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挤压发泡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351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泡器20及其组成部分的生产、营销和销售方面来看,可以用这种完整的状态向经销商、批发商、或者折扣店或零售店销售完整的挤压发泡器20,里面装有产品24。可以向灌装商销售组合形式的不带产品的容器22和发泡器26。另一种选择是,当灌装商有另一家实体供应容器22时,灌装商只销售发泡器26。图1示出了整个直立挤压发泡器20,包含容器22和液体产品24。然而,本公开和示例性实施例的重点是在发泡器26上。
[0040]将本文中图解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说明成是“直立”挤压发泡器。为了使所公开的直立挤压发泡器正确地取向,该直立挤压发泡器在正常未使用状态下,将容器的底座搁置在货架、台面或类似的基本上水平的表面上。在这个状态下,施配盖28因此取向成是直立挤压发泡器的最高或者最上面的部分。在这个状态下,直立挤压发泡器的纵轴基本上是垂直的。使用“直立”还表明,即便容器在受到挤压时发生翻转或倾斜,施配盖28轴向上通常仍然比容器的底座更高。简而言之,使用“直立”意在还阐明和区分这个通用样式的施配器与通常称为“倒置”式的种类的施配器。
[0041]现在参照图2-图10,更详细地图解说明发泡器26。发泡器26包含施配盖28、封闭罩30、网眼插入物32、壳体34、空气通道插入物36和汲取管38。这些组成部分28、30、32、34、36和38不使用任何粘合剂、粘结剂、螺纹紧固件或使用超声波焊接而组装在一起。施配盖28限定一个施配通道39,施配通道39布置成第一区段40和第二区段42。敞开的施配出口 44在第二区段42的远端。封闭罩30组装到施配盖28的相应环状沟槽和空间中。封闭罩30使用环状卷边用卡扣配合法接收网眼插入物32。封闭罩30包含总体上圆柱形的部分46,壳体34也用卡扣配合法接收圆柱形的部分46。壳体34通过压配或干涉配合组件接收空气通道插入物36。空气通道插入物36也通过压配或干涉配合组件接收汲取管38。除了施配盖28的上部部分以外,发泡器26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环状的、总体上圆柱形的组成部分或组成特征。而且,除了施配盖28之外,发泡器26的每个组成部分30、32、34、36和38都围绕直径切面总体上对称。
[0042]简言之,手动挤压容器22以便将可塑侧壁48的总体上对置的部分拉得更靠近在一起(见图1),会使内部压力增加。内部压力这样增加,会形成穿过汲取管38向上的气流,并且形成穿过汲取管38向上的液体产品24的流。再次参照图1,容器22中存在气穴50,气穴50位于液体产品24的体积上方。当容器侧壁48的对置部分被挤压在一起时,容器的内部容积减少,并且所产生的内部力使得被俘获的空气尝试并且找到阻力最小的出口路径。这个内部压力还使得液体尝试并且找到阻力最小的出口路径。这两个(2)气流和液体产品流组合,并且穿过网眼插入物32被推挤,从而形成液体产品24的泡沫粘稠物。泡沫经由施配通道39流出,先向上流过第一区段40,然后转到区段42中,并且最终穿过施配出口44流出来。
[0043]继续参照图10,图解说明了发泡器26的放大图。仅示出了汲取管38的一部分,以便突出其他组成部分的细节。空气专用流动路径是在空气通道插入物36内并且向上穿过空气通道插入物36。空气通道插入物36的中心敞开,用于接收中空汲取管38的上端。顶部中心开口 52接收向上的液体流,并且气流布置到四条(4)横向流动路径中,这些流动路径与向上的液体流相交,并且这两种(2)物质先在区域54中混合,然后作为混合物继续穿过开口 56进入网眼插入物32中。
[0044]封闭罩30包含总体上圆柱形的下部裙边58,裙边58内部设有螺纹,用于螺纹连接到容器22的带螺纹的颈部60。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裙边58上的内部螺纹,并且颈部60上存在协作的外部螺纹。然而,预期这种形式的螺纹式接合可以反转。备选地,发泡器26和容器22可以通过卡扣配合组合或干涉配合而牢固地组装在一起,形成防漏组合。诸如使用超声波焊接或使用粘合剂之类的技术并不适合,因为实际上,只有在容器中装上液体产品之后,才能使用这些技术。
[0045]图11-图13中图解说明了施配盖28,施配盖28是一个单独的组成部分。施配盖28包含倾斜顶部板片62、展开的后裙边64、总体上圆柱形的外部侧壁66和一系列总体上圆柱形、总体上同心的内壁68、70和72。后裙边64用弯曲的方式围绕顶部板片62延伸,逐渐形成到侧部板片74和76中并且变成侧部板片74和76,侧部板片74和76在施配出口 44附近封端。
[0046]壁68限定第一区段40,并且壁68与70的组合限定一个总体上圆柱形的通道78,圆柱形的通道78用精密公差的滑动配合来接收封闭罩30的圆柱形部分46的上端。壁72与侧壁76的组合限定一个总体上圆柱形的通道80,通道80用精密公差的滑动配合来接收封闭罩30的另一个壁部分82。罩盖28相对于封闭罩30的滑动配合需要能够使用罩盖打开和关闭泡沫出口开口 84,泡沫出口开口 84是由封闭罩30限定的。罩盖28相对于封闭罩30构造和布置成具有有限的轴向行程。在罩盖28朝上的位置中,泡沫出口开口 84 (见图16和图18)是敞开的,允许泡沫流到第一区段40中。在罩盖28朝下的位置中,使用壁68的下端或下面盖在那些限定的泡沫出口开口 84上,并且堵住这些泡沫出口开口 84。使用这个朝上(敞开)/朝下(关闭)特征来运送直立挤压发泡器20,并且可以在直立挤压发泡器20不在用于施配泡沫时供最终使用者使用这个朝上(敞开)/朝下(关闭)特征。
[0047]如图14-图18中图解说明的,封闭罩30设有单独的组成部分。封闭罩30包含总体上圆柱形的上部部分86和径向地向内的内壁部分88,上部部分86由壁部分82限定,而内壁部分88由圆柱形的部分46限定。裙边58、上部部分86和内壁部分88每个总体上相互同心。内壁部分88的下部部分90总体上也是圆柱形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用卡盖(snap-over)或卡扣配合组件接收网眼插入物32。备选方案是,下部部分90可以用卡扣配合法接收网眼插入物32。插入物32包含环状的径向地向外的邻接凸耳91,用于控制网眼插入物32插入到下部部分90限定的总体上圆柱形的室中的轴向深度。虽然示例性实施例包含使用环状肋件的弹锁相互配合,但是仍然需要防止插入过度,并且因此需要包含凸耳91。
[0048]径向搁板92提供上部部分86与裙边58之间的过渡结构。搁板92的下部内表面包含垂悬的总体上圆柱形的壁94。壁94的内表面从壁部分82的内表面径向地向外偏移,以便限定环状表面96。表面96成为与壳体34的柔性的环状阀密封件98协作的阀座。阀密封件98与阀座96的组合提供一个气流阀,用于将补充空气吸回到容器22中。作为总设计效率的一个方面,一体地模制阀密封件98使其成为壳体34的一部分(见图22-图25),使得组成部分的总数减少一个(I)。
[0049]上部部分86和内壁部分88通过搁板100连接起来。搁板100限定多个气流孔隙102,用于供补充空气从外部大气流到容器22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有八个(8)等距隔开的孔隙102。当释放掉容器上的挤压力时,侧壁48的可塑性质使得容器形状基本上复原到其开始的形状。这又会产生内部吸力,这个内部吸力用铰接的枢转移动,将阀密封件98的外部部分从阀座96上拉掉,以便形成密封件98与阀座96之间的气流通路104 (见图10)。吸力水平一直保持到内部压力恢复到总体上大气压为止。这意味着,外部空气经由孔隙102抽入,直到容器22内的内部压力恢复到基本上大气压为止。当恢复大气压时,阀密封件98关闭回去抵着阀座96,这是因为阀密封件98的弹性复原力,而且因为没有任何充分的吸气压力将阀密封件98牵拉或保留在打开位置。通过挤压动作形成的正压力迫使阀密封件98抵着阀座96,使得在产生泡沫时,气流穿过空气通道插入物36,而并不穿过任何流动通路104,也不穿过任何孔隙102。
[0050]泡沫控制阀106在搁板100旁边(虽然在靠内的位置)的内壁部分88内部构成阀结构。如上所述,当施配盖28处在朝上并且敞开的状态时,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