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茶叶的紫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1170发布日期:2020-12-01 10:4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储存茶叶的紫陶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存茶叶的紫陶罐。



背景技术:

茶叶的储存条件十分讲究,要求适宜的温湿度,现有的茶叶罐储存茶叶时,罐内茶叶的温湿度无法监控,用户难以知晓茶叶罐内的茶叶温度和湿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直观显示茶叶温湿度的用于储存茶叶的紫陶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储存茶叶的紫陶罐,包括罐体和盖体;所述罐体的侧壁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mcu、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mcu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mcu与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容纳腔设有与罐体内壁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感应部位通过第一通孔延伸至罐体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部位通过第一通孔延伸至罐体内;

所述罐体内壁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容纳腔的正上方,所述容纳腔和凹槽之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朝向凹槽的一端密封连接有第一金属触片,所述第一金属触片通过导线穿过第二通孔与mcu电连接;

所述盖体上部设有指针式温湿度表盘,所述盖体下部设有与凹槽间隙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下端设有第二金属触片,所述第二金属触片通过导线与指针式温湿度表盘电连接。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

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为金属氧化物膜湿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盖体下部还设有圆环状的凸沿,所述凸沿与罐体的内壁上沿间隙配合。

其中,所述凸块的下端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罐体内壁设置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mcu、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部直接接触罐内储放的茶叶,从而精确地获取茶叶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mcu的模数转换模块,将温湿度信息通过导线、第一金属触片、第二金属触片传递至盖体的指针式温湿度表盘,通过指针式温湿度表盘显示温湿度信息,使用户能够直观地通过盖体观察罐体内茶叶的温湿度的变化,从而实时监控茶叶的储存状态,在盖体和罐体对接时,通过凸块和凹槽的配合,方便用户快速将第一金属触片和第二金属触片触碰连接,使指针式温湿度表盘接收温度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储存茶叶的紫陶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储存茶叶的紫陶罐的结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罐体;11、容纳腔;12、mcu;13、温度传感器;14、第一通孔;15、湿度传感器;16、凹槽;17、第二通孔;18、第一金属触片;2、盖体;21、凸块;22、第二金属触片;23、指针式温湿度表盘;24、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罐体内壁设置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mcu、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部直接接触罐内储放的茶叶,从而精确地获取茶叶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盖体的指针式温湿度表盘直观显示温湿度信息。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存茶叶的紫陶罐,包括罐体1和盖体2;所述罐体1的侧壁设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设有mcu12、湿度传感器15和温度传感器13,所述mcu12与温度传感器13电连接,所述mcu12与湿度传感器15电连接,所述容纳腔11设有与罐体1内壁连通的第一通孔14,所述湿度传感器15的感应部位通过第一通孔14延伸至罐体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3的感应部位通过第一通孔14延伸至罐体1内;

所述罐体1内壁的上端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位于容纳腔11的正上方,所述容纳腔11和凹槽16之间设有第二通孔17,所述第二通孔17朝向凹槽16的一端密封连接有第一金属触片18,所述第一金属触片18通过导线穿过第二通孔17与mcu12电连接;

所述盖体2上部设有指针式温湿度表盘23,所述盖体2下部设有与凹槽16间隙配合的凸块21,所述凸块21下端设有第二金属触片22,所述第二金属触片22通过导线与指针式温湿度表盘23电连接。

上述储存茶叶的紫陶罐结构中,通过在罐体1内壁设置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设置mcu12、湿度传感器15和温度传感器13,通过湿度传感器15和温度传感器13的感应部直接接触罐内储放的茶叶,从而精确地获取茶叶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mcu12的模数转换模块,将温湿度信息通过导线、第一金属触片18、第二金属触片22传递至盖体2的指针式温湿度表盘23,通过指针式温湿度表盘23显示温湿度信息,使用户能够直观地通过盖体2观察罐体1内茶叶的温湿度的变化,从而实时监控茶叶的储存状态,在盖体2和罐体1对接时,通过凸块21和凹槽16的配合,方便用户快速将第一金属触片18和第二金属触片22触碰连接,使指针式温湿度表盘23接收温度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储存茶叶的紫陶罐结构中,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为热敏电阻。

进一步的,上述储存茶叶的紫陶罐结构中,所述湿度传感器15为金属氧化物膜湿度传感器15。

进一步的,上述储存茶叶的紫陶罐结构中,所述盖体2下部还设有圆环状的凸沿24,所述凸沿24与罐体1的内壁上沿间隙配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盖体2下部设置圆环状的凸沿24,凸沿24与罐体1的内壁上沿间隙配合,使盖体2与罐体1对接时得到限位,进一步方便第一金属触片18和第二金属触片22的定位触碰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储存茶叶的紫陶罐结构中,所述凸块21的下端设有倒角。

实施例1

一种储存茶叶的紫陶罐,包括罐体1和盖体2;所述罐体1的侧壁设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设有mcu12、湿度传感器15和温度传感器13,所述mcu12与温度传感器13电连接,所述mcu12与湿度传感器15电连接,所述容纳腔11设有与罐体1内壁连通的第一通孔14,所述湿度传感器15的感应部位通过第一通孔14延伸至罐体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3的感应部位通过第一通孔14延伸至罐体1内;所述罐体1内壁的上端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位于容纳腔11的正上方,所述容纳腔11和凹槽16之间设有第二通孔17,所述第二通孔17朝向凹槽16的一端密封连接有第一金属触片18,所述第一金属触片18通过导线穿过第二通孔17与mcu12电连接;所述盖体2上部设有指针式温湿度表盘23,所述盖体2下部设有与凹槽16间隙配合的凸块21,所述凸块21下端设有第二金属触片22,所述第二金属触片22通过导线与指针式温湿度表盘23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为热敏电阻。所述湿度传感器15为金属氧化物膜湿度传感器15。所述盖体2下部还设有圆环状的凸沿24,所述凸沿24与罐体1的内壁上沿间隙配合。所述凸块21的下端设有倒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存茶叶的紫陶罐结构中,通过在罐体内壁设置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mcu、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部直接接触罐内储放的茶叶,从而精确地获取茶叶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mcu的模数转换模块,将温湿度信息通过导线、第一金属触片、第二金属触片传递至盖体的指针式温湿度表盘,通过指针式温湿度表盘显示温湿度信息,使用户能够直观地通过盖体观察罐体内茶叶的温湿度的变化,从而实时监控茶叶的储存状态,在盖体和罐体对接时,通过凸块和凹槽的配合,方便用户快速将第一金属触片和第二金属触片触碰连接,使指针式温湿度表盘接收温度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