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烟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4868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烟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安全运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烟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0002]在火宅发生时电梯井道内往往充斥着浓烟,如果此时有乘客被困在电梯轿厢之内,井道内的烟进入轿厢造成轿厢内供氧不足,威胁着乘客的生命健康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烟电梯轿厢,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无法防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包括通风道和进风口,所述通风道包括设置在轿厢左右侧壁的侧通风道、设置在轿厢底部的底通风道、设置在轿厢顶部的顶通风道。所述侧通风道和所述底通风道相通、所述侧通风道和所述顶通风道相通、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通风道与轿厢外部空间。所述通风道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轿厢内部空间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内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内壁上设置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推杆、调节塞和控制器;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道的内壁,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所述调节塞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调节塞包括过滤层和增氧层。发生火宅时,所述电动推杆可以推动所述调节塞将所述进风口堵住。同时,所述过滤层对进入轿厢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减少空气中的烟雾颗粒含量;其次,所述增氧层通过化学反应增加进入轿厢中空气内氧气的含量。
[0004]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为圆形开口 ;所述调节塞的横截面为圆形,靠近所述进风口至远离所述进风口方向所述调节塞的截面半径逐渐增大;所述进风口的半径大于所述调节塞的横截面的最小半径,所述进风口的半径小于所述调节塞的横截面的最大半径。所述调节塞在所述电动推杆的作用下,调整所述进风口的大小,从而调整进入所述电梯轿厢内的空气量。
[0005]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层内设置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烟雾颗粒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进行净化。
[0006]作为优选,所述增氧层内设置过氧化钠。所述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增加进入电梯轿厢内空气的含氧量。
[0007]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塞外设置防火橡胶密封圈。在发生火宅需要关闭所述进风口时,所述防火橡胶密封圈保证所述调节塞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密封。
[0008]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内设置烟雾探测器,所述烟雾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烟雾探测器探测到空气中的烟雾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调节塞堵住所述进风口。
[0009]作为优选,所述底通风道与所述侧通风道之间设置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引导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底通风道内的空气在所述底通风道、所述侧通风道以及所述顶通风道之间循环。
[0010]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侧通风道与所述顶通风道之间设置抽风机,另一个所述侧通风道与所述顶通风道之间设置排风机。所述抽风机引导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底通风道内的空气在所述底通风道、所述侧通风道以及所述顶通风道之间循环。
[0011 ]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设置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发生火灾时,所述控制器开启所述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0012]作为优选,侧通风道设置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引导空气在所述通风道和轿厢内部之间循环。
[001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发生火灾时,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调节塞将所述进风口堵住,同时对轿厢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增氧。防止在发生火灾时轿厢内缺氧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所述一种防烟电梯轿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标号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包括通风道1和进风口 2。通风道1包括设置在轿厢左右侧壁的侧通风道11、设置在轿厢底部的底通风道12、设置在轿厢顶部的顶通风道13。侧通风道11和底通风道12相通、侧通风道11和顶通风道相通13、进风口 2连通通风道1与轿厢外部空间。通风道12设置出风口 121,出风口 121与轿厢内部空间相通。优选的,出风口 121设置在轿厢顶部。出风口 121与电梯运行方向垂直,未发生火灾时可以加快轿厢内的空气循环;火灾时含有大量烟雾的热空气在电梯井道内由下往上运动,出风口 121设置在轿厢顶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进入轿厢内的烟雾。
[0017]通风道1内与进风口 2相对的内壁上设置空气调节装置3。空气调节装置3包括电动推杆31、调节塞32和控制器33。电动推杆31的底部固定连接通风道1的内壁,电动推杆31的顶端与调节塞32固定连接。电动推杆31与控制器33电连接。进风口 2设计为圆形的开口,调节塞32的设计为圆锥状。调节塞32的底面与进风口 2平行。调节塞32的横截面为圆形,靠近进风口 2至远离进风口 2方向调节塞32的截面半径逐渐增大;进风口2的半径大于调节塞32的横截面的最小半径,进风口 2的半径小于调节塞32的横截面的最大半径。调节塞32外设置防火橡胶密封圈323。优选的,防火橡胶密封圈323所在位置的调节塞32的横截面半径等于进风口 2的半径。
[0018]调节塞包括过滤层321和增氧层322。过滤层321内设置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烟雾颗粒。增氧层322内设置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0019]为了引导空气在通风道内部以及通风道和轿厢内部空间循环,底通风道12与侧通风道11之间设置第一导风板14。其中一个侧通风道11与顶通风道13之间设置抽风机15,另一个侧通风道11与顶通风道13之间设置排风机16。侧通风道11设置第二导风板111。
[0020]为了及时感知火灾发生情况,在轿厢内设置烟雾探测器4,烟雾探测器4与控制器33电连接。出风口 121设置加湿器1211,加湿器1211与控制器33电连接。烟雾探测器4探测到烟雾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判断有火灾发生,关闭进风口并开启加湿器。
[0021]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主权项】
1.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包括通风道和进风口,所述通风道包括设置在轿厢左右侧壁的侧通风道、设置在轿厢底部的底通风道、设置在轿厢顶部的顶通风道;所述侧通风道和所述底通风道相通、所述侧通风道和所述顶通风道相通、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通风道与轿厢外部空间;所述通风道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轿厢内部空间相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道内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内壁上设置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推杆、调节塞和控制器;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道的内壁,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所述调节塞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调节塞包括过滤层和增氧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圆形开口;所述调节塞的横截面为圆形,靠近所述进风口至远离所述进风口方向所述调节塞的截面半径逐渐增大;所述进风口的半径大于所述调节塞的横截面的最小半径,所述进风口的半径小于所述调节塞的横截面的最大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内设置活性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层内设置过氧化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塞外设置防火橡胶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内设置烟雾探测器,所述烟雾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通风道与所述侧通风道之间设置第一导风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侧通风道与所述顶通风道之间设置抽风机,另一个所述侧通风道与所述顶通风道之间设置排风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侧通风道设置第二导风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安全运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包括通风道和进风口,所述通风道内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内壁上设置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推杆、调节塞和控制器;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道的内壁,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所述调节塞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调节塞包括过滤层和增氧层。发生火宅时,所述电动推杆可以推动所述调节塞将所述进风口堵住。同时,所述过滤层对进入轿厢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减少空气中的烟雾颗粒含量;其次,所述增氧层通过化学反应增加进入轿厢中空气内氧气的含量。
【IPC分类】F24F11/02, B66B11/02, F24F13/28
【公开号】CN204958066
【申请号】CN201520577766
【发明人】游培培, 林双勇, 陈伟
【申请人】浙江鑫达电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