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浇筑眼镜框板材或者球拍的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689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浇筑眼镜框板材或者球拍的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筑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浇筑眼镜框板材或者球拍的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球拍框以及眼镜板材一般使用到浇筑装置进行浇筑成型,而现有的浇筑装置由于存在原料混合不均匀、温度无法控制或者在原料混合过程中产生气泡等一些缺点,导致生产出的球拍框或者眼镜板材的质量不好(如:出现刚性不足、易折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浇筑眼镜框板材或者球拍的浇筑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浇筑装置原料混合不均匀、温度无法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浇筑眼镜框板材或者球拍的浇筑装置,包括用于加工原料的第一原料加工装置、用于给第一原料加工装置输油的第一输油设备、用于输出浇筑料的输出装置和控制该浇筑装置运行的控制箱。所述第一原料加工装置包括桶体、用于装原料的原料桶、用于将油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搅拌原料桶内原料的搅拌棒、用于驱动搅拌棒转动的搅拌电机和第二液泵,所述桶体设有盖子,所述原料桶装设于所述桶体内,所述原料桶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穿设于所述盖子,该进料管配设有管盖,所述搅拌电机装设于所述盖子上,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棒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棒伸入所述原料桶内,所述原料桶与所述桶体之间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设有用于测量油温的油温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装设于所述桶体的底部,所述加热装置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原料桶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第二液泵装设于所述桶体的下方,所述出料管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二液泵连接,所述第二液泵的出口与所述输出装置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输油设备包括用于装油的第一油箱和用于输油的油泵,所述第一油箱的下部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一油箱的出油口与加热装置的进口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油泵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一油箱的顶部设有进油口,所述桶体的上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油箱的进油口与所述桶体的开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搅拌电机、所述加热装置、第二液泵、油泵、输出装置、油温传感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油设备还包括第二油箱,所述第二油箱设于所述第一油箱的上方,所述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通过第四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油箱的顶部设有加油口,所述第二油箱的侧壁还设有用于观察第二油箱内油的容量的透明的油量测量管,所述透明的油量测量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油箱的上部连通,所述透明的油量测量管的下端与所示第二油箱的下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腔体、装设于加热腔体内的加热管和用于使加热管通电加热的元件。

优选的,所述浇筑装置还包括装有清洗液的清洗瓶,所述清洗瓶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二液泵连接,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浇筑装置还包括抽真空装置和缓冲罐,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缓冲罐通过第七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与所述原料桶通过第八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浇筑装置还包括第二原料加工装置和第二输油设备,所述第二输油设备与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的结构与所示第一原料加工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输油设备与所述第一输油设备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与所述输出装置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所述第二输油设备分别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罐与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内的原料桶通过第九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洗瓶与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的第二液泵通过第十管道连接,所述第十管道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支撑架、混合腔、搅拌轴和电机,所述混合腔装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电机装设于所述混合腔上,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伸入所述混合腔内,所述第一管道出口端、所述第五管道的出口端分别装设于所述混合腔内。

上述对本发明结构和方法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发明的浇筑装置设有搅拌电机和搅拌棒,可搅拌原料桶内的原料,从而使原料混合均匀。其二,本发明的浇筑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油温从而使原料桶内的原料达到规定的温度,以使浇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其三,本发明的第二油箱设有透明的油量测量管,从而可观察第二油箱内油的容量,从而可根据透明的油量测量管内的油量知道何时加油。其四,本发明的浇筑装置还包括装有清洗液的清洗瓶,从而可对管道进行清洗。其五,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结构简单、实用。采用通电加热清洁无污染。其六,本发明还设有抽真空装置,从而可将第一原料加工装置和第二原料加工装置内的原料桶内的空气抽出,避免产品产生气泡。其七,本发明的缓冲罐可用于收集抽真空装置抽出空气时带出的少量原料。其八,本发明的输出装置还可对浇筑液进行进一步搅拌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浇筑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原料加工装置为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浇筑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用于浇筑眼镜框板材或者球拍的浇筑装置,包括用于加工原料的第一原料加工装置10和用于给第一原料加工装置10输油的第一输油设备11、用于输出浇筑料的输出装置12和控制该浇筑装置运行的控制箱13。所述第一原料加工装置10包括桶体14、用于装原料的原料桶15、用于将油加热的加热装置16、用于搅拌原料桶15内原料的搅拌棒17、用于驱动搅拌棒17转动的搅拌电机18和第二液泵19。所述桶体14设有盖子20。所述原料桶15装设于所述桶体14内。所述原料桶15设有用于进原料的进料管41,所述进料管41穿设于所述盖子20,该进料管41配设有管盖42。所述搅拌电机18装设于所述盖子20上。所述搅拌电机18与所述搅拌棒17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棒17伸入所述原料桶15内。所述原料桶15与所述桶体14之间设有容纳空间21。所述容纳空间21设有用于测量油温的油温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加热装置16装设于所述桶体14的底部,所述加热装置16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加热装置16的出口与所述容纳空间21连通。所述原料桶15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22,所述第二液泵19装设于所述桶体14的下方。所述出料管22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二液泵19连接。所述第二液泵19的出口与所述输出装置12通过两条第一管道23连接。所述第一输油设备11包括用于装油的第一油箱23和用于输油的油泵24。所述第一油箱23的下部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一油箱23的出油口与加热装置16的进口之间通过第二管道25连接,所述油泵24设于所述第二管道25上,所述第一油箱23的顶部设有进油口,所述桶体14的上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油箱23的进油口与所述桶体14的开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26连接。所述控制箱13分别与所述搅拌电机18、所述加热装置16、第二液泵19、油泵24、输出装置12、油温传感器连接。

参照图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油设备11还包括第二油箱27。所述第二油箱27设于所述第一油箱23的上方,所述第一油箱23和第二油箱27通过第四管道28连通。所述第二油箱27的顶部设有加油口43。所述第二油箱27的侧壁还设有用于观察第二油箱27内油的容量的透明的油量测量管29。所述透明的油量测量管29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油箱27的上部连通,所述透明的油量测量管29的下端与所示第二油箱27的下部连通。本发明的第二油箱27设有透明的油量测量管29,从而可观察第二油箱27内油的容量,从而可根据透明的油量测量管29内的油量知道何时加油。

参照图1,所述加热装置16包括加热腔体161、装设于加热腔体161内的加热管162和用于使加热管162通电加热的元件163。所述加热装置16的进口和出口均设于所述加热腔体161上,所述加热腔体161的进口设于左侧,所述加热腔体161的出口设于右侧,从而延长油在加热腔体161的流动距离,最大程度对油进行加热。

参照图1,所述浇筑装置还包括装有清洗液的清洗瓶30,所述清洗瓶30通过第六管道31与所述第二液泵19连接,所述第六管道31上设有阀门32。

参照图1,所述浇筑装置还包括抽真空装置33和缓冲罐34。所述抽真空装置33与所述缓冲罐34通过第七管道35连接。所述缓冲罐34与所述第一原料加工装置10的原料桶15通过第八管道36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浇筑装置还包括第二原料加工装置37和第二输油设备38。所述第二输油设备38与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37连接。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37的结构与所示第一原料加工装置1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输油设备38与所述第一输油设备11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37与所述输出装置12通过两条第五管道38连接。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37、所述第二输油设备38分别与所述控制箱13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所述缓冲罐34与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37内的原料桶通过第九管道39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清洗瓶30与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37的第二液泵通过第十管道(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第十管道上设有阀门(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1和图2,所述输出装置12包括支撑架121、混合腔122、搅拌轴123和电机124。所述混合腔122装设于所述支撑架121上。所述电机124装设于所述混合腔122上。所述电机124与所述搅拌轴123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123伸入所述混合腔122内,所述第一管道23出口端、所述第五管道38的出口端分别装设于所述混合腔122内。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将原料放入第一原料加工装置10和第二原料加工装置37的原料桶15内。所述油泵24将第一油箱23内的油输送到加热装置16内。加热装置16内的加热管162对油进行加热,控制箱13通过油温传感器反馈的油温控制加热装置16的工作,油温过高则停止加热降温,油温过低则继续加热升温,加热后的油进入原料桶15外侧的容纳空间21,从而对原料桶15进行加热。当容纳空间21内油达到桶体14的开口位置的时候,油从桶体14通过第三管道26流回第一油箱23内,从而循环流动。当油加热的过程中搅拌电机18驱动搅拌棒17对原料进行搅拌,抽真空装置33运作后,开始抽取原料桶15内的空气。搅拌均匀后的浇筑液通过出料管22流进第二液泵19。所述第一原料加工装置10的第二液泵19将浇筑液通过第一管道23输入到混合腔122,所述第二原料加工装置37的第二液泵将浇筑液通过第五管道38输入到混合腔122。输出装置12的电机124带动搅拌轴123转动,将输入到混合腔122内的浇筑液进一步进行搅拌输出。输出的浇筑液到各个模具中。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浇筑装置设有搅拌电机18和搅拌棒17,可搅拌原料桶15内的原料,从而使原料混合均匀。本发明的浇筑装置通过加热装置16加热油温从而使原料桶15内的原料达到规定的温度,以使浇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本发明的浇筑装置还包括装有清洗液的清洗瓶30,从而可对管道进行清洗。本发明的加热装置16结构简单、实用。采用通电加热清洁无污染。本发明还设有抽真空装置33,从而可将第一原料加工装置10和第二原料加工装置37内的原料桶15内的空气抽出,避免产品产生气泡。本发明的缓冲罐34可用于收集抽真空装置抽出空气时带出的少量原料。本发明的输出装置12还可对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混合。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