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定位电梯设施的层门的反向牵拉装置的方法

文档序号:834405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用于定位电梯设施的层门的反向牵拉装置的方法
【专利说明】用于定位电梯设施的层门的反向牵拉装置的方法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定位在电梯设施的层门上提供的反向牵拉装置的方法。
[0002]电梯门通常具有在电梯轿厢上提供的电梯轿厢门以及在每个楼层提供的层门。当电梯轿厢移动到每一楼层时,电梯轿厢门和对应的层门(此时位于电梯轿厢门之后)二者均被打开或闭合,以允许乘客上下或继续电梯轿厢的移动。
[0003]电梯轿厢门通常具有驱动器,通过该驱动器电梯轿厢门可以被打开或关闭。为了省去每个层门的相应驱动器,电梯轿厢门设计有牵拉装置或爪式(dog-type)机构,其在到达楼层时与层门的相应反向牵拉装置啮合,并且同时打开或关闭层门。在此情形中通常使用例如EP0744373B1中描述的伸展滑块机构。
[0004]特别地,在高性能电梯轿厢门中,需要避免非常高行进速度下的震动噪声和风噪。此外,此类电梯门希望尽可能快速地开关。牵拉装置与反向牵拉装置相对于彼此的精确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从而避免此类噪声并且允许快速开关电梯门。
[0005]W02011/072891进一步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电梯轿厢门牵拉层门的设备,其中电梯轿厢门由门驱动器驱动。
[0006]通常在门上部边缘附近定位牵拉装置和反向牵拉装置,其中牵拉装置被设计为伸展滑块附着到电梯轿厢门,并且反向牵拉装置被设计为滚轮并且被设置在每个层门上。这样操作者可以从电梯轿厢顶相对于牵拉装置设置反向牵拉装置的预期位置。这通常发生在电梯轿厢移动到略低于楼层位置的位置处,从而电梯轿厢上提供的伸展滑块和层门上提供的滚轮以及伸展滑块与滚轮啮合用以沿层门运动的状态对于操作者来说是同时可见的。该方法已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因为伸展滑块的上端突出超过电梯轿厢的上部边缘。
[0007]操作者看到折叠状态的伸展滑块的位置,并且同时识别出伸展滑块的伸展滑块角部件的提升运动,该提升运动从折叠状态到分离耦合或结束状态。基于该视觉信息,操作者能够定位滚轮,其用作反向牵拉装置,并且伸展滑块将以下述方式啮合在滚轮之间,即在非折叠状态下,伸展滑块角部件每个都作用于滚轮,从而耦合电梯轿厢门和层门。通常,两个滚轮(可选地具有其它耦合与锁定机构的组件)这里被设置在形成有长孔的承载板上。这里长孔被定位在层门中形成的螺纹前方,并且因此通过使用与长孔和螺纹相互作用的螺钉,可以相对于层门固定承载板。
[0008]然而,在该方法中,反向牵拉装置特别是具有两个滚轮的承载板和伸展滑块仅能定位在电梯轿厢或层门的上部边缘的附近。这意味着电梯轿厢门和层门的耦合也发生在门上部边缘周围,而这特别是对于快速开关门的情形将导致门相当严重和不均匀的扭矩负载。
[0009]此外,有关安全保障的开销也会相当高,因为只能从电梯轿厢顶进行工作。
[0010]最后,这样的设施被认为相当复杂,因为对滚轮的定位基本上通过视觉观察进行。实践中,这常常导致承载板和滚轮的位置必须被重新调节,这又涉及电梯的反复运动。
[0011]EP1500625A1描述了一种通过伸展滑块角部件的动作进行层门上滚轮的定位的方法。
[0012]本发明寻找一种简单同时能相对于电梯设施的电梯轿厢门和层门的耦合机构的牵拉装置精确定位反向牵拉装置的方法。
[0013]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的方法实现。
[0014]根据本发明实现了一种能够快速高效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同时能够相对于彼此精确定位牵拉装置和反向牵拉装置。该方法基本允许在电梯轿厢门和层门上任意定位牵拉装置和反向牵拉装置。通过自动的且非常精确的定位,电梯轿厢行进期间以及开关门期间的震动噪声被降低或避免。应当注意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必以列出的顺序执行。例如,可以设计互换以下两个步骤的顺序,即将电梯轿厢移动到楼层位置的步骤以及打开电梯轿厢门的步骤,即例如将电梯轿厢门已经打开的电梯轿厢移动到楼层位置。并且例如,在将电梯轿厢移动到楼层位置之前或者打开电梯轿厢门之前,可以已经将层门固定为闭合状态。例如在将电梯轿厢移动到楼层位置之前或打开电梯轿厢门之前或将层门固定为闭合状态之前,可已经提供具有空隙的反向牵拉装置。
[0015]术语“楼层位置”被特别理解为下述电梯轿厢的位置,在该位置处人员可以进出。特别地,该术语包括正常停止位置,其中电梯轿厢的地板和相应楼层的地板彼此齐平。然而,稍低或稍高于正常停止位置的电梯轿厢位置,例如± 20-40cm,也被该术语所覆盖。该术语特别意在包括其中牵拉装置和反向牵拉装置可操作地彼此连接的所有电梯轿厢位置,换句话说,电梯轿厢处于耦合区或解锁区。
[0016]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当电梯轿厢移动到楼层位置时,牵拉装置和反向牵拉装置进入彼此可操作连接的状态。例如,牵拉装置可以探入反向牵拉装置中。
[0017]例如通过将电梯轿厢门从层门手动去耦合,打开电梯轿厢门同时保持层门闭合是可能的。为此目的,例如可以提供控制工件,其在电梯轿厢被定位在楼层位置时,使牵拉装置从反向牵拉装置脱离。同样还可以首先打开层门和电梯轿厢门,并且之后仅再次关闭层门。
[0018]例如,可以通过手动或者通过电梯轿厢门的相应驱动器的驱动来打开电梯轿厢门。
[0019]例如,可以通过手动或者通过使用相应的止动工具将层门固定在闭合状态。
[0020]当电梯轿厢到达楼层位置时层门上设置的反向牵拉装置可已相对于层门形成有空隙。然而,同样可以在电梯轿厢到达时在没有空隙的情况下将反向牵拉装置固定到电梯轿厢门,并且操作者(例如位于电梯轿厢内部)提供具有空隙的反向牵拉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因而可以用于初始安装反向牵拉装置以及重新调整反向牵拉装置的位置。
[0021]再次,可以通过手动或通过使用电梯轿厢门驱动器重新闭合电梯轿厢门。驱动在电梯轿厢门上形成的牵拉装置用以作用于反向牵拉装置实质上对应于电梯轿厢门和层门的正常耦合操作,其中牵拉装置啮合反向牵拉装置,以便两个门之间固定耦合,从而两个门可由电梯轿厢门驱动器开合。然而,在此情形中,反向牵拉装置因其空隙被移位到或置入层门上的预期位置。
[0022]牵拉装置对反向牵拉装置作用的结束被理解为意味着牵拉装置从反向牵拉装置脱离,进而可以打开电梯轿厢门同时保持层门闭合。
[0023]操作者(例如位于电梯轿厢内部)随后可以将反向牵拉装置固定到层门。
[0024]然后可以释放闭合状态下层门的固定。
[0025]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定义了本发明的有利改进。
[0026]有利地,反向牵拉装置具有两个空间分离的滚轮,并且牵拉装置具有伸展滑块,伸展滑块可探入滚轮之间并具有两个伸展滑块角部件,其中通过探入滚轮之间的伸展滑块角部件的分离运动,所述滚轮被移位到层门上的预期位置,并且在该位置处被固定。这种牵拉装置和反向牵拉装置已经证明能够特别容易地安装,并且对于维护和磨损来说是坚固和可靠的。
[0027]滚轮优选在承载板上彼此间具有固定间隔,其中承载板具有至少一个长孔。通过这样的机构,可以通过伸展滑块的作用以简单地方式相对于层门移位承载板连同其上附着的滚轮。应当注意,滚轮也可以直接固定到层门上并且直接在层门上移位(即,具体地说没有承载板)。为此目的,例如可以在层门中形成长孔,其中可以定位滚轮。同样可以设计滚轮可相对于承载板移位直至到达阻挡件。在此情形中,伸展滑块的作用首先将引起滚轮相对于承载板的移动,并且只有在到达相应阻挡件之后,才引起承载板相对于层门的移位。此改进允许仅使用两个滚轮即能提供已经描述的耦合与牵拉功能以及解锁功能。解锁功能用来解锁锁定机构,通过该锁定机构,如果电梯轿厢或电梯轿厢门没有直接位于层门之后,在电梯的正常操作期间不能打开层门。在此情形中,在定位过程期间有利的是在到达阻挡件之后将滚轮暂时固定在该位置。这可以避免在定位过程中移除伸展滑块期间所述滚轮的移动,并且进而可能引起承载板的移位。
[0028]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方法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至少部分由位于电梯轿厢内部的操作者(操作员)进行。这样,与必须从电梯轿厢顶进行的传统定位过程相比,操作者的安全被显著改进。与传统方法相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更为快速同时更为精确地进行。在此情形中优选地位于电梯轿厢内部的操作者能够执行权利要求中列出的全部方法步骤。
[0029]已证明优选地在层门和电梯轿厢门的一半高度处形成反向牵拉装置和/或牵拉装置。由于与传统方案相比相应门以及牵拉装置对反向牵拉装置的更为均匀的负载,与已知方案相比磨损也减少了,因而可以降低维护支出。
[0030]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第一次允许在电梯轿厢门和层门的一半高度处形成或布置牵拉装置和/或反向牵拉装置。为此,可以显著降低在门开关期间发生的并且作用在门上的扭矩。“近似一半高度”被理解为指的是距离电梯轿厢门或层门下部边缘和/或上部边缘为50-150cm,特别是100-150cm,或者在一半门高度之上或之下50cm的范围内定位。对于设计成伸展滑块角部件的牵拉装置,这特别意味着垂直延伸的伸展滑块角部件的中央区域被定位在近似电梯轿厢门的一半高度处。牵拉装置和/或反向牵拉装置的这种定位对于位于电梯轿厢内部的操作者来说特别方便操作。
[0031]下文将参考附图更为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32]图1a和Ib示出了从顶部看去每种情形中处于不同操作状态的牵拉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以及层门侧的反向牵拉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图,其中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优选改进,
[0033]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反向牵拉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顶视图,
[0034]图3示出了图2中的反向牵拉装置的俯视图,以及
[0035]图4示出了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简要序列图。
[0036]在图la、lb中,整体示出了其中执行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牵拉设备100的优选实施例。
[0037]设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