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进式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414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步进式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瓶吹塑成型机,特别是一种步进式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可以分为连续回转型和步进式型。步进式吹瓶机主要是在一密闭循环机构内置有自动化的各机构元件,其中该机构内设有上坯区、加热区、吹瓶成型区和卸瓶区。工作时,瓶坯由上坯区进入,沿输送带经加热区加温后,进到吹瓶成型区吹气成型后,再从卸瓶区移出密闭的循环机构。从上坯区到卸瓶区处的循环机构的输送带上皆设有数量众多的载体,可对瓶坯和成型的瓶子进行运送工作,以达到全自动化工作。在这里,传统步进式成型机的瓶坯座的输送设计,基本上可分为载体装置设置连接在循环机构的输送带上运行移动,和载体为独立未连接在输送带上的个体而以群体方式在设定的轨道上推移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特征是皆属于步进式,就载体的位移而言则属于区段式移动。因此传统的步进式吹瓶机,因其为单一密闭的循环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首先,空机运转的时间和产量直接受到区段距离长短的影响,当模座上装置的模具宽度或模具数的尺寸愈大或数目愈多,其输送瓶坯的区段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就愈长;其次,对于载体间距为固定不可调整的设计机构,在成型过程中皆以固定的模间距在各机构上运行,一方面对加热区而言无法达到合理高效率的瓶坯加热功能,从而形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造成了设备的更大型化,增加制造成本及使用空间的负担,在产能上不能有效地扩增到应有的理想产量,再则,瓶坯在加热区移动时,其加热区的有效范围必须配合成型坯温度所需时间、距离、加热区加热炉的功能与间段性移动的距离而决定加热区的范围。但因瓶坯座受载体距离的限制,在加热区内的瓶坯数量过于稀少,不仅造成加热能源的浪费和瓶坯的受热不均,同时使整个吹瓶机的体积增大而占用过多的厂房空间。
此外,虽然有些步进式吹瓶机为减少热能的浪费,有把加热区的瓶坯以瓶坯最小间距排列,待至进入模座时由一间隙调整器调整间距后移入模座内吹气成型,以提高加热炉的能源效率,然而因间隙调整器技术性强,精度要求高,机械故障之处不易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坯自动、加热区热效率高、双倍产能、吹气成型快、成本低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由上坯区、加热区、吹瓶成型区和卸瓶区组成,其特征在于由上坯区、加热区、吹瓶成型区,卸瓶区组成一密闭工作循环系统,在成型区开始段设置有一机械手转移机构,并在机械转移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由吹瓶成型区和卸瓶区组成的另一工作循环系统。
上述的循环系统里的瓶坯座的间距固定不变,为成型瓶子模间距的二分之一;上述的循环系统中的二个循环设置在同一根链条上,吹瓶成型区和卸瓶区两两间隔串联设置,与上坯区和加热区形成一密闭循环系统;上述的加热区由石英管加热器和反射板组成,石英管加热器沿瓶坯垂直方向平行放置,并以瓶坯座为中心垂直设置八字型反射板,管内的灯丝间隔设置,仅在八字型反射板处发光;上述的吹瓶成型区的吹气结构采用两个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串联,第一个电磁阀的出气口与第二个电磁阀的排气口相连,并在第一个电磁阀前设置有一小型储气罐;上述的吹瓶成型区吹瓶模座的芯轴出气口的圆周上等分设有多个偏向于径向方向的小孔。
吹瓶机工作时,由上坯区的自动上坯装置每次一次性提供四个瓶坯,随后沿输送带经加热区加温后,进入吹瓶成型区的前段部分,在这里,轨道外侧的机械手转移机构会把2相间隔已加热的瓶坯转移到其另一侧的吹瓶成型区里,并放置在以成型瓶子模间距间隔设置的瓶坯座上。因原循环系统里的瓶坯座的间距固定不变,且为成型瓶子模间距二分之一,所以经机械手转移机构间隔转移掉2个瓶坯后,剩下的2个瓶坯刚好为一成型瓶子模间距,随后在两个循环系统中,瓶坯两两进入吹瓶模座吹气成瓶,最后从卸瓶区移出密闭的循环机构,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在不改变原来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两倍产能,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热区的热效率。加热区的石英管加热器沿瓶坯运行方向垂直平行设置,并在其后面以瓶坯座为中心垂直设置有八字型反射板,管内的灯丝间隔设置,仅在八字型反射板处发光,一方面减少了热量的发散浪费,使瓶坯上下各段温度均匀分布,有利于瓶坯的成型;另一方面,我们只要在瓶坯与反射板之间需要控制的部位设置一金属挡条、圆棒或空心管,就可以达到精确控制瓶坯各段温度的目的。成型区里的的吹气装置中设置有一小型储气罐,由流量调节阀进来的细小压缩气体先存储在储气罐里,在瓶坯的拉伸成型开始时,首先由小型储气罐引出气流使瓶坯最软的地方开始膨胀,然后由细小高压气体使瓶坯一边拉伸,一边吹大,随后快速引入大流量的高压气体,使瓶坯迅速成型,这一设置大大提高了瓶坯的成型速度和成型质量。吹瓶成型区的吹瓶模座芯轴出气口的圆周上等分设置的许多偏向于经向方向的小孔,使的冲气气流沿圆周方向旋转回旋进入瓶坯,加快了吹制热灌装瓶时的冷却速度。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塑料瓶拉伸吹气成型机具有上坯自动、加热炉热效率高、双倍产能、吹气成型快、成本低的特点。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坯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区的平面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区的俯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吹气装置气路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的瓶坯座的平面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的瓶坯座的俯视图;图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7所示,一种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由上坯区1、加热区2、吹瓶成型区3和卸瓶区4组成,首先由上坯区1、加热区2、吹瓶成型区31,卸瓶区41组成一密闭工作循环系统,循环轨道上设置有瓶坯座51,并由链条带动步进运行,瓶坯座51的间距固定不变,为成型瓶子模间距的二分之一。在该循环系统成型区31开始段的外侧设置有一机械手转移机构6,并在机械转移机构6的另一侧设置有由吹瓶成型区32和卸瓶区42组成的另一工作循环系统,在该循环轨道上瓶坯座52以成型瓶子模间距间隔设置。所述的加热区2由石英管加热器21和反射板22组成,石英管加热器21沿瓶坯垂直方向平行放置,并以瓶坯座51为中心垂直设置八字型反射板22。所述的吹瓶成型区3的吹气气路33中设置有一小型储气罐331。所述的吹瓶成型区的吹瓶模座芯轴511出气口的圆周上等分设置有许多偏向于经向方向的小孔5111。
上坯区1采用自动上坯装置,由滑行金属汽缸11、滑台12、接料叉13、旋转汽缸14和弧形挡板(图中未视)组成。吹瓶机工作时,首先由滑行金属汽缸11带动滑台12使接料叉13向右运动,随后下滑管道中瓶口朝上放置的瓶坯进入接料叉13凹处,接着滑台12退回,旋转汽缸14带动接料叉旋转180°,使瓶坯口朝下放在瓶坯座51上,在这里,在接料叉13的对面设置有一弧形挡板,防止瓶坯在旋转过程中因离心力的作用而脱离接料叉13。该自动上坯装置每次一次性提供四个瓶坯A、B、C、D,随后沿输送带经加热区2加温后,进入吹瓶成型区31的前段部分,此时,轨道外侧的机械手转移机构6把相间隔已加热的2个瓶坯A、C转移到其另一侧的吹瓶成型区32的循环系统里,并放置在以成型瓶子模间距间隔设置的瓶坯座52上。因原循环系统里的瓶坯座51的间距固定不变,且为成型瓶子模间距二分之一,所以经机械手转移机构6间隔转移掉2个瓶坯A、C后,剩下的2个瓶坯B、D刚好为一成型瓶子模间距,随后在两个循环系统中,瓶坯A、C,B、D两两进入吹瓶模座吹气成型,最后从卸瓶区42、41移出密闭的循环机构,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在此过程中,在不改变原来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两倍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热区的热效率。加热区2的石英管加热器21沿瓶坯运行方向垂直平行设置,并在其后面以瓶坯座51为中心垂直设置八字型反射板22,石英管加热器21管内的灯丝211间隔设置,仅在八字型反射板22处发光,这样,一方面减少了热量的发散浪费,使瓶坯上下各段温度均匀分布,有利于瓶坯的成型;另一方面可以精确控制瓶坯各段的温度,因吹瓶成型的需要,往往需要瓶坯的某一段温度较低,为此,我们只要在瓶坯7与反射板22之间需要控制的部位设置一金属挡条、圆棒或空心管即可实现。
吹瓶成型区3的吹气结构的气路33采用两个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32、333串联,电磁换向阀332的出气口3322与电磁换向阀333的排气口3333相连,并在电磁换向阀332前设置有一容量可调的小型储气罐331。由流量调节阀334进来的细小压缩气体先存储在储气罐里331,在吹气开始时,电磁换向阀332得电,电磁换向阀333失电,小型储气灌里331的气体从电磁换向阀332进气口3321流向出气口3322,经电磁换向阀333的排气口3333流向出气口3332进入瓶坯中,瓶坯在高压气体爆炸力的作用下首先在瓶坯最软的地方(一般为瓶颈部位)开始膨胀,因此时调节阀334开口调节的比较小,瓶坯一边拉伸,一边吹大。随后电磁换向阀333得电,高压气源迅速进入瓶体,使得瓶子快速成型。最后电磁换向阀332、333同时失电,瓶内气体通过电磁换向阀333的出气口3332流向排气口3333,经电磁换向阀332的出气口3322到排气口3323排出。相对于传统吹瓶机的气路装置,不仅使气路变的简单,提高了气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瓶坯的成型速度和成型质量。
所述的吹瓶成型区的吹瓶模座芯轴511出气口的圆周上等分设置的许多偏向于经向方向的小孔5111,使的冲气气流沿圆周方向旋转回旋进入瓶坯,加快了吹制热灌装瓶时的冷却速度。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由上坯区1、加热区2、吹瓶成型区3和卸瓶区4组成,在本实施例里,两个吹瓶成型区31、32和两个卸瓶区41、42两两间隔串联设置,并和上坯区1和加热区2形成一密闭循环系统,在整个循环轨道上设置有瓶坯座5,其本身之间的最小间距为成型瓶子模间距的二分之一。在加热区2里,瓶坯座5由连续驱动轮93驱动,以他们本身的最小间距采用群体方式在轨道上连续推动运行;在两个吹瓶成型区31、32和卸瓶区41、42里,瓶坯座5采用二个同步移位轮带动步进运动。在该循环系统中的二个吹瓶成型区31、32的开始段的轨道内侧设置有一机械手转移机构6。此外,上坯区1和加热区2之间以及加热区2的末尾各设有一段瓶坯座存储区81、82。所述的加热区2由石英管加热器21和反射板22组成,石英管加热器21沿瓶坯的前进方向垂直平行放置,并在其外侧设置有反射板22。吹瓶成型区吹瓶模座的吹气结构33设置有一小型储气罐331。吹瓶成型区的吹瓶模座芯轴511出气口的圆周上等分设置有许多偏向于经向方向的小孔5111。
吹瓶机工作时,采用的自动上坯装置和实施例1一样,每次一次性提供四个瓶坯A、B、C、D,随后沿输送带进入存储区81,在压缩轮91的作用下挤压进入加热区2,在这里,瓶坯座采用群体方式在轨道上连续推动运行,经加热区2加温后,进入存储区82。随后瓶坯在移位轮92的作用下进入成型区,以步进方式运行,同时,在吹瓶成型区31的前段部分,轨道内侧的机械手转移机构6把相间隔已加热的2个瓶坯A、C转移到其另一侧吹瓶成型区32的前段部分。因瓶坯在两成型区和卸瓶区间是以其最小间距步进运行,为成型瓶子模间距的二分之一,所以经机械手转移机构6间隔转移掉2个瓶坯A、C后,剩下的2个瓶坯B、D刚好为一成型瓶模间距。随后在两个吹瓶成型区31、32内,瓶坯A、B,C、D两两进入吹瓶模座吹气成型,最后从卸瓶区41、42移出密闭的循环机构,瓶坯座5进入上坯区1,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在此过程中,在不改变原来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两倍产能。同时因瓶坯座5在加热区2里是以瓶坯座5的最小距离连续推行前进,加热区2的热效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和实施例1一样,本实施例中的吹瓶模座内的吹气装置33和瓶坯座5亦具有相同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产能和成瓶的成型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步进式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由上坯区、加热区、吹瓶成型区和卸瓶区组成,其特征在于由上坯区、加热区、吹瓶成型区,卸瓶区组成一密闭工作循环系统,在成型区开始段设置有一机械手转移机构,并在该机械手转移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由吹瓶成型区和卸瓶区组成的另一工作循环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式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系统里的瓶坯座的间距固定不变,为成型瓶子模间距的二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式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系统里二个循环设在同一根链条上,吹瓶成型区和卸瓶区两两间隔串联设置,并与上坯区和加热区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式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区由石英管加热器和反射板组成,石英管加热器沿瓶坯垂直方向平行放置,并以瓶坯座为中心垂直设置八字型反射板,管内的灯丝间隔设置,仅在八字型反射板处发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式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瓶成型区的吹气结构采用两个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串联,第一个电磁阀的出气口与第二个电磁阀的排气口相连,并在第一个电磁阀前节流阀后设置有一小型储气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式的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瓶成型区吹瓶模座芯轴出气口的圆周上等分设有多个偏向于径向方向的小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瓶拉伸吹塑成型机,由上坯区、加热区、吹瓶成型区和卸瓶区组成,形成一密闭工作循环系统,在成型区开始段设置有一机械手转移机构,并在该机械手转移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由吹瓶成型区和卸瓶区组成的另一工作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上坯自动、加热区热效率高、双倍产能、吹气成型快、成本低的特点。
文档编号B29C49/28GK2637155SQ0327760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9日
发明者徐光中 申请人:徐光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