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284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起重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0002]电动葫芦是一种轻小型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重物的提升、下降、平移搬运,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的必备机械,如在工厂、矿山、车站、港口、建筑工地、水电站、仓库等场合得到应用。具有自重轻、构造紧凑、体积小、维修方便、经久耐用等特点。随着现代工业对机械设备在振动噪声、高精度、高功重比、智能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起重设备的设计越来越多的体现出振动噪声小、响应速度快、动作精准、易于操作、维护方便、空间利用率高、功重比高、低能耗、易实现自动化操作的要求。
[0003]现有的电动葫芦一般由普通三相交流电机、定轴轮系齿轮减速装置及卷筒构成动力传动系统,通过卷动的转动实现重物的起升和下降。这种电动葫芦因为采用定轴轮系齿轮减速装置传动,导致传动比小,且齿轮副体积大,导致整个电动葫芦径向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动葫芦,用以解决现有电动葫芦因为采用定轴轮系齿轮减速装置传动,导致传动比小,且齿轮副体积大,导致整个电动葫芦径向尺寸较大的问题。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其包括:电机、减速装置、机架、卷筒,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该减速装置设于卷筒内;
[0006]所述联轴器外壁套设有套筒,该套筒与卷筒端部轴承连接;
[0007]所述卷筒的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端盖,该端盖与机架轴承连接;
[0008]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套设于卷筒内的壳体、固定连接于壳体靠近电机一端的内齿圈、分别与内齿圈相啮合的至少三个行星轮、与每个行星轮相啮合的太阳轮、与每个行星轮连接的行星架;所述太阳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转轴连接,所述行星架套设于壳体内,且所述行星架与壳体通过轴承连接,该行星架远离电机的一端延伸出一连接轴,该连接轴与端盖键连接。
[0009]特别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0010]特别的,所述电机外设有电机外壳。
[0011]特别的,还包括:称重装置,其包括:设于电机与卷筒之间的压力拨杆、设于机架靠近电机一侧的重力传感器。
[0012]特别的,所述压力拨杆与电机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且该压力拨杆与套筒、内齿圈、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
[00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动葫芦,所选用的伺服电机具有体积小、动作快反应快、过载能力大、低速力矩大、运行平稳、低噪音、高效率等优点;内部采用行星式传动,具有传动比大、振动噪声小、结构紧凑等有点。本发明通过使用伺服电机,使得电动葫芦智能化,同时内部行星式传动,能有效的减小电动葫芦的体积和振动噪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电动葫芦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0015]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减速装置及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其包括:电机1、减速装置、机架2、卷筒3,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4连接,该减速装置设于卷筒3内;
[0018]所述联轴器4外壁套设有套筒5,该套筒5与卷筒3端部轴承连接;
[0019]所述卷筒3的远离电机I的一端设有端盖6,该端盖6与机架2轴承连接;
[0020]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套设于卷筒3内的壳体7、固定连接于壳体7靠近电机I 一端的内齿圈8、分别与内齿圈8相啮合的至少三个行星轮9、与每个行星轮9相啮合的太阳轮10、与每个行星轮9连接的行星架11 ;所述太阳轮10通过联轴器4与电机转轴连接,所述行星架11套设于壳体7内,且所述行星架11与壳体7通过轴承连接,该行星架11远离电机I的一端延伸出一连接轴12,该连接轴12与端盖6键连接。
[0021]特别的,本发明的电机I选用具有体积小、动作快反应快、过载能力大、低速力矩大、运行平稳、低噪音、高效率的伺服电机,从而使得电动葫芦的工作性能得到了提升。
[0022]特别的,所述电机I外设有对其起防护作用的电机外壳13。
[0023]特别的,还包括:称重装置,其包括:设于电机I与卷筒3之间的压力拨杆14、设于机架2靠近电机I 一侧的重力传感器15 ;该称重装置的设置,可以测得钢丝绳上悬挂重物的重量。
[0024]特别的,所述压力拨杆14与电机外壳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且该压力拨杆14与套筒5、内齿圈8、壳体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由于电机外壳13和压力拨杆14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压力拨杆14、套筒5、内齿圈8和壳体7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因此电机1、压力拨杆14、套筒5、内齿圈8以及壳体7即为一个整体,不会相对转动;在电机I自锁时,电机不会转动,因此太阳轮10、行星轮9(4个)、内齿圈8、行星架11形成的齿轮系亦不会转动,同样卷筒3也不会转动,如此电机1、减速装置、卷筒3不会相互转动,使得提供的电动葫芦安全性较高。
[0025]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0026]在电机I断电或通电后不需要起升重物时,电机I通过自锁保证卷筒3处于静止状态,即不转动。于工作时,电机I输出的扭矩通过联轴器4依次传递给太阳轮10、行星轮9 (4个)、内齿圈8、行星架11 ;之后行星架11将扭矩输出,输出的扭矩通过键传递给端盖6,由于端盖6与卷筒3通过螺栓固定,因此输出的扭矩即传递给到了卷筒3,此时卷筒3开始转动,即实现了重物的提升,当需要降落重物时,电机I只需反转即可。
[0027]当重物需要被提升而没有被提升时,钢丝绳受到向下的拉力,且会带动卷筒3转动,但是在电机I没开启之前,电机I不会转动,由于卷筒3、压力拨杆14以及电机I固定为一体,因此卷筒3、压力拨杆14以及电机I之间不会相对转动,这样向下的拉力就会导致压力拨杆14,卷筒3、电机I作为一个整体转动;当压力拨杆14触碰到称重传感器15,称重传感器15就可以测得所起升重物的重量;之后电机I开始工作,输出扭矩。
[0028]应当理解的是,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其包括:电机(I)、减速装置、机架⑵、卷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4)连接,该减速装置设于卷筒(3)内; 所述联轴器(4)外壁套设有套筒(5),该套筒(5)与卷筒(3)端部轴承连接; 所述卷筒(3)远离电机(I)的一端设有端盖¢),该端盖(6)与机架(2)轴承连接; 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套设于卷筒(3)内的壳体(7)、固定连接于壳体(7)靠近电机(I)一端的内齿圈(8)、分别与内齿圈⑶相啮合的至少三个行星轮(9)、与每个行星轮(9)相啮合的太阳轮(10)、与每个行星轮(9)连接的行星架(11);所述太阳轮(10)通过联轴器(4)与电机转轴连接,所述行星架(11)套设于壳体(7)内,且所述行星架(11)与壳体(7)通过轴承连接,该行星架(11)远离电机(I)的一端延伸出一连接轴(12),该连接轴(12)与端盖(6)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I)为伺服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I)外设有电机外壳(13)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称重装置,其包括:设于电机(I)与卷筒(3)之间的压力拨杆(14)、设于机架(2)靠近电机(I) 一侧的重力传感器(15) 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拨杆(14)与电机外壳(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且该压力拨杆(14)与套筒(5)、内齿圈(8)、壳体(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其包括:电机;机架;卷筒,其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端盖,该端盖与机架轴承连接;输入端与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的减速装置,其包括:套设于卷筒内的壳体、固定连接于壳体靠近电机一端的内齿圈、分别与内齿圈相啮合的至少三个行星轮、与每个行星轮相啮合的太阳轮、与每个行星轮连接的行星架,所述太阳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转轴连接,所述行星架套设于壳体内,且所述行星架与壳体通过轴承连接,该行星架远离电机的一端延伸出一连接轴,该连接轴与端盖键连接。本发明通过使用伺服电机,使得电动葫芦智能化;同时电机输出的扭矩在卷筒内行星式传递,在减小电动葫芦径向尺寸的同时能有效的减小电动葫芦的体积和振动噪声。
【IPC分类】B66D1/12, B66D1/22
【公开号】CN105000487
【申请号】CN201510268150
【发明人】黄康, 熊杨寿, 陈奇, 陈球胜, 刘鹏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