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7080发布日期:2021-08-20 16:5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电梯用于局部楼层或者限于其它楼体结构原因,有些电梯顶部不方便设置机房,因而出现了无机房电梯。并且,电梯井道经常会遇到底坑深度或顶层高度不足的情况。尤其是无机房上置返绳轮时,标准导靴会与曳引绳干涉,导靴需要特殊安装避开曳引绳,并且硬导靴由于与导轨配合偏差而产生共振和噪音。目前无机房客梯,普遍使用底托式返绳轮,然而其平稳性有所不足,更加加大导靴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增加共振和噪音,震动传递到轿厢,乘坐舒适度不够从而在客梯的应用领域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平稳的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其包括位于井道内的轿厢、浮动安装所述轿厢的轿架、位于井道顶部的卷绕电机、由卷绕电机牵拉卷绕而提拉电梯轿架和轿厢的曳引绳、分开两侧布置于轿架顶部并被所述曳引绳绕过的两个轿顶轮,所述轿架包括位于两侧的槽状的立柱,设于立柱的槽内的隐藏式的导靴,所述导靴包括槽状的靴衬、半包围于靴衬侧面和背面的靴座、安装于所述靴衬的背部和侧部与靴座之间的减震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减震件是减震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减震件与靴衬固定连接,所述靴座设有限制靴衬滑动幅度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靴衬的上方、下方和前侧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件为l形限位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靴座具有形成槽型的侧挡板,穿过所述侧挡板设有螺钉,螺钉的前端伸入到块状的减震件的两头形成限位档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轿架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立柱顶端的顶梁、浮动连接所述顶梁的副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底端的底梁、浮动安装于所述底梁的底盘,所述轿厢的承重轿底浮动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轿顶轮安装在所述副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顶梁与副梁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底梁与底盘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所述轿厢与所述底盘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缓冲件是缓冲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无机房电梯轿厢中,将返绳轮放置在电梯的轿厢和轿架的顶部安装形成轿顶轮,可以降低底坑深度的要求。导靴安装在立柱内,使底坑深度、顶层高度尺寸要求降低,大概可分别减小150mm,并且导靴可以避开曳引绳,避免干涉。改变底座,改变安装位置,增加减震件,使得导靴可安装在轿厢立柱内,且有减震效果,有效消除噪音和抖动,提高了电梯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的立面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d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导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其包括位于井道内的轿厢15、浮动安装所述轿厢15的轿架、位于井道顶部的卷绕电机11、由卷绕电机11牵拉卷绕而提拉电梯轿架和轿厢15的曳引绳12、分开两侧布置于轿架顶部并被所述曳引绳绕过的两个轿顶轮16,所述轿架包括位于两侧的槽状的立柱21,设于立柱21的槽内的隐藏式的导靴13,所述导靴13包括槽状的靴衬31、半包围于靴衬31侧面和背面的靴座32、安装于所述靴衬31的背部和侧部与靴座32之间的减震件33。靴衬31与井道内安装的导轨进行配合对电梯轿厢的上下运行进行导向。在无机房电梯轿厢中,将返绳轮放置在电梯的轿厢和轿架的顶部安装形成轿顶轮16,可以降低底坑深度的要求。导靴安装在立柱21内,使底坑深度、顶层高度尺寸要求降低,大概可分别减小150mm,并且导靴可以避开曳引绳12,避免干涉。改变底座,改变安装位置,增加减震件33,使得导靴可安装在轿厢立柱21内,且有减震效果,有效消除噪音和抖动。

为消除硬导靴产生的共振和噪音,以及导靴经过导轨接口时产生的抖动。本导靴在靴衬31的左右两侧及后面,增加较为柔软的减震橡胶。当轿厢15微量倾斜时,靴衬31可以压缩橡胶,使导靴13的靴衬31可以产生角度,整个靴衬31面紧贴导轨摩擦,增大受力摩擦接触面积,有效降低噪音和振动。

具体地,所述减震件33是减震胶,可以提供更平坦更大的承垫面积,更平稳更加耐用。

其中,如图4、图5、图6所示,位于两侧的减震件33与靴衬31固定连接,对靴衬31进行缓冲保护,使得靴衬31在外力作用下摇摆时可以改变其倾斜角度去适应从而减少抖动改善平稳性,所述靴座32设有限制靴衬31滑动幅度的限位件35,以防止靴衬31滑出,所述限位件35位于所述靴衬31的上方、下方和前侧方。减震件为片状或块状。

具体地,所述限位件35为l形限位片,曲折的两端部位分别用于安装和用于对靴衬31进行限位。

更佳地,所述靴座32具有形成槽型的侧挡板36,对靴衬31和起缓冲作用的减震件33起到限位作用,穿过所述侧挡板36设有螺钉39,螺钉39的前端伸入到块状的减震件的两头形成限位档杆,限制减震件上下移动范围和前后移动的幅度,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靴衬31挪动幅度过大而被导轨吸附甩脱出去。

其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轿架还包括固定连接立柱21顶端的顶梁22、浮动连接所述顶梁22的副梁23、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1底端的底梁27、浮动安装于底梁27的底盘26,轿厢15的承重轿底25浮动安装于所述底盘26,轿顶轮16安装在副梁23。浮动安装的构件之间具有缓冲作用,减轻震动的传递,增加电梯运行的平稳性,提升轿厢15内站立的舒适感,使得电梯适合作为客梯使用。顶梁22和副梁23组合形成的双上梁结构给电梯增加了减震效果,可以减弱轿厢15运行时轿顶轮16与钢丝绳(曳引绳12)摩擦的振动传递,同时也减弱由钢丝绳带来的对重、主机共振。底梁27与底盘26、底盘26与轿底25连接面(承重轿底)设置减震件28/29进行浮动安装,具体减震件可以是作为间隔垫层的聚氨酯减震胶块28或减震胶片29,可以减弱导轨与导靴13之间摩擦传导过来的振动。这样,轿底25与底盘26间减震,底梁27与底盘26间减震,顶梁22与副梁23间减震,轿厢15可以具有三重减震功能。最后经过上述的减震胶的作用消弱了的共振和抖动,从而使电梯运行时舒适,平稳,安静。底盘26可以是架体结构形式。

具体地,顶梁22与副梁23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底梁27与底盘26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轿厢15与底盘26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缓冲件是缓冲胶垫(可以是减震胶块28或减震胶片29)。顶梁22与副梁23之间、底梁27与底盘26之间、轿厢15与底盘26之间均使用减震件进行间隔,减震件具体是聚氨酯胶垫块或胶垫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