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撕膜机构及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6238发布日期:2022-02-23 23:5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撕膜机构及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撕膜机构及贴标机。


背景技术:

2.贴标机(label ler),是将不干胶纸标签(纸质或金属箔)粘贴在pcb、产品或规定包装上的设备。贴标机是现代包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生产贴标机的种类正在逐步增加,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已从手动、半自动贴标的落后局面,转向自动化高速贴标机占据广大市场的格局。在贴标之前一般需要将标签底膜撕取下来,再移动到需要贴标的位置进行贴标。一般都采用撕膜机构对底膜进行撕除。
3.现有标签撕膜机构一般采用旋转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对标签底膜进行撕取,当旋转组件带动夹持组件翻转时,底膜跟随夹持组件翻转撕除,该方法对标签具有选择性,对于底膜较硬的产品,撕膜时标签会随着底膜一起翻转,标签贴附于底膜上未分开,导致撕膜成功率较低,影响贴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撕膜机构及贴标机,能够提高对于底膜较硬的物料撕膜成功率。
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撕膜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吸取组件和撕膜组件,撕膜组件包括架体,以及设置于架体上的夹持组件和驱动组件,架体上还设置有剥标板,吸取组件用于将标签移动至剥标板上方,驱动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在架体上做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方向与剥标板所在平面成预设夹角,其中,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标签的底膜。
7.可选地,吸取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机械臂,以及安装在机械臂上的吸附组件,吸附组件用于吸附标签。
8.可选地,架体上还设置有安装板,驱动组件设置于安装板上,且夹持组件通过第一滑块与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9.可选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旋转驱动件,以及与旋转驱动件传动连接的齿轮;第一滑块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10.可选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夹持驱动件,第一夹持板与夹持驱动件连接,第二夹持板设置于第一滑块上,夹持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夹持板朝向或远离第二夹持板运动。
11.可选地,旋转驱动件通过固定板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上设置有吹气组件,吹气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设置于固定件上的吹气管,吹气管上设置有多个槽孔,槽孔朝向撕膜组件。
12.可选地,撕膜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感应器,感应器与旋转驱动件电连接的感应器,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感应器配合的挡片。
13.可选地,吸附组件包括与机械臂连接的连接臂以及与连接臂连接的吸头,其中,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通过连接架与吸头连接,连接臂与连接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且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一卡凸,连接架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凸卡接的第二卡凸。
14.可选地,吸头包括吸头本体,以及在吸头本体上设置的多个吸附孔。
15.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贴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项的撕膜机构。
16.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7.本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及贴标机,通过架体上设置的剥标板,用于限制底膜折弯角度,从而防止底膜折弯弧度较平缓,使标签随底膜一起折弯,导致标签与底膜无法分离。通过吸取组件将标签移动至剥标板上方,驱动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在架体上做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方向与剥标板所在平面成预设夹角,吸取组件带动标签运动,夹持组件夹紧底膜使得标签与底膜有相应的预设角度,使得标签与底膜分开,标签与底膜沿不同方向运动,使得底膜从标签上撕离,从而提高标签撕膜成功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中撕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中吸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中吹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标:100-撕膜机构;110-架体;111-安装板;1111-第一滑轨;1112-感应器;112-剥标板;120-夹持组件;121-第一滑块;1211-挡片;122-第一夹持板;123-第二夹持板;
25.124-夹持驱动件;130-驱动组件;131-旋转驱动件;132-齿轮;133-齿条;134-固定板;140-吸附组件;141-连接臂;
26.142-第二滑轨;143-连接架;144-第二滑块;145-弹性件;
27.146-第一卡凸;147-第二卡凸;148-吸头;150-吹气组件;
28.151-固定件;152-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
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撕膜机构100,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吸取组件和撕膜组件,撕膜组件包括架体110,以及设置于架体110上的夹持组件120和驱动组件130,架体110上还设置有剥标板112,吸取组件用于将标签移动至剥标板112上方,驱动组件130带动夹持组件120在架体110上做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方向与剥标板112所在平面成预设夹角,其中,夹持组件120用于夹持标签的底膜。
34.当吸取组件吸附标签至剥标板112上方时,标签与剥标板112之间设置有1-5mm间距,防止标签与剥标板112接触,撕膜时标签受到吸取组件与剥标板112的挤压力,使标签损坏。剥标板112远离架体110的一侧设置为薄刃,薄刃处使得标签分离时,底膜与剥标板112形成预设夹角,防止底膜弯折角度过大,底膜带动标签一起运动。夹持组件120夹紧标签底膜,驱动组件130带动夹持组件120在架体110上向远离剥标板112方向作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方向与剥标板112所在平面成预设夹角,预设夹角可设置为直角,也可设置为近似直角,如80
°
、85
°
、95
°
、100
°
。吸取组件带动标签平行于剥标板112平面向一侧运动,使得标签与底膜彻底分离。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机构100,通过吸取组件将标签移动至剥标板112上方,驱动组件130带动夹持组件120在架体110上做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方向与剥标板112所在平面成预设夹角,吸取组件带动标签运动,夹持组件120夹紧底膜使得标签与底膜有相应的预设角度,使得标签与底膜分开,标签与底膜沿不同方向运动,使得底膜从标签上撕离,从而提高标签撕膜成功率,剥标板112用于限制底膜折弯角度,从而防止底膜折弯弧度较平缓,使标签随底膜一起折弯,导致标签与底膜无法分离。
36.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吸取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机械臂,以及安装在机械臂上的吸附组件140,吸附组件140用于吸附标签。
37.具体的,机械臂可设置为四自由度机械臂或六自由度机械臂,安装在机械臂上的吸附组件140随机械臂运动,吸附组件140吸取标签,机械臂带动标签运行至剥标板112上方,机械臂带动吸附组件140从标签放置处吸附标签,随后向剥标板112上方运行,夹持组件120夹紧底膜后,沿远离剥标板方向运行,吸附组件140带动标签平行于剥标板直线远离剥标板运动。
38.如图2所示,架体110上还设置有安装板111,驱动组件130设置于安装板111上,且夹持组件120通过第一滑块121与设置在安装板111上的第一滑轨1111滑动连接。
39.可选地,第一滑块121与夹持驱动件124可直接连接,也可通过连接板间接连接第一滑轨1111设置在安装板111远离架体110的一侧,第一滑块121与第一滑轨1111相对滑动,第一滑轨1111设置为长条形,第一滑轨1111沿夹持组件120直线运动方向设置。使得第一滑块121在第一滑轨1111上直线滑动,第一滑块121做靠近或远离剥标板112的运动。夹持组件120夹紧底膜后,第一滑块121在第一滑轨1111上做远离剥标板112的直线运动。
40.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130包括设置于安装板111上的旋转驱动件131,以及与旋转驱动件131传动连接的齿轮132;第一滑块121上设置有与齿轮132啮合的齿条133。
41.需要说明的是,齿条133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滑块121上,以便于齿条133的拆卸和更换,齿条133可设置在第一滑块121靠近架体110一侧,旋转驱动件131可设置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齿轮132齿条133的运动原理:齿轮132齿条133在传动过程中会有自己所独有的运动特点,齿轮132传动用来传递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机械传动,将旋转驱动件131产生的绕轴旋转的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42.如图3所示,夹持组件120包括第一夹持板122、第二夹持板123和夹持驱动件124,第一夹持板122与夹持驱动件124连接,第二夹持板123设置于第一滑块121上,夹持驱动件124用于带动第一夹持板122朝向或远离第二夹持板123运动。
43.具体的,夹持驱动件124包括固定部和驱动部,驱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夹持件设置于驱动部远离固定部的一侧,驱动部带动第一夹持板122朝向固定部运动时第一夹持板122与第二夹持板123夹紧标签。驱动部带动第一夹持板122远离固定部运动时,第一夹持板122与第二夹持板123分离,标签底膜从夹持组件120上脱离。
44.如图5所示,旋转驱动件131通过固定板134与安装板111连接,安装板111上设置有吹气组件150,吹气组件150包括固定件151和设置于固定件151上的吹气管152,吹气管152上设置有多个槽孔,槽孔朝向撕膜组件。
45.具体的,吹气管152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通过气管外接吹气泵,槽孔在沿吹气管152方向直线间隔设置,槽孔可设置三个或者三个以上,进一步的,槽孔设置至少一排,当驱动组件130带动夹持组件120远离剥标板112运动,直到底膜与标签彻底分离,第一夹持板122远离第二夹持板123运动,槽孔处的气体吹向第一夹持板122或第二夹持板123,使得标签底膜从第一夹持板122或第二夹持板123脱落,保证标签底膜不会粘附于第一夹持板122或第二夹持板123上。
46.如图2所示,撕膜机构100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板111上的感应器1112,感应器1112与旋转驱动件131电连接的感应器1112,第一滑块121上设置有感应器1112配合的挡片1211。
47.具体的,感应器1112可设置为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挡片1211随第一滑块121朝向感应器1112运动,当挡片1211接近感应器1112的感应区域,防止旋转驱动件131超行程,齿轮132与齿条133脱离啮合。
48.如图4所示,吸附组件140包括与机械臂连接的连接臂141以及与连接臂141连接的吸头148,其中,连接臂141上设置有第二滑轨142,第二滑轨14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44,第二滑块144通过连接架143与吸头148连接,连接臂141与连接架14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45,且连接臂141上设置有第一卡凸146,连接架143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凸146卡接的第二卡凸147。
49.具体的,第一卡凸146与第二卡凸147卡接的位置为连接架143在连接臂141上朝向
吸头148的方向运动的极限位置,防止吸头148与连接架143从连接臂141上掉落。连接架143与连接臂141滑动连接,使得吸头148在连接臂141上作直线运动,连接臂141与连接架14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45,弹性件145可设置为螺旋弹簧或橡胶弹簧,弹性件145产生的弹性势能使得连接臂141与连接架143有相对远离的运动,当吸头148吸取标签时,吸头148朝向标签放置处运动,吸附面与标签接触后,机械臂带动连接臂继续朝向标签运动,第二滑块144相对于第二滑轨142远离第一卡凸146运行时,弹性件145受到连接臂141与吸头148挤压变形而产生弹性势能,弹性势能转化为吸头148对标签的压力,防止吸头148与标签刚性抵持而损坏标签,使得标签在吸头148上吸附更牢固。
50.如图4所示,吸头148包括吸头本体,以及在吸头本体上设置的多个吸附孔。
51.吸头148可设置为真空吸盘,真空吸盘又称真空吊具,是真空吸附装置的执行元件。真空吸盘采用了真空原理,即用真空负压来“吸附”工件以达到夹持工件的目的。利用真空技术进行调节、控制和监控,可以有效地提高搬运效率。另外,真空吸附具有清洁,吸附平稳,可靠,不损坏所吸附物件表面的优点,因此真空吸附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2.吸头148内外产生压力差使得标签吸附于吸头148上,从而使得吸头148吸取标签到放入标签板。吸附孔设置于吸头本体远离连接臂141的一面,吸附孔相应设置在标签的实体区,避免吸附在底膜上,多个吸附孔使得吸附面与标签表面贴合紧密,从而提高吸头148与被吸附标签的贴合程度。
53.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贴标机,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撕膜机构100。该贴标机包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撕膜机构100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撕膜机构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5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