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7741发布日期:2020-09-15 19:2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包纱机。



背景技术:

包覆纱又称包缠纱,是一种以长丝或短纤维为纱芯,外包另一种长丝或短纤维纱条,外包纱按照螺旋的方式对芯纱进行包覆。包纱机是一种能够对不同原料、形状的芯线表面进行纱线长丝的包覆的自动化机械,然而现有的包纱机包纱效率低下,且得到的包覆纱尺寸不均,影响纺织品的整体质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包纱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包纱机,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大大提升了包纱效率的同时,还能通过调整进丝的顺序关系,实现多丝线均匀分布包纱,得到的包覆纱质量上乘,尺寸均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纱机,包括装置支架、支撑框架、水平板、包纱装置、退绕设备、第一导丝柱、第二导丝柱、第三导丝柱和收卷设备,所述装置支架还包括矩形框架和梯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左侧设有梯形框架,所述梯形框架与矩形框架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下半部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方设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上方设有包纱装置和退绕设备,所述包纱装置还包括轴套、空心转轴、转盘、第一导丝杆、第二导丝杆、皮带轮和伺服电机,所述水平板上设有一对轴套,所述空心转轴贯穿轴套,所述空心转轴的左端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心处设有第一导丝杆,所述转盘上还设有多根第二导丝杆,所述第二导丝杆环绕着第一导丝杆设置,所述转盘的右端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位于空心转轴后侧的伺服电机相连,所述退绕设备位于空心转轴的右侧,所述梯形框架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一导丝柱,所述第一导丝柱上方设有第二导丝柱,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左端设有第三导丝柱,所述第三导丝柱右侧设有收卷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框架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矩形框架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板为内部中空的型钢,所述水平板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所述水平板的右端位于矩形框架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包括第一转盘面、第二转盘面和连接柱,所述第一转盘面和第二转盘面为尺寸相同的圆盘,所述第二转盘面上设有若干连接柱,所述第二转盘面通过连接柱与第一转盘面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盘面的正面中心处设有与第一导丝杆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组,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环绕设有与第二导丝杆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组,所述第二转盘面的中心处设有与空心转轴相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外侧环绕设有多个导丝座,所述导丝座与第二导丝杆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丝杆为外侧设有螺纹的中空导丝杆,第一导丝杆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多个丝孔,所述丝孔与导丝座一一对应,所述丝孔内部设有第三导丝杆,所述第三导丝杆的左端设有定位环套。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丝杆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方设有丝桶座,所述第二导丝杆为中空导丝杆,所述第二导丝杆外侧设有保护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装置支架、支撑框架、水平板、包纱装置、退绕设备、第一导丝柱、第二导丝柱、第三导丝柱和收卷设备的方式,利用伺服电机带动空心转轴,配合退绕设备和收卷设备,对丝线进行包纱,通过设置多根第二导丝杆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包纱效率,配合导丝座、丝孔和第三导丝杆,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轻松的调整第二导丝杆上外包丝的进丝顺序,实现对主丝的多丝线均匀分布包纱,得到质量上乘且尺寸均一的包覆纱成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包纱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包纱机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包纱机中第一转盘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包纱机中第二转盘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支架、11-矩形框架、12-梯形框架、2-支撑框架、3-水平板、4-包纱装置、41-轴套、42-空心转轴、43-转盘、431-第一转盘面、4311-第一通孔组、4312-第二通孔组、432-第二转盘面、4321-第三通孔、4322-导丝座、433-连接柱、44-第一导丝杆、441-第一固定座、442-丝孔、443-第三导丝杆、444-定位环套、45-第二导丝杆、451-第二固定座、452-丝桶座、453-保护套、46-皮带轮、47-伺服电机、5-退绕设备、6-第一导丝柱、7-第二导丝柱、8-第三导丝柱、9-收卷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本发明一种包纱机,包括装置支架1、支撑框架2、水平板3、包纱装置4、退绕设备5、第一导丝柱6、第二导丝柱7、第三导丝柱8和收卷设备9,所述装置支架1还包括矩形框架11和梯形框架12,所述矩形框架11的左侧设有梯形框架12,所述梯形框架12与矩形框架1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11的下半部设有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上方设有水平板3,所述水平板3上方设有包纱装置4和退绕设备5,所述包纱装置4还包括轴套41、空心转轴42、转盘43、第一导丝杆44、第二导丝杆45、皮带轮46和伺服电机47,所述水平板3上设有一对轴套41,所述空心转轴42贯穿轴套41,所述空心转轴42的左端设有转盘43,所述转盘43的中心处设有第一导丝杆44,所述转盘43上还设有多根第二导丝杆45,所述第二导丝杆45环绕着第一导丝杆44设置,所述转盘43的右端设有皮带轮46,所述皮带轮46通过皮带与位于空心转轴42后侧的伺服电机47相连,所述退绕设备5位于空心转轴42的右侧,所述梯形框架12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一导丝柱6,所述第一导丝柱6上方设有第二导丝柱7,所述矩形框架11的顶面左端设有第三导丝柱8,所述第三导丝柱8右侧设有收卷设备9。

其中,所述支撑框架2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框架,所述支撑框架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矩形框架11内部。

其中,所述水平板3为内部中空的型钢,所述水平板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2上,所述水平板3的右端位于矩形框架11外侧。

其中,所述转盘43包括第一转盘面431、第二转盘面432和连接柱433,所述第一转盘面431和第二转盘面432为尺寸相同的圆盘,所述第二转盘面432上设有若干连接柱433,所述第二转盘面432通过连接柱433与第一转盘面431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转盘面431的正面中心处设有与第一导丝杆44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组4311,所述第一通孔4311的外侧环绕设有与第二导丝杆45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组4312,所述第二转盘面432的中心处设有与空心转轴42相对应的第三通孔4321,所述第三通孔4321的外侧环绕设有多个导丝座4322,所述导丝座4322与第二导丝杆45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导丝杆44为外侧设有螺纹的中空导丝杆,第一导丝杆44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座441,所述第一固定座441上设有多个丝孔442,所述丝孔442与导丝座4322一一对应,所述丝孔442内部设有第三导丝杆443,所述第三导丝杆443的左端设有定位环套444。

其中,所述第二导丝杆45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座451,所述第二固定座451上方设有丝桶座452,所述第二导丝杆45为中空导丝杆,所述第二导丝杆45外侧设有保护套453。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包纱机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将主丝置于退绕设备5内部,然后将主丝与引线相连,将引线依次经过空心转轴42、第一导丝杆44、第一导丝柱6、第二导丝柱7和第三导丝柱8,最终与收卷设备9相连,然后将外包纱线置于丝桶座452上,然后将外包纱线依次穿过第二导丝杆45、导丝座4322、丝孔442和第三导丝杆443,使得外包纱线包覆在第一导丝杆44左侧的引线上,然后根据包覆纱的实际生产要求,将多根外包纱线安装一定的顺序依次包覆在第一导丝杆44左侧的引线上,然后启动伺服电机47、退绕设备5和收卷设备9,伺服电机47带动转盘43旋转,配合收卷设备9,实现对主丝的包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装置支架1、支撑框架2、水平板3、包纱装置4、退绕设备5、第一导丝柱6、第二导丝柱7、第三导丝柱8和收卷设备9的方式,利用伺服电机47带动空心转轴42,配合退绕设备5和收卷设备9,对丝线进行包纱,通过设置多根第二导丝杆45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包纱效率,配合导丝座4322、丝孔442和第三导丝杆443,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轻松的调整第二导丝杆45上外包丝的进丝顺序,实现对主丝的多丝线均匀分布包纱,得到质量上乘且尺寸均一的包覆纱成品。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