一橡胶层的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由第二橡胶层主体和凸起肋组成,所述凸起条与所述凹陷部相匹配,通过凸起肋和凹陷部的配合,第二橡胶层可通过凸起肋嵌套在第一橡胶层的凹陷部中。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为半圆形,所述第二橡胶层设有与所述凹陷部相匹配的圆柱状凸起肋,圆柱状凸起肋超出第二橡胶层主体外壁,增加第二橡胶层的表面面积和力学稳固程度。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层采用重量含量92%的氧化铝原料与带碳氮层的橡胶结合而成,使橡胶具有高耐磨、高磨擦系数、低应力、弹性好、自我清洁的特点。包胶时,采用sc2000与utr-20硬化剂充分混合形成的粘接剂,金属表面完全干燥仅需1小时,其粘接强度可达7n/mm;3小时粘接强度可达13n/mm。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4个,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4个。

更优选的,所述凹陷部的数量为12个。

更优选的,所述凸起肋的数量为12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滚筒主体外设有可拆卸的滚筒外层,当包覆在滚筒外层的橡胶层出现严重磨损而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滚筒外层拆除,直接换上新的包覆了完好无缺的橡胶层的滚筒外层,摒弃传统手动铲废旧胶皮或额外割胶机器投入,使得生产效率提高,节省生产成本。

再者,第一橡胶层的外壁设有2个以上凹陷部,可以让含有与凹陷部相匹配的第二橡胶层插入其外壁,增加橡胶层的厚度,延长了橡胶层的磨损周期,降低更换橡胶层的次数,节省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在最外层的第二橡胶层设置圆柱状凸起肋,增加了橡胶层与煤炭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摩擦时的压强,结合圆柱状凸起肋远离表面的一端套入到第一橡胶层的凹陷部,可分解受力时的压强,增加橡胶层的寿命,减少更换橡胶层的频率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滚筒处于未安装可拆卸滚筒外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滚筒设有可拆卸滚筒外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可拆卸滚筒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含有2层橡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橡胶层的凹陷部为半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橡胶层设有圆柱形凸起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滚筒主体,11-凹槽,20-滚筒外层,21-凸起部,30-橡胶层,31-第一橡胶层,31a-凹陷处,33-第二橡胶层,33a-第二橡胶层主体,33b-圆柱状凸起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当煤炭码头的运输系统的滚筒包胶层老化或严重损坏时,需要停机,将老化的胶层用人手刮掉,再包覆上新的胶层。整个过程一方面耽误了工期,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需要投放不少人力物力,尤其在港口装卸量日渐增长的今天,包胶耽误生产的负面影响日趋严峻。

针对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提供:

一种煤炭运输系统的滚筒包胶结构:由滚筒主体10、滚筒外层20和橡胶层30组成,滚筒主体10的外壁设有2个以上凹槽11,滚筒外层20设有与凹槽11相匹配的凸起部21,滚筒外层20通过凸起部21可拆卸式嵌套在滚筒主体10的外壁的凹槽11中,橡胶层30嵌套在滚筒外层20外。

滚筒外层20可拆卸,当包覆在滚筒外层20的橡胶层30出现严重磨损而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滚筒外层20拆除,直接换上新的包覆了完好无缺的橡胶层30的滚筒外层20。

具体的,橡胶层30为第一橡胶层31,其外壁设有4个凹陷部,可以让含有与凹陷部相匹配的其他橡胶层30插入其外壁。

更具体的,还包括嵌套在第一橡胶层31的第二橡胶层33,第二橡胶层33由第二橡胶层33主体和凸起肋组成,凸起条与凹陷部相匹配,通过凸起肋和凹陷部的配合,第二橡胶层33可通过凸起肋嵌套在第一橡胶层31的凹陷部中。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为:

一种煤炭运输系统的滚筒包胶结构:由滚筒主体10、滚筒外层20和橡胶层30组成,滚筒主体10的外壁设有2个以上凹槽11,滚筒外层20设有与凹槽11相匹配的凸起部21,滚筒外层20通过凸起部21可拆卸式嵌套在滚筒主体10的外壁的凹槽11中,橡胶层30嵌套在滚筒外层20外。具体的,凹槽11的数量为4个,凸起部21的数量为4个。

滚筒外层20可拆卸,当包覆在滚筒外层20的橡胶层30出现严重磨损而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滚筒外层20拆除,直接换上新的包覆了完好无缺的橡胶层30的滚筒外层20。

具体的,橡胶层30为第一橡胶层31,其外壁设有4个凹陷部,可以让含有与凹陷部相匹配的其他橡胶层30插入其外壁。

更具体的,还包括嵌套在第一橡胶层31的第二橡胶层33,第二橡胶层33由第二橡胶层33主体和凸起肋组成,凸起条与凹陷部相匹配,通过凸起肋和凹陷部的配合,第二橡胶层33可通过凸起肋嵌套在第一橡胶层31的凹陷部中。

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为:

一种煤炭运输系统的滚筒包胶结构:由滚筒主体10、滚筒外层20和橡胶层30组成,滚筒主体10的外壁设有2个以上凹槽11,滚筒外层20设有与凹槽11相匹配的凸起部21,滚筒外层20通过凸起部21可拆卸式嵌套在滚筒主体10的外壁的凹槽11中,橡胶层30嵌套在滚筒外层20外。具体的,凹槽11的数量为4个,凸起部21的数量为4个。

滚筒外层20可拆卸,当包覆在滚筒外层20的橡胶层30出现严重磨损而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滚筒外层20拆除,直接换上新的包覆了完好无缺的橡胶层30的滚筒外层20。

具体的,橡胶层30为第一橡胶层31,其外壁设有4个凹陷部,可以让含有与凹陷部相匹配的其他橡胶层30插入其外壁。

更具体的,还包括嵌套在第一橡胶层31的第二橡胶层33,第二橡胶层33由第二橡胶层33主体和凸起肋组成,凸起条与凹陷部相匹配,通过凸起肋和凹陷部的配合,第二橡胶层33可通过凸起肋嵌套在第一橡胶层31的凹陷部中。

特别具体的,凹陷部的数量为12个,凸起肋的数量为12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滚筒主体10外设有可拆卸的滚筒外层20,当包覆在滚筒外层20的橡胶层30出现严重磨损而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滚筒外层20拆除,直接换上新的包覆了完好无缺的橡胶层30的滚筒外层20,摒弃传统手动铲废旧胶皮或额外割胶机器投入,使得生产效率提高,节省生产成本。

再者,第一橡胶层31的外壁设有2个以上凹陷部,可以让含有与凹陷部相匹配的第二橡胶层33插入其外壁,增加橡胶层30的厚度,延长了橡胶层30的磨损周期,降低更换橡胶层30的次数,节省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5-6所示,本发明的第4种实施方式为:

一种煤炭运输系统的滚筒包胶结构:由滚筒主体10、滚筒外层20和橡胶层30组成,滚筒主体10的外壁设有2个以上凹槽11,滚筒外层20设有与凹槽11相匹配的凸起部21,滚筒外层20通过凸起部21可拆卸式嵌套在滚筒主体10的外壁的凹槽11中,橡胶层30嵌套在滚筒外层20外。具体的,凹槽11的数量为4个,凸起部21的数量为4个。

滚筒外层20可拆卸,当包覆在滚筒外层20的橡胶层30出现严重磨损而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滚筒外层20拆除,直接换上新的包覆了完好无缺的橡胶层30的滚筒外层20。

具体的,橡胶层30为第一橡胶层31,其外壁设有4个凹陷部,可以让含有与凹陷部相匹配的其他橡胶层30插入其外壁。

更具体的,还包括嵌套在第一橡胶层31的第二橡胶层33,第二橡胶层33由第二橡胶层33主体和凸起肋组成,凸起条与凹陷部相匹配,通过凸起肋和凹陷部的配合,第二橡胶层33可通过凸起肋嵌套在第一橡胶层31的凹陷部中。

特别具体的,凹陷部的数量为12个,凸起肋的数量为12个。

具体的,凹陷部为半圆形,第二橡胶层33设有与凹陷部相匹配的圆柱状凸起肋,圆柱状凸起肋超出第二橡胶层33主体外壁,增加第二橡胶层33的表面面积和力学稳固程度。

更具体的,第一橡胶层31和第二橡胶层33采用重量含量92%的氧化铝原料与带碳氮层的橡胶结合而成,使橡胶具有高耐磨、高磨擦系数、低应力、弹性好、自我清洁的特点。包胶时,采用sc2000与utr-20硬化剂充分混合形成的粘接剂,金属表面完全干燥仅需1小时,其粘接强度可达7n/mm;3小时粘接强度可达13n/mm,降低生产时间。

在去除老化胶时,可以采用割胶器,包覆新的橡胶时,可结合机器打磨,降低滚筒金属表面的粗糙度。

由于,在最外层的第二橡胶层33设置圆柱状凸起肋,增加了橡胶层30与煤炭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摩擦时的压强,结合圆柱状凸起肋远离表面的一端套入到第一橡胶层31的凹陷部,可分解受力时的压强,增加橡胶层30的寿命,减少更换橡胶层30的频率以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