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9537发布日期:2022-03-09 11:0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属于键盘背光模组上料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为了满足人们在夜晚不开灯的情况下使用电脑的需求,诞生了背光键盘,背光键盘起源于普通键盘,背光键盘在黑暗的环境里也能使人清楚地看到按键上所显示的字母、数字和符号,背光键盘主要体现在键盘按键或者面板发光。背光键盘的背光光源是采用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嵌入设计好的键盘卡槽内,当计算机接受到键盘敲击指令时,计算机通过指令控制接通发光二极管发光。键盘的每个按键采用特殊的塑质,黑色部分具有很好的遮光性,白色部分具备很强的透明度,这样就实现了背光键盘的基本功能。对于在夜间处理事务的人员来说相当方便,而且键盘外观很美观。
3.目前,背光键盘中通常安装有键盘背光模组,以实现背光的效果,键盘背光模组通常包括遮光膜、导光膜和反射膜,导光膜的一面与遮光膜贴合在一起,导光膜的另一面与反射膜贴合在一起。遮光膜上与导光膜贴合的一面设置有离型纸,反射膜上与导光膜贴合的一面也设置有离型纸,离型纸用不干胶进行贴合,在加工时,难免会有溢胶现象产生,使得离型纸与遮光膜贴合的边沿可能存在溢胶,离型纸与反射膜贴合的边沿也可能存在溢胶,键盘背光模组制作时,遮光膜和反射膜在叠放状态下采用自动上料,因此,遮光膜和反射膜在自动上料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相互粘连,造成一次取料多片而当作一片使用。公知的防止遮光膜和反射膜在自动上料过程中相互粘连的设备,采用刮片刮落多取的遮光膜和反射膜,当溢胶严重时粘连紧度大,会刮落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遮光膜和反射膜溢胶严重时粘连紧度大导致多取的物料刮落失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采用落料杆从两张物料之间穿插,强行分离两张物料。本实用新型将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称为物料。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料结构包括取料系统、落料机构、顶托机构、底座、中架和上架,所述中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架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顶托机构安装在底座内,所述取料系统安装在所述上架上,取料系统对应于所述顶托机构设置,所述顶托机构位于所述取料系统的下方,所述落料机构安装在所述中架的顶部,所述落料机构包括有落料杆和落料杆驱动机构,落料杆驱动机构与落料杆连接,落料杆能够在所述顶托机构的上方沿所述顶托机构的长度方向移动。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7.为了实现所述落料杆能够在所述承托板的上方沿所述承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功能,所述落料机构还包括有杆座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在所述中架的顶部,所述
落料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杆座上,所述杆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杆座与落料杆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杆座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
8.为了实现所述落料杆能够自动移动的功能,所述落料杆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丝杆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安装在所述中架的顶部,所述第一丝杆能够在所述中架上转动,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杆座为螺纹配合,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中架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包含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
9.为了方便所述杆座与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一导轨的安装,所述杆座包括盖和滑座,所述滑座内部设置有丝杆孔,所述第一丝杆安装在所述丝杆孔中,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丝杆孔为螺纹配合,所述盖的一端与所述滑座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盖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盖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所述落料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盖上,或者,所述落料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滑座上,或者,所述落料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滑座与所述盖之间。
10.为了检测所述落料杆的位置,所述落料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中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对应于所述取料系统设置,所述落料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挡片开口,所述第一挡片能够从所述第一挡片开口中通过。
11.为了控制所述落料杆运行与停止的时机,所述顶托机构包括承托板,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第一光电传感器对应于所述承托板的一端设置,第二个第一光电传感器对应于所述承托板的另一端设置,第三个第一光电传感器对应于所述承托板的中部设置。
12.为了实现所述取料系统能够取走物料的功能,所述取料系统包括真空吸头、第一气缸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安装在所述上架上,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插装在第一缸体内,所述第一缸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框上,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真空吸头,所述真空吸头11内部设置有吸腔,所述吸腔连通有抽真空的第一气路,第一气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一开关控制第一气路的开通与关闭。
13.为了提高所述真空吸头的最大提升高度,所述取料系统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缸体安装在所述上架上,所述第二活塞杆插装在第二缸体内,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框固定安装在一起。
14.为了实现所述顶托机构能够升降托举物料的功能,所述顶托机构包括承托板、第一支撑杆、第一中转板、第二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承托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一中转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杆能够在所述中架中移动,所述第一中转板与所述第二丝杆为螺纹配合,所述第二丝杆的上端安装在所述中架上,所述第二丝杆能够在所述中架中转动,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中架的下部,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丝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轴连接。
15.为了检测物料是否达到预定位置,所述上料结构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中架的顶部,红外线传感器对应于所述顶托机构设置。
16.本实用新型的方位描述,其判定的背景是,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
上料结构正常使用时。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落料杆从两张物料之间穿插,强行分离两张物料,解决了遮光膜和反射膜溢胶严重时粘连紧度大导致多取物料的问题,达到了高效上料的效果。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较优实施例的整体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较优实施例的底座、中架和上架的安装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较优实施例的顶托机构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较优实施例的落料机构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取料系统,11—真空吸头,111—吸头架,12—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安装框,15—第三气缸,2—落料机构,21—落料杆,211—第一固定套,212—第二固定套,213—第一卡圈,22—杆座,221—盖,2211—落料杆孔,222—滑座,223—滑动块,224—第一挡片,23—第一丝杆,24—第一导轨,241—轨道板,242—第一丝杆座,243—第二丝杆座,244—轨道支柱,245—连轴套,25—第一电机,26—第一光电传感器,261—第一挡片开口,3—顶托机构,31—承托板,311—第一承托板,312—第二承托板,3121—引导口,3122—导杆,313—承托垫,32—第一支撑杆,321—第三螺纹孔,33—第一中转板,331—第三安装孔,332—第二光电传感器,3321—上安装板,3322—下安装板,3323—第二挡片开口,3324—第二挡片,34—第二丝杆,341—上插装段,3411—第二卡口,342—中插装段,343—下插装段,35—第二电机,36—第一转接套,361—第一安装段,362—第一螺纹孔,37—第二卡圈,38—上限位柱,381—第五安装孔,39—下限位柱,391—第九安装孔,40—第二轴承,401—第八安装孔,402—挡块,4021—第十安装孔,4022—第二螺纹孔,4—底座,41—第一开口,5—红外线传感器,51—红外线,6—中架,61—第二支撑杆,62—工作台,621—第二开口,63—第二中转板,631—第一安装孔,632—第二安装孔,63321—第四转接套,633211—第四安装段,63341—第二转接套,633411—第二安装段,633412—第四安装孔,633413—安装面,64—第四支撑杆,65—底板,651—第六安装孔,65341—第三转接套,653411—第三安装段,653412—第七安装孔,7—上架,71—第三中转板,711—滑块,72—第二导轨,73—第三支撑杆,471—第一转接座,74—第四中转板,8—皮带,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
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2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较优实施例可参照图1至图5所示,包括取料系统1、落料机构2、顶托机构3、底座4,中架6和上架7。顶托机构3用于供应物料,将物料举升或降下。取料系统1用于吸起物料,落料机构2用于剥落多取的物料。上料结构包括取料系统1、落料机构2、顶托机构3、底座4、中架6和上架7,中架6安装在底座4上,上架7安装在底座4的顶部,顶托机构3安装在底座4内,取料系统1安装在上架7上,取料系统1对应于顶托机构3设置,顶托机构3位于取料系统1的下方,落料机构2安装在中架6的顶部,落料机构2包括有落料杆21和落料杆驱动机构,落料杆驱动机构与落料杆21连接,落料杆21能够在顶托机构3的上方沿顶托机构3的长度方向移动。
27.中架6包括第二支撑杆61、工作台62、第二中转板63、第四支撑杆64和底板65。上架7包括第三中转板71、第二导轨72、第三支撑杆73和第四中转板74。底座4上设置有第一开口41,第一开口41作为中架6的安装位,底座4的横截面呈“凹”形,第一中转板33、第二丝杆34、第二电机35、第四支撑杆64和底板65位于第一开口41内,第一支撑杆32的下端也位于第一开口41内。
28.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6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支撑杆61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杆61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4的顶部,工作台62为矩形板,工作台62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支撑杆61上。工作台62中部设置有第二开口621,第二开口621为矩形,第一支撑杆32从第二开口621中通过。
29.第二中转板63为矩形板,第二中转板63通过螺钉安装在工作台62的底部。第二中转板63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631,第一安装孔631用于安装第二丝杆34。第二中转板63中部还设置有第二安装孔632,第二安装孔632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631位于两个第二安装孔632之间,第二安装孔632用于安装第一支撑杆32。
30.本实施例中,第四支撑杆64设置有四个,四个第四支撑杆64平行设置,第四支撑杆64的上端安装在第二中转板63的底部,底板65为矩形板,第四支撑杆64的下端安装在底板65的直角处。第三支撑杆73的下端通过第一转接座471安装在底座4的顶部的一端,第一转接座471包括立板和平板,立板和平板一体成型,立板与第三支撑杆7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平板与底座4也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
31.第四中转板74为矩形板,第四中转板74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三支撑杆73的上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72设置有两个,第二导轨7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四中转板74上,两个第二导轨72平行设置。第三中转板71通过滑块711安装在第二导轨72上,第二导轨72设置有第一卡台,滑块711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口,第一卡口套装在第一卡台上,第一卡口与第一卡台为间隙配合,滑块711与第三中转板7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这样,就实现了第三中转板71能够沿第二导轨72滑动。
32.为了实现顶托机构3能够升降托举物料的功能,顶托机构3包括承托板31、第一支撑杆32、第一中转板33、第二丝杆34和第二电机35。顶托机构3通过第二丝杆34和导杆3122安装在中架6上。
33.第二丝杆34与第一中转板33之间设置有第一转接套36,第一转接套36包括第一插装段和第一安装段361,第一中转板33中央部位设置有第三安装孔331,第一插装段插装在第三安装孔331内,第一安装段361与第一中转板3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转接套
36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62,第二丝杆34安装在第一螺纹孔362内,第二丝杆34与第一螺纹孔362为螺纹配合。
34.第二中转板63的第一安装孔631内安装有第二转接套63341,第二转接套63341包括第二插装段和第二安装段633411,第二插装段插装在第一安装孔631内,第二安装段633411与第二中转板6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转接套63341内部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部设置有第四安装孔633412,第二丝杆34包含第一螺纹段、上插装段341、中插装段342和下插装段343,第一螺纹段位于上插装段341与中插装段342之间,中插装段342位于第一螺纹段与下插装段343之间,第一螺纹段与第一螺纹孔362为螺纹配合,上插装段341插装在第四安装孔633412内,第一螺纹段的外径大于第四安装孔633412的内径,上插装段341的圆柱面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口3411,第二卡口3411内安装有第二卡圈37,第二卡圈37上设置有第三开口,即,第二卡圈37为开口式。第二卡圈37在自由状态下,即,第二卡圈37还没有安装在第二卡口3411内时,第二卡圈37的外径大于第四安装孔633412的内径,第二卡圈37的内径小于上插装段341的外径,第二转接套63341的端部设置有安装面633413,第二卡圈37位于安装面633413上,第一螺纹段的上端面与第二卡口3411的下端面的距离大于第四安装孔633412的长度,这样,就实现了第二丝杆34能够在第二中转板63内转动。第二转接套63341的底部焊接有上限位柱38,上限位柱38内部设置有第五安装孔381,第五安装孔381与第四安装孔633412相连通,第二丝杆34与第五安装孔381为间隙配合。当顶托机构3上行到第一转接套36的上端面与上限位柱38的下端面接触时,顶托机构3被限制继续上行。
35.底板65中央设置有第六安装孔651,第六安装孔651内安装有第三转接套65341,第三转接套65341包括第三插装段和第三安装段653411,第三插装段插装在第六安装孔651内,第三安装段653411与底板65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三转接套65341内部设置有第七安装孔653412,第七安装孔653412内安装有第二轴承40,第二轴承40内部设置有第八安装孔401,中插装段342插装在第八安装孔401内。第三转接套65341的上端焊接有下限位柱39,下限位柱39内部设置有第九安装孔391,第二丝杆34插装在第九安装孔391内,第九安装孔391的内径大于第二丝杆34的外径。中插装段342的下部安装有挡块402,挡块402内部设置有第十安装孔4021,挡块402的侧壁中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4022,第二螺纹孔4022与第十安装孔4021相连通,中插装段342插装在第十安装孔4021内,挡块402位于第三转接套65341下方,第二螺纹孔4022内安装有第一锁紧螺钉,第一锁紧螺钉与中插装段342相抵接。
36.第二电机35包含第二电机轴,第二电机轴的端部安装有第一齿轮9,第二电机轴的端部与第一齿轮9通过第一键连接。第一齿轮9上安装有第二锁紧螺钉,第二锁紧螺钉与第二电机轴相抵接。第一齿轮9上还安装有第三锁紧螺钉,第三锁紧螺钉与第一键相抵接。
37.第二丝杆34的下插装段343上安装有第二齿轮10,下插装段343与第二齿轮10通过第二键连接。第二齿轮10上安装有第四锁紧螺钉,第四锁紧螺钉与下插装段343相抵接。第二齿轮10上还安装有第五锁紧螺钉,第五锁紧螺钉与第二键相抵接。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通过皮带8传动,皮带8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相啮合的齿。
38.第二中转板63的第二安装孔632中安装有第四转接套63321,第四转接套63321包括第四插装段和第四安装段633211,第四安装段633211与第二中转板6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第四转接套63321内部设置有第十一安装孔,第一支撑杆32插装在第十一安装孔内,第十一安装孔与第一支撑杆32为间隙配合。
39.承托板31安装在第一支撑杆32的上端,承托板31包括第一承托板311、第二承托板312和承托垫313。第一支撑杆32的端部设置有第三螺纹孔321,第一承托板311为矩形板,第一承托板311与第一支撑杆3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螺钉安装在第三螺纹孔321内。第二承托板312为矩形板,第一承托板311与第二承托板31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承托板311位于第二承托板312的下方。承托垫313为矩形,承托垫313放置在第二承托板312的上表面。第二承托板312的四个边设置有引导口3121,工作台62上安装有导杆3122,导杆3122位于引导口3121内,本实施例中,导杆3122设置有八个,第二承托板312的每个边设置有两个导杆3122,每个边的两个导杆3122沿所在边均匀设置。
40.为了检测第一中转板33的位置,顶托机构3还包括第二光电传感器332,本实施例中,第二光电传感器332设置有三个,一个第二光电传感器332对应于第一中转板33的上限位置设置,一个第二光电传感器332对应于第一中转板33的下限位置设置,一个第二光电传感器332对应于第一中转板33的中间位置设置。第二中转板63的底部通过螺钉安装有上安装板3321,对应于第一中转板33的上限位置的第二光电传感器332通过螺钉安装在上安装板3321上。底板65的上表面安装有下安装板3322,对应于第一中转板33的下限位置和中间位置的两个第二光电传感器332安装在下安装板3322上。第二光电传感器332上相对于第一中转板3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片开口3323,第一中转板33上相对于第二光电传感器33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片3324,当第一中转板33从上限位置运行至下限位置时,第二挡片3324会从第二挡片开口3323中通过。
41.为了实现落料杆21能够防粘连的功能,落料机构2包括落料杆21、杆座22、第一丝杆23、第一导轨24和第一电机25。
42.杆座22包括盖221和滑座222,盖221的一端与滑座22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落料杆21的安装,盖221的内部设置有落料杆孔2211,盖2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与落料杆孔2211相连通,第一固定孔内安装有第一固定套211,第一固定套211的外径大于落料杆孔2211的内径,盖2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落料杆孔2211相连通,第二固定孔内安装有第二固定套212,第二固定套212的外径大于落料杆孔2211的内径,第一固定套211内部设置有第一杆孔,第二固定套212内部设置有第二杆孔,落料杆21插装在第一杆孔、落料杆孔2211和第二杆孔中。为了固定第一固定套211和第二固定套212,落料杆21的一端设置有凸台,凸台外径大于第二杆孔内径,落料杆21上设置有卡圈口,卡圈口内安装有第一卡圈213,第一卡圈213外径大于第一杆孔内径,第一卡圈213与第一固定套211相抵接,凸台与第二固定套212相抵接。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在落料杆21的内部设置孔,落料杆21的一端插装在孔内,落料杆21与孔为过盈配合。
43.本实施例中,落料杆21的一端安装在盖221上,具体实施时,落料杆21的一端也可以安装在滑座222上,或者,落料杆21的一端还可以安装在滑座222与盖221之间。
44.滑座222内部设置有丝杆孔,第一丝杆23安装在丝杆孔中,第一丝杆23与丝杆孔为螺纹配合。盖221的另一端的底部安装有滑动块223,盖221与滑动块22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滑动块223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开口,第一导轨24上部设置有滑动台,滑动开口套装在滑动台上,滑动开口与滑动台为间隙配合。第一丝杆23与第一导轨24平行设置,第一导轨24与第二承托板312的一个长边平行设置,第一导轨24位于承托板31与第一丝杆23之间。落料杆21与第二承托板312平行设置,落料杆21位于承托垫313的上方,落料杆21外露于杆座
22的部分跨越第二承托板312,即落料杆21的外露于杆座22的部分的长度大于第二承托板312的宽度,落料杆21的运行轨迹形成的面能够覆盖整个第二承托板312。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24位于承托板31与第一丝杆23之间,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第一丝杆23位于承托板31与第一导轨24之间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杆座22包括盖221和滑座222,具体实施时,杆座22也可以一体成型。
45.工作台62上表面一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轨道支柱244,轨道支柱244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轨道板241,轨道板241的上表面与第二承托板312的上表面平行设置,轨道板241与第二承托板312相对的两个侧面平行设置。轨道板241上表面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一丝杆座242,轨道板241上表面接近另一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二丝杆座243,第二丝杆座243与轨道板24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轨道板241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5,第二丝杆座243位于第一丝杆座242与第一电机25之间。
46.第一丝杆23包括第五插装段、第二螺纹段和第六插装段,第二螺纹段位于第五插装段与第六插装段之间。第一丝杆座242内部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部设置有第十二安装孔,第五插装段插装在第十二安装孔内,第二丝杆座243内部安装有第四轴承,第四轴承内部设置有第十三安装孔,第六插装段插装在第十三安装孔内,第六插装段外露于第十三安装孔。第一电机25包含有第一电机轴,第一电机轴与第一丝杆23的第六插装段外露于第十三安装孔的部分通过连轴套245固定连接。
47.为了检测落料杆21的位置,落料机构2还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26,第一光电传感器26对应于真空吸头11的位置设置,第一光电传感器26安装在轨道板241的上表面,第一丝杆23位于第一光电传感器26与第一导轨24之间,第一导轨24位于第一丝杆23与第二承托板312之间。第一光电传感器26上部设置有第一挡片开口261,杆座22上相对于第一光电传感器26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一挡片224,当杆座22从第一导轨24的一端运行至另一端时,第一挡片224会从第一挡片开口261中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电传感器26安装在轨道板241的上表面,具体实施时,第一光电传感器26也可以安装在工作台62上,此时,需要调整第一光电传感器26的高度位置,使得第一挡片开口261与第一挡片224相匹配。
48.为了控制落料杆21运行与停止的时机,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电传感器26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第一光电传感器26对应于承托板31的一端设置,第二个第一光电传感器26对应于承托板31的另一端设置,第三个第一光电传感器26对应于承托板31的中部设置。
49.为了实现取料系统能够取走物料的功能,取料系统1包括真空吸头11、第一气缸12、第二气缸13、第三气缸15和安装框14。真空吸头11内部设置有吸腔,吸腔连通有抽真空的第一气路,第一气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一开关控制第一气路的开通与关闭。第二气缸13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插装在第二缸体内,第二缸体通过螺钉安装在上架7的第三中转板71上,第二活塞杆与安装框1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即,安装框14通过第二气缸13安装在上架7上。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第二缸体形成两个第二活塞腔,第二气缸13用于提高真空吸头11的最大提升高度,第二气缸13可以将安装框14整体提起,该功能通过改变两个第二活塞腔的气压差实现,两个第二活塞腔分别连通有抽真空的第三气路,第三气路上设置有第三开关,第三开关控制第三气路的开通与关闭。
50.本实施例中,为了稳定可靠地吸起物料,第一气缸12设置有三个,真空吸头11设置
有六个,每一个第一气缸12的下端设置有两个真空吸头11。对应于第二承托板31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气缸12,对应于第二承托板3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气缸12,对应于第二承托板31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一气缸12。第一气缸12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插装在第一缸体内,第一缸体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框14上,第一活塞杆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吸头架111,吸头架111上设置有吸头开口,真空吸头11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吸头开口内,每一个吸头开口内安装有两个真空吸头11,两个真空吸头11沿第二承托板312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一活塞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与第一缸体形成两个第一活塞腔,真空吸头11的上下运动的力来源于两个第一活塞腔的气压差,两个第一活塞腔分别连通有抽真空的第二气路,第二气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第二开关控制第二气路的开通与关闭。
51.由于第三中转板71能够沿第二导轨72滑动,而第二气缸13的第二缸体安装在第三中转板71上,所以真空吸头11能够在水平方向变换工位。第三气缸15包括第三缸体和第三活塞杆,第三活塞杆插装在第三缸体内,第三缸体安装在第四中转板74上,第三活塞杆与第三中转板71通过第二转接座固定安装,第三活塞杆与第二转接座为螺纹配合,第二转接座与第三中转板7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三活塞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活塞,第三活塞与第三缸体形成两个第三活塞腔,第三中转板71沿第二导轨72滑动的力来源于两个第三活塞腔的气压差,两个第三活塞腔分别连通有抽真空的第四气路,第四气路上设置有第四开关,第四开关控制第四气路的开通与关闭。这样,就实现了通过第三气缸15自动控制真空吸头11在水平方向变换工位。
52.为了检测物料是否达到预定位置,以便确定真空吸头11是否开始工作,上料结构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5,红外线传感器5安装在中架6的工作台62上,红外线传感器5对应于承托板31设置,红外线传感器5发出的红外线51跨越承托板31,红外线51位于承托板31的上方,红外线51平行于承托板31的上表面。
53.本实施例中,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机25、第二电机35、第一气缸12、第二气缸13和第三气缸15的工作由控制系统控制。
54.键盘背光模组用遮光膜/反射膜防粘连上料结构的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先将物料放置在承托板31上,然后操作控制开关,落料机构2开始运行,第一电机25旋转,第一电机25驱动第一丝杆23旋转,第一丝杆23驱动杆座22沿第一导轨24移动,当落料杆21移动到对应于承托板31的端部的位置时停止,之后,顶托机构3开始运行,第二电机35驱动第二丝杆34旋转,第二丝杆34驱动第一中转板33上升,第一中转板33又驱动第一支撑杆32上升,第一支撑杆32再驱动承托板31上升,承托板31上的物料随之上升,当承托板31上最上面的物料遮挡住红外线51时,顶托机构3停止运行,取料系统1开始运行,第三气缸15开始工作,驱动第三中转板71沿第二导轨72滑动,真空吸头11向承托板31方向平移,当真空吸头11达到承托板31的正上方时,真空吸头11停止平移,之后,第二气缸13开始工作,第二气缸13驱动安装框14向下运动,第二气缸13运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二气缸13停止运行,之后,第一气缸12开始工作,三个第一气缸12向下运行,当真空吸头11接触到物料时,三个第一气缸12停止运行,然后六个真空吸头11开始工作,六个真空吸头11吸住物料,之后,距离落料杆21最近的一个第一气缸12开始向上运行,两个真空吸头11吸起物料,当距离落料杆21最近的一个第
一气缸12向上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停止运行,之后,落料杆21开始运行,落料杆21从被吸起的物料与被粘连的物料之间穿插,落料杆21向对应于承托板31中部的两个真空吸头11运行,当落料杆21运行至接近对应于承托板31中部的两个真空吸头11时,落料杆21暂停运行,之后,对应于承托板31中部的第一气缸12开始向上运行,对应于承托板31中部的第一气缸12上安装的两个真空吸头11吸起物料,当对应于承托板31中部的第一气缸12向上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停止运行,之后,落料杆21继续运行,当落料杆21运行至接近最后两个真空吸头11时,落料杆21再次暂停运行,之后,最后一个第一气缸12开始向上运行,最后一个第一气缸12上安装的两个真空吸头11吸起物料,当最后一个第一气缸12向上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停止运行,之后,落料杆21继续运行,当落料杆21运行至完全通过物料的位置时,落料杆21完成对被粘连的物料的分离任务,落料杆21停止运行,之后,第二气缸13开始向上运行(与此同时顶托机构3开始向下运行),安装框14被整体提升,物料随之被提升,当第二气缸13向上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停止运行,之后,第三气缸15开始工作,驱动第三中转板71沿第二导轨72滑动,将物料平移至预定位置。
55.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强行分离粘连的物料,达到了高效上料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