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浇道的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864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冷浇道的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冷浇道的改良构造,使冷浇道非如已知技术般为模具构成的一部,而是位于模具使用时所搭配应用的辅助物品中,具体而言,冷浇道的改良构造包含一板状垫座;一板状隔热部,以一侧板面贴接于垫座的一侧;一板状加热部,设以一侧板面与隔热部的另侧板面贴接;一模具,与加热部另侧板面邻接,具有一入料口;一冷浇流道部,自隔热部的板端往内延伸并与入料口连通,具有一进流道,自隔热部的板端往内延伸预定的深度,一入流道,自隔热部延伸至加热部,而以两端分别与进流道及入料口连通;一阀部,设于入流道中,而可在一阻闭位置及一释放位置间往复位移,当位于阻闭位置上时,阻断入流道以中断入料口与进流道间的连通。
【专利说明】冷浇道的改良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与高分子模制成型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冷浇道的改良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在已知技术中,我国第091216755号新型专利前案揭露有一种在模具内部的流道周侧环设有适当的绝热部,据以使在该流道中流动的高分子原料可以被维持于反应温度以下,避免原料受模具过高温度的作用而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聚合或发泡的反应,从而确保应注入模室内部的原料得以完全地注入。
[0003]该项已知技术固可达成所企求减少废料以及节能环保的目的与功效,但其具体地将绝热部作为模具组成一部的技术,则徒增了模具制造加工的不便,同时,所拟使用的模具为多数之际,各个模具内部也均需具备有相同的绝热部构造,如此一来,则徒然增加了模具的成本,容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浇道的改良构造,其使冷浇道位于断热或受热的环境下,据以使高分子原料在冷浇道中流动时,可以避免原料温度的骤降,同时可以延长原料在冷浇道中维持熔融态的时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冷浇道之改良构造者,系使冷浇道非如习知技术般为模具构成之一部,而系位于模具使用时所搭配应用之辅助物品中,具体而言,该冷浇道的改良构造包括一板状垫座;一板状隔热部,以一侧板面贴接于该垫座的一侧;一板状加热部,设以一侧板面与该隔热部的另侧板面贴接;一模具,与该加热部另侧板面邻接,具有一入料口 ;一冷浇流道部,自该隔热部的板端往内延伸并与该入料口连通,具有一进流道,自该隔热部的板端往内延伸预定的深度,一入流道,自该隔热部延伸至该加热部,而以两端分别与该进流道及该入料口连通;一阀部,设于该入流道中,而可在一阻闭位置及一释放位置间往复位移,当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阻断该入流道以中断该入料口与该进流道间的连通。
[0007]其中,所述隔热部具有二彼此迭接的隔热板。
[0008]其中,所述进流道位于所述各隔热板之间。
[0009]其中,所述冷浇流道部更包含有一进流管,夹设于所述各隔热板间,而以管孔构成所述进流道。
[0010]其中,所述入流道与所述进流道呈彼此垂直对应。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该冷浇流道部设于该隔热部内,可避免于该冷浇流道部中流动的高分子原料的温度骤降,使其仍可以维持熔融的可流动状态,避免原料在流道中冷却硬化而需清理的情况产生。倘因间隔时间过久,致使原料在该冷浇流道部已呈固态之际,由于该进流管可被取出,而可使清理的作业易于实施。另外,也可在该进流管的周侧另行设置可提供热能的已知加热装置,俾得以提供热能使固态的高分子原料可以再次受热成熔融态而流动,使注料程序得以顺利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a-a割线的剖视图,其中,该阀件的阻料钢珠位于阻闭位置上。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图3局部的放大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a-a割线的剖视图,其中,该阀件的阻料钢珠位于释放位置上。
[0017]附图标号:10:冷浇道的改良构造;20:垫座;30:隔热部;31:隔热板;32:容孔;33:凹入;34:穿孔;40:加热部;50:模具;51:入料口 ;60:冷浇流道部;61:进流管;62:进流道;63:入流道;631:接合室;632:缓冲室;633:流身段;634:肩面;70:阀部;71:阻料钢珠;72:定位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兹即举以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冷浇道的改良构造10,其主要包含有一垫座20、一隔热部30、一加热部40、一模具50、一冷浇流道部60以及一阀部70。
[0020]该垫座20为具适当厚度的板状体。
[0021]该隔热部30呈板状而以底侧板面贴接于该垫座20的上侧座面上,具有二彼此迭接的隔热板31,二容孔32彼此同轴地分设于各该隔热板31上,二呈半圆的长条凹入33,分设于各该隔热板31的邻接板面间,并使曲率中心同轴地彼此对接呈圆形穿孔34,而以一端与各该容孔连通,另端则在迭接隔热板的板端形成开口。
[0022]该加热部40呈板状,并以底侧板面贴接于该隔热部的顶侧板面。
[0023]该模具50贴设于该加热部40的顶侧板面上,具有一入料口 51。
[0024]其中,关于该模具50与该加热部40的具体技术内容,由于其是属已知技术所已公开并为熟习本项技术者所知悉的通常技术内容,加之非属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特征的所在,是以,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不拟再予以冗陈。
[0025]该冷浇流道部60自该隔热部30的板端往内延伸,并形成穿经该加热部40而与该入料口 51连通,以供熔融高分子原料流动的通道,具体而言,其具有一适当外径的进流管61,同轴穿置于该穿孔34中,而介于各该隔热板31之间受夹而定位,一直孔状进流道62由该进流管61的内部管孔所构成的流动空间,而自各该迭接隔热板31的板端往内延伸至该隔热部30的内部,一直孔状入流道63自该隔热部30延伸穿经该加热部40,而以一端与该入料口 51同轴连通,并以另端与该进流道62垂直连通;
[0026]更进一步而言,该入流道63区隔成一与该入料口 51连通的接合室631,一与该进流道62连通的缓冲室632,一较小孔径并连通该接合室631与该缓冲室632的流身段633,以及一介于该接合室631与该流身段633间的环形肩面634。
[0027]该阀部70具有一阻料钢珠71,容设于该接合室631中,并可在一阻闭位置与一释放位置间位移,当位于该阻断位置上时,抵靠于该肩面634上,俾阻断该接合室631与该流身段633间的连通,一定位栓72突设于该接合室631的室壁上,俾使该阻料钢珠71的活动空间被限制于该定位栓72与该肩面634之间。
[0028]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通过如射出机等装置将外部熔融的高分子原料,自该进流道62送入该冷浇流道部60之际,可通过外部送料的压力与原料的流动,将该阻料钢珠71向上顶推,使之位移至该释放位置上,据以使原料可以经由该入流道63进入该入料口 51而注入该模具50内部的模室中,以遂行模具注料的作业,而当注料完成,射出装置与该冷浇流道60分离后,由于该冷浇流道60内的原料压力小于模室内的原料压力,通过该等压力差,将该阻料钢珠71自该释放位置推送至该阻闭位置上。
[0029]而其中,所应特别加以提出说明的是,通过将该冷浇流道部60设于该隔热部30内,可避免于该冷浇流道部60中流动的高分子原料的温度骤降,使其仍可以维持熔融的可流动状态,避免原料在流道中冷却硬化而需清理的情况产生。
[0030]进一步地,倘因间隔时间过久,致使原料在该冷浇流道部60已呈固态之际,由于该进流管61可被取出,而可使清理的作业易于实施。
[0031]另外,也可在该进流管61的周侧另行设置可提供热能的已知加热装置,俾得以提供热能使固态的高分子原料可以再次受热成熔融态而流动,使注料程序得以顺利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冷浇道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板状垫座; 一板状隔热部,以一侧板面贴接于该垫座的一侧; 一板状加热部,设以一侧板面与该隔热部的另侧板面贴接; 一模具,与该加热部另侧板面邻接,具有一入料口 ; 一冷浇流道部,自该隔热部的板端往内延伸并与该入料口连通,具有一进流道,自该隔热部的板端往内延伸预定的深度,一入流道,自该隔热部延伸至该加热部,而以两端分别与该进流道及该入料口连通; 一阀部,设于该入流道中,而可在一阻闭位置及一释放位置间往复位移。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浇道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具有二彼此迭接的隔热板。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浇道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道位于所述各隔热板之间。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浇道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浇流道部更包含有一进流管,夹设于所述各隔热板间,而以管孔构成所述进流道。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浇道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道与所述进流道呈彼此垂直对应。
【文档编号】B29C45/27GK204019885SQ201420255972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9日
【发明者】陈法胜 申请人: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