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模顶出抽芯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490101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前模顶出抽芯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的前模顶出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注塑模由于抽芯部分位于前后模之间,则在产品脱模过程中,需要先将前模顶出一定距离,随后抽芯部分动作才能对后模侧进行抽芯,故该注塑模上均设置了前模顶出抽芯机构。但现有技术的包括前模顶出抽芯机构由于体积相对较大,结构较复杂均设置在前后模的外侧面,这就增加了注塑模整体的体积,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环境的影响,需要经常清理,否则机构容易卡住,使用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体积相对较小、结构简单、可设置在模具内部及使用稳定性较好的前模顶出抽芯机构。本发明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前模顶出抽芯机构,它包括前模、抽芯部分和后模,所述的抽芯部分位于前模和后模之间,所述的后模近抽芯部分的位置上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设有顶板,所述的抽芯部分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中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的前模近抽芯部分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对拉杆限位的锁紧机构;所述的拉杆一端位于第一通孔内且与顶板连接,拉杆另一端与锁紧机构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通过顶板、拉杆和锁紧机构来实现前模顶出,且拉杆设置通孔中,拉杆与顶板连接后,省去了原先前模顶出需要的单独动力装置,整体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且整个机构均不外露,在使用过程中不受环境的影响,无需经常清理,使用稳定性较好;并且拉杆在顶出前模一段距离后,拉杆可与锁紧机构完全分开(现有技术中拉杆与前模无法完全分开),则前模与抽芯部分的间距可拉开较大,更利于抽芯部分的工作,抽芯机构可设置的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也适合更长抽芯距离的产品,进而使得本发明适合不同产品的模具抽芯需求,使用范围更广。故本发明具有体积相对较小、结构简单、可设置在模具内部、使用稳定性较好及适用范围较广的特点。作为改进,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两个抱块和两个锁紧块,所述的两个抱块滑动连接在凹槽内,且两个抱块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半圆形的内凹,当两个抱块贴合后内凹形成第三通孔,且拉杆另一端被抱紧在第三通孔中;所述的两个抱块之间设有复位机构;所述的两个锁紧块固定在抽芯部分近前模的端面上,且两个锁紧块与两个抱块一一对应,两个锁紧块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抱块贴合后的长度;所述的两个锁紧块近前模一端上相对的边角处均设有斜面,而两个抱块相向的端面上近抽芯部分的边角处设有与斜面一一对应的倒角;在两个抱块自由状态时,倒角在抽芯部分端面上的投影位于斜面在抽芯部分端面上的投影内;则这种结构的锁紧机构结构简单,为纯机械结构,零部件也较少,故使用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且制备成本也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拉杆顶出前模时,在抱块脱离锁紧块的锁紧后,两个抱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打开,抱块不再对拉杆锁紧,此时拉杆即可完全与锁紧机构脱离,顶出间距较小,进而缩短整个模具的生产周期,进一步提高模具的工作效率;并且倒角和斜面设置后,斜面对应抱块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得在合模过程中,两个抱块更易于进入两个锁紧块之间,从而将拉杆锁紧,增加锁紧机构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凹的内壁当均设有半圆形的径向凸起,当两个抱块贴合后径向凸起形成环形凸起,所述的拉杆另一端设有与径向凸起对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的两个抱块的两侧均设有凸块,且凹槽的两侧设有针对凸块的压条,凸块滑动连接在压条与凹槽底面之间;所述的凹槽内设有对两个抱块复位限位的限位块;则凸起和凹槽设置后,在抱块锁紧拉杆时前模与抽芯部分贴合更加牢固,更不易出现因注塑压力而导致前模与抽芯部分脱开的情况发生,使用稳定性更好;而压条和凸块的设置,使得凹槽的结构更加简单,也便于抱块的安装和维护,进而缩短安装和维护时的拆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并降低维护成本。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径向凸起的横截面和环形凹槽的横截面均为梯形结构;则这种截面结构使得径向凸起更易于与环形凹槽配合,且径向凸起与环形凹槽配合后对前模的锁紧力更大,使得前模与与抽芯部分贴合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使用稳定性。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凹槽的底面上设有圆柱形的定位块,定位块的直径等于拉杆的直径,且定位块与径向凸起之间的间距等于环形凹槽到拉杆另一端端面的间距;则定位块设置后,使得合模时,拉杆的位置更加准确,更易于被抱块抱紧,同时还可消除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其它零部件磨损对拉杆位置的影响,从而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的两个抱块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沉孔,所述的复位弹簧的一端位于一个抱块的沉孔中,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位于另一个抱块的沉孔中;则这种结构的复位机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可靠性较好,便于组装,成本也相对较低。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通孔中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的拉杆通过直线轴承与第二通孔滑动连接;则直线轴承设置后,使得拉杆滑动的灵活性更好,进而提高前模顶出的能效比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前模顶出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前模顶出抽芯机构前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前模顶出抽芯机构抽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所示:1、前模,2、抽芯部分,3、后模,4、第一通孔,5、顶板,6、第二通孔,7、拉杆,8、凹槽,9、抱块,10、锁紧块,11、内凹,11.1、第三通孔,12、斜面,13、倒角,14、径向凸起,15、环形凹槽,16、凸块,17、压条,18、限位块,19、定位块,20、复位弹簧,21、沉孔,22、直线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前模顶出抽芯机构,它包括前模1、抽芯部分2和后模3,所述的抽芯部分2位于前模1和后模3之间,所述的后模3近抽芯部分2的位置上设有第一通孔4,且第一通孔4内设有顶板5,当然顶板5与注塑机的顶杆连接,所述的抽芯部分2设有第二通孔6,且第二通孔6中滑动连接有拉杆7;所述的前模1近抽芯部分2的端面上设有凹槽8,即前模1与抽芯部分2贴合的端面上设有凹槽8,凹槽8位于端面上第二通孔6正对的位置处,且凹槽8内设有对拉杆7限位的锁紧机构;所述的拉杆7一端位于第一通孔4内且与顶板5连接,拉杆7另一端与锁紧机构连接。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两个抱块9和两个锁紧块10,所述的两个抱块9滑动连接在凹槽8内,且两个抱块9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半圆形的内凹11(两个抱块9在同一平面上滑动,且初始位置时,两个抱块9是分开的,当被两个锁紧块10锁紧限位时,两个抱块9贴合,而内凹11分别设置在两个抱块9的贴合面上),当两个抱块9贴合后内凹11形成第三通孔11.1,且拉杆7另一端被抱紧在第三通孔11.1中;所述的两个抱块9之间设有复位机构;所述的两个锁紧块10固定在抽芯部分2近前模1的端面上,且两个锁紧块10与两个抱块9一一对应,两个锁紧块10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抱块9贴合后的长度;所述的两个锁紧块10近前模1一端上相对的边角处均设有斜面12,且斜面12与锁紧块10自由端端面为弧形过渡,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原先尖角顶死抱块9的情况,而两个抱块9相向的端面上近抽芯部分2的边角处设有与斜面12一一对应的倒角13,且倒角13与相邻的两个面之间均为弧形过渡,这样设置可防止出现原先尖角顶死锁紧块10的情况;在两个抱块9自由状态时,倒角13在抽芯部分2端面上的投影位于斜面12在抽芯部分2端面上的投影内,这样设置后,合模时,倒角13先碰到的就是斜面12,然后在斜面12和倒角13的作用下,使得两个抱块9相对运动进而进入到两个锁紧块10之间,从而抱紧拉杆7。所述的内凹11的内壁当均设有半圆形的径向凸起14,当两个抱块9贴合后径向凸起14形成环形凸起,所述的拉杆7另一端设有与径向凸起14对应的环形凹槽15;所述的两个抱块9的两侧均设有凸块16,且凹槽8的两侧设有针对凸块16的压条17(凹槽8的两侧设有对称的缺口,且缺口的底部离凹槽8的底面留有间距,抱块9的宽度小于凹槽8的宽度,而抱块9的宽度加上两次凸块16的高度等于凹槽8的宽度,压条17有一部分位于凹槽8内且位于凸块16的上方对凸块16限位,并与凸块16组成滑槽和滑轨,从而对抱块9导向),凸块16滑动连接在压条17与凹槽8底面之间;所述的凹槽8内设有对两个抱块9复位限位的限位块18,两个抱块9复位时,被分别限位块18限位,这样主要是为了保证倒角13在抽芯部分2端面上的投影位于斜面12在抽芯部分2端面上的投影内。所述的径向凸起14的横截面和环形凹槽15的横截面均为梯形结构,梯形为等腰梯形,便于加工,当然径向凸起14远离抱块9的端面宽度小于径向凸起14与抱块9连接的端面,而环形凹槽15开口处的宽度大于环形凹槽15底面的宽度。所述的凹槽8的底面上设有圆柱形的定位块19,定位块19的直径等于拉杆7的直径,且定位块19与径向凸起14之间的间距等于环形凹槽15到拉杆7另一端端面的间距;为了增加定位块19的稳定性,凹槽8的底面上设有台阶孔,而定位块19一端就位于该台阶孔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定位块19安装精度,也可提高定位块19的安装效率。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20,所述的两个抱块9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沉孔21,即两个抱块9贴合端的端面上均设有沉孔21,且两个抱块9上的沉孔21相对设置,所述的复位弹簧20的一端位于一个抱块9的沉孔21中,复位弹簧20的另一端位于另一个抱块9的沉孔21中。所述的第二通孔6中设有直线轴承22,所述的拉杆7通过直线轴承22与第二通孔6滑动连接。合模时,随着前模1、抽芯部分2和后模3合拢,倒角13先与斜面12接触,接着在倒角13和斜面12的作用下,两个抱块9滑入两个锁紧块10之间,使得两个抱块9相对运动并合拢,在合模后,凹11形成第三通孔11.1,此时拉杆7的端部位于第三通孔11.1中,且径向凸起14形成环形凸起并与环形凹槽15配合,这样拉杆7还对前模1有一个拉紧的作用下,前模1与抽芯部分2的贴合里更大,使得前模1在注塑时可承受较大的注塑压力;脱模时,顶板5先动作,将拉杆7顶出,在顶杆7的作用下,前模1先向外移动,此过程中抱块9沿着锁紧块10移动,当抱块9完全脱离锁紧块10时,抱块9复位也不再对拉杆7抱紧和限位,此时抽芯部分2和后模3可根据产品脱模的需要远离前模1任何距离,到达设定位置后,抽芯部分2动作完成抽芯,并将产品顶出即可。以上实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发明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