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7186发布日期:2021-11-29 17:1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2.浮法玻璃指用漂浮法制作的玻璃,基本原理是将融化的玻璃液倒在比重大于玻璃液的液体(液态锡)表面使玻璃成型。较之其他机械制法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因机械振动而产生的玻璃不均匀或含有气泡的情况发生,并且由于只要不断地往液体表面添加玻璃液理论上可以造出无限长的玻璃。
3.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2及h2)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就得到浮法玻璃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当需要对玻璃进行转运时,为了避免夹爪对玻璃表面造成损伤,通常都采用吸盘对玻璃进行抓取。但是采用吸盘对玻璃抓取时,就需要考虑玻璃表面的光洁度,因为只有相对较好的表面光洁度才能顺利的形成真空吸附,并提供可靠的抓取吸附力,吸盘才能顺利抓取玻璃并完成转运。但是,由于目前浮法玻璃生产线都是敞放在工厂中,加工中的玻璃也就是直接暴露到空气中的,因此玻璃表面都会附着上灰尘,从而影响吸盘对玻璃抓取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抓取装置,以解决由于现有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敞放在工厂中,玻璃表面会附着上灰尘,影响吸盘对玻璃抓取稳固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抓取装置,包括抓取结构,抓取结构包括驱动件和吸盘,吸盘连接在驱动件下端;
6.其中,驱动件上还设置有清洁结构,清洁结构包括多个清洁件,多个清洁件沿驱动件外壁周向设置,清洁件上部的连接端与驱动件外壁铰接,清洁件下部的清洁端可朝向远离驱动件中心方向运动,清洁端低于吸盘设置,多个清洁端朝向驱动件中心的端面相抵且在连接端运动后分开。
7.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运输线是用来对玻璃进行运输的,抓取结构中,驱动件作为吸盘的驱动源,能够驱动吸盘上升或下降,驱动件驱动吸盘下降后与玻璃相抵并对玻璃进行吸附后,再驱动吸盘上升,吸盘带动玻璃上移,从而进行转运。
8.考虑到吸盘在对玻璃进行吸附时,为了保证对玻璃的稳固吸附,本方案中,还在驱动件下端设置有清洁结构,由于清洁件下部的清洁端低于吸盘设置,所以在驱动件下降后,清洁端会先与玻璃接触,即清洁件下部的清洁端会先跟玻璃接触,随着驱动件继续下降,驱动件则会朝向远离驱动件中心方向运动,清洁端则会在玻璃上滑动,从而对玻璃进行清洁,而且,由于多个清洁端朝向驱动件中心的端面是相抵的,所以在清洁端与玻璃接触时,吸盘
下方对准的玻璃也是跟清洁端接触到的,随着驱动件继续下降,清洁端朝向两端滑开,位于吸盘下方的玻璃也就被清洁干净,吸盘也就能够稳固吸附这部分玻璃。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中,利用设置在驱动件下端的清洁结构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后,再由吸盘对玻璃进行吸附,从而保证了对玻璃的稳固吸附,顺利完成玻璃的转运。
10.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清洁端与连接端铰接。有益效果:考虑到在清洁端滑开后,清洁件此时为倾斜状态,而为了保证清洁端对玻璃的清洁效果,需要清洁端始终与玻璃水平接触,因此本方案中,设置清洁端与连接端铰接,当清洁端摆动为倾斜状态下,清洁端也能与玻璃保持水平接触的状态,从而保证了对玻璃的清洁效果。
11.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清洁端与连接端可拆卸连接。有益效果:考虑到在清洁端长期使用后,为了保证对玻璃的清洁效果,就需要对清洁端进行清洁,本方案中,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方便清洁端的拆卸。
12.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连接端与驱动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在连接端与驱动件之间设置弹性件后,当驱动件上升后,在连接端不再与玻璃接触时,连接端则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靠近驱动件,并重新恢复到初始位置,方便下一次对玻璃的清洁。
13.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连接端朝向驱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缓冲件。有益效果:考虑到在连接端因为弹性件的作用回到初始位置时,连接端与驱动件之间会出现碰撞,因此本方案中,还在连接端上设置缓冲件对出现的碰撞进行缓冲,从而能够减小因为碰撞而导致连接端和驱动件上出现的损伤,进而提高了连接端和驱动件的使用寿命。
14.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多个清洁端相抵的端面为弹性面。有益效果:考虑到在连接端恢复到初始位置时,多个清洁端也会恢复到相抵的状态,而当清洁端相抵时,也会发生碰撞,因此本方案中,还将清洁端上相抵的端面设置为弹性面,利用弹性面的弹性减小因为相抵而出现的碰撞,从而减小因为碰撞而导致清洁端出现的损伤。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抓取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16.图2为图1中驱动件下降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驱动件1、连接端2、清洁端3、吸盘4、玻璃5。
19.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抓取装置,包括抓取结构,本实施例中,抓取结构位于玻璃5运输线上方设置。
20.抓取结构包括驱动件1和吸盘4,吸盘4连接在驱动件1下端,本实施例中,吸盘4采用真空吸盘4,吸盘4的上端与驱动件1下端固定连接,考虑到抓取结构需要对玻璃5进行转运,本方案中,驱动件1包括上部的移动端和下部的伸缩端,上部的移动端采用机械爪,下部的伸缩端采用电动伸缩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采用气缸对驱动件1进行驱动。
21.驱动件1下端还设置有清洁结构,清洁结构包括多个清洁件,多个清洁件沿驱动件1外壁周向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清洁件,清洁件以驱动件1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设
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清洁件还可以设置四个,同样的,四个清洁件以驱动件1为中心,呈两行两列设置。
22.清洁件上部的连接端2与驱动件1外壁铰接,具体的,清洁件上部的连接端2为连接杆,驱动件1外壁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连接通孔,连接杆上端通过连接轴与连接通孔连接。
23.清洁件下部的清洁端3与连接端2可拆卸,清洁端3连接可朝向远离驱动件1中心方向运动,清洁端3低于吸盘4设置,多个清洁端3朝向驱动件1中心的端面相抵且在连接端2运动后分开;具体的,清洁件下部的清洁端3包括方形的清洁板和清洁单元,本实施例中,清洁单元采用海绵,清洁单元采用粘结的方式与清洁板下表面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清洁单元也可以采用清洁棉布。清洁板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连接杆,连接端2下部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铰接。
24.连接端2与驱动件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图中未画出),连接端2朝向驱动件1的一侧设置有缓冲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采用拉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也可以采用有弹力绳;缓冲件采用橡胶垫。具体的,以图1中左侧的清洁件为例,连接端2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驱动件1上左侧面与第一安装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接。连接端2左侧面设置弹性垫。
25.多个清洁端3相抵的端面为弹性面,即左侧的清洁端3的右侧面为弹性面,右侧的清洁端3的左侧面为弹性面,本实施例中,弹性面为设置在清洁端3上的橡胶面。
26.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清洁件的连接端2是与驱动件1接触的,并且,清洁端3处于相抵状态,弹性件处于原长。
27.使用时,玻璃5运输线对玻璃5进行运输,在玻璃5运输到抓取结构的下方时,驱动件1上部的移动端下降,驱动件1整体下降,在驱动件1下降的过程中,由于清洁件上的清洁端3低于吸盘4设置,因此清洁端3会先于吸盘4与玻璃5接触,随着驱动件1的继续下降,清洁端3则会朝向两侧滑动,如图2所示,而在清洁端3滑动的过程中,清洁端3在玻璃5表面的滑动就会对玻璃5表面进行清洁。
28.在驱动件1继续下降后,吸盘4与玻璃5接触,此时驱动件1的移动端停止下降,驱动件1整体停止下降,然后驱动件1下部的伸缩端伸长,在伸缩端伸长后,吸盘4被下压,吸盘4内空气被排出,从而对玻璃5进行吸附,在吸盘4吸附上玻璃5后,移动端上移,驱动件1整体上移,于是带动吸盘4上吸附的玻璃5上移,实现对玻璃5的抓取,并由驱动件1进行转运。当驱动件1带着玻璃5达到需要目的地后,驱动件1上部的移动端下降,驱动件1整体下降,在玻璃5与目的地接触后,此时移动端停止下降,伸缩端缩短,带动吸盘4上移,吸盘4不再对玻璃5进行吸附,玻璃5也就落到了目的地,同时,在驱动件1上移后,清洁件将会反向滑动最终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完成玻璃5的转运。
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
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