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275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柜壳体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冰柜壳体大多采用0.4mm-0.6mm厚PCM预涂钢板,通过冲压、切边、翻边、打U
形等工序成型后,下线暂存,通过周转车再转运到装配线。
[0003]目前打U形工序完成后,大多采用机械手进行抓取,将冰柜壳体搬运到传统分条皮带线,通过分条皮带线将冰柜壳体横向传出,再由人工安装冰柜壳体的角码,最后再由多人将冰柜壳体搬运到暂存车。
[0004]但是目前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企业对人效率提升要求越来越高,多人重复简单的机械式劳动对企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随着企业发展,员工满意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升员工工作现场作业便利也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分条皮带将冰柜壳体横向传出存在人工成本增加的不足,提供一种满足多种尺寸冰柜外壳下线传输,有效的减少了安装角码人员的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它由宽皮带传输线和滚筒线组成,所述宽皮带传输线上设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传输电机,所述滚筒线安装在宽皮带传输线的一端,且所述滚筒线由第一滚筒线和第二滚筒线组成,所述第一滚筒线和第二滚筒线之间形成一个下料区,所述下料区的宽度为470mm-550mm ;所述传输电机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传输电机的控制器;所述宽皮带传输线上设置有活动限位部件。
[0008]本技术方案中将传统的分条皮带传输线改造为宽皮带传输线,将冰柜壳体传统的横向出料方式改变为沿冰柜壳体纵向传输出料方式,在宽皮带传输线的尾端两侧分别增加第一滚筒线和第二滚筒线,并在第一滚筒线和第二滚筒线之间形成一个下料区,当冰柜壳体传输到位后只需一人抓起冰柜壳体两侧边既可完成冰柜壳体的下线,通过将下料区的宽度设置为470mm-550mm从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自由进出,同时当冰柜壳体传输到位时,操作人员既可以在下料区将角码安装到冰柜壳体上,从而可以减少一个专门的安装角码的人员,再通过宽皮带传输线将冰柜壳体沿冰柜壳体纵向出料,相对于冰柜壳体横向出料下线需要两名操作人员抬运更加节省人力。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宽皮带传输线的宽度为1200mm,高度为300mm。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滚筒线和第二滚筒线的宽度为350mm,高度为300mmo
[001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人机学原理将宽皮带传输线的宽度为1200mm,高度为300mm,第一滚筒线和第二滚筒线的宽度为350mm,高度为300mm,使组合传输线适合高度为500mm-700mm的冰柜壳体的传输,从而尽量减少操作人员在下料过程中的弯腰和弯手臂,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滚筒线和第二滚筒线表面均设有橡胶层。
[001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滚筒线和第二滚筒线表面设置橡胶层,从而能避免了冰柜壳体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坏。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针对冰柜壳体下线,满足了多种尺寸冰柜壳体下线传输;下线传输过程中,有效的减少了安装角码的人员,节省了搬运人员;同时让员工的作业方式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如图所示,其中对应的附图标记名称为:
[0019]I宽皮带传输线,2传输电机,3第一滚筒线,4第二滚筒线,5角码,6冰柜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它由宽皮带传输线I和滚筒线组成,所述宽皮带传输线I上设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传输电机2,所述滚筒线安装在宽皮带传输线I的一端,且所述滚筒线由第一滚筒线3和第二滚筒线4组成,所述第一滚筒线3和第二滚筒线4之间形成一个下料区,所述下料区的宽度为470mm-550mm,所述宽皮带传输线I的宽度为1200mm,高度为300mm,所述第一滚筒线3和第二滚筒线4的宽度为350mm,高度为300mm,所述第一滚筒线3和第二滚筒线4表面均设有橡胶层,具体为在第一滚筒线3和第二滚筒线4的滚筒表面包胶处理形成一层橡胶层。
[0022]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传输电机2正向传动和反向传动以及启动或关闭的控制器,控制器上设置有手动控制开关,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工作情况的变化或突发情况进行随机的手动控制,提高了流水线上作业的机动性。
[0023]优选的,在宽皮带传输线I设置有可活动的限位部件,具体的可活动是指限位部件可凸起和收缩,收缩状态时,其与宽皮带传输线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00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5]当冰柜壳体6加工工序完成后,通过机械手将冰柜壳体6放置在宽皮带传输线I上,在传输电机2的带动下,宽皮带传输线I运动带动冰柜壳体6向设有滚筒线的一端移动,操作人员在下料区域等待,当冰柜壳体6到达这端时,操作人员将角码5安装到冰柜壳体6上,然后将冰柜壳体6抬运到暂存车,在此过程中仅仅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就能实现对冰柜壳体6的角码5安装和下料出料工序,相对于现有的分条皮带线传输更加节约人员成本。
[0026]第一滚筒线3和第二滚筒线4为两段相同的滚筒线,在宽皮带传输线I将冰柜壳体6传输到该位置时,通过第一滚筒线3和第二滚筒线4对冰柜壳体6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冰柜壳体翘翻、损坏。
[0027]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它由宽皮带传输线(I)和滚筒线组成,所述宽皮带传输线(I)上设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传输电机(2),所述滚筒线安装在宽皮带传输线(I)的一端,且所述滚筒线由第一滚筒线(3)和第二滚筒线(4)组成,所述第一滚筒线(3)和第二滚筒线(4)之间形成一个下料区,所述下料区的宽度为470mm-550mm ;所述传输电机(2)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传输电机的控制器;所述宽皮带传输线(I)上设置有活动限位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皮带传输线(I)的宽度为1200mm,高度为3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线(3)和第二滚筒线(4)的宽度为350mm,高度为3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线(3 )和第二滚筒线(4 )表面均设有橡胶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冰柜壳体下线的组合传输线,它由宽皮带传输线和滚筒线组成,所述宽皮带传输线上设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传输电机,所述滚筒线安装在宽皮带传输线的一端,且所述滚筒线由第一滚筒线和第二滚筒线组成,所述第一滚筒线和第二滚筒线之间形成一个下料区,所述下料区的宽度为470mm-55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针对冰柜壳体下线,满足了多种尺寸冰柜壳体下线传输;下线传输过程中,有效的减少了安装角码的人员,节省了搬运人员;同时让员工的作业方式更为便利。
【IPC分类】B65G37/00, B65G13/00
【公开号】CN204675283
【申请号】CN201520337891
【发明人】谢全胜, 郝山龙
【申请人】江苏双鹿电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