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64350阅读:来源:国知局
脚尖微蹬地板(4)的防护动作;在轿厢(I)落地的瞬间在人体自身下坠惯性的冲击下乘员在接受弹保扶手缓冲的过程是:人们双手继续握在相应的扶手上在保正了身体稳定性的情况下双肘被拉直、原本上翘的后脚根蹲落在地板(4)上、双腿被弯曲、至使躯干下蹲;可见:这一身体姿势的变化是在人们双手衣托相应扶手的情况下做到的,显然在各弹保扶手的做用下缓减了人体很大的下坠惯性,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对相应扶手的牵拉出现了两种运作过程:(一).如果是底层楼坠落的桥厢(I)、由与桥厢(I)坠落距离短、下坠惯性小,上述乘员身姿的变化写同步下坠的轿厢(I)同时达到了缓停的目得,而人体下坠惯性的力度未能向下拉升两扶手而使两扶手仍保持原有状态,而人们姿体的变化如上所述;(二).如是高层楼坠落的桥厢(I)、由与桥厢(I)坠落距离长、下坠惯性大、乘员与下坠轿厢(I)同步到达电梯井底在桥厢(I)停止下坠的情况下而此时出现在人体的现象切是:人们以做上述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使双手牵拉相应扶手后出现躯干下蹲的情况下、身体仍有很大的下坠惯性未被缓减,但此时人体四肢可做缓冲的机能以丧失至使下坠惯性产生的力道全部作用在了双手紧握的相应扶手上,固然人体的剩余惯性就会向下拉升相应扶手而消减剩余惯性,这一拉升的现象表现在壁弹扶手与吊弹扶手上的两种拉升过程分别是:①.以壁弹扶手实施的缓冲过程是:以桥厢(I)的所属部件厢壁(2)、地板(4)及厢壁(2)上所设的底坐(6)为总支承体,以设在底坐(6)上的壁坐(7)末端轴孔(8)内串装的轴销(12)为旋转支承点;而人体剩余惯性通过双手传导在扶手(9)上对其行成了一个向下的牵动力使扶手(9)以它下部活动臂(10)末端轴孔洞(13)内串装的轴销(12)为旋转支承点,以从上到下的方向进行环半弧旋转;扶手(9)旋转时串装在轴销(12)外的回弹件(15)即:做为扭转弹簧延升出的静簧挂(16)、动簧挂(17)分别以返向互弹的行式作用在厢壁(2)与活动臂(10)上,显然厢壁(2)是固定不动的、这种情况下:回弹件(15)的扭弹力通过动簧挂(17)全部传导在活动臂(10)上了、这就对扶手(9)行成了向上的弧形返弹力,在这个弧形返弹力的阻碍下很大成度上抵消了扶手(9)向下的旋转速度,可见扶手(9)是在缓慢旋转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乘员上有双手牵拉扶手(9)的缓冲、下有乘员双脚蹬踏地板(4)的支撑、显然对乘员实施了双向安全缓冲;另外乘员双手牵拉活动扶手的情况下、保证了身体下坠时的稳定性,固然实现了地板(4)对脚部的稳定支撑做用;②.以吊弹扶手实施的缓冲过程是:以桥厢(I)的所属部件厢顶(3)、地板(4)为总支承体;人体剩余惯性力通过双手传导在吊扶手(20)上、吊扶手(20)又把力通过连接件(19)传导在了弹性缓冲构体(18)上、而弹性缓冲构体(18)的上部固定在具有支撑定位作用的厢顶(3)上,显然弹性缓冲构体(18)即:做为多叠平面涡卷弹簧在厢顶(3)的上撑和吊扶手(20)的下拉作用下最终被垂直向下拉升,而拉升产生的返作用力又传导在人身上缓解了人体的下坠速度、使人体实现了:上有双手牵拉吊扶手(20)、下有双脚蹬踏地板(4)的双向安全缓冲过程;乘员双手牵拉吊扶手(20)的情况下、保证了身体下坠时的稳定性,固然实现了地板⑷对脚部的稳定支撑做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弹保扶手中的壁弹扶手是垂吊电梯桥厢(I)内各厢臂(2)上设置的专用扶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壁弹扶手中的壁坐(7)在不设底坐¢)的情况下、壁坐(7)的后端也可以直接与厢壁(2)或与厢壁(2)的加强骨架连接,壁坐(7)的构形即可以是较长的臂体状也可以是较短的坐体状,可见只要它能与活动臂(10)实现合理的转动连接它的结构造形是可以多样化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壁弹扶手中的扶手(9)首选杆形,也可以是其它可以用手握拉的造形;在扶手(9)下部的不同部位延升出的数个凸出物、称为:活动臂(10),活动臂(10)即可以是图中显视的臂形、也可以是其它形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设在厢壁(2)上的壁弹扶手、首选图1-5中显视的轴连体弹动构体的壁弹扶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设在厢壁(2)上的壁弹扶手、也可以是用不同构体的扶手(10)直接与具有上下弯弹功能的单纯性弹性构体即:弹弯臂(24)连接后组成具有弯弹功能的壁弹扶手;弹弯臂(24)的结构造形也可以是多样性的,做为螺旋拉伸弹簧式弹弯臂(24)直接与厢壁(2)和扶手(9)组成的壁弹扶手在待实施和实施缓冲后的构体造形;此构体中各部件的互动结构也可以是多样性的、不受例图8、9的构造限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壁弹扶手中的轴销(12)可以是共用轴销,共用轴销就是图中所视的串装结构即:每组扶手(9)支出的数个活动臂(10)的轴孔洞(11)与数只壁坐(7)的轴孔⑶共串一只较长的轴销(1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壁弹扶手中的轴销(12)也可以是单用轴销、(单用轴销也可以称为:铆销)使用单用轴销就是:每组扶手(9)支出的数个活动臂(10)中的单只活动臂(10)的轴孔洞(11)只与和它对应切合的单只壁坐(7)的轴孔(8)中共串一只较短的轴销,其它单只活动臂(10)与单只壁坐(7)切合串连轴销的构造与其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壁弹扶手中的限转件(14)它的安装部位是不受限制的,它即可以安装在壁坐(7)的某个部位也可以安装在活动臂(10)的某个部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臂弹扶手中的回弹件(15)首选图中显视的扭转弹簧,也可以是拉簧、弹簧、或其它具有回弹功能的弹性物件,这些弹性物件与厢壁(2)、壁坐(7)、活动臂(10)、轴销(12)实现连接与相互弹动的互动构体的结构造形可以是多样性的。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弹保扶手中的吊弹扶手是垂吊电梯桥厢(I)内厢顶(3)上设置的专用吊弹扶手。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吊弹扶手中的弹性缓冲构体(18)首选单一性多叠平面涡卷弹簧,也可以是其它结构的单一性弹性物件。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吊弹扶手中的吊扶手(20)首选平行延长的杆体造形、也可以是其它可以用手握拉的造形。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做为弹性缓冲构体(18)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回弹功能的弹性构体(21)与其它相应互动件(22)进行互动组合后而行成互动缓冲构体(23);做为弹性构体(21)即:锥形弹簧与互动件(22)进行互动组合而行成的互动缓冲构体(23),显然此弹性构体(21)的结构不限与图中显示的锥形弹簧、还可以是其它结构的弹性构体;在弹性构体(21)不受图中结构限制的情况下、显然与它互动的互动件(22)的结构相应也不受图中结构的限制而可以呈多样性。15.根据权利要求1、6、10、12、14所述的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其相关特征是:根据以上对装设在电梯井桥厢(I)内的弹保扶手及其所属的系列:壁弹扶手、吊弹扶手和弹弯臂扶手(图8、9所显的为:弹弯臂扶手)的叙述可知:装设在电梯井桥厢内的系列弹保扶手是用具有弹性功能的构体与其它构体进行互动的设计理念为源本而组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回弹功能的扶手式缓冲装置;显然以上述理念为源本,可以演变设计出多种结构的专用与装设在垂吊式电梯桥厢(I)内的扶手式缓冲装置,S卩:弹保扶手;此类众多结构的专用与装设在垂吊式电梯桥厢(I)内的扶手式缓冲装置,均属予本弹保扶手所涉及的保护范围。
【专利摘要】垂吊电梯桥厢弹力安保扶手的结构特点是:在楼房电梯井中运行的各种不同功能轿厢内的周边和顶部的壁体上装设有数个在外力作用下可上下升缩弹动的壁弹扶手与吊弹扶手。电挮桥厢在电梯井内正常运作的情况下乘员会就近下意识的手握相应扶手以增加自身的安全感。如轿厢在底层楼运作时坠落,由于它下坠惯性较慢在轿厢与人体同步落地的一瞬、人体原本衣托双手牵拉相应扶手的情况下而实现双肘被自身下坠惯性冲击而拉直、双腿被弯曲、躯干下蹲的缓冲过程。如桥厢在高层楼运作时与乘员同步坠落井底,由于下坠惯性大、乘员手拉扶手缓冲下蹲的身姿变化以不可完全缓解惯性的情况下、人体下坠力道全部传导在了相应的扶手上而向下拉升相应扶手而消减了剩余惯性。
【IPC分类】B66B5/00, B66B11/02
【公开号】CN105084172
【申请号】CN201410239529
【发明人】郭俊和
【申请人】郭俊和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4年5月2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