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角装置、护角装置制作方法及使用该护角装置的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646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护角装置、护角装置制作方法及使用该护角装置的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护角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箱体组装时能提高组装效率并减少用料成本的护角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及使用该护角装置的包装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在购买产品及寄送货品时,常见到装箱内填充保护装置,以防止内容物碰撞受损,其材质例如为保丽龙或发泡聚乙烯。特别是包装电子产品、易碎品、饮料等内容物的箱体内更为广泛使用。图1A为传统保护结构10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传统保护结构10形成为长条状,通常为一片长方块的造型,底部具有多个夹槽的结构。请参见图1B的传统保护结构10与箱体组装的俯视剖面图。如图1B所示,内箱体20的侧壁四周具有外突的延伸部与传统保护结构10结合,再装到外箱体22内。
[0003]如图1B所示,传统保护结构10是装设在内箱体20与外箱体22的两侧长边之间。另外,也可在内箱体20与外箱体22的四边都装上传统保护结构10。然而,以上述方式使用传统保护装置10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内箱体20通常需考虑在角落处的保护,以目前在内箱体20两边或四边皆设置传统保护装置10的方式不仅包装用料较多,就仓管而言,传统保护装置10也会占去较多储存的空间。因此,如何设计较佳的保护装置以有效减少用料成本,且可适用于不同的箱体,为现今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护角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及使用该护角装置的包装组件,以提高组装效率并减少用料成本。
[0005]本发明的护角装置包含具有折线、第一边块及第二边块的本体。折线是自本体的顶面朝底面的方向延伸一预定距离,第二边块是沿折线连接第一边块,且部分第二边块是可分离地叠设于第一边块。第一边块及第二边块可沿折线弯折。当第一边块及第二边块沿折线弯折使部分第二边块分离于第一边块时,可露出夹槽,夹槽是自底面朝顶面的方向连接折线的一端。
[0006]护角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自本体的顶面朝第一位置切割本体以形成折线;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切断部分的本体,且第一方向不平行于折线?’沿第二方向于第二位置及本体的底面间切断部分的本体;以及依折线弯折本体,折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边块及第二边块,且第一边块及第二边块间具有夹槽。
[0007]使用上述护角装置的包装组件,包含一箱体,包含:至少一转角,形成于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二侧壁之间;一延伸部,连接该转角的一外侧,且该延伸部是自该第一侧壁突出于该第二侧壁所在平面;以及一护角装置,用来保护该箱体,该护角装置包含:一顶面;一底面,是位于该顶面的另一面;一第一边块,用来抵靠于该第一侧壁;一第二边块,沿一折线连接该第一边块且该第二边块抵靠于该第二侧壁,该折线是自该顶面朝该底面的方向延伸一预定距离;以及一夹槽,自该底面朝该顶面的方向连接该折线的一端,该夹槽是用来容置该延伸部。
【附图说明】
[0008]图1A为传统保护结构的示意图;
[0009]图1B为传统保护结构与箱体组装的俯视剖面图;
[0010]图2A至图2C为本发明护角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1]图3为护角装置制作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0012]图4A至图4B为护角装置与箱体组装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3]图5A至图5C为本发明护角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0014]图6A至图6C为本发明护角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0015]图7为护角装置制作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0016]图8A至图8B为护角装置与箱体组装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7]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18]10传统保护结构
[0019]20内箱体
[0020]22外箱体
[0021]100护角装置
[0022]101 本体
[0023]1la 第一位置
[0024]1lb 第二位置
[0025]102 顶面
[0026]103抵靠面
[0027]104 底面
[0028]106 折线
[0029]107凹陷部
[0030]108 夹槽
[0031]110 第一边块
[0032]111 角块
[0033]112第一抵靠面
[0034]114第一内侧面
[0035]116 台面
[0036]118辅助夹槽
[0037]120 第二边块
[0038]122第二抵靠面
[0039]124第一接触面
[0040]126挡止块
[0041]1261 侧端面
[0042]200 箱体
[0043]200c 转角
[0044]201 第一侧壁
[0045]202 第二侧壁
[0046]204延伸部
[0047]206 交线
[0048]208第二延伸部
[0049]Cl?c4切割线
[0050]d 间距
[0051]wl 宽度
[0052]w2 厚度
[0053]x,y,z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4]本发明是提供保护于箱体转角的护角装置,且护角装置可对应容置自转角侧壁突出的延伸部。
[0055]图2A至图2C为本发明护角装置100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A所示,护角装置100为一本体101,外型大致呈一长方块,本体101具有顶面102、底面104。在顶面102及底面104间沿切割线Cl?c3切割本体101后弯折形成如图2B的护角装置100。如图2B所示,护角装置100具有折线106、第一边块110及一第二边块120。折线106是自顶面102朝底面104的方向延伸预定距离,即沿切割线Cl的部分是半断结构,以形成折线106。第二边块120是沿折线106连接第一边块110,且部分第二边块120是可分离地叠设于第一边块110上。换言之,本体101弯折前是由第一边块110及第二边块120—体成型的立方块,将图2A的本体101沿折线106弯折后,可于折线106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边块110及第二边块120,且第二边块120相对第一边块110旋转时,部分第二边块120分离于第一边块110而露出夹槽108。进一步地来说,夹槽108是自底面104朝顶面102的方向连接折线106的一端,即沿切割线c2?c3是将本体全部切断,以形成夹槽108。从另一角度来看,本体101的抵靠面103 (标示于图2A)于弯折本体101后,如图2C的护角装置100后视图所示,沿折线106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抵靠面112及第二抵靠面122。折线106则是形成于抵靠面上且沿垂直顶面102方向延伸。
[0056]另外,如图2B所示,第二边块120具有第一接触面124形成于折线106的一侧。第一边块I1具有第一内侧面114及台面116,其中,第一内侧面114形成于折线106的另一侧并连接第一接触面124;台面116是位于第一接触面124与第一内侧面114之间,且台面126是连接第一内侧面114于折线106相对顶面102的一端。当本体沿折线106弯折后,原先相互贴合的第一内侧面114与第一接触面124彼此分离,且第一接触面124、第一内侧面114及台面116共同形成凹陷部107,其中台面116与顶面102间具有高度差,即折线106于垂直方向的高度。此外,第一边块110具有角块111自台面116朝底面104延伸形成,如图2A所示,角块111在本体101弯折前是容置于夹槽108中,当第二边块120以折线106相对第一边块110旋转时,角块111从夹槽中露出。
[0057]图3为护角装置制作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如图3所示,护角装置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58]SlOl自本体的顶面朝第一位置切割本体以形成折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