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输送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487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套筒输送轨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检测转向机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套筒输送轨道。
【背景技术】
[0002]—般的工件,例如套筒,该套筒是指提供一板柄套设或固接而作为套筒扳手用的套筒,也可以是其它工件,通常上述工件是由一落料斗盘进行震动后落入一个轨道基座上的输送轨道,由输送轨道进行传输并转向,防止套筒“倒置”。输送轨道包括底板和排齿,底板用于承载套筒,排齿分设在底板两侧,其端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排齿进行往复送料。
[0003]如图1至2所示,现有技术中排齿上的凹槽多为V型槽的结构,在截面上呈等腰三角形,其侧边为平滑的平面。由于所运输的工件为套筒等圆形工件,在实际的往复送料过程中,套筒的圆周外表面与槽型两直线侧边的接触面积较少,仅仅只为接触的两条线,接触面积过少,容易造成套筒在往复送料过程中不够稳定,其接触方式为硬性接触,容易造成套筒脱离槽口而飞离输送轨道。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输送轨道,对比现有技术,将运输套筒的排齿凹槽侧边改成弧形面,弧形面可以贴合套筒的圆周外表面,增大套筒与撑托部的接触面积,避免套筒在其内晃动,也缩短的套筒在运输过程中,套筒在撑托部内趋于稳定状态的时间,弧形侧边可为套筒在槽内提供一个缓冲区域,避免在套筒飞离输送轨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筒输送轨道,包括轨道基座,基座上设置有排齿和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套筒的凹槽,排齿上设置有若干撑托部,撑托部包括两个贴合套筒外表面的侧边。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比现有技术中的排齿V型凹槽:一、撑托部的弧形侧边可以贴合套筒的圆周外表面,增大套筒与排齿的接触面积,避免套筒在撑托部内晃动,也缩短的套筒在运输过程中,套筒在撑托部内趋于稳定状态的时间。二、套管在运输过程中,排齿撑托套筒向前输送。在撑托过程中,弧形弯曲部分相当于缓冲部,可以避免套筒飞离排齿。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侧边的连接处夹角设置。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呈角度设置可以将套筒平稳的置于撑托部内,对于圆弧曲面,更加稳定,位置更加精确。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板上的若干凹槽均匀分布,相邻凹槽间距为40-60mmo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凹槽间距过大或过小,影响套筒运输。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相邻凹槽间距为50mm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槽间距为50mm,凹槽开口为32mm,32mm的凹槽开口比较适用于类似套筒等标准尺寸工件。相邻凹槽开口间距为18mm,小于18mm,距离过短,容易相互碰撞,不利于套筒的运输,大于18mm,增加底板等零部件体积,提高了生产成本。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排齿上的撑托部与底板上的凹槽一一对应分布。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更加有利于套筒的运输。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是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现有技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现有技术排齿与套筒的连接正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筒输送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筒输送轨道的正视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筒输送轨道的俯视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尺寸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套筒送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套筒送料机的正视图。
[0024]附图标注:1、底板;2、排齿;3、套筒;4、凹槽;5、撑托部;6、检测装置;7、下压轴组;8、落料斗盘;9、转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图3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套筒输送轨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6]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各种不同形式实现,并且本实用新型不应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示例性实施例以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0027]套筒3工件的形状主要为筒状,为了方便拆装不同形式的螺杆或螺帽,套筒3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不同的内缘,一般一端为四边形,一端为六边形,分别设有容纳不同形式的螺杆或螺帽的开口。由于套筒3的两个内缘有所差异,但在外观上不容易看出是否“倒置”,必须开口方向才能观察出,在输送的众多套筒3中难以避免会有“倒置”。而倒置的套筒3在套筒3加工的后续流程中会出错,因此,必须将其适当反向矫正。
[0028]如图7至8所示,套筒3运料机的作用就是在套筒3输送过程中,将出现倒置的套筒3矫正。套筒3送料机的工作过程:先从落料斗盘8抖动传输至底板I的第一个凹槽4上,然后通过排齿2从下往上抬起并向第二个凹槽4水平移动,移动至第二凹槽4位置处排齿2下降,将套筒3放置在第二个凹槽4上,此时,排齿2往复回到初始位置。底板I和排齿2上的若干凹槽4 一一相对应设置,套筒3通过上述过程,一步步往前运输,实现连续运输。在套筒3输送轨道的侧面设置有检测装置6,检测套筒3是否倒置,并通过转向机构9将其矫正。转向机构9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下压轴组7抵触套筒3,避免套筒3在旋转过程中飞出。
[0029]如图3至6所示,一种套筒输送轨道,包括轨道基座,基座上设置有排齿2和底板1,底板I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套筒3的凹槽4,凹槽4在底板I上均匀分布。凹槽4在截面上呈V型,相邻凹槽4间距为40-60mm。对比现有技术中的排齿V型凹槽:一、撑托部5的弧形侧边可以贴合套筒3的圆周外表面,增大套筒3与排齿2的接触面积,避免套筒3在撑托部5内晃动,也缩短的套筒3在运输过程中,套筒3在撑托部5内趋于稳定状态的时间。二、套管3在运输过程中,排齿2撑托套筒3向前输送。在撑托过程中,弧形弯曲部分相当于缓冲部,可以避免套筒3飞离排齿2。也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排齿2撑托部5与套筒3外表面不能相互贴合,产生磕碰,若速度过快、过大,就会损坏套筒3外面,影响美观。
[0030]优选的,相邻凹槽4间距为50mm。凹槽4间距为50mm,凹槽4开口为32mm,32_的凹槽4开口比较适用于类似套筒3等标准尺寸工件。相邻凹槽4开口间距为18mm,小于18mm,距离过短,容易相互碰撞,不利于套筒3的运输,大于18mm,增加底板I等零部件体积,提高了生产成本。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套筒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排齿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套筒的凹槽,所述排齿上设置有若干撑托部,所述撑托部包括两个贴合套筒外表面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的连接处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的若干凹槽均匀分布,相邻凹槽间距为40_6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筒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凹槽间距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筒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齿上的撑托部与底板上的凹槽 对应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筒输送轨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排齿和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套筒的凹槽,排齿上设置有若干撑托部,撑托部包括两个贴合套筒外表面的侧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输送轨道,对比现有技术,将运输套筒的排齿凹槽侧边改成弧形面,弧形面可以贴合套筒的圆周外表面,增大套筒与撑托部的接触面积,避免套筒在其内晃动,也缩短的套筒在运输过程中,套筒在撑托部内趋于稳定状态的时间,弧形侧边可为套筒在槽内提供一个缓冲区域,避免在套筒飞离输送轨道。
【IPC分类】B65G25-02
【公开号】CN204433644
【申请号】CN201520090796
【发明人】董佰礼
【申请人】杭州柯桐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2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