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7469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台。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抬举重物用的升降台或举升装置往往都采用齿轮顶杆形式,该方式往往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还具有费力、能耗大、举升不平稳及不安全等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台,该升降台举升平稳,安全性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台及设置在支撑台上方且与支撑台相平行的载物台,所述的支撑台与载物台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伸缩管,所述的伸缩管与气管相连,气管上设有增压阀及泄压阀,所述的伸缩管内腔、气管、增压阀与泄压阀之间形成密闭空腔,伸缩管在气管充气时处于向上顶起载物台的伸张状态,伸缩管在气管放气时处于向下收回载物台的收缩状态。
[0005]所述的伸缩管由自上向下直径依次递增或递减且可依次嵌套的多个环形管圈组成,所述的环形管圈包括间隔布置的硬质环形管及软质环形管,与载物台及支撑台相连的两个环形管圈均为硬质环形管,伸缩管与支撑台及载物台之间、各环形管圈之间均为无缝连接。
[0006]所述的伸缩管自上向下直径递增,硬质环形管上下端口的直径相同,软质环形管上端口的直径小于下端口的直径,相邻两硬质环形管之间形成的环状间隙用来容纳两硬质环形管之间的软质环形管。
[0007]所述的支撑台与载物台之间设置一根伸缩管。
[0008]所述的支撑台与载物台之间均匀设置四根伸缩管。
[0009]所述的气管包括第一、第二管,所述第一管的一端与增压阀相连,所述第一管的另一端与伸缩管最下方的硬质环形管连通,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泄压阀相连,所述第二管的另一端与伸缩管最下方的硬质环形管连通。
[0010]所述的支撑台上设有分别与四根伸缩管内腔连通的四个圆孔,所述的气管包括分别连通四个圆孔的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设置在支撑台内部,所述的连接管上设有增压阀及泄压阀。
[0011]所述的增压阀及泄压阀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把手或脚踏板。
[00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压增减作为升降台的动力源,辅以可随气压变化而伸张或收缩的伸缩管来实现货物的举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耗小、举升平稳、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主视图;
[001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0016]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升降台,包括支撑台I及设置在支撑台I上方且与支撑台I相平行的载物台2,支撑台I与载物台2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伸缩管3,伸缩管3与气管相连,气管上设有增压阀4及泄压阀5,伸缩管3内腔、气管、增压阀4与泄压阀5之间形成密闭空腔,伸缩管3在气管充气时处于向上顶起载物台2的伸张状态,伸缩管3在气管放气时处于向下收回载物台2的收缩状态。
[0019]进一步的,伸缩管3由自上向下直径依次递增或递减且可依次嵌套的多个环形管圈组成,环形管圈包括间隔布置的硬质环形管31及软质环形管32,与载物台2及支撑台I相连的两个环形管圈均为硬质环形管31,也就是伸缩管的两个端部为硬质环形管,伸缩管3与支撑台I及载物台2之间、各环形管圈之间均为无缝连接。
[0020]进一步的,以伸缩管的直径自上向下递增设计为例进行说明:伸缩管3自上向下直径递增,硬质环形管31上下端口的直径相同,软质环形管32上端口的直径小于下端口的直径,也就是硬质环形管为等直径的环形管,而软质环形管则为变直径的环形管,软质环形管上端口的直径应与其上方的硬质环形管的直径相吻合,软质环形管下端口的直径应与其下方的硬质环形管的直径相吻合,相邻两硬质环形管31之间形成的环状间隙用来容纳两硬质环形管31之间的软质环形管32。当气管充气时,软质环形管就会鼓胀将载物台抬起,当气管放气时,软质环形管收缩,硬质环形管就从上到下依次嵌套在一起,此时载物台下降。
[0021]进一步的,增压阀4及泄压阀5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把手或脚踏板。也就是操作增压阀的把手或脚踏板可以实现气管进气,操作泄压阀的把手或脚踏板可以实现气管的放气。更进一步的,增压阀也可以用电动打气栗来代替。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图2所示,支撑台I与载物台2之间设置一根伸缩管3。
[0024]在设置一根伸缩管的情况下,气管包括第一、第二管6、7,第一管6的一端与增压阀4相连,第一管6的另一端与伸缩管3最下方的硬质环形管31连通,第二管7的一端与泄压阀5相连,第二管7的另一端与伸缩管3最下方的硬质环形管32连通。也就是与支撑台相连的硬质环形管的管壁上直接连有第一、第二管,增压阀、泄压阀、伸缩管以及第一、第二管形成密闭的腔体。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3、图4所示,支撑台I与载物台2之间均匀设置四根伸缩管3。
[0027]在设置四根伸缩管的情况下,支撑台I上设有分别与四根伸缩管3内腔连通的四个圆孔11,优选的,四个圆孔应与四根伸缩管同心设置,气管包括分别连通四个圆孔11的连接管8,连接管8设置在支撑台I内部,也就是在支撑台的内部通过四根连接管8将四个圆孔连通,四个圆孔又与四根伸缩管的内腔连通,连接管8上设有增压阀4及泄压阀5,也就是增压阀4和泄压阀5再通过管路及连接管连通。
[00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9]当需要举升重物时,将重物放在载物台上,连接操作增压阀的把手或脚踏板给密闭空腔充气,重物就会慢慢抬起,当达到高度要求时,停止充气,将重物拆卸后,操作泄压阀的把手或脚踏板,载物台又下降至原先状态。
[003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I)及设置在支撑台(I)上方且与支撑台(I)相平行的载物台(2),所述的支撑台(I)与载物台(2)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伸缩管(3),所述的伸缩管(3)与气管相连,气管上设有增压阀(4)及泄压阀(5),所述的伸缩管(3)内腔、气管、增压阀(4)与泄压阀(5)之间形成密闭空腔,伸缩管(3)在气管充气时处于向上顶起载物台(2)的伸张状态,伸缩管(3)在气管放气时处于向下收回载物台(2)的收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管(3)由自上向下直径依次递增或递减且可依次嵌套的多个环形管圈组成,所述的环形管圈包括间隔布置的硬质环形管(31)及软质环形管(32),与载物台(2)及支撑台(I)相连的两个环形管圈均为硬质环形管(31),伸缩管(3)与支撑台(I)及载物台(2)之间、各环形管圈之间均为无缝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管(3)自上向下直径递增,硬质环形管(31)上下端口的直径相同,软质环形管(32)上端口的直径小于下端口的直径,相邻两硬质环形管(31)之间形成的环状间隙用来容纳两硬质环形管(31)之间的软质环形管(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台(I)与载物台(2)之间设置一根伸缩管(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台(I)与载物台(2)之间均匀设置四根伸缩管(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管包括第一、第二管(6、7),所述第一管(6)的一端与增压阀(4)相连,所述第一管(6)的另一端与伸缩管(3)最下方的硬质环形管(31)连通,所述第二管(7)的一端与泄压阀(5)相连,所述第二管(7)的另一端与伸缩管(3)最下方的硬质环形管(32)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台(I)上设有分别与四根伸缩管(3)内腔连通的四个圆孔(11),所述的气管包括分别连通四个圆孔(11)的连接管(8),所述的连接管(8)设置在支撑台(I)内部,所述的连接管(8)上设有增压阀(4)及泄压阀(5)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阀(4)及泄压阀(5)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把手或脚踏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台。包括支撑台及设置在支撑台上方且与支撑台相平行的载物台,所述的支撑台与载物台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伸缩管,所述的伸缩管与气管相连,气管上设有增压阀及泄压阀,所述的伸缩管内腔、气管、增压阀与泄压阀之间形成密闭空腔,伸缩管在气管充气时处于向上顶起载物台的伸张状态,伸缩管在气管放气时处于向下收回载物台的收缩状态。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压增减作为升降台的动力源,辅以可随气压变化而伸张或收缩的伸缩管来实现货物的举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耗小、举升平稳、安全性高的优点。
【IPC分类】B66F7/28, B66F7/08
【公开号】CN204727543
【申请号】CN201520447741
【发明人】李兵, 方明凤, 李孝卫, 胡洋, 任杰, 陈顺东, 丁传记, 洪洋
【申请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