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0290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胶机的部件,特别是涉及开放式炼胶机的部件。
背景技术
在橡胶行业、再生胶和胶粉行业广泛使用的开放式炼胶机,前后辊筒以不同的线速 度相对回转,胶料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拉入前后两辊筒之间,随着两辊间隙的縮小,使 胶料受到的挤压与剪切力增大,橡胶大分子在机械断链的同时发生氧化断链,从而增加 可塑度,达到炼胶的目的。
辊筒是开放式炼胶机最重要的工作部件,辊筒的尺寸也代表着开放式炼胶机的规 格。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用于再生胶生产、特别是复原胶生产的开放式炼胶机,其规格尺 寸均是按照GB/T 13577-1992《开放式炼胶机炼塑机》的规定。而目前常见的再生胶生 产线多采用450mmX450mmX 1200mm规格的开炼机和610mmX480mmX 800mm规格 的精炼机。上述规格的开放式炼胶机也可以采用双驱动的形式,但是450mmX450mm X1200mm规格的开炼机的辊筒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并不能提供一致、有效的摩擦力、剪 切力和挤压力,实际使用时还要经常利用挡胶板縮短其工作长度;而 610mmx480mmx800mm规格的精炼机的辊筒直径较大,成本投入较多,如果将其用于 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上并布置于整条生产线上,则会导致相对投入产出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中用于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时可使该炼胶机 产率以及再生胶产品质量较高的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
本实用新型的总的技术构思是对于双驱动型炼胶机的辊筒的直径和长度采用比较 适中的范围有利于保证较高的产量,同时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能够提供一致、有效的摩擦 力、剪切力和挤压力以提高效率和再生胶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中的前 辊筒的直径为400 550mm,长度为600 1000mm;后辊筒的直径为400 550mm,长 度为600 1000mm。
上述前辊筒和后辊筒优选的直径均为500mm,优选的长度均为800mm。或者前辊 筒和后辊筒优选的直径均为450mm,优选的长度均为800mm。或者前辊筒优选的直径 为450mm、优选的长度为800mm,后辊筒优选的直径为500mm、优选的长度为8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辊筒用于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 后,可以确保在较为经济的投入成本情况下较大程度地发挥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的性 能,在保证再生胶产品优良品质的同时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2)辊筒长度限定在600 1000mm范围内,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能够提供一致、有效的摩擦力、剪切力和挤压力, 提高了效率。相较以往的通用开炼机所采用的1200mm的辊筒长度有所縮短,也相应节 约了成本。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辊筒安装于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的机架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
见图l,本实施例中,用合金冷硬铸铁经过铸造和机械加工后得到如图所示结构的 前辊筒5和后辊筒6。前辊筒5和后辊筒6的直径均为500mm,前辊筒5和后辊筒6的长度均为800mm。
(实施例2)
其余与实施例l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辑筒5和后辊筒6的直径均为450mm。
(实施例3)
其余与实施例l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辊筒5直径为450mm,长度为800mm; 后辊筒6直径为500mm,长度为800mm。
(应用例)
见图2及图3,将实施例1所得到的前辊筒5和后辊筒6应用于开放式炼胶机上。 该开放式炼胶机还具有2个电机、2个联轴器、2个齿轮减速器、2个万向联轴器、一组辊筒轴承座7、机架8、第一调距装置91、第二调距装置92和电路装置。
2个电机均为变频调速电机,它们是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2。电路装置具有两个调频器,从而也具有两组电机端子,其中的一组电机端子与第一电机11的电源端相连,另一组电机端子与第二电机12的电源端相连。2个联轴器为第一联轴器21和第二 联轴器22。 2个齿轮减速器为第一齿轮减速器31和第二齿轮减速器32。 2个万向联轴 器为第一万向联轴器41和第二万向联轴器42。 一组辊筒轴承座7分为一对前辊筒轴承 座和一对后辊筒轴承座。
机架8具有左支架81、右支架82和底座83;左支架83和右支架82固定在底座83 上而构成支架8。第一电机ll、第二电机12、第一齿轮减速器31和第二齿轮减速器32 固定在底座83上。后辊筒轴承座中的一个固定在左支架81上,另一个固定在右支架82 上;前辊筒轴承座中的1个前后滑动设置在左支架81上,另一个前后滑动设置在右支 架82上。
前辊筒5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承转动连接在滑动设置于左支架81和右支架82上 的一对前辊筒轴承座7上,后辊筒6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于左支架 81和右支架82上的一对后辊筒轴承座7上,且前辊筒5与后辊筒6相互间相对平行设 置。
第一电机11通过第一联轴器21联接第一齿轮减速器31,第一齿轮减速器31再通 过第一万向联轴器41联接到前辊筒5。第二电机12通过第二联轴器22联接第二齿轮减 速器32,第二齿轮减速器32再通过第二万向联轴器4联接到后辊筒6。
第一调距装置91的机座安装在左支架81上,且该调距装置91的动力输出端与位 于左支架81上的前辊筒轴承座固定连接也即第一调距装置91具有机座、转盘、手柄、 丝杆和连接座,机座固定在左支架81上,丝杆与机座枢接,且丝杆的前端与转盘固定 连接,手柄固定在转盘上,丝杆的后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连接座作为调距装置91的 动力输出端与位于左支架81上的前辊筒轴承座固定连接,从而可由人手通过转动手柄 而依次带动丝杆和连接座控制左支架81上的前辊筒轴承座前后运动。
第二调距装置92的机座安装在右支架82上,且该调距装置92的动力输出端与位 于右支架82上的前辊筒轴承座固定连接也即第二调距装置92具有机座、转盘、手柄、 丝杆和连接座,机座固定在左支架82上,丝杆与机座枢接,且丝杆的前端与转盘固定 连接,手柄固定在转盘上,丝杆的后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连接座作为调距装置92的 动力输出端与位于右支架82上的前辊筒轴承座固定连接,从而可由人手通过转动手柄 而依次带动丝杆和连接座控制右支架82上的前辊筒轴承座前后运动。
开放式炼胶机工作时,分别通过电路装置设定两变频调速电机ll、 12的工作转速, 此转速通过各自的联轴器21、 22传递到各自的齿轮减速器31、 32的输入端,经各自的 齿轮减速器31、 32减速后,从输出端输出所需要的辊筒转速,经过各自的万向联轴器
41、 42分别传递到前辊筒5和后辊筒6。使前辊筒5和后辊筒6以不同的线速度相对回 转,胶料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拉入间隙不断縮小的两辊筒之间,受到强烈地挤压与剪切, 在机械断链的同时发生氧化断链,从而增加可塑度,而实现炼胶。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改 变前辊筒5和后辊筒6的线速度,或者需要改变前辊筒5和后辊筒6线速度之间的比值 时,可以重新设定两个变频调速电机11、 12的各自的转速,使前辊筒5和后辊筒6的 线速度发生改变。
在构成机架8时,左支架81与右支架82之间的间距由前辊筒5和后辊筒6的长度 决定。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5、 6的直径限定在400 550mm范围内, 长度限定在600 1000mm范围内。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能够提供一致、有效的摩擦力、 剪切力和挤压力,提高了效率,确保在最经济的投入成本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双驱动 型开放式炼胶机的性能,在保证再生胶产品优良品质的同时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
权利要求1. 一种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其特征在于前辊筒(5)的直径为400~550mm,长度为600~1000mm;后辊筒(6)的直径为400~550mm,长度为600~1000m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其特征在于前辊筒(5)和 后辊筒(6)的直径均为500mm,长度均为8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其特征在于前辊筒(5)和 后辊筒(6)直径均为450mm,长度均为80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其特征在于前辊筒(5)的 直径为450mm,长度为800mm;后辊筒(6)的直径为500mm,长度为8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放式炼胶机的部件。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辊筒中的前辊筒的直径为400~550mm,长度为600~1000mm;后辊筒的直径为400~550mm,长度为600~1000mm。当将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辊筒用于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时,因对于双驱动型炼胶机的辊筒的直径和长度采用比较适中的范围有利于保证较高的产量,同时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能够提供一致、有效的摩擦力、剪切力和挤压力以提高效率和再生胶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9B7/30GK201077131SQ20072004105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8日
发明者军 张, 杨剑平, 王志芳, 边小荣 申请人:常州市武进协昌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