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中间槽的耙斗装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1129发布日期:2021-01-29 23:3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中间槽的耙斗装岩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耙斗装岩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更换中间槽的耙斗装岩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耙斗装岩机主要用于煤矿、冶金矿山、隧道等工程巷道掘进中配以矿车或箕斗进行装载作业,是提高掘进速度,实现掘进机械化的一种重要设备。
[0003]
现有公告号为cn2036268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耙斗装岩机,其包括台车,台车上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运输部,运输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架上的中间槽,中间槽一端向靠近地面方向倾斜,中间槽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架上的底板,底板上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底板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下端面与地面夹角大于第一支撑板下端面与地面夹角,第一支撑板下端面与地面夹角大于第三支撑板下端面与地面夹角。
[0004]
中间槽靠近地面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料槽,料槽远离中间槽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进料端,中间槽远离地面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卸载槽,卸载槽底部开设有落料口;台车上设置有卷扬机,卷扬机主绳索设置有耙斗,耙斗滑动连接于运输部内。岩石进入进料端,经耙斗运输至卸载槽,岩石从落料口落至运输车上运走。
[0005]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岩石在运输过程中与中间槽摩擦而损坏中间槽底部,而中间槽固定连接于台车上,摩擦损坏后不易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中间槽的耙斗装岩机,具有方便拆卸安装底板的效果。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更换中间槽的耙斗装岩机,包括台车,所述台车上固定连接有支架,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侧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侧板转动连接于支架上,所述底板滑动连接于支架上,所述底板滑移方向与第一支撑板垂直,所述底板两侧与侧板相配合,所述侧板朝向底板因此而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侧壁与第一支撑板下端面抵接。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自由端向远离台车方向转动带动侧板转动,侧板转动不再约束底板,同时第一支撑杆转动推动底板向远离台车方向滑移,即可方便对底板进行拆卸更换。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面沿进料方两端开设有楔形面, 所述侧板朝向第一支撑板一侧开设有楔形槽,所述楔形槽侧壁与第一支撑板楔形面互相配合。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楔形槽和第一支撑板楔形面可以使侧板对底板进行
约束,当底板上有岩石经过时,岩石挤压底板,底板挤压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带动侧板挤压底板,从而增加底板在支架上的连接稳定性。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侧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同轴套设于转动轴上。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环和转动轴实现侧板转动,侧板以转动轴为转动中心转动,从而将底板露出,方便更换拆卸。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轴两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转动环抵接。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可以减少转动环与支架之间的接触,提高侧板转动稳定性。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卡接于第一凹槽内。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起定位作用,方便确定底板安装位置,同时第一凹槽增加第一支撑杆与底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台车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支撑杆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台车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内同轴转动连接有驱动丝杠, 所述第三支撑杆内轴向滑动连接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与驱动丝杠螺纹连接,所述驱动丝杠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滑移块两侧分别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移块一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支撑杆上。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后,驱动丝杠转动驱动滑移块向远离台车方向滑移,滑移块滑移带动连接杆滑移转动,从而推动第一支撑杆转动,操作简单方便。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支撑杆内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移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所述滑移块两端从第一滑槽内伸出。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槽限制滑移块转动,对滑移块滑移起导向作用。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平行,所述第四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侧壁抵触于第四支撑板,所述连接杆穿过第四支撑板铰接于第一支撑杆侧壁。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支撑板对第一支撑杆起支撑作用,当底板对第一支撑杆进行挤压时,第四支撑板可以防止第一支撑杆进一步向台车方向转动,从而有效减少因第一支撑杆转动带动侧板转动挤压底板而产生的损伤。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其一,第一支撑杆自由端向远离台车方向转动带动侧板转动,侧板转动不再约束底板,同时第一支撑杆转动推动底板向远离台车方向滑移,即可方便对底板进行拆卸更换;
[0025]
其二,驱动电机启动后,驱动丝杠转动驱动滑移块向远离台车方向滑移,滑移块滑移带动连接杆滑移转动,从而推动第一支撑杆转动,操作简单方便;
[0026]
其三,第四支撑板对第一支撑杆起支撑作用,当底板对第一支撑杆进行挤压时,第四支撑板可以防止第一支撑杆进一步向台车方向转动,从而有效减少因第一支撑杆转动带动侧板转动挤压底板而产生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0029]
图3为本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0]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
图5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
图6为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
附图标记:110、台车;120、支架;130、侧板;140、底板;141、第一支撑板;142、第二支撑板;143、第三支撑板;144、第一凹槽;150、第四支撑板;160、第二凹槽;170、第二滑槽;210、第一支撑杆;220、转动轴;230、转动环;240、限位环;300、驱动机构;310、支撑座;320、第三支撑杆;330、驱动丝杠;340、滑移块;350、连接杆;360、驱动电机;370、第一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更换中间槽的耙斗装岩机,包括台车110,台车11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120,支架120上转动连接有侧板130,支架120上滑动连接有底板140,底板140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41,第一支撑板141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42和第三支撑板143,底板140滑移方向与第一支撑板141垂直,侧板130朝向底板14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10(参照图3),第一支撑杆210抵接于位于底板140下端面,台车110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支撑杆210转动的驱动机构300。
[0036]
第一支撑杆210自由端向远离台车110方向转动,从而将底板140升起,方便对底板140进行吊装更换。
[0037]
参照图1和图4,支架120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20,侧板130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环230,两个转动环230位于侧板130下端面两端,转动环230同轴套设于转动轴220上。转动轴220两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40,限位环240与转动环230抵接。
[0038]
参照图2和图5,第一支撑板141下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44,第一支撑杆210卡接于第一凹槽144内。第一凹槽144与第一支撑杆210对底板140起定位作用,方便安装底板140。
[0039]
参照图2和图3,支架120上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150,第四支撑板150与第一支撑板141平行,第四支撑板150位于第一支撑板141下方,所述第四支撑板150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60,第一支撑杆210侧壁抵接于第二凹槽160底壁。
[0040]
第二凹槽160底壁沿第一支撑板141轴线开设有第二滑槽170,连接杆350一端穿过第二滑槽170铰接于第一支撑杆210上。
[0041]
当底板140对第一支撑杆210施加压力时,第四支撑板150对第一支撑杆210起支撑作用,防止第一支撑杆210在底板140压力作用下继续向靠近台车110方向转动,导致侧板130与底板140连接处挤压变形,从而减少侧板130与底板140之间的损伤。
[0042]
参照图2和图3,驱动机构300包括固定连接于台车110上的支撑座310,支撑座3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320,第三支撑杆320轴线与第一支撑板141垂直,第三支撑杆320内转动连接有驱动丝杠330,驱动丝杠330上螺纹连接有滑移块340,滑移块340沿第三支撑杆320轴线滑动连接于第三支撑杆320内,滑移块340两侧分别铰接有连接杆350,连接杆350
远离滑移块340一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支撑杆210上。驱动丝杠330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60。
[0043]
驱动电机360启动后,驱动丝杠330驱动滑移块340向靠近底板140方向滑移,连接杆350在滑移块340带动下滑移转动,从而推动第一支撑杆210向远离台车110方向转动,从推动底板140滑移,操作简单方便。
[0044]
参照图3,第三支撑杆320内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370,滑移块340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370内,滑移块340两端从第一滑槽370内伸出。
[0045]
参照图3和图6,第一支撑板141上端面两端开设有楔形面,侧板130朝向第一支撑板141一侧开设有楔形槽,楔形槽侧壁与第一支撑板141楔形面互相配合。
[0046]
底板140在重力作用下对第一支撑杆210施加压力,第一支撑杆210带动侧板130向靠近台车110方向转动,从而有效增加侧板130与底板14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47]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需要更换底板140时,驱动电机360启动,驱动丝杠330驱动滑移块340向靠近底板140方向滑移,连接杆350在滑移块340带动下滑移转动,从而推动第一支撑杆210向远离台车110方向转动。
[0048]
侧板130在第一支撑杆210带动下转动,底板140在第一支撑杆210推动下向远离台车110方向滑移。将旧底板140吊走后,将新底板140吊至支架120上方,新底板140落下,第一支撑杆210自由端滑入第一凹槽144内。
[0049]
驱动电机360启动,驱动丝杠330驱动滑移块340向远离底板140方向滑移,连接杆350在滑移块340带动下滑移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杆210向远离台车110方向转动,底板140在重力作用下向靠近台车110方向滑移,第一支撑板141带动侧板130滑移,侧板130楔形槽与底板140楔形面配合从而将底板140固定在当前位置。
[005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