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侧袋面具有容纳被包装物的凹部的袋制造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05427阅读:来源:国知局
及承受部件21,夹着袋2而在成型部件19的相反侧配置。在图7(a)的分解图中最清楚地记载,成型部件19由形成有贯通的大体椭圆形的孔22的主体部23与在前面可装卸地固定主体部23的支撑部件24形成,如果在支撑部件24上固定主体部23,则孔22的背面侧由支撑部件24覆盖,由此构成前述的空腔18。承受部件21在前面侧(面对袋2的侧)具有到达上端的切口部25。
[0052]成型部件19面向袋2的一侧的袋面2a进退,承受部件21面向袋2的另一侧的袋面2b进退。在图4中描述了后退并到达退避位置的成型部件19与承受部件21,在图5中描述了到达前进位置的成型部件19与承受部件21。在前进位置中,成型部件19使前面侧紧贴于袋2的一侧的袋面2a,承受部件21在面对成型部件19的位置处使前面侧紧贴于袋2的另一侧的袋面2b,在背面支撑袋2。在成型部件19到达前进位置时,在成型部件19的空腔18的内表面与袋2的一侧的袋面2a之间构成用于形成前述凹部16的成型空间(也能为空腔18本身)。
[0053]在支撑部件24中形成有与空腔18连通的小孔26。孔26经由配管27和切换泵28连接至真空吸引源29,在配管27中设置有检测前述成型空间内的压力的压力计31。此夕卜,切换泵28的开闭由控制装置10控制。压力计31的检测信号(压力值)送往该控制装置10,控制装置10根据该检测信号判定在袋2的一侧的袋面2a上是否适当地形成前述凹部16。配管27、切换泵28、真空吸引源29以及压力计31是凹部形成装置17的一部分。
[0054]下面参照图4至图6说明第4工序(凹部形成工序)。
[0055]在夹具8与袋2在停止位置IV停止时,如图4所示,成型部件19与承受部件21均向退避位置后退。此时,切换泵28处于关闭,将成型部件19的空腔18与真空吸引源29隔断,成为大气开放状态。
[0056]在夹具8与袋2停止后,成型部件19与承受部件21前进并如图5所示到达前进位置,成型部件19紧贴袋2的一侧的袋面2a,另一方面,承受部件21与另一侧的袋面2b紧贝占。此时,在承受部件21的切口部25中嵌入喷嘴11。
[0057]然后,控制装置10使切换泵28打开,使成型部件19的空腔18与真空吸引源29连通。由此,将前述成型空间(空腔18)内减压,袋2的一侧的袋面2a向空腔18内引入(一侧的袋面2a向外侧膨出)。当一侧的袋面2a向空腔18内引入时,欲将袋2内的容积增大,与此伴随的是,大气从管Ilb的上段向喷嘴11内导入(参照在图5中记载的箭头30),进一步从喷嘴11向袋2内导入。结果,一侧的袋面2a顺利地向空腔18内引入并成型为沿着空腔18的内表面的形状,在该侧的袋面2a上形成容纳被包装物的前述凹部16。另一侧的袋面2b被插入袋2的喷嘴11阻挡,另外也向袋2内导入大气,没有跟随一侧的袋面2a而向空腔18内引入。
[0058]从开始前述成型空间(空腔18)内的减压起经过规定时间后,控制装置10基于压力计31的检测信号(压力值)判定凹部16是否适当地形成。具体地,例如在检测的压力值为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凹部16为适当地形成,在超过设定值的情况(袋2破裂时等超过设定值)下,判定凹部16没有适当地形成。判定为凹部16没有适当地形成的袋2,例如在该停止位置IV以后打开夹具8的夹持部8a、8a而落下并排除,或者不进行填充及真空处理工序地移送,最终作为不良品排除。
[0059]然后,控制装置10使切换泵28关闭,使成型部件19的空腔18与真空吸引源29隔断而处于大气开放状态,然后如图6所示,成型部件19与承受部件21后退,此后出现在袋2的一侧的袋面2a上形成的凹部16。之后,在直至后述袋移交工序的适当时机,喷嘴插入装置13的驱动源工作,升降部件14与喷嘴11上升(从袋2后退),喷嘴11从袋2内拔出并恢复至前述退避位置。
[0060]第5工序是将一侧的袋面2a的凹部16的周围的下半部分与另一侧的袋面2b密封的工序(袋面密封工序),在夹具8的停止位置V (第5个停止位置)附近设置有实施该工序的袋面密封装置(在图1中,仅示出一对热板32、32)。如图8所示,热板32、32均内置有加热器33,朝向袋面2a、2b进退。此外,为了避开袋2的凹部16,在上部中央处具有与袋2的凹部16的下半部分同等或者稍微大的凹部34、34。在图8中描述了后退到达退避位置的热板32、32,在图9中描述了到达前进位置的热板32、32。
[0061]然后,参照图8至图10说明第5工序(袋面密封工序)。
[0062]当夹具8与袋2在停止位置V处停止时,如图8所示,热板32、32后退至退避位置。在夹具8与袋2停止后,热板32、32前进,如图9所示到达前进位置,从袋2的两面夹持凹部16的周围的下半部分并加热,在该下半部分中将一侧的袋面2a与另一侧的袋面2b密封。密封后的袋2在图10中描述,斜线部(凹部16的周围的下半部分)是新密封的部位(密封部35)。此外,在该例中,密封部35的上端位置正好设定在凹部16的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处,虽然凹部16的周围的正下半部分被密封,但是只要将被包装物向凹部16填充,并且对保持凹部16没有障碍,就可在高度方向中央位置上或下的适当位置密封。在本发明中,作为这样意指比下半部分稍微广泛的概念的术语,使用称为下半部分的术语。
[0063]第6工序是将形成凹部16的袋2从制造装置I向装袋装置3移交的工序(袋移交工序),通过在夹具8的停止位置VI (第6个停止位置)附近设置的第I袋交接装置5实施。第I袋交接装置5与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2562940号公报中记载的袋交接装置同样地,夹持袋2的上缘部并在水平面内移送。
[0064]装袋装置3具备在等角度地间歇旋转的台37的周围等间隔地配置的多组(8组)第2夹具38。第2夹具38与制造装置I的夹具8相同地具有夹持袋2的两侧缘部的左右一对夹持部38a、38a,伴随台37的间歇旋转,在水平面内沿着圆形的移动路径(第2移动路径)间歇地移动,在此期间,在适当的时机将一对夹持部38a、38a的间隔变宽或变窄。在装袋装置3中,在台37(第2夹具38) —次旋转期间,按顺序实施袋2 (凹部形成后的袋2)向第2夹具38的供给和用于向袋2填充被包装物的各种工序。此外,第2夹具38的第2移动路径也是袋2的移动路径,袋2沿前述移动路径一个一个地等角度间歇地移送。
[0065]在装袋装置3中,台37的一次旋转由8次停止和移动组成,经过总计8个工序实施各种工序(包含空工序)。
[0066]如果参照图1详细说明,那么第I工序为给袋工序,在制造装置I的第I夹具8的停止位置VI的附近设定第2夹具38的停止位置I,对于在该停止位置处停止的第2夹具38,通过第I袋交接装置5进行袋2 (凹部形成后的袋2)的供给。更具体地,第I袋交接装置5从第I夹具8接收袋2并在水平面内移送,从而向第2夹具38移交。
[0067]第2工序是印字工序,在第2夹具38的停止位置II附近配置有印字装置39,其在停止于该位置的袋2的袋面上印上日期等。
[0068]第3工序为开口工序,在第2夹具38的停止位置III附近配置有开口装置41,其打开停止于该位置的袋2的袋口。开口装置41与日本特开2008-044660号公报记载的部件相同,由具有能够互相接合分离的一对吸盘的吸附式开口装置42(吸盘未图示)和具有一对开口导向装置的跟随式开口装置(仅图示跟随臂43,开口导向装置未图示)组成。如果夹具38(与袋2)在停止位置III处停止,那么吸附式开口装置42的前述吸盘吸附袋2的两面而将袋口扩开(此时,夹具38的一对夹持部38a、38a的相互间隔变窄),然后在跟随式开口装置的跟随臂43的顶端部上设置的前述开口导向装置下降并向袋2插入。之后,前述一对的开口导向装置相对袋面沿垂直方向且互相相反方向移动而使顶端彼此的间隔变宽,由此,即使前述吸盘从袋面分离后,也维持袋2的开口状态。跟随臂43 (和前述一对开口导向装置)在夹具38从停止位置III向下一个停止位置(下述停止位置IV)移动时一起移动,在停止位置IV处上升而从袋2内拔出,并向停止位置III恢复移动。
[0069]第4工序为固体物填充工序,在夹具38的停止位置IV的附近配置向袋2填充被包装物(固体物)的填充装置44。如果夹具38 (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