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为容器灌装碳酸化灌装产品的设备及方法_2

文档序号:98213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提供这样的消毒区域6是理论上已知的。就此,灌装阀3的流出口 30以及容器接纳部件42和容器4设置在该消毒区域6中,从而提供灌装产品在待灌装的容器4中的无菌灌装。换言之,可以在消毒环境中将开口的、待灌装的容器4先运输至容器接纳部件42,由该部件接纳并且随后压紧在流出口 30处。在灌装后可以随后将已灌装的容器4再从流出口 30卸下并且继续在消毒的环境中运输到接下来的密封器处。通过提供隔离器以及其中共保持的消毒环境可以相应地最小化待灌装的容器4以及已灌装的容器4以及其中所容纳的灌装产品的细菌污染,从而使灌装产品得到尽量高的可保存性。
[0036]通过将容器4和流出口 30引入消毒区域6中,可以防止对这些部件造成的污染。消毒区域实际上具有气压,其中与隔离器5外部的未消毒环境相比在消毒区域6中通常具有轻微的超压,从而确保了,在可能存在的泄漏点处或者在用于交接容器4到消毒区域6中的交接口处不会有污染物进入到消毒区域6。
[0037]此外,在图1中示出了第二个容器4,该容器容纳在第二容器接纳部件42’中。这个第二容器接纳部件42’与容器接纳部件42相比处在降低的状态,从而使容器4和流出口30彼此分隔开。该容器接纳部件42’就此处在用于交接容器4的交接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待灌装的容器4由就此没有示出的给入星轮接收并且将已灌装的容器4交接给没有示出的给出星轮。在所示出的旋转灌装机100中,用于提取的交接位置和用于取回的交接位置彼此相邻,从而得到用于处理容器的较大处理角度。产品罐2就此围绕转轴R转动地设置。替代性地,产品罐也能够设置为刚性的并且能够经旋转分配器将灌装产品引导至单个旋转灌装阀处。同样可能的是,以旋转环形容器的形式来提供产品罐。
[0038]固定设置在产品罐2上的灌装部件I就此按计划地与产品罐2 —起旋转。灌装阀3与旋转的隔离器顶盖50气密连接,该隔离器顶盖通过动态密封例如以平衡水槽54的形式相对于刚性设置的隔离器槽52气密地密封。流出口 30就此这样地设置,S卩,使该流出口由消毒区域6包围。
[0039]图1中的设备I进一步具有释放装置7,该释放装置与灌装阀3连接。释放阀70设置用于能够通过释放装置7来控制或调节气路的打开和关闭。该释放装置7就此具有释放管道71,该释放管道的排出口 72通过隔离器顶盖50而通入消毒区域6内。因此,在释放已灌装的容器4的过程中,在解除容器开口 40与灌装阀3的流出口 30之间的气密连接之前将压力气体直接排到消毒区域6中。
[0040]通过这个设置避免了,在释放容器4的过程中导致灌装产品的污染,因为释放装置7的排出口 72并不与未消毒的环境产生连接并且由此也不会使细菌进入到释放装置7内。此外还能够排除了,在较长的生产周期情况下在释放装置7中形成从释放管道71生长到灌装阀3的、最终对灌装产品和/或待灌装的容器4造成污染的生物薄膜。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旋转灌装机100的优化的卫生情况。
[0041]释放管道71设有落差,从而使产品颗粒和/或产品气溶胶由于该落差而滑下,并且因此不会形成可能会对设备I的部分和/或灌装产品造成污染的生物薄膜。此外,还由此实现了气体或者蒸汽的冷凝液或者用于清洁设备I的清洁液体在释放装置7的内壁处能从释放装置7完全流出。
[0042]此外,在释放装置7中设有节流阀装置,借助于该节流阀装置能够调控从已灌装的容器4中待导出的压力气体的体积流量,从而实现可控的排气并因此避免了由于过快的预加压力的降低而导致的灌装产品发泡以及灌装损失。因此能够理想地调整待灌装的灌装产品和容器4的释放并且例如能够调整灌装产品的饱和压力的释放进程。
[0043]在处理角度范围内在旋转灌装机100上设有不同的处理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容器4处于不同的处理步骤。在例如消毒、抽真空和/或中间清洗这些预处理步骤之后,容器4借助于来自产品罐2的压力气体而预加压。随后,打开灌装阀3并且开始用灌装产品来灌装待灌装的容器4。在灌装过程终止以及些微必需的灌装高度修正后,必须使容器4静止并且将其释放。接下来的静止和释放阶段用于使灌装压力降低,从而避免了 CO2从灌装产品中释放并且因此通过形成泡沫而带来灌装产品的损失。在静止时间内,在灌装产品中以气态形式存在的CO2上升,从而使其在释放过程中不会导致泡沫形成。根据不同的需求,释放也可以以多个步骤或阶段继续。在经释放装置7来释放容器4的头部空间后,在容器4中再次存在有在消毒区域6内存有的压力。随后,容器4通过容器接纳部件42的下降而引入交接位置并且随后优选交接至随后设置的封闭装置处。
[0044]图2示出了图1中的旋转灌装机100的示意图,其中该释放装置7具有与旋转分配器8连接的管道装置73。释放管道71就此设置为刚性的,其中该释放管道就此从旋转分配器8指向消毒区域6。每个设备I的管道装置73就此与共同的旋转分配器8连接。由此,能够将部件个数和/或材料需求以及设备成本和/或维修成本保持为较少并且确保有效的工作运行。
[0045]相应地,在解除灌装阀3的流出口 30和由此灌装的容器4的容器开口 40之间的气密连接之前,进行已灌装的容器4到隔离器5中的排气以及因此到消毒区域6中的排气。由此可以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保证,释放管道71通过其排出口 72而通入到消毒区域6中并且因此使细菌不能在释放管道71表面及内部繁殖并最终影响到灌装产品。
[0046]图3示出了图2中的旋转灌装机100的示意图,其中该释放装置7以及特别是该释放管道71与消毒区域6的消毒通风管道60连接。通过消毒通风管道60可控地消除了消毒区域6中的超压或者用于向消毒区域6中送入消毒空气的稳定气流,从而持续以消毒空气来流过消毒区域6。有利的是,该消毒通风管道60也作为引流管。
[0047]通过使释放管道71与消毒通风管道60连接,再次确保了,释放管道71以其排出口 72通入到消毒区域6中,在该消毒区域中存在消毒空气并且相应地防止了通过细菌而对释放管道71造成的影响。由此,排出口 72进一步相对于容器4和灌装阀3的流出口 30最大间隔地设置,由此能够实现了针对于生物薄膜生长方面特别高的安全性。
[0048]只要能够应用到,能够将所有在实施例中示出的单个特征相互结合和/或交换,而并不因此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0049]附图标记说明
[0050]100旋转灌装机
[0051]I灌装部件
[0052]2产品罐
[0053]20产品输入管道
[0054]22压力气体管道
[0055]24压力气体引入管道
[0056]3灌装阀
[0057]30流出口
[0058]4容器
[0059]40容器开口
[0060]42,42’ 容器接纳部件
[0061]5隔离器
[0062]50隔离器顶盖
[0063]52隔离器槽
[0064]6消毒区域
[0065]60消毒通风管道
[0066]7释放装置
[0067]71释放管道
[0068]70释放阀
[0069]72排出口
[0070]73管道装置
[0071]8旋转分配器
【主权项】
1.一种在饮料灌装设备中用于为待灌装的容器(4)灌装碳酸化的灌装产品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为所述待灌装的容器(4)进行灌装的灌装阀(3);具有释放阀(70)的释放装置(7),所述释放阀用于释放在已灌装的所述容器(4)中存在的超压;以及消毒区域(6),在所述消毒区域中至少容纳有所述灌装阀(3)的流出口(30),该流出口用于与待灌装的所述容器(4)的容器开口(40)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装置(7)为了将超压释放排气到所述消毒区域内(6)与所述消毒区域(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7)包括具有排出口(72)的释放管道(71),其中所述释放管道(71)的排出口(72)通入到所述消毒区域(6)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7)与由隔离器(5)包围的所述消毒区域(6)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7)与所述消毒区域(6)的消毒通风管道(60)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7)与旋转分配器(8)连接,并且通过所述旋转分配器(8)与所述消毒区域(6)连接。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7)具有用于可控地消除所述消毒区域(6)中的超压的节流阀单元。7.一种在饮料灌装机中借助于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用于为待灌装的容器(4)灌装碳酸化灌装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已灌装的容器(4)中存在的超压经释放装置(7)释放,其中所述释放装置(7)将超压释放排气到消毒区域(6)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通过所述释放装置(7)的释放管道(71)进行,其中所述释放管道(71)的排出口(72)通入到所述消毒区域(6)中。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释放装置(7)向所述消毒区域(6)的消毒通风管道(60)中进行释放。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通过所述释放装置(7)的与旋转分配器(8)连接的管道装置(73)而完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优选在饮料灌装设备中用于为待灌装的容器(4)灌装碳酸化的灌装产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为待灌装的容器(4)进行灌装的灌装阀(3);具有释放阀(70)的释放装置(7),该释放阀用于释放在已灌装的容器(4)中存在的超压;以及消毒区域(6),在该消毒区域中至少容纳有灌装阀(3)的流出口(30),该流出口用于与待灌装的容器(4)的容器开口(40)连接,其中该释放装置(7)为了将超压的空气放出到消毒区域内(6)与该消毒区域(6)连通。
【IPC分类】B65B3/14, B65B55/10, B65B3/26
【公开号】CN105584653
【申请号】CN201510765725
【发明人】于尔根·泽尔纳
【申请人】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1日
【公告号】DE102014116463A1, EP3020679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