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1652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安全盖、药粉室、液体室、隔板、启动装置和稳定壁;所述安全盖位于药粉室的上方;所述隔板位于药粉室和液体室的中间;所述稳定壁位于药粉室的内部,并与药粉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启动装置位于药粉室中部,并穿过稳定壁间隙;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启动帽和启动杆;所述启动装置与药粉室封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启动装置与药粉室之间设有密封元件;所述稳定壁与启动杆之间设有密封齿;所述药粉室的下半部分装有碱石灰;所述液体室里的液体为水;所述自加热装置的一侧设有保温膜。本装置安全性强,加热效果好,易于操作,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
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加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现有的方便食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给许多习惯快节奏生活和工作以及旅途中的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但是这些方便食品一般都不带有自动加热装置,而大部分食品均在加热的状态下风味更佳;并且,有许多肠胃不好的人们遇到冷天不能食用低于体温的食品,因此对长期食用这些不带有自动加热装置的方便食品,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军队野营拉练,边防哨所,民警执行任务,抗洪抢险,野外勘探考察,长途行驶,外出旅游,自驾游者等户外人员来讲,在无电源、火源、无明火、无炊事用具、严禁烟火的情况下要想对食品、物品高温加热或者是满足消毒需求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可以随时对食品、饮品进行加热的自加热装置。
[0003]具有自加热或自制冷的食品、饮品包装盒其工作原理为:使用带有隔层的容器,在隔层两侧的两个腔室内盛装不同的反应试剂,在一定条件下破坏隔层使两种反应试剂相遇并反应,从而达到制冷或加热的目的。这种容器无需外部能源,具有很强的便携性。
[0004]申请公布号CN 104973345 A(申请号201410137244.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加热饮料罐,包括用于盛装食品或饮料的外罐体和设置在外罐体底部、用于产生热量的内罐体;所述内罐体内安装有一个用于盛装溶液的贮液罐;所述贮液罐的顶壁包括环形凸缘和用于密封贮液罐的内膜;所述贮液罐的底壁采用柔性材质制成,贮液罐底壁上设置有用于刺破内膜的破膜器;所述贮液罐顶壁与内罐体上部形成的腔体内盛装有固体化学物质;所述贮液罐的底壁与内罐体底部之间以及破膜器与内膜之间设置有一间隙。
[0005]上述专利文献提供的自加热装置通过用力向下按压外罐体的底部的中央,外罐体底壁将力传递给发热罐底壁上设置的破膜器,使其向下运动,破坏内膜,使水流入固体化学物质(固体化学物质优选生石灰)中发生反应。该装置保护措施较弱,一旦受到外力撞击,极有可能引发反应,导致人们在真正使用该装置时,丧失加热效果;另外该加热装置的加热效果仍需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0006]为解决上述装置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一方面该自加热装置在设计上增添了安全装置,避免了因外力导致误启动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完善了自加热装置的其他细节,增强了装置的加热效果,安全可靠,实用性极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种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安全盖、药粉室、液体室、隔板、启动装置和稳定壁;所述安全盖位于药粉室的上方;所述隔板位于药粉室和液体室的中间;所述稳定壁位于药粉室的内部,并与药粉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启动装置位于药粉室中部,并穿过稳定壁间隙;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启动帽和启动杆;所述启动装置与药粉室封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启动装置与药粉室之间设有密封元件;所述稳定壁与启动杆之间设有密封齿;所述药粉室的下半部分装有碱石灰;所述液体室里的液体为水;所述自加热装置的一侧设有保温膜。
[0009]上述自加热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安全盖一端与自加热装置为不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与自加热装置相连。
[0010]上述自加热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密封元件为耐腐蚀、耐高压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可以是高强石墨垫片、PVC塑料绝缘垫片或四氟垫片。
[0011]上述自加热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药粉室封口由弹性硅胶、热塑性橡胶与金属铝制备而成的可反弹装置。
[0012]上述自加热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启动帽的受力面设置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为1-1.5cm。
[0013]上述自加热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圆形的直径为1.2cm。
[0014]上述自加热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启动杆外部设有螺纹,所述相邻螺纹间的距离为l_2mm。
[0015]上述自加热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相邻螺纹间的距离为1.5mm。
[0016]上述自加热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启动杆到隔板的距离为1.5-2.5cm。
[0017]上述自加热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启动杆到隔板的距离为2cm。
[001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一是安全性强:本实用新型考虑到食品、饮品包装盒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可能会因外力挤压导致装置误启动的问题,因而增设了安全盖,从而有效避免了上述意外的发生;本装置设有耐压、耐腐蚀密封元件,且内置于包装盒内,与食品、饮品完全密封隔开,保证了食品安全;二是加热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装置启动迅速、产热快,所产生的温度完全满足于另一侧食品或饮品的加热要求,且装置一侧设有保温膜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增强保温与加热效果;三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易于操作,装置外形可根据外接容器进行合理变化。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的自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安全盖,2-药粉室,3-液体室,4-隔板,5-药粉室封口,6-启动帽,7-密封元件,8-启动杆,9-稳定壁,I O-密封齿,11-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21]实施例1一种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安全盖1、药粉室2、液体室3、隔板4、启动装置6和8和稳定壁9;所述安全盖I位于药粉室2的上方;所述隔板4位于药粉室2和液体室3的中间;所述稳定壁9位于药粉室2的内部,并与药粉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启动装置6和8位于药粉室2中部,并穿过稳定壁9间隙;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启动帽6和启动杆8;所述启动装置与药粉室封口 5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启动装置与药粉室之间设有密封元件7;所述稳定壁9与启动杆8之间设有密封齿10;所述药粉室2的下半部分装有碱石灰;所述液体室3里的液体为水;所述自加热装置的一侧设有保温膜;所述安全盖I一端与自加热装置为不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与自加热装置相连;所述密封元件7为耐腐蚀、耐高压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可以是高强石墨垫片、PVC塑料绝缘垫片或四氟垫片;所述药粉室封口 5由弹性硅胶、热塑性橡胶与金属铝制备而成的可反弹装置;所述启动帽6的受力面设置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为Icm;所述启动杆8外部设有螺纹11,所述相邻螺纹间的距离为Imm;所述启动杆8到隔板4的距离为1.5cm。
[0022]使用时,打开安全盖,用一定的力按压启动帽,使得药粉室封口下陷,同时推动启动杆穿过稳定壁间隙向下移动,使得启动杆下端接触到隔板,在外力的作用下,隔板被刺破继而断开,使得药粉室中的碱石灰与液体室里面的水接触,发生放热反应,使得整个装置的温度上升;反应物接触的越多、接触时间越长,温度上升的越快,从而对外部的食品或饮品起到加热效果,同时因装置一侧设有保温膜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增强保温与加热效果。该加热装置密封性能优良,具有一定的耐压、耐腐蚀性,使用安全,实用性强。
[0023]实施例2—种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结构仍可参照图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圆形的直径为1.5cm;所述相邻螺纹间的距离为2_;所述启动杆到隔板的距离为2.5cm。
[0024]实施例3—种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结构仍可参照图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圆形的直径为1.2cm;所述相邻螺纹间的距离为1.5_;所述启动杆到隔板的距离为2cm。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内置于食品、饮品包装盒的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安全盖、药粉室、液体室、隔板、启动装置和稳定壁;所述安全盖位于药粉室的上方;所述隔板位于药粉室和液体室的中间;所述稳定壁位于药粉室的内部,并与药粉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启动装置位于药粉室中部,并穿过稳定壁间隙;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启动帽和启动杆;所述启动装置与药粉室封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启动装置与药粉室之间设有密封元件;所述稳定壁与启动杆之间设有密封齿;所述药粉室的下半部分装有碱石灰;所述液体室里的液体为水;所述自加热装置的一侧设有保温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盖一端与自加热装置为不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与自加热装置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为耐腐蚀、耐高压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可以是高强石墨垫片、PVC塑料绝缘垫片或四氟垫片。
【文档编号】B65D85/72GK205499847SQ201620263953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日
【发明人】赵震
【申请人】赵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