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78998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相对应的凸块16,与其他连接固定件相比,螺栓组件易于从市场上购买,且成本较低,而且此种连接方式便于安装及后期维护。
[0031]所述过线板4下端中部凸设有过线板凸块18,底板I上开设有与过线板凸块18相匹配的方孔19,过线板凸块18卡设在方孔19内。与直接通过连接固定件将过线板4与底板I固定相比,过线板凸块18先卡设在方孔19内,先将过线板4定位在底板I上,不仅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可拆卸的连接固定件将过线板固定在底板I上,而且可加固本实施例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连接固定件为螺栓组件。
[0032]在所述与底板I相接触的后板5上开设有后板凹槽6,底板I后侧凸设有后板凸块7,后板凸块7卡设在后板凹槽6内。与直接通过连接固定件将后板5固定在底板I上相比,先将后板5定位在底板I上,不仅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可拆卸的连接固定件将后板固定在底板I上,而且可加固本实施例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连接固定件为螺栓组件。
[0033]实施例2
[0034]与实施例1相比,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左盖板13和右盖板14。
[0035]左盖板13固定装配在左水平轨道10、过线板4和后板5的左侧面,右盖板14固定装配在右水平轨道11、过线板4和后板5的右侧面。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控制设备通常放置在左水平轨道10、右水平轨道11、过线板4和后板5所围成的矩形区域内,而左盖板13和右盖板14的设置可有效保护控制设备,如: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划伤,或落入灰尘等,进而延长相关电器的使用寿命。
[0036]本实施例中的左盖板13和右盖板14为梯形盖板,或为矩形盖板。当其为梯形盖板时,梯形盖板的下底长度与左垂直轨道2高度相等,梯形盖板上底长度与撞块12上表面距底板下表面的距离相等,梯形盖板具有省材料、重量轻,以及装配后使本实施例结构美观,还能有效保护控制设备等相关电器;当其为矩形盖板时,矩形盖板的长度与撞块12上表面距底板下表面的距离相等,矩形盖板的宽度与过线板前表面距后板后表面的距离相等,与梯形盖板相比,矩形盖板还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
[0037]除上述两种形状的盖板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将左盖板和右盖板设计为其它形状的盖板,只要在总体性能上满足相关需求即可。
[0038]左盖板13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装配在左水平轨道10、过线板4、和后板5左侧面上,右盖板14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装配在右水平轨道11、过线板4和后板5右侧面上,与其他连接件相比,螺栓组件不仅易于从市场上购得,而且价格低,安装方便。
[0039]为了满足简洁的要求,本说明书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相互参见。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主权项】
1.一种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I)和固定装配在底板(I)上的左垂直轨道(2)、右垂直轨道(3)、过线板(4)和后板(5);所述底板(I)上开设有丝杆过线孔(8 )和法兰孔(9 ),左垂直轨道(2 )和右垂直轨道(3 )分别分布在丝杆过线孔(8 )左右两侧,过线板(4)和后板(5)分别分布在法兰孔(9)前后两侧,过线板(4)位于丝杆过线孔(8)和法兰孔(9)之间;在底板(I)上方设置有左水平轨道(10)和右水平轨道(11),左水平轨道(10)两端分别固定装配在过线板(4)和后板(5)的上部左侧,右水平轨道(11)两端分别固定装配在过线板(4)和后板(5)的上部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垂直轨道(2)和右垂直轨道(3)的相同位置分别开设有固定凹槽(20),左水平轨道(10)对应端和右水平轨道(11)对应端分别卡设在相对应的固定凹槽(20 )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水平轨道(10)两端分别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装配在过线板(4)和后板(5)的上部左侧,右水平轨道(11)两端分别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装配在过线板(4)和后板(5)的上部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其特征在于:在左水平轨道(10)的两端上部和右水平轨道(11)的两端上部分别设置有撞块(12),所述每个螺栓组件的螺钉贯穿于相对应的撞块(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水平轨道(10)、过线板(4)和后板(5)左侧面固定装配有左盖板(13),右水平轨道(11)、过线板(4)和后板(5)右侧面固定装配有右盖板(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板(13)和右盖板(14)均为梯形盖板,梯形盖板的下底长度与左垂直轨道(2)高度相等,梯形盖板上底长度与撞块(12)上表面距底板下表面的距离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垂直轨道(2)下端两侧和右垂直轨道(3)下端两侧分别凸设有凸块(16),底板(I)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凸块(16)相匹配的凹槽(17),凸块(16)对应卡设在相对应的凹槽(17)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垂直轨道(2)和右垂直轨道(3)分别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底板(I)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每组螺栓组件的螺钉贯穿于相对应的凸块(16)。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板(4)下端中部凸设有过线板凸块(18),底板(I)上开设有与过线板凸块(18)相匹配的方孔(19),过线板凸块(18)卡设在方孔(19)内。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底板(I)相接触的后板(5)上开设有后板凹槽(6),底板(I)后侧凸设有后板凸块(7),后板凸块(7)卡设在后板凹槽(6)内。
【专利摘要】一种可拆卸平衡吊头架体,涉及物料吊运设备领域,包括底板和固定装配在底板上的左垂直轨道、右垂直轨道、过线板和后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丝杆过线孔和法兰孔,左垂直轨道和右垂直轨道分别分布在丝杆过线孔左右两侧,过线板和后板分别分布在法兰孔前后两侧,过线板位于丝杆过线孔和法兰孔之间;在底板上方设置有左水平轨道和右水平轨道,左水平轨道两端分别固定装配在过线板和后板的上部左侧,右水平轨道两端分别固定装配在过线板和后板的上部右侧。与现有一体式的平衡吊头架体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头架体部位分解为各个独立的零部件,通过数控加工下料完成各个零部件的加工,加工后的零部件不仅省去了铇、铣、镗等工艺,而且各个零部件外形尺寸达到了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有效保证在运作过程中的同轴度,以及便于安装及后期维护。
【IPC分类】B66C13/00
【公开号】CN204847911
【申请号】CN201520520745
【发明人】朱家栋, 朱永超
【申请人】朱家栋, 朱永超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