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

文档序号:10711443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重试验吊重;(2)超载试验;(3)载荷试验;(4)刹车试验;(5)安全装置试验;(6)试验后检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与传统试验方法相比,不需要使用外界的重物,直接使用重吊船上的吊离/自行式舱盖板二甲板及1x吊块,既降低了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且使得操作简便。
【专利说明】
一种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 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海上作业日趋大型化,这对海上大型起重设备要求越 来越高。重吊船上的起令吊的制造要求高,难度大,其中起令吊的吊重试验是最为重要的一 环,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克令吊的安装完整性、正确性、工作可靠性,并验证性能指标是否符 合设计及试验大纲要求。因此起令吊的吊重试验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工程。现有的重吊船 的吊重试验方法,一般是从码头将巨重的重物运至船上,然后采用起令吊与巨重的重物配 合进行试验,但该试验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该试验方法中,需将巨重的重物运输至船上, 再进行起吊试验,过程比较复杂,同时,需使用外界重物,会增加成本,且运输重物会增强劳 动强度。
[0003]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降低成本、劳动强度且易于操作的重吊船的 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劳动强度 且易于操作的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 其创新点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重试验吊重:称重经过船东船检验认可的试验吊重,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 离/自行式舱盖板P26,二甲板D5,二甲板D 12,二甲板D 7,二甲板D6及若干个重量不一的lx 吊块; (2) 超载试验: a. 1#克令吊主钩负载起升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离/自行式舱盖 板P26,二甲板D 5,二甲板D 6,及二甲板D 12;利用1#克令吊将舱盖板P26吊至FR106处,即 移动舱盖停留位置,然后通过1#克令吊将P25块吊重叠加在舱口围上,并锁紧,再通过码头 吊依次将D6、D5和D12叠加到P25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半径为18m;挂 吊具,主钩缓慢起升至5米高,并将此位置定义为位置A; b. 1#克令吊主钩负载变幅试验:步骤a结束后,从位置A做变幅运动,使变幅运动达到最 大工作角度,然后回至初始位置A; c. 1#克令吊主钩负载回转试验:步骤b结束后,从位置A先顺时针旋转360°,然后再逆时 针缓慢回转360°回到初始位置A,然后缓缓降下并移除吊重; d. 1#克令吊主钩负载起升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离/自行式舱盖板 P26,二甲板D 5,及13.5t的lx吊块;利用1#克令吊将舱盖板P25吊至FR106处,然后通过码头 吊依次将D6和吊块叠加到P25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半径为18m;挂吊 具,主钩起升至5米后缓慢旋出舷外至吊臂与船宽垂直位置,然后缓慢变幅至最小工作角 度,并将此位置定义为位置B,然后缓慢下降重物5米后再缓慢起升5米,此时回转半径为33 米; e . 1#克令吊主钩负载变幅试验:步骤d结束后,从位置B缓慢做变幅运动至碰不到吊机 本体的最小半径9米,然后再变幅至最大工作半径33米回到初始位置B; f. l#克令吊主钩负载回转试验:步骤e结束后,从位置B先顺时针缓慢旋转约70°并停 止,然后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140°停止,再顺时针旋转70°停止,待旋转结束后,吊臂缓慢变 幅至回转半径18米,并缓慢回转至初始位置FR106停止,缓缓降下并移除重物; g. l#克令吊副钩起升试验:将吊臂旋向码头,用副钩起吊50t的lx吊块,副钩工作半径 36.5米,先将副钩缓慢起升至5米高,然后缓慢降下并移除吊重;再用码头吊将50t的lx吊块 吊至船上FR127距中3.5米的位置,克令吊用副钩起吊50t的1X吊块,副钩工作半径5.1米,再 将副钩缓慢升至5米高,然后缓慢降下并移除吊重; h. 将1#克令吊改用2#克令吊,采用2#克令吊进行超载试验,试验工序重复步骤(a)~ (g); (3) 载荷试验: a. 1#克令吊一次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及二甲板D 5;利用1#克令吊 将舱盖板P25吊至FR106处,然后将D5叠加到P25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 半径为18m; 挂吊重,吊臂旋转舷外至吊臂与船宽垂直位置后,吊臂位置定义为位置C,以正常速度 做起升、回转、变幅三个动作联合操作,起升高度达到最高点,回转角度控制在吊臂位置 C70°,变幅要求做到最小工作半径9米和最大工作半径33米,持续15分钟,最后在初始位置 FR106将吊重移除; b. 1#克令吊二次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6,二甲 板D 5及二甲板D12;利用1#克令吊将舱盖板P26吊至FR106处,然后将P25、D5和D12叠加到 P26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半径为18m;挂吊重,以正常速度做起升、回 转、变幅三个动作联合操作,起升高度达到最高点,回转角度360°,变幅要求做到最小工作 半径9米和最大工作半径33米,持续15分钟,最后在初始位置FR106将吊重移除; c. l#克令吊副钩起升试验:将吊臂旋向码头,吊臂与船长方向垂直,并将吊臂位置定义 为位置D,用副钩起吊吊重,以正常速度做起升、回转、变幅三个动作联合操作,起升高度达 到最高点,回转角度控制在吊臂位置D70°,变幅要求做到最小工作半径9米和最大工作半径 36.5米,持续15分钟,最后在初始位置FR106将吊重移除; d. 将1#克令吊改用2#克令吊,采用2#克令吊进行载荷试验,试验工序重复步骤(a)~ (c); (4) 刹车试验: a. 主钩负载一次刹车试验:在步骤(3)中的a中,分别在最大工作半径、最大起升和下降 速度时刹车,起升做1次刹车,下降做3次刹车,同时,最大回转速度、最大变幅时进行停止试 验; b. 主钩负载二次刹车试验:在步骤(3)中的b中,分别在最大工作半径、最大起升和下降 速度时刹车,起升做1次刹车,下降做3次刹车,同时,最大回转速度、最大变幅时进行停止试 验; c.将1#克令吊改用2#克令吊,采用2#克令吊进行刹车试验,试验工序重复步骤(a)~ (b); (5) 安全装置试验: a. 应急停止试验:启动栗站,分别在克令吊驾驶室、主配电箱、动力单元、通道处进行应 急按钮切断试验,保证在这些位置应急切断能使栗站立即停止工作; b. 应急手动操作试验:切断电源,用手动栗分别做主起升、副起升、变幅和旋转; c. 应急载荷施放试验:先将主钩进行试验,启动栗站,将吊重起吊0.5米后停止,并通过 按应急施放按钮施放吊重;再将副钩进行试验,启动栗站,将吊重起吊0.5米后停止,并通过 按应急施放按钮施放吊重; (6) 试验后检查:检查克令吊结构有无明显变形或损坏。
[0006]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与传统试验方法相比, 不需要使用外界的重物,直接使用重吊船上的吊离/自行式舱盖板二甲板及lx吊块,既降低 了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且使得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8] 图1至图8是本发明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 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
[0010] 本实施例的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重试验吊重:称重经过船东船检验认可的试验吊重,90t的吊离/自行式舱盖板 P25,90t的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6,34t的二甲板D5,34t的二甲板D 12,30t的二甲板D 7, 30t的二甲板D6,13.5t的lx吊块,45t的lx吊块及50t的lx吊块。
[0011] (2)超载试验: a. 1#克令吊主钩负载起升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离/自行式舱盖 板P26,二甲板D 5,二甲板D 6,及二甲板D 12;如图1所示,利用1#克令吊将舱盖板P26吊至 FR106处,即移动舱盖停留位置,然后通过1#克令吊将P25块吊重叠加在舱口围上,并锁紧, 再通过码头吊依次将D6、D5和D12叠加到P25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半 径为18m;挂吊具,主钩缓慢起升至5米高,并将此位置定义为位置A;并记录试验结果于表格 1; b. 1#克令吊主钩负载变幅试验:步骤a结束后,从位置A做变幅运动,使变幅运动达到最 大工作角度,然后回至初始位置A;并记录试验结果于表格1; c. 1#克令吊主钩负载回转试验:步骤b结束后,从位置A先顺时针旋转360°,然后再逆时 针缓慢回转360°回到初始位置A,然后缓缓降下并移除吊重;并记录试验结果于表格1; d. 1#克令吊主钩负载起升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离/自行式舱盖板 P26,二甲板D 5,及13.5t的lx吊块;如图2所示,利用1#克令吊将舱盖板P25吊至FR106处,然 后通过码头吊依次将D6和吊块叠加到P25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半径 为l 8m;挂吊具,主钩起升至5米后缓慢旋出舷外至吊臂与船宽垂直位置,然后缓慢变幅至最 小工作角度,并将此位置定义为位置B,然后缓慢下降重物5米后再缓慢起升5米,此时回转 半径为33米;并记录试验结果于表格1; e . 1#克令吊主钩负载变幅试验:步骤d结束后,从位置B缓慢做变幅运动至碰不到吊机 本体的最小半径9米,然后再变幅至最大工作半径33米回到初始位置B;并记录试验结果于 表格1; f. l#克令吊主钩负载回转试验:步骤e结束后,从位置B先顺时针缓慢旋转约70°并停 止,然后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140°停止,再顺时针旋转70°停止,待旋转结束后,吊臂缓慢变 幅至回转半径18米,并缓慢回转至初始位置FR106停止,缓缓降下并移除重物;并记录试验 结果于表格1; g. l#克令吊副钩起升试验:将吊臂旋向码头,用副钩起吊50t的lx吊块,副钩工作半径 36.5米,先将副钩缓慢起升至5米高,然后缓慢降下并移除吊重;再用码头吊将50t的lx吊块 吊至船上FR127距中3.5米的位置,克令吊用副钩起吊50t的1X吊块,副钩工作半径5.1米,再 将副钩缓慢升至5米高,然后缓慢降下并移除吊重;并记录试验结果于表格1; h. 将1#克令吊改用2#克令吊,采用2#克令吊进行超载试验,如图3所示将吊重叠加到如 图位置,试验工序重复步骤(a)~(c),并记录试验结果于表格1;如图4所示将吊重叠加到如 图位置,试验工序重复步骤(d)~(f),并记录试验结果于表格1;2#克令吊副钩起升试验工 序重复步骤g。
[0012] (3)载荷试验: a. 1#克令吊一次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及二甲板D 5;如图5所示,利 用1#克令吊将舱盖板P25吊至FR106处,然后将D5叠加到P25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 克令吊起升半径为18m;挂吊重,吊臂旋转舷外至吊臂与船宽垂直位置后,吊臂位置定义为 位置C,以正常速度做起升、回转、变幅三个动作联合操作,起升高度达到最高点,回转角度 控制在吊臂位置C70°,变幅要求做到最小工作半径9米和最大工作半径33米,持续15分钟, 最后在初始位置FR106将吊重移除,并记录起升、回转、变幅速度以及液压油温于表格2; b. 1#克令吊二次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6,二甲 板D 5及二甲板D12;如图6所示,利用1#克令吊将舱盖板P26吊至FR106处,然后将P25、D5和 D12叠加到P26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半径为18m;挂吊重,以正常速度 做起升、回转、变幅三个动作联合操作,起升高度达到最高点,回转角度360°,变幅要求做到 最小工作半径9米和最大工作半径33米,持续15分钟,最后在初始位置FR106将吊重移除,并 记录起升、回转、变幅速度以及液压油温于表格2; c. l#克令吊副钩起升试验:将吊臂旋向码头,吊臂与船长方向垂直,并将吊臂位置定义 为位置D,用副钩起吊吊重,以正常速度做起升、回转、变幅三个动作联合操作,起升高度达 到最高点,回转角度控制在吊臂位置D70°,变幅要求做到最小工作半径9米和最大工作半径 36.5米,持续15分钟,最后在初始位置FR106将吊重移除,并记录起升、回转、变幅速度以及 液压油温于表格2; d.将1#克令吊改用2#克令吊,采用2#克令吊进行载荷试验,如图7所示,将吊重叠加到 如图位置,试验工序重复步骤(a),并记录起升、回转、变幅速度以及液压油温于表格2;如图 8所示,将吊重叠加到如图位置,试验工序重复步骤(b),并记录起升、回转、变幅速度以及液 压油温于表格2;2#克令吊副钩起升试验工序重复步骤(c),并记录起升、回转、变幅速度以 及液压油温于表格2。
[0013] (4)刹车试验: a. 主钩负载一次刹车试验:在步骤(3)中的a中,分别在最大工作半径、最大起升和下降 速度时刹车,起升做1次刹车,下降做3次刹车,同时,最大回转速度、最大变幅时进行停止试 验; b. 主钩负载二次刹车试验:在步骤(3)中的b中,分别在最大工作半径、最大起升和下降 速度时刹车,起升做1次刹车,下降做3次刹车,同时,最大回转速度、最大变幅时进行停止试 验; c. 将1#克令吊改用2#克令吊,采用2#克令吊进行刹车试验,试验工序重复步骤(a)~ (b)〇
[0014] (5)安全装置试验: a. 应急停止试验:启动栗站,分别在克令吊驾驶室、主配电箱、动力单元、通道处进行应 急按钮切断试验,保证在这些位置应急切断能使栗站立即停止工作; b. 应急手动操作试验:切断电源,用手动栗分别做主起升、副起升、变幅和旋转; c. 应急载荷施放试验:先将主钩进行试验,启动栗站,将吊重起吊0.5米后停止,并通过 按应急施放按钮施放吊重;再将副钩进行试验,启动栗站,将吊重起吊0.5米后停止,并通过 按应急施放按钮施放吊重。
[0015] (6)试验后检查:检查克令吊结构有无明显变形或损坏。
[0016]表1超负荷试验结果
表2负荷试验结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 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 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 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 效物界定。
【主权项】
1. 一种重吊船的节本型吊重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重试验吊重:称重经过船东船检验认可的试验吊重,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 离/自行式舱盖板P26,二甲板D5,二甲板D 12,二甲板D 7,二甲板D6及若干个重量不一的lx 吊块; (2) 超载试验: a. 1#克令吊主钩负载起升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离/自行式舱盖 板P26,二甲板D 5,二甲板D 6,及二甲板D 12;利用1#克令吊将舱盖板P26吊至FR106处,即 移动舱盖停留位置,然后通过1#克令吊将P25块吊重叠加在舱口围上,并锁紧,再通过码头 吊依次将D6、D5和D12叠加到P25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半径为18m;挂 吊具,主钩缓慢起升至5米高,并将此位置定义为位置A; b. 1#克令吊主钩负载变幅试验:步骤a结束后,从位置A做变幅运动,使变幅运动达到最 大工作角度,然后回至初始位置A; c. l#克令吊主钩负载回转试验:步骤b结束后,从位置A先顺时针旋转360°,然后再逆时 针缓慢回转360°回到初始位置A,然后缓缓降下并移除吊重; d. 1#克令吊主钩负载起升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离/自行式舱盖板 P26,二甲板D 5,及13.5t的lx吊块;利用1#克令吊将舱盖板P25吊至FR106处,然后通过码头 吊依次将D6和吊块叠加到P25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半径为18m;挂吊 具,主钩起升至5米后缓慢旋出舷外至吊臂与船宽垂直位置,然后缓慢变幅至最小工作角 度,并将此位置定义为位置B,然后缓慢下降重物5米后再缓慢起升5米,此时回转半径为33 米; e . 1#克令吊主钩负载变幅试验:步骤d结束后,从位置B缓慢做变幅运动至碰不到吊机 本体的最小半径9米,然后再变幅至最大工作半径33米回到初始位置B; f. l#克令吊主钩负载回转试验:步骤e结束后,从位置B先顺时针缓慢旋转约70°并停 止,然后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140°停止,再顺时针旋转70°停止,待旋转结束后,吊臂缓慢变 幅至回转半径18米,并缓慢回转至初始位置FR106停止,缓缓降下并移除重物; g. l#克令吊副钩起升试验:将吊臂旋向码头,用副钩起吊50t的lx吊块,副钩工作半径 36.5米,先将副钩缓慢起升至5米高,然后缓慢降下并移除吊重;再用码头吊将50t的lx吊块 吊至船上FR127距中3.5米的位置,克令吊用副钩起吊50t的1X吊块,副钩工作半径5.1米,再 将副钩缓慢升至5米高,然后缓慢降下并移除吊重; h. 将1#克令吊改用2#克令吊,采用2#克令吊进行超载试验,试验工序重复步骤(a)~ (g); (3) 载荷试验: a. 1#克令吊一次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及二甲板D 5;利用1#克令吊 将舱盖板P25吊至FR106处,然后将D5叠加到P25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 半径为18m; 挂吊重,吊臂旋转舷外至吊臂与船宽垂直位置后,吊臂位置定义为位置C,以正常速度 做起升、回转、变幅三个动作联合操作,起升高度达到最高点,回转角度控制在吊臂位置 C70°,变幅要求做到最小工作半径9米和最大工作半径33米,持续15分钟,最后在初始位置 FR106将吊重移除; b. 1#克令吊二次试验:吊重包括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5,吊离/自行式舱盖板P26,二甲 板D 5及二甲板D12;利用1#克令吊将舱盖板P26吊至FR106处,然后将P25、D5和D12叠加到 P26上,使配载中心位于FR106,此时克令吊起升半径为18m;挂吊重,以正常速度做起升、回 转、变幅三个动作联合操作,起升高度达到最高点,回转角度360°,变幅要求做到最小工作 半径9米和最大工作半径33米,持续15分钟,最后在初始位置FR106将吊重移除; c. l#克令吊副钩起升试验:将吊臂旋向码头,吊臂与船长方向垂直,并将吊臂位置定义 为位置D,用副钩起吊吊重,以正常速度做起升、回转、变幅三个动作联合操作,起升高度达 到最高点,回转角度控制在吊臂位置D70°,变幅要求做到最小工作半径9米和最大工作半径 36.5米,持续15分钟,最后在初始位置FR106将吊重移除; d. 将1#克令吊改用2#克令吊,采用2#克令吊进行载荷试验,试验工序重复步骤(a)~ (c); (4) 刹车试验: a. 主钩负载一次刹车试验:在步骤(3)中的a中,分别在最大工作半径、最大起升和下降 速度时刹车,起升做1次刹车,下降做3次刹车,同时,最大回转速度、最大变幅时进行停止试 验; b. 主钩负载二次刹车试验:在步骤(3)中的b中,分别在最大工作半径、最大起升和下降 速度时刹车,起升做1次刹车,下降做3次刹车,同时,最大回转速度、最大变幅时进行停止试 验; c. 将1#克令吊改用2#克令吊,采用2#克令吊进行刹车试验,试验工序重复步骤(a)~ (b); (5) 安全装置试验: a. 应急停止试验:启动栗站,分别在克令吊驾驶室、主配电箱、动力单元、通道处进行应 急按钮切断试验,保证在这些位置应急切断能使栗站立即停止工作; b. 应急手动操作试验:切断电源,用手动栗分别做主起升、副起升、变幅和旋转; c .应急载荷施放试验:先将主钩进行试验,启动栗站,将吊重起吊0.5米后停止,并通过 按应急施放按钮施放吊重;再将副钩进行试验,启动栗站,将吊重起吊0.5米后停止,并通过 按应急施放按钮施放吊重; (6) 试验后检查:检查克令吊结构有无明显变形或损坏。
【文档编号】B66C13/16GK106081944SQ201610295392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6日
【发明人】薛建新, 卞广飞
【申请人】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