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降尘式耐火粉料计量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29817发布日期:2022-01-05 02:4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降尘式耐火粉料计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耐火材料包括颗粒料和粉料两种形态,有的耐火材料则由颗粒料和粉料复配制成。耐火材料生产厂家在储放粉料时,往往伴随着扬尘污染,给厂区环境清洁度带来极大的压力。此外,粉料在入库时一般只是进行粗放的投料作业,在除尘后实际入料量会与原始记录之间产生差异,使用该粗放型投料作业会导致后续使用该批次物料还需再次称量,导致二次扬尘。
3.鉴于此,申请人设计了一套环保降尘式耐火粉料计量输送装置,能够实现精确计量耐火粉料的入库量,且计量输送过程中环保低尘,降低环保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降尘式耐火粉料计量输送装置,能够实现精确计量耐火粉料的入库量,且计量输送过程中环保低尘,降低环保压力。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保降尘式耐火粉料计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料仓、进料装置和分料称量装置,地下料仓设置在地下,进料装置安装在地下料仓上方,分料称量装置设置在地下料仓内,进料装置与地下料仓相互衔接。
6.优选的,在地下料仓的上部设置“凸”字形的料仓盖,在料仓盖上设置三个以上的投料口,在投料口上设置投料筒,投料筒的上端设置环形料带支撑环;在投料筒的侧壁上设置割刀孔;在割刀孔下方的投料筒内部同轴设置投料漏斗,在投料漏斗的下方设置内导料筒,内导料筒的上端围住投料漏斗的下部且二者之间存在出尘间隙;还包括外除尘装置,所述外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料仓盖外侧部的外抽风机和外除尘布袋,外抽风机的抽风管伸入到料仓盖内并与出尘间隙相互连通,外抽风机的出风管连接外除尘布袋。
7.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袋吊装桁架,所述料袋吊装桁架包括第一龙门架、第二龙门架、横杆、电动行走滑车和吊装用卷扬机,第一龙门架和第二龙门架分别设置在料仓盖的两侧,在第一龙门架和第二龙门架的横梁上分别设置第一行走滑轨和第二行走滑轨,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电动行走轮,且横杆两端的电动行走轮分别设置在第一行走滑轨和第二行走滑轨上;在横杆上设置第三行走滑轨,所述电动行走滑车能够在横杆的第三行走滑轨上往复移动;吊装用卷扬机安装在电动行走滑车上,在卷扬机的牵引绳上设置吊钩。
8.优选的,所述地下料仓包括储料仓部和称量仓部,在称量仓部的上方开设称量仓进料口,所述称量仓进料口与内导料筒的下端密封衔接;在称量仓部中设置分料称量装置;分料称量装置包括第一称量组、第二称量组和
自动分料装置,第一称量组和第二称量组分别设置在称量仓部的左右两侧;在称量仓部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左出料仓门和右出料仓门;所述自动分料装置的上端衔接称量仓进料口,自动分料装置的下部分别衔接第一称量组和第二称量组。
9.优选的,所述第一称量组包括第一称重装置,在第一称重装置上设置第一称重罐;第一称重装置包括第一上托盘、第一弹簧、第一称重传感器和第一下托盘,所述第一下托盘固定在称量仓部的后侧壁上,第一下托盘的中部开设安装孔,在安装孔内通过第一定位卡固定第一称重传感器,在第一下托盘的外周固定第一弹簧的下部,第一弹簧的上部固定第一上托板的下底面;所述第一称重罐放置在第一上托盘上且第一称重罐的上端敞口;称量仓进料口开设在第一称重罐的正上方;所述第二称量组包括第二称重装置,在第二称重装置上设置第二称重罐;第二称重装置包括第二上托盘、第二弹簧、第二称重传感器和第二下托盘,所述第二下托盘固定在称量仓部的后侧壁上,第二下托盘的中部开设安装孔,在安装孔内通过第二定位卡固定第二称重传感器,在第二下托盘的外周固定第二弹簧的下部,第二弹簧的上部固定第二上托板的下底面;所述第二称重罐放置在第二上托盘上且第二称重罐的上端敞口。
10.优选的,自动分料装置包括铰接轴承座、转轴体、第一杠杆臂、第二杠杆臂、导槽升降直臂、导槽升降弧臂、导槽托架和导槽;在称量仓部中部下方的后侧壁上安装设置铰接轴承座,在铰接轴承座内安装转轴体,在转轴体上沿垂直于转轴体中轴线的方向开设转轴插孔,在转轴插孔内插装第一杠杆臂,所述第一杠杆臂的左端铰接第一称量组的第一上托盘,杠杆臂的另一端铰接导槽升降直臂的中部,在导槽升降直臂的下端设置外螺纹部,在外螺纹部安装直臂挡块螺母;在导槽升降直臂的上方铰接导槽升降弧臂的下端,导槽升降弧臂的上端连接导槽;在称量仓中部的上顶面上安装导槽托架,导槽左高右低的设置在导槽托架上并能在导槽升降弧臂的带动下沿导槽托架滑移;第二杠杆臂的左端开设套孔,第二杠杆臂的左端通过套孔套装在支臂挡块上方的导槽升降直臂上,且第二杠杆臂位于第一杠杆臂与导槽升降直臂铰接部的下方。
11.优选的,所述导槽为横截面呈“u”形的输料导杆,在导槽的侧壁上开设条形的弧杆滑槽孔,在导槽升降弧臂的上端设置弧杆滑块,所述弧杆滑块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固定在弧杆滑槽孔内;当导槽升降直臂带动导槽升降弧臂下降至下限位时,导槽升降弧臂能够拉动导槽沿导槽托架滑移到右下限位,此时导槽的左端位于第一称重罐的右侧且不会遮挡称量仓进料口;当导槽升降直臂带动导槽升降弧臂上移至上限位时,导槽升降弧臂能够拉动导槽沿导槽托架滑移至左上限位,此时导槽的左端位于称量仓进料口的正下方,导槽的右端位于第二称重罐的正上方,从称量仓进料口下落的物料能够顺由导槽直接输导进入第二称重罐内,而不会落入第一称重罐内。
12.优选的,在称量仓部内设置还设置有内除尘装置,所述内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称量仓部底部的内抽风机和内除尘布袋,内抽风机的总抽风管连接第一抽风分管和第二抽风分管的下端,第一抽风分管的上端朝向第一称重罐的上端敞口处,第二抽风分管的上端朝向第二称重罐的上端敞口处;内抽风机的出风管连接内除尘布袋。
13.优选的,第一抽风分管和第二抽风分管分别通过第一风管悬架和第二风管悬架安
装在称量仓部的上顶壁上;所述总抽风管为柔性软管。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实现精确计量耐火粉料的入库量,且计量输送过程中环保低尘,降低环保压力。本装置设置有外、内除尘装置,能够在投料和分装称量的过程中实施吸尘作业,避免在关键环节出现扬尘现象,提升了生产作业的环保水准。而且,回收的粉料能够再次收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15.图1是进料装置在料仓盖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粉料料袋的拆装状态示意图;图3是分料称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填充并称量第一称重罐的状态);图4是分料称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填充并称量第二称重罐的状态);图中标记:1、第一龙门架;2、第二龙门架;3、第二行走滑轨;4、横杆;5、料仓盖;6、割刀孔;7、投料筒;8、环形料带支撑环;9、外除尘装置;10、粉料料袋;11、投料漏斗;12、出尘间隙;13、外抽风机;14、外除尘布袋;15、抽风管;16、内导料筒;17、第一风管悬架;18、第一称重罐;19、左出料仓门;20、总抽风管;21、第一上托盘;22、第一杠杆臂;23、第一弹簧;24、第一下托盘;25、第一定位卡;26、第一称重传感器;27、内除尘布袋;28、铰接轴承座;29、转轴体;30、内抽风机;31、直臂挡块螺母;32、导槽升降直臂;33、第二杠杆臂;34、第二定位卡;35、第二称重传感器;36、第二下托盘;37、第二弹簧;38、第二上托盘;39、第二称重罐;40、右出料仓门;41、导槽;42、第二抽风分管;43、第二风管悬架;44、导槽托架;45、称量仓部;46、弧杆滑槽孔;47、导槽升降弧臂;48、称量仓进料口;49、第一抽风分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7.如图1

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环保降尘式耐火粉料计量输送装置,包括地下料仓、进料装置和分料称量装置,地下料仓设置在地下,进料装置安装在地下料仓上方,分料称量装置设置在地下料仓内,进料装置与地下料仓相互衔接。
18.如图1和2所示,在地下料仓的上部设置“凸”字形的料仓盖,在料仓盖上设置三个以上的投料口,在投料口上设置投料筒,投料筒的上端设置环形料带支撑环;在投料筒的侧壁上设置割刀孔;在割刀孔下方的投料筒内部同轴设置投料漏斗,在投料漏斗的下方设置内导料筒,内导料筒的上端围住投料漏斗的下部且二者之间存在出尘间隙;还包括外除尘装置,所述外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料仓盖外侧部的外抽风机和外除尘布袋,外抽风机的抽风管伸入到料仓盖内并与出尘间隙相互连通,外抽风机的出风管连接外除尘布袋。
19.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袋吊装桁架,所述料袋吊装桁架包括第一龙门架、第二龙门架、横杆、电动行走滑车和吊装用卷扬机,第一龙门架和第二龙门架分别设置在料仓盖的两侧,在第一龙门架和第二龙门架的横梁上分别设置第一行走滑轨和第二行走滑轨,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电动行走轮,且横杆两端的电动行走轮分别设置在第一行走滑轨和第二行走滑轨上;在横杆上设置第三行走滑轨,所述电动行走滑车能够在横杆的第三行走滑轨上往复移动;吊装用卷扬机安装在电动行走滑车上,在卷扬机的牵引绳上设置吊钩。
20.所述地下料仓包括储料仓部和称量仓部,在称量仓部的上方开设称量仓进料口,所述称量仓进料口与内导料筒的下端密封衔接。
21.如图3和4所示,在称量仓部中设置分料称量装置;分料称量装置包括第一称量组、第二称量组和自动分料装置,第一称量组和第二称量组分别设置在称量仓部的左右两侧;在称量仓部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左出料仓门和右出料仓门;所述自动分料装置的上端衔接称量仓进料口,自动分料装置的下部分别衔接第一称量组和第二称量组。
22.所述第一称量组包括第一称重装置,在第一称重装置上设置第一称重罐;第一称重装置包括第一上托盘、第一弹簧、第一称重传感器和第一下托盘,所述第一下托盘固定在称量仓部的后侧壁上,第一下托盘的中部开设安装孔,在安装孔内通过第一定位卡固定第一称重传感器,在第一下托盘的外周固定第一弹簧的下部,第一弹簧的上部固定第一上托板的下底面;所述第一称重罐放置在第一上托盘上且第一称重罐的上端敞口;称量仓进料口开设在第一称重罐的正上方。
23.所述第二称量组包括第二称重装置,在第二称重装置上设置第二称重罐;第二称重装置包括第二上托盘、第二弹簧、第二称重传感器和第二下托盘,所述第二下托盘固定在称量仓部的后侧壁上,第二下托盘的中部开设安装孔,在安装孔内通过第二定位卡固定第二称重传感器,在第二下托盘的外周固定第二弹簧的下部,第二弹簧的上部固定第二上托板的下底面;所述第二称重罐放置在第二上托盘上且第二称重罐的上端敞口。
24.第一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称重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可沿安装孔上下调节,尤其是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长时间使用出现疲劳时,同样重量加载在弹簧上,此时弹簧会回缩更多距离,此时可将第一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称重传感器适当沿安装孔下调,以保证称量准确。
25.自动分料装置包括铰接轴承座、转轴体、第一杠杆臂、第二杠杆臂、导槽升降直臂、导槽升降弧臂、导槽托架和导槽。
26.在称量仓部中部下方的后侧壁上安装设置铰接轴承座,在铰接轴承座内安装转轴体,在转轴体上沿垂直于转轴体中轴线的方向开设转轴插孔,在转轴插孔内插装第一杠杆臂,所述第一杠杆臂的左端铰接第一称量组的第一上托盘,杠杆臂的另一端铰接导槽升降直臂的中部,在导槽升降直臂的下端设置外螺纹部,在外螺纹部安装直臂挡块螺母;在导槽升降直臂的上方铰接导槽升降弧臂的下端,导槽升降弧臂的上端连接导槽;在称量仓中部的上顶面上安装导槽托架,导槽左高右低的设置在导槽托架上并能在导槽升降弧臂的带动下沿导槽托架滑移。挡块螺母可沿外螺纹部上下移动调节,进而调整导槽的移动距离和两端的极限位置。
27.第二杠杆臂的左端开设套孔,第二杠杆臂的左端通过套孔套装在支臂挡块上方的导槽升降直臂上,且第二杠杆臂位于第一杠杆臂与导槽升降直臂铰接部的下方。
28.所述导槽为横截面呈“u”形的输料导杆,在导槽的侧壁上开设条形的弧杆滑槽孔,在导槽升降弧臂的上端设置弧杆滑块,所述弧杆滑块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固定在弧杆滑槽孔内。
29.在称量仓部内设置还设置有内除尘装置,所述内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称量仓部底部的内抽风机和内除尘布袋,内抽风机的总抽风管连接第一抽风分管和第二抽风分管的下端,第一抽风分管的上端朝向第一称重罐的上端敞口处,第二抽风分管的上端朝向第二称重罐的上端敞口处;内抽风机的出风管连接内除尘布袋。
30.第一抽风分管和第二抽风分管分别通过第一风管悬架和第二风管悬架安装在称量仓部的上顶壁上;所述总抽风管为柔性软管。
31.本装置设置有外、内除尘装置,能够在投料和分装称量的过程中实施吸尘作业,避免在关键环节出现扬尘现象,提升了生产作业的环保水准。
32.本装置在使用可将粉料料袋吊装在卷扬机牵引绳的吊钩上,通过令横杆沿第一龙门架和第二龙门架上的第一行走滑轨和第二行走滑轨移动控制粉料料袋的横向位置坐标,通过令电动行走滑车能够在横杆的第三行走滑轨上移动来控制粉料料袋的纵向坐标位置。当粉料料袋移动至预设投料的投料筒上方时,令卷扬机释放牵引绳,令粉料料袋放置在投料筒上方的环形料带支撑环上。工作人员通过割刀孔伸入割刀,并通过旋转移动割刀将粉料料袋的底部划破,从而令粉料料袋中的物料通过投料筒进行投料。粉料首先通过投料漏斗汇集后,再进入下方内导料筒内,期间产生的投料粉尘顺由出尘间隙和外抽风机的抽风管,直至进入到外除尘布袋,逸出粉料被拦截,抽风气流穿过外除尘布袋后变成清洁清流向外排出。
33.单纯储放粉料时,只需令粉料顺由投料筒进入到储料仓部储放即可。当需要精确计量粉料的入库量时,需令粉料顺由投料筒进入到称量仓部内。
34.当粉料进入称量部时,如图3所示,分料称量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此时导槽升降直臂带动导槽升降弧臂下降至下限位,导槽升降弧臂能够拉动导槽沿导槽托架滑移到右下限位,此时导槽的左端位于第一称重罐的右侧且不会遮挡称量仓进料口。粉料填充第一称重罐后,第一称重罐向下挤压第一弹簧,直至触发第一称重传感器,称得预设重量。当第一称重罐压迫第一上托盘到达下限位时,能够带动第一杠杆臂的左侧围绕转轴体向下转动,第二杠杆臂的右侧上升,继而带动导槽升降直臂带动导槽升降弧臂上移至上限位,如图4所示。此时导槽的左端位于称量仓进料口的正下方,导槽的右端位于第二称重罐的正上方,从称量仓进料口下落的物料能够顺由导槽直接输导进入第二称重罐内,而不会落入第一称重罐内。当第二称重罐也被填充满后,可分别打开左出料仓门和右出料仓门,将第一称重罐和第二称重罐取出打包。当第一称重罐和第二称重罐均处于空置状态时,导槽自动处于右限位的初始状态,可再次开始第一称重罐的填充称量作业。本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分料称量,在分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能够被内除尘装置吸取回收,不但不会产生扬尘,而且回收的粉料能够再次收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组合、变更或改型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