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和传输设备上通过握抓动作传输容器的方法和具有自适应握抓元件的处理和传输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44044阅读:来源:国知局
制轨道的侧部上。
[0020] 相应地,对于本发明,一种用于容器的处理和传输设备被提供,利用该设备,较宽 尺寸范围内的容器被同一握抓元件握持或传输而无需容器变化导致的再装配的付出,并且 借此进一步确保了即使握抓元件在非目标区域接合,容器也保持没有被损坏。由于握抓元 件、即优选地握抓区采用特别合理的方式自适应、即与容器的尺寸适应地绕着容器接合但 是具有足够的力来握持容器和传输容器,从而确保了容器不变形,借此沿着处理和传输设 备的安全传输被实现。除此之外,由于力引入元件和与控制轨道相互作用的控制元件的特 别有利的结构,容器从一个传输元件至另一下一个传输元件的传送上的控制努力被显著减 小,这是因为优选地自适应握抓区由于力引入元件的力的引入而移至它的交出或接手位 置,在交出或接手位置上,控制元件以准抵接部的形式在控制轨道的侧部上接触,并且由此 驱使力引入元件在控制轨道的相反侧部上接触从而引入用于握抓区的位置自适应变化的 所需的致动力。
[0021] 在有用的实施例中,握抓区可采用具有它的宽基底和相反的自由端的箭头或锥形 形式设计。自由端可延伸至尖端或设计为平头。外侧翼和内侧翼的每个在朝向自由端的方 向上从基座向外延伸是有用的,并且连接撑臂元件被设置,该连接撑臂元件在两个侧翼之 间优选地与基座平行地延伸。撑臂以接合的方式连接侧翼,其中,侧翼形成交替的拉动或推 动侧翼。采用这种方式,主体结构被形成,从上方看过去,该主体结构在它的上侧部和下侧 部上开放,并且在它的工作表面上闭合成壳型式。当然,上侧部和/或下侧部能够被合适的 金属覆盖。
[0022] 如先前已经提及那样使握抓区将它的基座与基底元件接触是有利的。例如,基底 元件可设置在传输星元件上,其中,握抓区的自由端远离传输星元件地定向。为了这一目 的,基底元件可设计为具有可容易地连接至星元件的对应的反固定元件的固定元件。在优 选实施例中,基底元件呈现有枢转轴线,由此使得握抓元件即具有握抓区的基底元件可绕 着该枢转轴线枢转。由此,握抓区可使它的外侧翼或它的内侧翼与相关的力引入元件接触, 从而使得致动力随着接触力增加而被不断增强地引入。
[0023] 在自适应握抓指部的情况下,环绕一个或多个容器的包围和握抓是由容器自身的 轮廓附加地所导致的。
[0024] 如上所述,在优选实施例中,握抓区为自适应的。在本发明的意义中,这表明与容 器接触后、例如与瓶子接触后,压力施加至握抓区的对应内侧翼上,借此,握抓区的接触区 使压力偏向,并且自由端以及基座、即握抓区的无接触区分别在朝向容器的方向上互相相 反地移动。相应的外侧翼执行相同方向上的运动。由此,容器在它的传输路径上被牢牢地 保持在位。被证实的优点为:握抓区在这种情况下自动适应于相应的直径,由此使得具有 不同尺寸的容器通过同一握抓区被牢牢地保持在位。然而,通过内侧翼和外侧翼与相关的 力引入元件的接触可产生相同的效果,从而到达握持位置、接手或交出位置或中间位置,其 中,力引入元件还可设计为止动件。
[0025]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握抓元件由一对相对的握抓指部形成,每个握抓指部包括基 底元件和握抓区、即分别的自适应握抓区,其中,握抓区使它各自的内侧翼对着指定给该握 抓区的相应的握抓区的内侧翼地定向。关于镜像轴向,两个握抓指部布置为彼此镜像对称。 在本发明的含义中这表明从上方看过去为准L形的握抓指部以它们的设计为横向板的基 底元件彼此相反定向。由此,一个握抓指部在运输方向上向前延伸,而握抓指部对的另一个 握抓指部向后延伸。
[0026] 有利的是,在传送区内每次只有一个自适应握抓区必须移动至镰刀形交出位置或 接手位置,而另一个握抓区仅仅需要布置在中间位置。
[0027] 有用的是,控制轨道在传送区上布置在固定位置上并且设计为略微弯曲。当向前 运动的握抓指部到达该控制轨道时,控制元件与控制轨道接触。在合适的实施例中作为引 导滚子的控制元件设计为轴承安装式滚轮并且沿着引导轨道滚动。通过在向前方向上运 动,控制元件首先来到控制轨道,之后,外侧的力引入元件首先与控制轨道的与控制元件相 反的一侧接触,由此使得外侧的力引入元件引入从握持位置打开或释放自适应握抓区所必 需的力。在这种情况下,自适应握抓区移动至镰刀形打开位置。对于下一个握抓指部,相应 地,内侧的力引入元件首先与控制轨道接触,由此使得打开所需的力被引入内侧翼,从而使 自适应握抓区转移至镰刀形打开位置。然而,为了交出或接手,对于握抓区而言只需要布置 在镰刀形打开位置上。
[0028] 传送区的控制轨道在它的延度上设计为使得只有一个握抓指部与控制轨道接触, 由此也只有一个握抓区布置在镰刀形打开位置上,这点是有利的。另一握抓区此时布置在 中间位置上,在该中间位置上,握抓区以它的中间轴线直线地、即笔直延伸地布置。自然地, 控制轨道还可在它的延度上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使关联的一对握抓指部与控制轨道接触, 从而使得两个握抓区此时均位于镰刀形打开位置,然而,其中,相对于彼此互相相对地定向 的自由端在有利的效果中为弯曲的。
[0029] 若另一收容元件被设置并且在该收容元件处保持或布置在两个握抓指部之间的 容器处于接触的话则是有利的。为此,收容元件可呈现对应的圆滑的凹口。
[0030] 收容元件还可采用这样的方式设计:收容元件使容器从握抓元件传递出去,同时 由于容器的力的作用使自适应握抓区相应地偏离。通过相互作用部件、即控制轨道、控制元 件和力引入元件还支撑或实施的是握抓区的打开。
[0031] 若各传输元件还具有固定导轨并且控制元件可在固定导轨上相对于固定导轨移 动、即可在固定导轨上滚动,则是有用的。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力引入元件和/或容器向内 侧翼的力的引入,握抓区自适应地保持在握持位置的状态可有利地实现。握抓指部有目的 地优选通过基底元件连接至传输元件并且与传输元件一起移动,由此使得在任何情况下相 对运动在一方面向着控制轨道产生并且在另一方面向着导轨产生,从而使得对应的效果施 加在自适应握抓区上。固定导轨优选地为周向的,但是在传送区呈现中断,这是因为控制轨 道在该中断处设置。
[0032] 在下文中,打开位置在一方面划定为收容位置或交出位置并且在另一方面划定为 接手或交出位置。在收容位置上,两个握抓指部在滑入单元中接手容器,其中,第一个握抓 区为镰刀形式的弯曲;并且沿着传输方向将容器传输至设置有输出位置的滑出单元,在滑 出单元中另一个握抓区为镰刀形状的弯曲,并且第一个握抓区布置在中间位置上。在交出 和接手之间,握抓区自然地布置在握持位置。在此可以发现优点:自由端由于镰刀形弯曲而 相应地释放出较大的、大致漏斗形的滑入或滑出开口,容器被引导经过该开口而没有任何 干扰,并且特别地容器可从该开口滑入或滑出。由此,如果用于释放容器的握抓元件在自适 应效果下被适当的力移动至交出或接手位置则是有利的。这可通过在内侧翼和外侧翼上作 用的合适的力引入元件实现。
[0033] 由于力引入元件,握持器的已知的自适应效果被约束,特别是在引入元件形成为 几乎没有弹性或完全没有弹性的情况下。由此,需要改进的是提高自适应功能和效果,并且 为了增加容器作为形状改变停止件的使用,可以采用下述任一种方式:至少内侧的力引入 元件被安装从而内侧的力引入元件能够抵抗枢转的握抓指部的弹簧力而移位;或者在窄限 度内柔性的中间元件设置在基底元件和控制元件之间;或者基底元件自身设计为柔性的, 例如基底元件由于由柔性材料制成而为柔性的。通过这种方式,相对于不同瓶子直径调节 的提高的自适应性是可能的。
[0034] 然而,容器能够通过合适的装置、例如通过收容元件被导出环绕的握抓元件。然 后,露出的容器在内侧翼上的压力可引起握抓元件的抵抗握持位置的相应的变形。由于这 种力的引入,容器与相应的内侧翼接触,由此使得至少两个自由端均再次朝向彼此移动,从 而使得容器可在紧固位置上被传输。在这种情况下致动力通过控制元件沿着固定导轨的滚 动作用而产生,而绕着枢转轴线枢转的握抓指部被推至力引入元件,从而使得容器沿着传 输路径被保持在固定位置上。作为替代,当然,类似的可直线位移的安装部可被设置,该安 装部以类似的方式引导握抓指部与力引入元件或止动元件接触。
[0035] 下述情况是可能的:握抓元件、即握抓区没有驱动元件地工作,也即仅仅通过容器 滑入和滑出的力的引入自适应地与期待的保持区接触,或分别移至交出位置或接手位置、 或握持位置、或中间位置,这是通过各部件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导轨和控制元件的相互作用 实现的。
[0036] 本发明的优点可被证实:自适应握抓元件可适应于不同尺寸设置的保持区,从而 使得较少的或甚至大量的再装配和/或调节工作可被省略。
[0037] 握抓元件可在容器的嘴部区接合,即在颈区、喉部区、或钟形区接合,然而,还可以 的是容器的所有其它区都能够被握抓元件接合。
[0038] 至少内侧翼、但是当然也可以是外侧翼能够由合适的材料、例如特别地呈现高摩 擦系数的诸如TO、HNBR或EPDM等的橡胶材料制成。然而,根据各种握持和传输任务,弹簧 钢或诸如PVDF的软塑料也是可能的。
[0039]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至少内侧翼可采用层构型形成,其中,两层或两个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